第34章 意外收穫

回長汀的路上,鍾武疑惑地問道:“軍長,難道你真的不在乎被南京政府發現?這次圍剿,集中了過百萬軍隊,到處是深溝高壘,紅軍怎麼可能逃得掉?”

孫百里反問道:“即使不收留赤衛隊,南京政府就會放過我們嗎?蔣介石再大度,也不可能對八十八師全軍覆沒的事無動於衷,現在暫時放過十九路軍,主要是因爲要先解決紅軍,德國顧問的作用並沒有想象的大,等圍剿的事結束之後,肯定要掉頭對付我們了既然早晚是要翻臉的,多結盟友總是好事至於紅軍能不能突出重圍,關鍵在於中央軍願不願意讓他們出去”

鍾武聽了感到很奇怪,問道:“中央軍怎麼可能放他們出去呢?”

孫百里詳細解釋道:“紅軍經過這麼長時間的連續戰鬥,減員肯定非常嚴重,我估計剩下來的主力也就幾萬人的樣子面對百萬大軍,又沒有戰略上的迴旋空間,成功突圍的希望的確非常渺茫但是如果中央軍採用驅狼吞虎的策略,結果就了另當別論了”

鍾武問:“怎麼驅狼吞虎?誰是狼,誰又是虎?”

孫百里回答道:“民國雖然成立了二十多年,但是中央政府實際控制的區域只有湖南、湖北、安徽、江蘇、浙江和江西六個省份,其他地方只是名義上受其領導而已這次,如果中央軍想接着圍剿紅軍的機會,把自己的統治深入到兩廣和雲貴川一帶,就是絕好的機會只要在防線上露出破綻,讓紅軍突圍,進入上述各省,以這些地方軍隊的實力,如何是幾萬紅軍精銳的對手,最後只能向中央軍求援,中央軍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進入了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中央軍來了之後,肯定就不會再離開,這些地方勢力只有乖乖地交權了”

鍾武恍然大悟,說道:“我明白了:紅軍是狼,地方勢力是虎這個計劃一舉兩得,的確不錯,但是中央軍裡未必有人想得出來”

孫百里笑着說:“你可千萬不要小看中央軍,裡面人才濟濟,肯定有人想得到至於蔣介石最後會不會採用這個計劃,就很難說了,畢竟是要冒很大的風險的”

鍾武說道:“是啊,地方實力未必甘心就範,而如果不小心把紅軍真的給放跑了,無疑縱虎歸山,中央軍就得不償失了”

孫百里說道:“不管中央軍最終怎麼做,現在都沒有時間和精力來對付我們十九路軍,所以要利用這難得的時機,儘量把贛南地區也納入我軍的版圖,最不濟也要把紅軍遺留的重要物資運回福建”

鍾武說道:“看來和赤衛隊合作還是值得的中央軍和兩廣的部隊只對城市感興趣,紅軍的地方武裝還是很活躍的,有了楊英傑和魯大虎的協助,我們和他們打起交道來會容易很多,說不定會同意把這些物資交給我們”

孫百里望着窗外飛馳而過的原野,輕聲說道:“但願如此”

一九三四年十月初,中共中央和中共革命軍事委員會領導人博古、王明和李德,決定放棄中央根據地,到湘西與紅軍第二、第六軍團會合十日晚,紅軍主力部隊五個軍團以及中央、軍委機關直屬部隊共八萬六千餘人,從瑞金、古城等地出發,開始轉移

二十一日晚,紅軍以第一軍團爲左路前衛,第三軍團爲右路前衛,第九軍團掩護左翼,第八軍團掩護右翼,中央和軍委機關及直屬部隊編成的軍委第一和第二縱隊居中,第五軍團擔任後衛,從江西於都縣城西南的王母渡、田之間突破了中央軍第一道封鎖線,二十五日全部渡過了信豐河然而,由於紅軍繼續以甬道式的隊形攜帶大量笨重的物資器材沿山路西進,行動緩慢,直到十一月十五日,才先後通過了中央軍的第二道、第三道封鎖線,進至臨武、藍山、嘉禾地域此時,蔣介石急忙命令進入蘇區的中央軍主力十六個師的兵力立即西進,追剿紅軍,同時命令南路軍協助堵截,意圖圍殲中央紅軍於湘江以東地區,而留在原紅軍控制區的只有孫百里的十九路軍和少量的中央軍

孫百里意識到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隨即毫不客氣地命令十九路軍各部接收贛州以東地區的防務,乘機擴大地盤由於留守的中央軍兵力不足,只能據守贛州、吉安等較大的城市裡,地方上成立不久的保安部隊和地主的還鄉團失去了靠山,只能乖乖的表示合作,再加上有楊英傑和魯大虎協助解決紅軍的地方部隊,使十九路軍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佔據了南起安遠北至廣昌的廣大地區如果不是兵力不足,孫百里還準備繼續向北推進

然而,讓孫百里感到頭痛的是,楊英傑和魯大虎的獨立團在陸續接收了十幾股地方武裝後,已經劇增到三千多人,遠遠過了團的編制,而這些部隊負責掩護的紅軍傷病員也足有五百多人,等這些人傷愈歸隊後,部隊的人數將有望過四千在他原來的計劃當中,五百來人的獨立團可以很輕鬆地在福建省內找個小縣城駐紮,只要行事低調,泄露的風險也不會太大而以現在的規模來看,肯定要改計劃了經過整整一天的冥思苦想,孫百里總算想到一個較好的辦法,於是把楊英傑和魯大虎找來,看他們是否同意

孫百里開門見山地說道:“現在你們的部隊人數激增,原來的安置計劃肯定行不通了,所以我另外想了個辦法,想徵求一下你們的意見”

魯大虎直截了當地說道:“你要是太爲難的話,就留點武器下來,我們上山打游擊算了”

楊英傑沉穩地說道:“孫將軍,還是先把你的辦法說說,我們聽完之後再做決定”

孫百里介紹道:“我們十九路軍在清流發現了一個鎢砂礦,規模比較大,正在和德國人合作開發由於鎢砂是重要的戰略資源,所以要派駐重兵守衛,現在是六十師在執行這個任務我想,如果由你們的部隊來執行這個任務的話,可能加合適:部隊主要目的是保護鎢砂礦的安全,駐紮在深山裡面,絕少和外界接觸,沒有暴露的危險並且以後在對部隊進行補給的時候,只需要寫明鎢砂部隊就可以了,這樣就不會受到編制的限制了”

楊英傑和魯大虎商量了一下,認爲這個提議還不錯,決定接受孫百里的安排,在離開之前,楊英傑問道:“既然孫將軍對鎢砂礦如此重視,爲什麼不派人到這裡收購呢?贛南可是鎢砂的重要產區呀”

魯大虎插嘴說道:“哪裡要收購呀,蘇區以前開採的那些收集起來就有好幾百噸”

楊英傑着急地對魯大虎使眼色,示意他不要再說,可是魯大虎卻繼續說道:“送給十九路軍總比被中央軍拿走要好這些地點還鄉團都知道,能瞞多久?”

孫百里連忙說:“楊先生,我們可以付錢給你們的”

楊英傑無奈地說道:“不是錢的問題不過大虎說的對,藏是藏不住的,就送給你們,算是補償爲我們醫治傷員的費用”

原來,紅軍一直都在控制區內開採鎢砂,賣給廣東,換取急需的藥品和武器彈藥,這次匆忙轉移,很多開採出來的鎢砂沒有辦法運走,就安排地方部隊負責保管,幾個地方的彙集起來,數目非常可觀

弄清楚原委之後,孫百里大喜過望,這樣一來,福建終於有錢可用了

第134章 情愫暗生第338章 雪百年恥第91章 固守南京第314章 橫渡黃泛第43章 勞動法規第372章 颱風再起第236章 後院起火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七)第265章 形勢逼人第390章 殺人盈野第254章 川中參政第360章 高瞻遠矚第41章 一九三五第182章 嶺南烽火第21章 曙光初現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276章 內憂外患(上)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六)第311章 橫山抗命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三)第233章 滬西魔王第19章 廈門攻防第243章 零式戰機第347章 封閉攻擊第192章 臺灣來客第398章 天皇有罪第222章 碧血長空第390章 殺人盈野第123章 將星隕落第275章 總統殉國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二)第261章 金門之戰(下)第385章 破門之戰(下)第202章 沙坪伏擊第374章 神兵天降第393章 關東精銳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59章 一兵難求第160章 彎弓射日第229章 反攻潮安第366章 喋血灘頭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一)第108章 浴血南京(三)第321章 不咎既往第289章 火鍋外交第139章 深入敵後(四)第7章 故人來訪第17章 主力對決第7章 故人來訪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127章 以牙還牙(中)第380章 滅國之計第93章 鏖兵吳福(二)第317章 君令不受第80章 新式戰法第97章 鏖兵吳福(六)第169章 欺世盜名第142章 竹林晚話第218章 汪僞建國第358章 驚天逆轉(下)第143章 國計民生第52章 密令截擊第229章 反攻潮安第215章 知恥後勇(下)第383章 還都南京第324章 死戰黃河(下)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179章 戰機旋轉第66章 國難當頭第143章 國計民生第259章 軍政統一第263章 兵臨馬當第231章 重慶危機第83章 兵敗如山第115章 浴血南京(十)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73章 血肉磨坊(四)第186章 正面交鋒(上)第59章 一兵難求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31章 長汀勸降第377章 擒賊擒王第53章 空頭人情第334章 傳奇人物(上)第213章 勇克堅城(上)第238章 空地協同第71章 血肉磨坊(二)第46章 整編方案第78章 血氣之勇第77章 坐失良機第201章 燃情狙擊第84章 整軍備戰第336章 美蘇困頓第326章 鋼鐵較量第4章 形勢惡化第162章 河源問計(下)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264章 盾堅矛利(中)
第134章 情愫暗生第338章 雪百年恥第91章 固守南京第314章 橫渡黃泛第43章 勞動法規第372章 颱風再起第236章 後院起火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七)第265章 形勢逼人第390章 殺人盈野第254章 川中參政第360章 高瞻遠矚第41章 一九三五第182章 嶺南烽火第21章 曙光初現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276章 內憂外患(上)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六)第311章 橫山抗命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三)第233章 滬西魔王第19章 廈門攻防第243章 零式戰機第347章 封閉攻擊第192章 臺灣來客第398章 天皇有罪第222章 碧血長空第390章 殺人盈野第123章 將星隕落第275章 總統殉國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二)第261章 金門之戰(下)第385章 破門之戰(下)第202章 沙坪伏擊第374章 神兵天降第393章 關東精銳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59章 一兵難求第160章 彎弓射日第229章 反攻潮安第366章 喋血灘頭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一)第108章 浴血南京(三)第321章 不咎既往第289章 火鍋外交第139章 深入敵後(四)第7章 故人來訪第17章 主力對決第7章 故人來訪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127章 以牙還牙(中)第380章 滅國之計第93章 鏖兵吳福(二)第317章 君令不受第80章 新式戰法第97章 鏖兵吳福(六)第169章 欺世盜名第142章 竹林晚話第218章 汪僞建國第358章 驚天逆轉(下)第143章 國計民生第52章 密令截擊第229章 反攻潮安第215章 知恥後勇(下)第383章 還都南京第324章 死戰黃河(下)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179章 戰機旋轉第66章 國難當頭第143章 國計民生第259章 軍政統一第263章 兵臨馬當第231章 重慶危機第83章 兵敗如山第115章 浴血南京(十)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73章 血肉磨坊(四)第186章 正面交鋒(上)第59章 一兵難求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31章 長汀勸降第377章 擒賊擒王第53章 空頭人情第334章 傳奇人物(上)第213章 勇克堅城(上)第238章 空地協同第71章 血肉磨坊(二)第46章 整編方案第78章 血氣之勇第77章 坐失良機第201章 燃情狙擊第84章 整軍備戰第336章 美蘇困頓第326章 鋼鐵較量第4章 形勢惡化第162章 河源問計(下)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264章 盾堅矛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