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重整旗鼓(上)

馬鴻興剛剛坐下,就感覺到鍾武的眼神向刀子一樣橫了過來,他不以爲意地衝着鍾武笑了笑,然後悄悄朝孫百里努了努嘴。

這時候葉文龍站起來說道:“我軍在淞滬戰場和南京保衛戰當中取得的戰績的確不俗,但是聽了軍長的介紹之後卻給我這樣的感覺:三次殲滅戰都冒了很大的危險,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孫子兵法中雖然說‘凡戰宅以正合,以奇勝’,但是也不主張一味兵行險招,更何況好運氣總是在我們這薄”他看到孫百里不住點頭,感到精神一振,清了清嗓子,接着說道:“還有一點,就是隨意的更改作戰計劃:圍殲第六師團和臺灣步兵旅團都是臨時計劃的!也恰恰是這兩次行動使我軍損失慘重,導致第78師被棘軍長負傷!以後再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的時候,如果要臨時改變計劃必須慎之又慎,否則,必將重蹈覆轍!”

說完之後,葉文龍神態自若地坐了回去,彷彿根本就沒有看見身旁幾雙快要噴出火來的眼睛。

葉文龍的話如同重錘一樣擊打在孫百里的胸口,使他回想起犧牲在戰場上的弟兄,想起自己是如何意氣風發地計劃圍殲第六師團,從而把這些忠勇的將士陷入絕地!

看着孫百里臉上痛苦的表情,葉文龍感到有些後悔:軍長已經幾次三番在公開場合坦承錯誤,自己又何必在他的傷口上撒上一把鹽呢?和國軍其他參戰部隊相比,十九路軍的戰績簡直可以用輝煌來形容,爲什麼還要苛責呢?

孫百里察覺到會議室了奇怪的寧靜,急忙說道:“對不起各位,百里失態了!文龍說的非常有道理,由於輕敵我臨時改動行動計劃,導致嚴重後果,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只希望你們能夠在今後鼎力相助,減少犯錯誤的機會!我們都算是身居高位的人,很多決定會影響千百將士的生命,無論怎麼謹慎都不算過分的!”然後他揮手示意大家繼續。

這時候,初次參加會議的斯茲皮爾曼起身發言,他說:“我認爲十九路軍雖然是按照德國陸軍的模式來訓練的,裝備也和德國陸軍步兵師基本相同,但是卻遺漏了最爲關鍵的部分:參謀部!軍部和各主力師都有專門的參謀部門,但是卻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第78師奉命阻擊日軍,以掩護全軍撤退,但是參謀部門卻沒有精確地計算出日軍推進的距離,當然也無法準確地預估阻擊部隊堅守的時間,最後,李從文將軍爲了主力部隊的安全,只能儘自己的努力把日軍拖住,以致全軍覆沒。”

孫百里頻頻點頭,讓翻譯用中文向衆人解說一爆自己則用德語說道:“德國陸軍能夠成爲西方軍隊的典範,具有高效率的參謀部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我的老師曾經再三強調過,只是被我忽視了。謝謝你滇醒,請繼續!”

斯茲皮爾曼看到孫百里和軍官們都認同自己的看法,深受鼓舞,繼續說道:“第二個問題是部隊的行動不夠迅速,果斷!我們十九路軍的機械化程度實際上是高於日軍的,一旦和敵人脫離接觸之後,只要留下少量的牽制部隊,日軍就很難追上的。而在進攻當中,各師所屬的摩托化步兵營的作用也沒有體現出來,這個高速兵種應該在撕開對手的防線之後對縱深突破,以日軍的裝備來看,其二線部隊很難反應過來的。”

孫百里連忙解釋道:“戰區的地形比較特殊,河道縱橫,溝渠衆多,不利於機械化部隊移動。而步兵師在裝備的時候考慮到國內的地形特點和福建的工業能力,取消了各師的摩托化步兵營,所以無法在戰爭中投入使用。”

斯茲皮爾曼恍然大悟,立即爲自己剛纔的說法道歉,乾淨利落地給衆人敬個軍禮之後坐了下去。

楊英傑向周圍看了看,發覺只有自己和杜周南沒有發言,就站起來說道:“我有幾點不成熟的意見,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首先,我感覺戰術過於單一,基本上都是硬碰硬的陣地戰,很少看到運動戰、伏擊戰。其次,在殲滅日軍的時候,總是片面追求規模。當然,成師團的殲滅敵人當然是件好事,但是殺敵一萬,我亡三千,自己的損失也同樣不小,如果能在最大幅度降低傷亡的前提下,多次殲滅小股敵人,累積起來的話,數量也同樣非常可觀的。最後,就是對日軍後方的補給線攻擊的力度不夠,使其能夠源源不斷地得到物資和人員的補充。”說到這裡,楊英傑看了看大家,見沒有人反駁自己,就接着說道:“十九路軍自成軍之初就是正規軍,所以總是帶着正規軍的思維來打仗,本身倒沒有什麼錯,但是現在敵人空前強大,

我們是處於弱勢的一方,自然不能再規規矩矩地和他們拼消耗了。”

杜周南深有感觸地說道:“我非常贊同英傑的看法!日本是個資源極度貧乏的國家,人口和相比也沒有任何優勢,絕對經不起長期的消耗。今天消滅它幾十個,明天再幹掉它幾百個,要不了多長時間日本就沒有兵可用了!到時候,就是想投降,我們還不一定答應呢!”

衆人被杜周南逗得哈哈大笑,氣氛終於活躍了一點。

孫百里點了點頭說道:“楊先生的意見非常中肯,陣地戰、防禦戰爲‘正 ’,運動戰、游擊戰和其他非正統戰法是‘奇’,奇正相合,纔是正道!以後我們會加強這方面的訓練,甚至可以考慮在軍校開設專門的課程來培養這方面的人才。”

楊英傑說道:“現在獨立師第三團已經在江北站穩了腳跟,要想在敵後發展壯大,我們必須在人員和物資上面儘可能地給予支持才行,尤其是精通游擊戰的底層軍官。”

孫百里說道:“這個問題是要優先解決的,等會議一結束,軍部會立即組織人員北上,擴大江北的隊伍,爭取建立牢固的根據地。”

這時候,色的陽光從西面的窗戶照進來,提醒人們黃昏的到來。

孫百里看時間已經不早了,開始總結性地發言:“今天會議的議題是總結前一階段對日作戰的經驗和教訓,由於在戰鬥間隙當中經驗總結的比較多,所以我就把重點放在教訓上面。諸位指出了很多不足,也提出很多建議,歸納起來有這麼幾點:第一,不可以隨意更改既定的作戰計劃。第二,計劃不可過於冒險。第三、組建高效率的參謀部。第四,發揮摩托化步兵的作用。第五、改變一成不變的戰術,多運用一些非正統的戰法。”他接着說道:“今天的會議到此結束,明天將開始討論組建集團軍的事宜,諸位利用晚上的時間好好想想,希望能夠像今天一樣提出好的建議!散會!”

“今天會議的議題就是決定如何擴編軍隊。”在第二天的會議上,與會者剛剛坐定,孫百里就宣佈會議開始,然後直奔主題:“我們十九路軍已經正式升級爲第十九集團軍,編制從原來的七個師增加到十二個師,如果加上司令部直屬部隊的話,還可以再增加一個師,也就是總共十三個師的編制。其中第49、第56、第60、第61、新二師和第78師以及新劃歸集團軍戰鬥序列的兩個暫編師的番號都不變,取消獨立師的番號,另外給了四個師的番號,分別是新編第一、三、四、五師。”

鍾武聽到自己的師被取消了番號,氣得‘噌’地站起來,罵道:“我的獨立師打了那麼多硬仗,他們憑什麼取消番號?”然後把牛眼一瞪,盯着孫百里問道:“軍長,你怎麼能同意呢?這不是明擺着欺負人嗎?按照國軍的慣例,只有被全殲的部隊或者是要被整編的部隊纔會取消番號,我們獨立師符合哪一條呀!”

孫百里早就料到鍾武會有這麼大的反應,微笑着說道:“取消獨立師番號的事是我的意思,和大本營沒有關係,你不要遷怒到別人身上!”

鍾武一聽是孫百里的意思,簡直懷疑是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追問道:“軍長,你不是和我開玩笑吧?你怎麼會幹這種自毀長城的事呢?”

孫百里回答道:“鍾武,你先不要着急,我馬上就給你一個滿意的解釋,不過,你要先坐下去,老老實實地聽我說。”

第61章 西安事變第169章 欺世盜名第360章 高瞻遠矚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16章 孤注一擲第90章 猶太軍團第242章 臺灣快運第228章 後退決戰第381章 埋骨何處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4章 形勢惡化第290章 虛與委蛇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三)第162章 河源問計(下)第336章 美蘇困頓第357章 力克岳陽第155章 暗戰龍巖(下)第50章 開辦銀行第24章 佔領清流第369章 臺灣光復第2章 準備戰鬥第361章 轟炸日本(上)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154章 蘇中攻略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四)第213章 勇克堅城(上)第149章 會戰序幕第150章 武漢會戰(八)第136章 先進理論第329章 決戰大洋第12章 福建事變第262章 鎩羽而歸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298章 亞洲第一第201章 燃情狙擊第300章 加入同盟第2章 準備戰鬥第81章 再殲日寇第13章 事變失敗第180章 棄城而去第22章 福建易幟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165章 虎膽英雄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388章 苟延殘喘第186章 正面交鋒(下)第45章 鼓山會議(全)第306章 南陽災情第224章 突發奇想第105章 輕鬆奪權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140章 重整旗鼓(上)第186章 正面交鋒(下)第100章 兵退錫澄第258章 激烈交鋒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三)第81章 再殲日寇第356章 活人國葬第382章 海軍上將第81章 再殲日寇第302章 空軍優先第324章 死戰黃河(上)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385章 破門之戰(中)第300章 加入同盟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150章 武漢會戰(一)第56章 兩廣事變(下)第387章 第二戰場第103章 最後嘗試第127章 以牙還牙(中)第16章 孤注一擲第291章 賊心不死第91章 固守南京第245章 國民參政第45章 鼓山會議(全)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五)第342章 核武計劃(下)第294章 急轉直下第210章 雙管齊下第140章 重整旗鼓(上)第386章 末日攻特第108章 浴血南京(三)第326章 鋼鐵較量第276章 內憂外患(下)第75章 攻敵不備第200章 夜戰基隆第366章 喋血灘頭第52章 密令截擊第16章 孤注一擲第163章 餘漢無謀第96章 鏖兵吳福(五)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171章 先發制人第363章 煉獄東京第102章 兵分兩路第361章 轟炸日本(上)
第61章 西安事變第169章 欺世盜名第360章 高瞻遠矚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16章 孤注一擲第90章 猶太軍團第242章 臺灣快運第228章 後退決戰第381章 埋骨何處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4章 形勢惡化第290章 虛與委蛇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三)第162章 河源問計(下)第336章 美蘇困頓第357章 力克岳陽第155章 暗戰龍巖(下)第50章 開辦銀行第24章 佔領清流第369章 臺灣光復第2章 準備戰鬥第361章 轟炸日本(上)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154章 蘇中攻略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四)第213章 勇克堅城(上)第149章 會戰序幕第150章 武漢會戰(八)第136章 先進理論第329章 決戰大洋第12章 福建事變第262章 鎩羽而歸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298章 亞洲第一第201章 燃情狙擊第300章 加入同盟第2章 準備戰鬥第81章 再殲日寇第13章 事變失敗第180章 棄城而去第22章 福建易幟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165章 虎膽英雄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388章 苟延殘喘第186章 正面交鋒(下)第45章 鼓山會議(全)第306章 南陽災情第224章 突發奇想第105章 輕鬆奪權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140章 重整旗鼓(上)第186章 正面交鋒(下)第100章 兵退錫澄第258章 激烈交鋒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三)第81章 再殲日寇第356章 活人國葬第382章 海軍上將第81章 再殲日寇第302章 空軍優先第324章 死戰黃河(上)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385章 破門之戰(中)第300章 加入同盟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150章 武漢會戰(一)第56章 兩廣事變(下)第387章 第二戰場第103章 最後嘗試第127章 以牙還牙(中)第16章 孤注一擲第291章 賊心不死第91章 固守南京第245章 國民參政第45章 鼓山會議(全)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五)第342章 核武計劃(下)第294章 急轉直下第210章 雙管齊下第140章 重整旗鼓(上)第386章 末日攻特第108章 浴血南京(三)第326章 鋼鐵較量第276章 內憂外患(下)第75章 攻敵不備第200章 夜戰基隆第366章 喋血灘頭第52章 密令截擊第16章 孤注一擲第163章 餘漢無謀第96章 鏖兵吳福(五)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171章 先發制人第363章 煉獄東京第102章 兵分兩路第361章 轟炸日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