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肇興四祖
在陵宮正前一公里處,左右各有一個下馬碑,相互間隔一百二十米。碑上用滿、‘蒙’、漢、藏、維五種文字,刻有“諸王以下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字樣。由下馬碑往北,是一條寬四丈的黃沙大道,筆直地伸向陵園正‘門’,亦稱正紅‘門’,又稱前宮‘門’,它是一座時暗三間硬山工琉璃瓦頂的建築,裝有六扇朱漆木柵欄‘門’,充分展示了滿族先民豎木柵欄園城寨的古樸習俗。
進入正紅‘門’就是整個陵區,它由前院、方城、寶城三個部分組成,首先四座神功聖德碑亭映入眼簾,按中長次幼、左長右少次序,分別立有“肇祖原皇帝”、“興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顯祖德皇帝”神功聖德碑亭四座,碑高六點一二米(含碑座),同時用滿、‘蒙’、漢三種文字鐫刻洋洋數千言碑文,均是歌功頌德的溢美之詞。(看小說去www.kxs7.com最快更新)
碑亭從順治12年(1655年)起,歷時七年才相繼落成。它們坐落在贔屓座上,至今仍顯得頗有氣派。事實上,葬在這裡的四位皇帝生前在歷史上並無建樹,只因子孫爲帝而貴,才被追封存爲“肇興四祖”。清王朝入關進京後,歷朝皇帝都爲自己建造單獨陵寢,永陵的“四祖碑亭”就成爲大清皇陵中的一曲絕唱。(看小說去www.kxs7.com最快更新)亭前東、西兩側是大班房和茶廚房,亭後的東側是果房,西側是膳房。碑亭之北是方城。方城的南‘門’稱爲“啓運‘門’”,東西有照壁相對,入‘門’正中是永陵的正殿——啓運殿,它是祭祀拜謁祖先的場所,也是陵園的主體建築。大殿建在長方形月臺之上,殿單檐歇山式,黃琉璃瓦頂,四壁嵌飾着五彩琉璃蟠龍,四‘門’八窗。殿內有四座大暖閣,閣內設有寶‘牀’;四座小暖閣,每閣之內供奉有兩塊神牌,閣前有八個龍鳳寶座,四張五供案桌。啓運殿的東、西兩側各有配殿三楹,西配殿前有焚帛爐一座。繞過啓運殿便是寶城,俗稱"月牙城"或"墳院"。?"興祖"寶頂之前原有古榆一株,高數十丈,蔭庇數畝,枝幹潔屈,狀若神龍。
清皇室把永陵視爲“兆基帝業欽龍興”之地,所以清代祭陵非常頻繁,每年大祭六次,小祭二十四次,幾乎終年香火不斷。從公元1682年到1892年,清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先後九次親到永陵謁祖巡幸,使永陵謁祖活動成爲清代的國家典制。
永陵是東北着名的清代“關外三陵”之首,有“關外第一陵”之稱。也是現存比較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建築。1963年,永陵被列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立文物管理所。永陵於2004年7月2日列爲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傳說:努爾哈赤的爺爺背井離鄉,一天晚上來到了現在的新賓永陵鎮,想去找個小旅店住下,可是揹着自己父親的骨灰是不讓住店的,因爲那時的滿族人已經是火葬了。他就把這個骨灰放在了一個有叉的榆樹枝上去住店了,誰第二天骨灰盒也長在樹上,拿不下來了。傳說這棵樹的樹叉就是一條龍脈(有人又說是懸脈),後來被康熙賜封爲神樹。直到八國聯軍進北京時被雷靂了,清王朝到此已走向衰退。如果這是歷史的巧合,還有一種更爲巧合的是:東陵後面的12座山峰的大小與清12帝的在位長短和功績有着驚人的‘吻’合,當地人叫這座山是龍山(脈)。對面的山叫鳳山,中間還有一條河,俗話說:二山夾一港輩輩出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