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片結束,照例是所有人期待的彩蛋。
即將在年底上映的《自殺小隊》彩蛋早已在第一部《蝙蝠俠:開戰時刻》中就已經出現,這次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作只有一個彩蛋,卻是讓中國劇院放映大廳內的所有DC影迷都大爲振奮。
明顯經歷過一場追車大戰的城市街道一角,某個身着披風戰衣的魁梧身影伸手扯開冒着火光幾乎報廢的蝙蝠車頂蓋,車內的蝙蝠俠緩緩站起,兩位DC最強超級英雄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相互對峙。
沒有臺詞,這卻已經足夠。
銀幕畫面徹底暗下,短暫間隙,放映大廳內很快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持續一分多鐘的掌聲直到主持人帶着影片幾位主創登臺坐穩,這才緩緩停息。
媒體互動環節,第一個被點到名字的《綜藝》記者沒有急着提及瑞凡·菲尼克斯對小丑的精湛演繹,也沒有感慨妮可·基德曼飾演毒藤女的風情萬種,而是第一時間問起影片中震撼人心的藤蔓繞城特效場景是如何製作而來。
通常而言,越是全景CG特效越容易製作,但剛剛的影片中,毒藤女催生古藤纏繞整個哥譚的場景,無論是從柏油路面鑽出的藤蔓嫩芽,還是兩人合抱的粗壯藤蔓纏繞整棟大廈,亦或很多建築不堪承受藤蔓瘋長而崩裂倒塌,每一個鏡頭,每一處細節,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難辨真假的精細感,好像真有一座現代化大都市在短時間內被瘋狂生長的綠色藤蔓纏繞包裹。
最關鍵一點,這部分特效場景還是發生在白天,稍微懂行的人都明白,相比同類型的夜晚CG場景,日間特效無論是CG畫面製作難度還是渲染工作量都會大幅提升,自然也就意味着更多的預算。
實際上,只是長達三分多鐘的藤蔓繞城特效場景就燒掉了1200萬美元製作預算,《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的製作成本也因此達到1.35億美元,而且這依舊是在澳大利亞政府給出了15%鉅額退稅的基礎上。否則,這部蝙蝠俠大電影的製作預算將會超過1.5億美元。
鉅額的電影製作預算通常並不能與影片質量畫上等號,好萊塢很多票房慘敗的重磅炸彈都證明了這一點。
不過,丹妮莉絲娛樂在連續製作《蝙蝠俠:開戰時刻》、《蝙蝠俠:黑暗騎士》、《神奇女俠》、《閃電俠》、《超人》、《鋼骨》這六部DC電影宇宙大片之後,再加上這些年在《終結者2》、《侏羅紀公園》等重磅炸彈影片上的積累,對於好萊塢電影工業的開發和運用已經達到了這個年代的極致。
因此,《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在連續多部DC大片後依舊能夠給觀衆震撼之感的炫目特效場景,其實只是一種水到渠成。
這些年不停追趕丹妮莉絲娛樂的好萊塢同行,實際上還在被越拉越遠。
其他不說,只是丹妮莉絲特效旗下運算能力超過世界上大部分超級計算機的兩座大型渲染農場,就不是其他好萊塢電影公司和獨力特效工作室能夠擁有的。
不只是技術方面,丹妮莉絲娛樂在電影項目的前期籌劃、正式製作、後期宣發等全部流程上,都已經通過多部超級重磅炸彈的歷練磨合,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電影工業流水化運作體系。
流水線給公衆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平庸,實際卻絕非如此。
以最高標準要求的丹妮莉絲娛樂流水化運作體系,對旗下每一步重磅炸彈的製作要求都精益求精。甚至,哪怕在電影本身不是太出彩的情況下,也能夠通過強勢的後期宣發最大程度地獲取更多商業利益。
這就不免出現一個問題。
難道好萊塢其他製片廠就不能模仿嗎?
當然沒問題。
只是,能否模仿成功,纔是最大的問題。
原時空中迪斯尼旗下的漫威電影宇宙大獲成功後,好萊塢各種電影宇宙紛至沓來,DC電影宇宙、怪獸電影宇宙、變形金剛宇宙等等等等,結果連最有希望複製漫威模式的DC電影宇宙都以失敗告終。
DC的問題很明顯。
華納高層的過度干涉,缺少完善的製作思路,對主創缺乏信任,等等。
再看漫威電影宇宙,2008年《鋼鐵俠》的成功,其實也只是一種偶然,無論是漫威本身還是最初負責發行的派拉蒙,都對這個項目沒有太大信心。當《鋼鐵俠》票房大賣,最初有機會拿下漫威的派拉蒙還在遲疑不定,結果被迪斯尼摘了桃子。
獲得漫威電影宇宙的迪斯尼,真正將這一手好牌打到極致。
哪怕再多人公開批評內中腹誹迪斯尼是流水線作業,卻無法抹殺註定要在世界電影史冊留下輝煌一筆的漫威電影宇宙。
現在的丹妮莉絲娛樂同樣如此。
西蒙對丹妮莉絲娛樂有着絕對掌控,對全新的DC電影宇宙有着明確而堅定的製作規劃,時代華納與丹妮莉絲聯合可以給所有項目提供最優質的製作和宣發資源,所有這些纔是DC電影宇宙成功的根本。
不僅如此,一系列DC電影宇宙大片積累的製作和宣發經驗,還被西蒙成功套用在丹妮莉絲娛樂旗下的《侏羅紀公園》系列、《忍者神龜》系列、《碟中諜》系列等很多項目上,這些大獲成功的超級重磅炸彈,最終造就了此時在好萊塢強勢無比的丹妮莉絲娛樂集團。
首映禮之後,《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口碑第二天正式解禁。
《好萊塢報道者》一句‘好萊塢依舊只有兩種電影,一種是DC電影宇宙影片,一種是其他影片’的點評,非常經典地概括了大部分媒體對《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的盛讚。
《綜藝》、《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波士頓環球報》、《芝加哥論壇報》等主流紙媒都對這部蝙蝠俠單人三部曲收官之作給出了極高評價。
影片的驚豔之處也絕對不只是在此前六部DC大片之後依舊更進一步的出彩特效,環環相扣又一氣呵成的精彩劇情,大氣之下對細節的苛刻追求,瑞凡·菲尼克斯塑造的小丑,妮可·基德曼的毒藤女,等等,都成爲很多影評人重點提及的對象。
最終,《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的媒體綜合評分達到驚人的9.7分,比當年第一部讓影迷驚豔的《蝙蝠俠:開戰時刻》9.6分的綜合媒體評分還高了0.1分。考慮到好萊塢續集往往無法突破前作的普遍現象,《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的這份媒體口碑就更加難得。
週四當晚,《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正式在北美3515塊銀幕全線鋪開,開畫銀幕數同樣再創新高。
6月3日,週五。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大規模上映的第一天,北美電影市場此前一週的票房數據也順利出爐。
上週五的兩部新片《藍調女牛仔》和《公主與哥布林》都沒能濺起任何水花,於是,5月27日到6月2日一週,北美院線基本還由幾部舊片充分發揮。
基努·裡維斯和桑德拉·布洛克主演的《生死時速》毫無懸念地蟬聯單週票房榜單第一名,因爲缺少新片競爭,影片周票房跌幅只有21%,再收2539萬美元,兩週票房累計達到5756萬美元。
西蒙原本期待《生死時速》本週票房跌幅能夠控制在20%以內,21%的單週跌幅略低於預期。顯然,雖然同期沒有其他強勢競爭者入場,但影片還是受到了《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的影響,觀衆對這部DC電影宇宙超級重磅炸彈的期待很大程度上導致影片上映前一週的市場陷入冷卻狀態。
邁克爾·貝執導的《星際之門》繼續霸佔榜單第二名,上映第三週,影片跌幅同樣收窄至23%,進賬1945萬美元,三週時間累計票房達到8132萬美元,距離億元門檻已經不算遙遠。
梅爾·吉布森主演的西部片《賭俠馬華力》排行第三名,本週跌幅同樣只有非常不錯的22%。不過,《賭俠馬華力》的開局票房實在太低,次周票房也僅有1615萬美元,兩週累計3687萬美元的票房成績,僅僅只與《星際之門》的3661萬美元首周票房相當。
考慮到6月3日《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的強勢衝擊,《賭俠馬華力》的北美總票房,很可能將止步於6000萬美元以內。依靠本土票房,華納只能勉強收回影片3000萬美元的宣發投入,鉅額虧損已經不可避免。
當新的一個票房周開啓,北美媒體和公衆的注意力幾乎全被《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吸引。
週四一邊倒的驚豔口碑開局後,週五,大規模上映首日,《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就依靠3515塊開畫銀幕斬獲再次創造紀錄的2613萬美元首日票房。
開畫首日2613萬美元的票房成績,幾乎讓好萊塢大部分電影人淚流滿面。好萊塢很多電影開畫一週的票房都不一定有這麼多,《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卻只用了一天。
媒體不遺餘力的跟風炒作,公衆對DC電影宇宙已經形成的觀影習慣,進一步助推了影片的現象級觀影熱潮。
6月3日到6月5日,首週末三天,《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強勢斬獲7837萬美元,同樣又是一個創紀錄的首週末票房成績。
6月3日到6月9日,首周票房出爐,《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的開畫七天票房進賬最終高達1億2763萬美元。
摧枯拉朽,勢如破竹。
面對《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的強勢碾壓,原本票房勢頭非常不錯的《生死時速》和《星際之門》新一週票房直接遭到腰斬,跌幅分別達到49%和53%,單週票房直接滑落到1293萬美元和921萬美元。
不過,梅爾·吉布森的《賭俠馬華力》還要更悽慘一些。
本就不高的票房開局,面對《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的衝擊,上映第三週跌幅高達57%,單週票房直接從上週的1615萬美元暴跌至693萬美元,別說上週原本6000萬美元的票房期待,現在連5000萬美元的門檻都很難再邁得過去。
至於梅格·瑞恩主演的《當男人愛上女人》和斯派克·李的《種族情深》等其他電影,則是一次性被衝擊到了下檔邊緣。
丹妮莉絲娛樂的《神探飛機頭》同樣如此。
《神探飛機頭》原本憑藉5月27日到6月2日一週317萬美元的票房進賬順利邁過9000萬票房門檻,新一週票房在《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衝擊下跌幅同樣達到53%,單週票房僅剩149萬美元,累計票房9239萬美元。
雖然丹妮莉絲娛樂依舊爲這部影片保留了325塊放映銀幕,但預計後續最多也只能再拿到500萬美元左右的票房,《神探飛機頭》的最終票房落點將會在9700萬美元左右,距離億元票房俱樂部只有一步之遙。
說起來,只要西蒙願意,丹妮莉絲娛樂可以跨過這一步門檻,只是出於壓制金·凱瑞的緣故,西蒙並沒有批准《神探飛機頭》宣發團隊提出的某些計劃。
無論其他影片境況如何,《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首周票房大獲成功,丹妮莉絲娛樂和時代華納集團第一時間聯合舉辦了盛大的慶功派對,地點依舊在馬里布丹妮莉絲影城的員工活動中心,時間是6月11日,週六。
雖然已經不再直接管轄時代華納旗下的電影業務,慶功派對這一天,特里·塞梅爾還是特意從紐約趕來洛杉磯。
西蒙在杜梅岬莊園陪家人吃過晚餐,直到九點半左右才趕到丹妮莉絲影城,卻也沒打算在派對上多待。
與依舊在派對上沒有離開的特里·塞梅爾碰面,兩人很快談及了近期在好萊塢非常熱門的夢工廠事項。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三人籌劃的夢工廠,此時已經開始尋找合作發行方。
原時空中,夢工廠前期的合作伙伴是派拉蒙影業,這一次,除了丹妮莉絲、米高梅和迪斯尼三家,好萊塢七大中另外四家哥倫比亞,派拉蒙、華納和福克斯都對夢工廠伸出了橄欖枝。
特里·塞梅爾爲此還特意爲此打電話給西蒙,試探他對華納與夢工廠合作的態度,畢竟夢工廠三巨頭在《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首映禮當天宣佈成立這家大製片廠的消息,明顯有些針對丹妮莉絲娛樂的意圖。
西蒙對此不置可否。
華納兄弟如果拿下夢工廠出品影片的代理髮行權,短期內或許可以顯現出一波繁榮景象,繼續撐起好萊塢華納與丹妮莉絲兩強並立的勢頭,這依舊沒有偏離西蒙的計劃。至於長期影響,大不了將來根據具體情況再對某些計劃進行調整就是。
雙方雖然是比較親近的合作伙伴,西蒙卻也沒打算指點華納什麼。路都是自己選的,結果也要自己去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