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

張祖諒在慶功會上,說部隊官兵存在兩種情緒,可謂深刻極致。60軍的成員中,晉南、晉東的子弟比較多,大多數人從來沒有離開過家鄉。他們參加當解放軍,打運成,克臨汾,攻太原,都是衝着“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想法來的,如今太原解放了,山西沒有敵人了,不用打仗了,許多戰士便長出了“革命到頭,解甲歸田”的念頭。

是啊,人們總是習慣於“金窩銀窩不如自己家的草棚窩”嘛!晉南、晉東的子弟,想留在家鄉過上好日子,沒有錯的!但,作爲軍人,全國還有那麼多地方沒有解放,還有那麼多人民需要解放軍去拯救啊!

張祖諒軍長明白,部隊官兵的思想模糊,將是進軍西北的絆腳石,必須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於是,在60軍,一場聲勢浩大的“打破鄉土觀念,樹立全局觀念,自覺擔負起向全國進軍”的思想教育活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一天,張祖諒在179師一線連隊瞭解情況,得知戰士閻八寶強烈要求請假回太原城探家。張祖諒便讓連長把閻八寶叫來。

張祖諒軍長對閻八寶說:“軍裡從全局出發,規定部隊不準進太原城,這一點,你是知道的。我想,聽聽你強烈回家的理由!”

閻八寶嘴一扁,差點眼淚要滾出來了:“軍長,打太原時,連隊幹部表態過的,打了大勝仗,讓大家回家看看的。再說,家就在附近,回家看看不算過分。”

“回家是人之常情。這樣,我先給你講一個故事。過去有個農夫,在路上遇到一條快要死亡的毒蛇。農夫可惜毒蛇,就把毒蛇帶回家,養好了毒蛇,結果,農夫被毒蛇咬死了。現在,全國反動派就像毒蛇一樣,奄奄一息,大家都回家都不前進了,結果,不就是拖延了革命勝利的時間?不就是給反動派以喘息機會了嗎?那麼,好不容易得來的勝利果實,很快就會讓反動派稍事休息、喘息、還過勁來,反咬一口所取代。當然,你的要求並不過分,但我們部隊像你這樣生在山西、長在山西的,有幾萬人啊!這麼多部隊進城,太原城會變成什麼樣呢?這麼多人請假回家,部隊一旦有任務,不能很快回來,那就會貽誤戰機,成爲歷史罪人的啊!”

閻八寶聽的頻頻點頭,說:“軍長,我懂了。我懂得了軍裡爲什麼規定不準官兵回家的道理了。”

說完,閻八寶還弄了幾句順口溜:“打到西北去,解放全中國,過黃河來過長江,打西安來打廣東,活捉匪首蔣介石,割掉這個總禍根。”

張祖諒聽了,笑着問:“這是你編的?”

閻八寶回答:“不是,是指導員教的!”

“這個好!”張祖諒回到軍部,對軍政委袁子欽、副軍長白天、主任桂紹彬、參謀長鄧仕俊說,“基層教育開展的很好,但方法不是太多。讓大家想想辦法,都給基層部隊提供些管用的做法。”

一個諸葛亮不如三個臭皮匠。軍裡領導經過討論,理了一個羣衆自我教育分步驟解決五個問題。第一,爲什麼要前進的問題。要用訴苦、數勝利果實、毒蛇咬農夫的故事等,把個人切身利益、家庭利益提高到階級利益、人民利益上來,討論前進的必要性和不前進的後患,激發大家勇往直前的雄心。第二,向哪裡前進的問題。要弄清向西北進軍是向全國進軍的第一步。第三,關於請假回家看一看的問題。“回答好大家都回家看一看,隊伍還能前進作戰嗎?”第四,前進的有利條件和困難問題。第五,怎麼樣前進的問題。具體方法是,大家問大家答。比如問:

一個問:我們打下太原,下一步的任務是什麼?

再一個問:我們是勝利的軍隊,應不應響應毛主席將革命進行到底的號召?

又一個問:西北野戰軍、西北人民都在等着我們,我們說該怎麼辦?

比如答:

一個答:堅決前進不回家,一心一意把敵殺。

再一個答:出征就要運動戰,長途行軍練到家。

又一個答:新區條件可能差,吃苦耐勞克服它。

還有一個答:新區羣衆未發動,羣衆工作都參加。

……

就這樣,60軍做好了告別故土向西北進軍的各項準備工作。

文藝戰士張一平寫了一個《打到西北去》的快板,反映了60軍官兵進軍西北的心聲:

我們是人民解放軍,

我們是翻身了的勞動人民,

爲了保衛土地,

爲了解放人民,

要把敵人都消滅乾淨。

打到西北去,

解放全中國,

千軍萬馬向前進,

機槍大炮來開路,

要把敵人一掃平。

……

60軍做好了進軍西北的思想、組織、戰術、物資等一切準備工作。只要一聲令下,即刻可起程。

1949年5月23日,中央軍委發佈了《對各野戰軍的進軍部署》的命令。5月24日,第一野戰軍決定,18兵團和19兵團提前向西北進軍。5月26日,18兵團命令60軍、61軍、62軍、兵團直屬隊,於5月28日分4個梯隊向西北開進。

根據兵團命令,60軍的行軍路線是經平遙、洪同、臨汾,至茅津渡、太陽渡,西渡黃河,如果遇到靈寶、新鄉、潼關等地敵人的抵抗,60軍則負責殲滅,保障後續部隊渡河。

軍長張祖諒、政委袁子欽決定,60軍編爲兩個行軍縱隊,178師爲左翼縱隊;179師和180師爲右翼縱隊。

178師師長溫先星和政委劉聚奎立即理解了軍領導的意圖:擔任獨立方向的行軍作戰任務。

晉中、晉南的羣衆,聽說攻運城、克臨汾、解放太原,打敗閻錫山的山西子弟要遠征了,他們奔走相告,自發地組織了一隊隊、一羣羣歡送的隊伍。他們在部隊經過的平遙、洪同、臨汾沿路上,擺放一排排水缸,一堆堆慰問品。隊伍路過時,老大娘、老大爺端着一碗碗水,送到戰士面前,“再喝一碗家鄉水,早點解放全中國的受苦受難的老百姓吧!”大姑娘、小媳婦十分活躍,一把一把的大紅棗往戰士口袋裡塞,“你們安心部隊打仗,多寄幾張立功喜報回家鄉!”“你們不要想家,家裡的事我們管。”

179師535團的隊伍進到趙城,一位姓趙的老大娘找到4連的指戰員說:“我是沁縣郭道村的,你們打敗了小日本,消滅了閻錫山,大娘受村裡的委託,專門趕來感謝你們!鄉村們沒什麼好帶的,湊了這幾件東西。”趙大娘說着,就把一包黃土、一塊酸棗面、一束菸葉、兩縷黃線、幾塊補衣服的布、12個雞蛋拿出來,塞給指戰員們。指戰員們一看,就眼熱了,向趙大娘敬禮,表示決不辜負鄉親們的期望。

4連6班副班長李狗山的家就在縣城,他知道軍情急,埋頭向前行軍,湊巧,他的媳婦夏花正在路邊的歡送隊伍中。夫妻倆不期而遇,分外高興。夏花急急忙忙往李狗山的掛包裡塞雞蛋、紅棗。婦女主任見着了,說:“夏花,有什麼話,快說,過一會隊伍走遠了!”

“爹說了,叫你在部隊好好幹,別惦家,打完老蔣快回家。別的話,在這雙鞋底上”,夏花說着,把一雙布鞋塞到李狗山的手上,推着李狗山,“快趕隊伍吧!”

5月27日下午,535團1連1排排長帥永義的父母帶着他的未婚妻來到連隊,要求他們結了婚再走。這可難住了連長指導員。軍情緊急,軍令如山,明天就要渡河了,如何能辦婚禮呢?但帥永義因爲參加運城、臨汾、晉中、太原戰役,婚期一推再推,如今又要遠征了,未婚妻都來到連隊了,要求結了婚,再走,這個要求實在是不算過分啊!

連長指導員碰到了棘手事,怎麼辦?

請示上級批准後,特事特辦。當天晚上就舉行婚禮,房東大娘和戰士們聽了都十分高興,馬上張羅。連隊文書還寫了一副對聯。上聯是:“革命深情結姻緣”;下聯是“雖一夜後無怨戀”。橫聯是:“互敬互愛”。結婚儀式上,帥永義感謝組織和房東關懷,表示決心帶好全排在進軍西北中立新功。新娘紅着臉說,“不拉後腿,你放心走!祝你在解放西北戰鬥立新功時,不要忘了給家裡來信報喜!”

婚禮在一片歡笑聲中結束。第2天早晨,集合號響了。帥永義和他的全排戰士,挺進在向西北進軍的隊伍中……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劍各在腰。爺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60軍將士遠征,和李世民從山西起兵西行打西安,是那麼的相似!不同的是,李世民西行時,杜甫的《兵車行》寫的清楚:“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而60軍遠征時,父母妻子千叮嚀萬囑咐,要他們多打勝利多立功。

這,就是古今中外任何軍隊無法和解放軍比擬的地方。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六^九^中^文地址:\\

第12章 隴東三邊(2)第15章 襄樊役(3)第3章 血洗大楊湖(8)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第14章 三攻運城(3)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8/9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5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5)第3章 血洗大楊湖(8)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5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1節四軍事家的淡泊生活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0第15章 襄樊役(2)小序賀炳炎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5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8/19第11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12章 隴東三邊(6)第6章 劍指豫北(2)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2)第十 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9第3章 血洗大楊湖(8)第19章 西南人心(2)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第十 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10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2)第15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4)第九章 羊山集5第七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1第二 部太原20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7第19章 西南人心(3)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3/24第12章 隴東三邊(8)第12章 隴東三邊(1)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中第4章 突出重圍(1)第17章 揮戈荔北(3)第19章 西南人心(1)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5/26第18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3)第10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1)第六 部大潛伏1617第十章 血路汝河險情2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2)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6)第1章 南昌 ? 洪湖(1)第四章 戰士在戰爭中成長3第六 部大潛伏1617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1)第二 部太原11第13章 兩打榆林(6)第15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3)第十 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2節 賀炳炎讓江東生見識打仗本領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4)第九章 羊山集5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1)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6/7第20章 基谷山 ? 牡丹峰(4)第21章 將軍洞 ? 星裡湖(1)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1)第二 部太原3第12章 隴東三邊(6)第6章 劍指豫北(3)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3)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17章 揮戈荔北(2)第十三 軍首任軍長周希漢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5第8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3)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5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3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6)第6章 劍指豫北(5)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9第二 部太原12第十三 軍首任軍長周希漢45第16章 淮海嘯(2)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1第14章 王近山重仗劍(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0第八章 六營集風波1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2)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第20章 出國第一仗(1)第二 部太原15第九章 羊山集12第6章 劍指豫北(2)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十章 血路汝河險情2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3/14
第12章 隴東三邊(2)第15章 襄樊役(3)第3章 血洗大楊湖(8)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第14章 三攻運城(3)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8/9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5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5)第3章 血洗大楊湖(8)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5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1節四軍事家的淡泊生活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0第15章 襄樊役(2)小序賀炳炎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5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8/19第11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12章 隴東三邊(6)第6章 劍指豫北(2)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2)第十 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9第3章 血洗大楊湖(8)第19章 西南人心(2)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第十 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10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2)第15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4)第九章 羊山集5第七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1第二 部太原20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7第19章 西南人心(3)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3/24第12章 隴東三邊(8)第12章 隴東三邊(1)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中第4章 突出重圍(1)第17章 揮戈荔北(3)第19章 西南人心(1)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5/26第18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3)第10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1)第六 部大潛伏1617第十章 血路汝河險情2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2)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6)第1章 南昌 ? 洪湖(1)第四章 戰士在戰爭中成長3第六 部大潛伏1617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1)第二 部太原11第13章 兩打榆林(6)第15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3)第十 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2節 賀炳炎讓江東生見識打仗本領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4)第九章 羊山集5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1)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6/7第20章 基谷山 ? 牡丹峰(4)第21章 將軍洞 ? 星裡湖(1)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1)第二 部太原3第12章 隴東三邊(6)第6章 劍指豫北(3)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3)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17章 揮戈荔北(2)第十三 軍首任軍長周希漢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5第8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3)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5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3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6)第6章 劍指豫北(5)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9第二 部太原12第十三 軍首任軍長周希漢45第16章 淮海嘯(2)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1第14章 王近山重仗劍(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0第八章 六營集風波1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2)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第20章 出國第一仗(1)第二 部太原15第九章 羊山集12第6章 劍指豫北(2)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十章 血路汝河險情2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