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的第一個週末,西蒙人在華盛頓。
這是9月4日的晚間。
白天各種應酬之後,晚上是克林頓夫婦特意爲西蒙舉辦的一個私宴。
西蒙不是閒極無聊地跑來這邊,當然有着正經事,白宮的一間小餐廳內,等侍者上過晚餐,照例又相互恭維客氣了一番,話題很快進入正軌。
“對於俄羅斯,比爾,我的思路一直是明確的,經濟滲透,遠遠好過武力上的干涉,因此,即將開始的這次車臣衝突,我在烏克蘭的士兵肯定不會出動,華府這邊如果堅持干涉,你們只能與其他私兵組織合作。”
話題是關於俄羅斯即將開啓的第二次車臣戰爭。
曾經的歷史上,第二次車臣戰爭在8月底就已經爆發,這一次,西蒙這隻大蝴蝶的呼扇下,事情不可避免出現偏差。
主要是已經結束的科索沃戰爭,相比曾經,俄羅斯那邊,在某人開始掌握越來越多權力之後,難免也在南斯拉夫地區涉入更深,再加上與西方各國的交鋒,時間因此拖長了一些。
於是直到進入九月份,最近幾天才明確展現出了對車臣再次動武的跡象。
華盛頓這邊,察覺到這件事,當然第一反應就是干涉,只是這次明面上不太好插手,於是再次希望西蒙在烏克蘭的私軍進入車臣。
西蒙這次可不會答應。
如果僅限於此,也只是招呼一下。不過,西蒙也覺得,該是趁機和華盛頓這邊的一些人再聊聊的時機,畢竟就像對自己商業帝國的控制一樣,華盛頓這邊,想要保持足夠的存在感,西蒙也需要經常過來,於是就有了這個週末的行程。
已經是自己任期的第7年,接下來就要交棒給自己野心勃勃的妻子,克林頓表現得相當平和,結果就是,總統先生正微笑醞釀着什麼,總統夫人已經開口:“西蒙,難道你不覺得,俄羅斯已經在南斯拉夫地區再次展現出了不該有的野心,我們必須努力對它進行壓制嗎?”
西蒙也是面帶微笑,看向總統夫人:“希拉里,我當然確定俄羅斯應該被壓制,而且,我剛剛已經說過,這種壓制,從經濟層面來進行無疑是最有效的,畢竟美蘇爭霸的結果已經證實了這一點。按照中國的兵法學說,我們應該用自己擅長的,去攻擊敵人不擅長的。另外,我不得不說的,烏克蘭那邊,我的私軍很多其實都是蘇聯老兵,對前蘇聯都有一些感情。如果把他們派往車臣地區,我很難確定他們會不會因爲顧忌對手是曾經的戰友而無法開槍。”
西蒙語氣溫和,希拉里頓時也意識到,自己剛剛似乎過於強勢,畢竟她明年可是要參選紐約州參議員的,如果讓眼前這個青年產生什麼惡感,絕對得不償失,於是也迅速緩和下來,帶着笑:“問題是,西蒙,我們都知道,俄羅斯就是一羣野蠻人,野蠻人更習慣用野蠻的方式解決問題。因此,我不得不提醒你,對於他們,經濟手段不一定會適用,或許有一天,我是說,不只是你,西蒙,可能很多聯邦公司在俄羅斯進行的投資,只是因爲俄羅斯的一次野蠻,就全部被沒收,重新歸零。”
西蒙聽希拉里這麼說,也不得不承認,這女人看得還算透徹。
就說去年,如果不是西蒙干涉,俄羅斯就要耍一次大賴。不過,因爲當時隨時可能談崩的援助計劃導致金融市場動盪,還是坑慘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等很多西方金融巨頭。
因此,顯而易見,野蠻在文明面前,確實有着足夠大的‘優勢’。
這麼想着,西蒙說道:“希拉里,問題在於,俄羅斯那邊是一羣野蠻人,但如果有必要,我是說,我們也不可能一直做文明人。只是,目前的狀態下,我覺得還是以文明的方式更有效。當然,我也不會反對華府對俄羅斯預計在車臣的行動做出應對,就只是我這邊不會參與而已。”
西蒙這番話說完,總統先生終於插上了自己的第一句話,端起旁邊的高腳杯,一副圓場的語氣:“好吧,親愛的,還有西蒙,我們都是爲了聯邦,不是嗎?”
西蒙配合地端起紅酒,對面希拉里也跟隨動作。
碰杯之後,這次總統先生終於沒再丟掉話語的主動權,很快道:“西蒙,我已經明白你的意思了,接下來華府針對車臣的一些部署,我肯定不會勉強你的,而且,當然了,我們的愉快合作也絕對不會改變。這件事跳過。西蒙,說說中國吧,11號在新西蘭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我會和中國那邊進行一次會面,你知道,主要還是討論WTO的事情,你可是個中國通,近期也在幫忙遊說推動中國加入,所以,這次能給我一些建議嗎?”
不愧是老牌政客,說是討建議,但提一句西蒙近期在幫忙遊說中國入世,頓時就變做討人情了。
西蒙如果順勢希望克林頓幫忙推進中國入世,顯而易見,就要落一個人情給對方。其實西蒙並不介意欠這種人情,所謂人情,其實就是有來有往,如果只讓別人欠自己,難免升米恩鬥米仇,如果只欠別人,肯定也不可能長久。
這麼想着,西蒙卻也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道:“比爾,你覺得,美蘇爭霸過程中,蘇聯犯下的一個最大的外交失誤,是什麼?”
克林頓沒想到某人把問題又推了回來,而且,作爲一個聰明人,同時也是美蘇爭霸的親身經歷者,又是一個最頂尖的政客,他當然知道。稍微遲疑,克林頓也沒有裝傻,說道:“大概是,與中國絕交吧。”
西蒙點頭:“對於中國,當年實力強盛的蘇聯更傾向於如同東歐各國那樣,直接將對方發展進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哪怕不是加盟國,也只能是附屬國。然而,中國要求獨力自主,不願意失去獨力性,雙方因此決裂。這樣的結果,不只是蘇聯在亞洲失去了一個戰略盟友那麼簡單,它失去的,更是一個10億人級別的生產基地和消費市場。呵,作爲一個商人,顯然,這還是我從商業層面上考慮到的問題,不過,我相信這是一個相當關鍵的因素。蘇聯在農業和輕工業方面的弱勢,從始至終都非常明顯,而中國,恰好能夠彌補蘇聯的這一大弱勢,還能夠爲蘇聯的重工業產品提供一個非常龐大的潛在市場,然而,蘇聯主動放棄了這一切,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失去了與聯邦對壘的資格。所以,比爾,這一次,我們也要放棄嗎?”
克林頓微微點頭。
沒撈到人情,也不遺憾,畢竟西蒙·維斯特洛的人情,也不是那麼好拿的。
倒是旁邊的希拉里再次開口:“西蒙,我認爲你有些絕對了,就現在的聯邦而言,除了中國,我們也不缺少其他選擇。”
“其他的,”西蒙看向總統夫人:“希拉里,你是指正在打作一團的非洲,還是經濟結構基本固化已經很難煥發生機的拉美?”
希拉里也不示弱:“東歐呢?”
西蒙笑着聳肩:“東歐的話,希拉里,我想你應該能夠明白。”
總統夫人也是一時好強,西蒙這麼說,她也大致反應過來。
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於是東歐地區等於多出了一塊擁抱數億人的等待開發的經濟處女地。
然而,不得不說的是,即使聯邦這邊再花力氣,但因爲近水樓臺的緣故,東歐地區,無疑更多還是西歐的保留地。
就說數億人的廉價勞動力,說白了,這無疑是東歐最值錢的一筆‘資產’,西歐各國想要保持自身的高福利,想要維持自家國民不足八小時的舒適工作制度,但社會還要運轉,有些事情還是不得不做的,於是,東歐的數億廉價工人,恰好能夠填補這一切。而且,這些人涌向西歐,因爲不需要立刻給予身份,因此也就不需要消耗本土居民的社會福利,同時,還是因爲沒有身份,他們可以幹最多的活,拿最少的錢,創造的勞動成果足以讓西歐居民們舒舒服服地維持閒適生活。
相比走幾步就能到的西歐,想要漂洋過海來到美國,難度立刻就是幾何級別的上升。
總之就是,西蒙可以在烏克蘭打造一個據點,乃至接下來,逐漸蠶食,吃下整個烏克蘭都不是沒有可能,但想要將勢力拓展到整個東歐,卻根本就不具備可行性。畢竟當有現成的‘美好生活’可以很容易追求時,沒有多少人願意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奮鬥。哪怕某些人幻想的美好生活,只是去經濟發達的西歐國家刷盤子,做清潔工,相對來說,確實也比留在自己國家能夠拿到更多。
這就是現實。
更何況,對於美國本身而言,隨着歐元的發行,當下還有最關鍵的一個問題需要解決,就是維持美元霸權。
擁有12億人口當下經濟體量也已經進入世界前十的中國,絕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對象。只是爲了維持美元霸權這一點,聯邦就必須主動將中國拉入WTO體系,而不是讓對方投靠到歐元區懷抱。
這麼聊了幾句,隨後又不免說起拉美,還有非洲,乃至最後關於希拉里明年要參與的紐約州參議員競選。晚餐七點鐘開始,一直持續到十點鐘,雙方總體上非常愉快。
第二天是週日。
西蒙繼續停留在這邊,中午參加了總部坐落在華盛頓的凱雷集團組織的一個酒會,晚間又是一次私人宴請,來自副總統夫婦。
其實,這樣的私宴,昨晚完全可以合在一起。
不過吧,隨着阿爾·戈爾前段時間同樣宣佈了參加明年總統選舉的計劃,副總統先生就更加明確地開始與早已聲名狼藉的總統先生劃清界限,就說此前宣佈參與明年大選時,對方都沒有拉上克林頓助陣。
從一個成熟政客的角度,這似乎是一個相當明智的選擇。
然而,戈爾大概忽略了,大部分普通人,可不是什麼政客。而且,普通人也是最容易受到影響而失去判斷力的一羣人,立場……或者根本沒有什麼準確立場可言。
這就意味着,副總統先生在過往幾年時間,一直都與總統先生營造出一副親密夥伴的姿態。現在,爲了競選總統,爲了不讓現任總統先生的糟糕名聲影響到自己,就果斷與對方割袍斷義,這樣一個人,又會讓公衆怎麼想?
對自己的親密夥伴都這麼無情的一個人,還能對選民有足夠的忠誠嗎?
多好的一個輿論運作焦點。
話說回來,既然副總統夫婦與自己劃清界限,白宮邀請西蒙的私宴,克林頓夫婦當然也不會再喊上戈爾兩口子。
有來有往嘛。
西蒙當然不會明面上與副總統夫婦劃清界限,反而欣然赴宴,畢竟這其實也相當於和整個民主黨保持良好的關係。
大概也覺得相對白宮那邊,自身重量級有些不足,戈爾夫婦還另外邀請了一些華盛頓的民主黨大佬助陣,因此週日的私宴倒是比周六晚間還要熱鬧,衆人太熱情,西蒙離開時,因爲喝了不少酒,都難免有些醺醺然。
新的一週,西蒙在華盛頓西郊一處私邸內剛醒來,就收到了消息。
當地時間週一的黎明時分,完成集結的俄羅斯部隊正是向車臣地區發起了進攻。
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
這一次,某人做好了非常充足的準備,不只是俄羅斯境內前段時間連續發生了多起來自車臣的襲擊事件,使得當局贏得了輿論上的支持,戰爭的名義也打上了‘反恐’的標籤,顯得名正言順。
而且,相比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軍隊各方面的一塌糊塗,這一次進軍車臣的部隊基本上屬於俄羅斯能夠拿得出手的最後一批精銳家底,堪稱破釜沉舟。
無論如何,想要明年的大選不出現意外,這次克里姆林宮也確實不得不破釜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