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千夫所指

尼莫書《光輝道路》推倒重寫,已經完成了四萬字左右,請支持尼莫的兄弟過去踩踩,順便給點意見,點擊+收藏+推薦+書評=最好的支持

相關鏈接:

日本政府拒絕簽字的消息很快在陪都和整個大後方傳開了,使原本就不情願與日本停戰的各階層人士歡欣鼓舞,開始用期待的心情等待國民政府與同盟國簽訂合作條約,共同對付日本,在他們看來,這已經是中國的唯一選擇然而,半個月過去了,國民政府非但沒有重啓動與美英等國談判的跡象,反而看到日本代表團又回到了重慶還沒等國統區民衆從迷茫中清醒過來,淪陷區又傳來一個震驚全國的消息——江北軍團投敵了

江北軍團經過幾年時間的發展,已經在敵後建立面積過八千平方公里,人口近三百萬的根據地,正規軍擴大到兩個師十五個團,還有將近兩萬人的地方部隊,牢牢控制住南京和津浦路以東至高郵湖之間的廣大地區由於地下通道的關係,江北軍團的武器裝備比起自己的兩個鄰居四軍和韓德勤部要強得多,再加上軍團的老底子是十九路軍最精銳的獨立師第三團,所以戰鬥力異常強悍,正因爲如此,江北軍團的叛變投敵才加讓全國民衆感到憤怒和難以接受,立即把矛頭對準了一心與日本進行停戰談判的孫百里政府

接連十幾天的時間內,西南聯合大學的青年學生們在陪都的大街小巷集會遊行,發表演說,在痛斥江北軍團叛變投敵罪行的同時,號召民衆行動起來,向國民大會施加壓力,罷免有投敵傾向的總統孫百里;國民黨、共產黨、第三黨和其他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和社會賢達前所未有地站在同一個立場上,不斷公開批評政府的對日政策,同時積極聯絡國民大會代表,準備發起第二次罷免行動;陪都的各主要報紙連篇累牘地刊登江北軍團的相關報道,深入挖掘孫百里與江北軍團的關係,甚至有記者公開撰文稱江北軍團的投降是孫百里指示的;第一戰區和第三戰區司司令長官和雲南、疆、甘肅三省省主席聯名通電,支持罷免提案;在日軍南進當中損失慘重的海外華僑加怒不可遏,紛紛致電國民大會參政會,強烈要求罷免消極抗戰的孫百里

“百里,我早就勸你不要玩火,可是你卻一意孤行,現在已經到了千夫所指的地步,我看你如何收場”總統辦公室內,杜周南滿面怒容地說道:“上次中共代表提交罷免案的時候,好歹還有國民黨和社會賢達的代表爲你說話,這次他們的立場出奇的一致,如果你連總統的位子都保不住,再完美的計劃又有什麼用?”

作爲最高統帥部內僅有的幾個知道江北軍團投敵內幕的人之一,杜周南從一開始就反對這個看起來近乎瘋狂的計劃

孫百里笑眯眯地說道:“杜先生,又不是天塌地陷,何必這麼激動呢”

參謀總長白崇禧看着孫百里氣定神閒的架勢,不無擔憂地說道:“當初只考慮民間和代表們的反應,沒想到軍隊和地方政府也會這麼激動,處理起來就非常棘手了”

在一旁踱步的陳誠停下腳步,冷笑着說道:“你以爲那兩個戰區司令和三個省主席真的是激於義憤啊第一戰區因爲作戰不力,消極執行統帥部命令被連續兩次通電申斥,而戰區部隊滋擾鄉里的事情正準備和他們徹底清算,當然要先下手爲強;顧祝同的弟弟因爲往敵佔區運送戰略物資,已經被拘押起來,他難道就沒有想法?龍雲、二馬和盛世纔想繼續做獨霸一方的土皇帝,自然巴不得中央政府越亂越好,這樣纔沒有時間理會他們”

白崇禧說道:“話雖如此,可是現在他們卻站在民族大義的立場上,咱們沒有辦法反擊呀”

何應欽笑着說道:“形勢倒不是太壞,最起碼其他戰區沒有明確表態,顯然還是支持統帥部的”

杜周南氣急敗壞地說道:“何部長,現在各方代表正在緊急串聯,準備在參政會裡用投票表決來罷免總統,又不是準備兵諫,軍隊的支持有什麼用?”

白崇禧對杜周南的看法深表贊同,他補充道:“憲法草案才通過不到一年的時間,遠遠沒有達到深入人心的地步,如果我們處理不當的話,制憲的成果就會付之東流,必須慎重啊”

何應欽試探着問孫百里:“總統先生,咱們是不是應該讓江北軍團從南京殺回去,好幫助咱們渡過眼前的難關?”

孫百里急忙回答道:“萬萬不可江北軍團剛剛投降,還沒有完全獲得日軍的信任,肯定處在嚴密的監視之中,而南京不但是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所在地,而且是汪僞政府中樞,日軍不但駐紮了重兵,還有堅固的防禦工事,也不是可以輕易脫逃的地方”

陳誠也反對馬上動手,他說道:“咱們耗費這麼大的心血,可不是爲了到南京城裡去逛一圈要想把汪精衛的軍隊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又不能讓日本人察覺,沒有一兩年的時間是絕對不行的,所以,無論形勢多麼艱難都要頂住”

杜周南問道:“百里的總統一旦被罷免,繼任的總統必然要另起爐竈,並且鐵定要加入同盟國與日本開戰,爲了避免誤傷自己人,咱們只能把江北軍團假投降的事情公佈出來,這樣一來,知道秘密的人就會多起來,萬一消息泄露,被日本人知道的話,江北軍團就危險了”

陳誠不以爲然地說道:“罷免總統的提案至少要得到三分之一以上的國民大會代表同意才能提請大會表決,而通過決議案則要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同意,這千餘名代表散居在全國各地,全部找齊都有困難,何況統一立場呢”

何應欽點了點頭,說道:“最起碼廣東、福建和江西三個省的代表會堅決支持孫總統,再加上其他地方的堅定支持者,應該能達到三分之一的票數”

孫百里緩緩搖了搖頭,說道:“何部長的看法過於樂觀了我們十九路軍在福建也曾經推行過參政會議的政策,鼓勵代表監督政府的工作,如果代表們認爲政府的工作與民衆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相違背的話,隨時可以通過決議,停止政府的工作在這種制度下培養出來的民衆絕對不會是政府或者某個人的應聲蟲,他們會獨立自主地判斷事情的是非曲直,從而決定自己的立場此前,這三省代表一直支持我,是因爲他們認爲我的所作所爲代表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現在,幾乎所有的人都以爲我想當投降派,他們怎麼可能還支持我”

何應欽看了看白崇禧,又看了看陳誠,最後望着孫百里問道:“照你這麼說的話豈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了?那我們怎麼辦?難道乖乖地把政權交出去?”

杜周南惋惜地說道:“停戰這幾個月的時間裡,重慶街頭的難民基本絕跡,糧食危機也解除了,後方的工業生產也逐步走上正軌,我們應該利用日本進軍南洋的時機把發展的勢頭延續下去,積聚力量,準備在關鍵的時候給其致命一擊如果馬上和日本開戰的話,必將前功盡棄”

孫百里從沙發上站起身來,用緩慢而堅定的語氣說道:“我絕對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杜周南問道:“可是你有什麼辦法阻止代表們罷免你呢?總不能到參政會去把江北軍團的秘密公開”

孫百里沉聲說道:“辦法還是有的”接着他環顧在座的統帥部成員,輕聲解釋道:“憲法草案凝聚着全國民衆和海外僑胞的希望,絕對不能夠侵犯,所以我決定採用合理合法的手段來阻止國民大會通過罷免我的提案”

杜周南等人面面相覷,不約而同地說道:“你該不是想……”

孫百里用力點了點頭,說道:“我就是準備運用憲法賦予總統的權力,解散本屆國民大會,重進行選舉”

何應欽急忙說道:“這樣做雖然能夠爭取到一年左右的時間,但是也等於把你的總統前途判了死刑——一屆的國民大會絕對不會讓你在臺上多呆一天的還是再好好考慮考慮”

“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時候,還考慮什麼?”白崇禧瞪了何應欽一眼,沒好氣地說道:“當務之急是先下手爲強,解散國民大會只要有了這一年時間,國軍就能夠恢復元氣,並有機會獲得式武器,同時,江北軍團對僞軍的改造也會初見成效,到時候咱們裡應外合夾擊日軍,就能夠用最小的代價贏得勝利就憑這一點,代表們也沒有理由罷免總統了”

孫百里笑着說道:“我也是這樣想的雖然目前的亞太戰場和歐洲戰場都打得難解難分,但是我相信在一年之內就能夠分出勝負,這樣一來,實力增強的中國絕對是交戰雙方爭相拉攏的對象,不但可以收復全部國土,而且有可能獲得世界強國的地位”

杜周南想了想,感到有些不放心,特意囑咐道:“百里,千萬不要與代表們發生衝突”

孫百里安慰道:“你放心,絕對不會有一個人受傷的”

第233章 滬西魔王第324章 死戰黃河(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九)第263章 兵臨馬當第25章 還鄉地主第326章 鋼鐵較量第291章 賊心不死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60章 英傑獻計第44章 財政狀況第190章 粉墨登場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31章 長汀勸降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126章 以牙還牙(上)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122章 掩護傷員第155章 暗戰龍巖(下)第149章 會戰序幕第98章 鏖兵吳福(七)第343章 出其不意第115章 浴血南京(十)第137章 浮動炮臺第171章 先發制人第81章 再殲日寇第155章 暗戰龍巖(上)第143章 國計民生第3章 初戰慘勝第136章 先進理論第23章 擴軍裁軍第109章 浴血南京(四)第30章 經濟危機第139章 深入敵後(一)第23章 擴軍裁軍第6章 停戰協定第103章 最後嘗試第207章 存亡之道第324章 死戰黃河(中)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104章 統一立場第142章 竹林晚話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374章 神兵天降第170章 說客造訪第91章 固守南京第387章 第二戰場第150章 武漢會戰(三)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107章 浴血南京(二)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234章 賭場風雲第204章 絕嶺雄風第368章 猛虎出柙第129章 功虧一簣第238章 空地協同第290章 虛與委蛇第321章 不咎既往第355章 斬首行動(下)第133章 抱病議事(下)第284章 初次接觸第355章 斬首行動(下)第114章 浴血南京(九)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九)第296章 軍備計劃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84章 整軍備戰第278章 暗渡陳倉第334章 傳奇人物(上)第355章 斬首行動(下)第184章 源源不絕第326章 鋼鐵較量第147章 川軍請纓第18章 攻克漳平第300章 加入同盟第277章 暗流涌動第303章 佈局西北第86章 拔刀相助第263章 兵臨馬當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200章 夜戰基隆第171章 先發制人第24章 佔領清流第119章 浴血南京(十四)第146章 捷報飛來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376章 南京起義(上)第264章 盾堅矛利(中)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373章 鏖戰叢林第163章 餘漢無謀第161章 兵不厭詐(上)第283章 高層會議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八)第375章 今是昨非第60章 英傑獻計第57章 和平解決第353章 反戈一擊第171章 先發制人
第233章 滬西魔王第324章 死戰黃河(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九)第263章 兵臨馬當第25章 還鄉地主第326章 鋼鐵較量第291章 賊心不死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60章 英傑獻計第44章 財政狀況第190章 粉墨登場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31章 長汀勸降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126章 以牙還牙(上)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122章 掩護傷員第155章 暗戰龍巖(下)第149章 會戰序幕第98章 鏖兵吳福(七)第343章 出其不意第115章 浴血南京(十)第137章 浮動炮臺第171章 先發制人第81章 再殲日寇第155章 暗戰龍巖(上)第143章 國計民生第3章 初戰慘勝第136章 先進理論第23章 擴軍裁軍第109章 浴血南京(四)第30章 經濟危機第139章 深入敵後(一)第23章 擴軍裁軍第6章 停戰協定第103章 最後嘗試第207章 存亡之道第324章 死戰黃河(中)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104章 統一立場第142章 竹林晚話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374章 神兵天降第170章 說客造訪第91章 固守南京第387章 第二戰場第150章 武漢會戰(三)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107章 浴血南京(二)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234章 賭場風雲第204章 絕嶺雄風第368章 猛虎出柙第129章 功虧一簣第238章 空地協同第290章 虛與委蛇第321章 不咎既往第355章 斬首行動(下)第133章 抱病議事(下)第284章 初次接觸第355章 斬首行動(下)第114章 浴血南京(九)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九)第296章 軍備計劃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84章 整軍備戰第278章 暗渡陳倉第334章 傳奇人物(上)第355章 斬首行動(下)第184章 源源不絕第326章 鋼鐵較量第147章 川軍請纓第18章 攻克漳平第300章 加入同盟第277章 暗流涌動第303章 佈局西北第86章 拔刀相助第263章 兵臨馬當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200章 夜戰基隆第171章 先發制人第24章 佔領清流第119章 浴血南京(十四)第146章 捷報飛來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376章 南京起義(上)第264章 盾堅矛利(中)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373章 鏖戰叢林第163章 餘漢無謀第161章 兵不厭詐(上)第283章 高層會議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八)第375章 今是昨非第60章 英傑獻計第57章 和平解決第353章 反戈一擊第171章 先發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