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歪打正着

想到淺夕直長到十二三歲才頭一次給自己拜壽,竇老太太憐意頓生,回身望着管媽媽:「愣什麼呢,孩子都等半天了!」

「哦,哦。[]」管媽媽恍悟,收了打量白宛的目光,彎腰拉長了聲調笑道:「四小姐給祖母獻壽囉——」

白宛上前,規規矩矩給老人叩了頭,纔打開絲囊,取出一本杏黃的絲麻經書,與洛氏一般恭敬地捧着。

「孫女親手製《心經》一本,祝老祖母,福壽安康,慧澤綿延!」

「好!」

竇老太太笑着受了,管媽媽忙將佛珠、經書一併捧到竇老太太身邊。

老太太撫過佛珠,點點頭,又執起《心經》來看。生絲與麻線織成的書頁,捧在手中翻閱輕巧無聲;上頭工整稚氣的字跡,彷彿可以看見稚子抄經時的專注真摯。

竇老太太不由心頭一熱,淺夕養在莊子上十餘年,連竇老太太自己都以爲,不到出嫁,這孩子不會回府。孰料,柳茹中年病亡,淺夕還是得接回來養在洛氏膝下。竇老太太一直擔心,縱然淺夕膽小怕事,背地裡也一定暗存怨恨,誰知現在看來,竟真是個心明如水的琉璃人兒。(千千)

將心經與佛珠擺在一處,一個天真、一個古拙,自然契合,相得益彰,直看得竇老太太心結盡釋。

公侯之家,已然富貴如斯還求什麼,人老了,不就圖個家和萬事興麼。過往之事大可就此揭過,若洛氏肯善待柳茹之女,也未嘗不是個新的開始。

「祖母,您老猜出來了麼?」

看竇老太太滿眼感懷,白宛只得出言提醒。

「這——祖母老了,猜不動了,夕兒告訴祖母好不好?」竇老太太收回思緒,一臉和藹。

「怎麼會?祖母日日在悅心閣都看見的!」白宛大眼撲閃,身子又往洛氏背後藏了藏,冒出頭來:「您瞧,就這個樣子的。」

洛氏微微愣神,雖心有不悅,到底不便發作。

「噗嗤。」

管媽媽終於忍不住笑出來。

「咦——你這老貨倒猜出來了?」竇老太太愕然回身:「是什麼,快說!沒得讓我一把年紀還在孩子跟前沒臉。」

「奴婢可不敢說,您還是自個兒猜吧,誰讓您的心思都沒放在這上頭呢。」

管媽媽逗趣,卻真的緊閉嘴巴,不肯吐露半分。

「祖母,是『麻姑獻壽』。」

寒泉一樣的聲音,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女盈盈站起,柳眉朱脣,明豔動人,可惜一張冷冰冰的臉上沒有一絲表情,連眼神裡都透着木然。

只聽聲音白宛就知道是三房的二小姐秦月瀾——總算有人幫她說出來,白宛大大鬆了一口氣,不然這齣戲可真要草草收場了。

「真像…」

短暫的寂靜後,接二連三的輕笑此起彼伏。

「哎喲,這孩子!」

竇老太太終於明白過來,掩口直笑,幾位做客的公侯夫人,也都跟着笑起來。

一屋子人瞅着竇老太太、洛氏和白宛三人,心思各異。洛氏領悟過來,頓生惱意,卻不好表露。

秦月茜也弄明白了,以爲白宛博了個滿堂彩,端的是氣不打一處。

實則,白宛被她弄髒了直裙,回去後,發現衣箱裡除了豔色衣裳,只有這件雪青色交領襦裙是沒上過身兒的新衣。當時白宛就想,北苑上房悅心閣裡掛着一張《麻姑獻壽圖》,仙女麻姑身邊的小侍女便是梳着鬟髻,着交領青衣,自己不妨就用這個說辭矇混過去,應該可以過關。

但是到了壽禧堂廊下,聽到秦月茜與雀巧那番對話後,白宛改了主意。

半年來,她一直以爲只要自己謹言慎行,憑她的聰敏,就可以避災躲禍。但是今天秦月茜的態度,卻分明讓她感覺到二房對自己的敵意。還有,她今日頻頻失態,狀況連連,若往後還是繼續這樣無所依仗,孤身應對,只怕真出了事,就會捉襟見肘,首尾難以相顧。

秦府內宅裡,數竇老太太腰最粗,卻也是最輪不到她來抱的香餑餑,一個不慎,還要成爲衆人的眼中釘。只有洛氏,身份高貴,精明跋扈,又是她名正言順的嫡母,只要她能適時與之更近一步,必能借上這棵大樹的勢。

早聽綠蕪說過,洛氏送的壽禮是佛珠一類,白宛便毫不猶豫的把洛氏拉入局中。

洛氏從來秉性驕傲,最愛梳高髻、穿華服,平素都是長裙曳地。可巧今日正好又梳瞭望仙髻,一襲玉蘭灑金裙,頗有仙姿。白宛便以一出麻姑獻壽,將洛氏比作獻壽的仙女麻姑,自己則扮成麻姑身邊的小侍女,而竇老太太自然是雍容高貴的西王母了!

謎底一揭開,秦府衆人都偷笑不止,多半是因爲洛氏素來跋扈暴躁,此番,在壽宴上被庶女兒比作戲中人物,還不好發作,這樣十年難得一見的場面,如何不喜感十足。

而幾位公侯夫人則不明就裡,只當是大房母女預先安排好了,故意在壽堂上討竇老太太的喜,紛紛一臉豔羨,喚起竇老太太早年的閨名,恭維不止。

「蘭淑,你有兒媳、孫女如此,實在是老來福,日子可比我們幾個過的樂呵多了!」

「這你們就樂了,那是你們還沒看見更好的,若是我那遊學的大孫子在跟前,立時就叫來,讓你們瞧瞧什麼叫真好!」竇老太太毫不謙讓,暢笑着提起秦府引以爲傲的嫡長孫秦欽。

京城裡最是溫潤如玉、品貌雙絕的少年才子秦欽,衆公侯夫人們又豈能不知,只可惜早已經聘了頤華郡主爲妻,實在教人扼腕。一旁的鎮國公夫人——頤華郡主的母親,則滿臉春風得意,頻頻向洛氏投去友善的眼神。

氣惱忽然間煙消雲散,洛氏眼中一熱,差點兒就滴出淚來。她最優秀的兒子秦欽啊,幾乎是她最後的精神支柱!有兒子、沒兒子的貴夫人都羨慕她,可是她們哪個知道,自八歲之後,這個大兒子就再沒能養在她跟前,甚至連與鎮國公府結親,她都是最後一個知道…

今天,竇老太太卻當着她面前,在所有人面前提起乖孫。這哪裡是在贊孫子,分明是在當衆擡舉她這個當孃的,生下了好兒子,又教得好女兒。

十年來,從未有過的揚眉吐氣,洛氏一陣恍惚。

第337章穩妥人第106章提親第334章東窗事發第4章正中下懷第529章任性一次第74章最相知第436章密詔第299章淚眼陳情第180章各人盤算第422章富貴曲中求第470章傲嬌與任性第556章情義危機第510章後患第70章家法伺候第531章禪位第285章顏面大如天第355章殺敵一百自損三千第100章公子絕世第502章步步爲營第544章巧勸鬱第459章天籟福音第12章驚夢第466章金口玉言第473章天時人心第286章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6章各爲其主第48章自作孽第407章迷亂第186章恩典第87章鍥而不捨第478章想死的衝動第533章狠狠地奚落第254章小男蓮蓉第487章她的心意第253章狗拿耗子第493章若相見第253章狗拿耗子第394章靜一靜第499章自辱第42章出閣嫁妝第253章狗拿耗子第365章胎夢第241章醜女瓊花第479章惡貫滿盈第453章妖孽愚民第60章半路母女第417章爲愛而戰第410章一千萬第50章一戰揚名第559章死裡逃生第197章獻計第130章錯有錯招第260章晨鐘暮鼓第265章愛已成癡第390章想家想嫁第97章引君折腰第22章紅粉綠玉第347章稟性難移第34章寵妃之邀第291章兩廂情願第290章巧計連環第352章生死一線第565章劍指寧京第423章郎騎竹馬來第408章故友入宮第370章雪上加霜第331章恃寵生嬌第203章白毓失蹤第69章妾不如妻第26章公子多情第505章悔之晚矣第258章無憂妙方第81章當家第550章託夢第411章賭一把第149章司帳宮女第560章誤終身第522章新希望第28章同仇敵愾第163章浣碧憐花膏第557章左右爲難第273章結交新貴第379章情深意切第211章行刑第386章不治之症第222章棋子第406章赤果果的威脅第308章惑愛第318章入幕之賓第54章各花入各眼第81章當家第355章殺敵一百自損三千第473章天時人心第284章霍然開朗第31章還施彼身第311章柔妃受挫第131章納妃第509章中風第158章給臉不要臉第258章無憂妙方
第337章穩妥人第106章提親第334章東窗事發第4章正中下懷第529章任性一次第74章最相知第436章密詔第299章淚眼陳情第180章各人盤算第422章富貴曲中求第470章傲嬌與任性第556章情義危機第510章後患第70章家法伺候第531章禪位第285章顏面大如天第355章殺敵一百自損三千第100章公子絕世第502章步步爲營第544章巧勸鬱第459章天籟福音第12章驚夢第466章金口玉言第473章天時人心第286章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6章各爲其主第48章自作孽第407章迷亂第186章恩典第87章鍥而不捨第478章想死的衝動第533章狠狠地奚落第254章小男蓮蓉第487章她的心意第253章狗拿耗子第493章若相見第253章狗拿耗子第394章靜一靜第499章自辱第42章出閣嫁妝第253章狗拿耗子第365章胎夢第241章醜女瓊花第479章惡貫滿盈第453章妖孽愚民第60章半路母女第417章爲愛而戰第410章一千萬第50章一戰揚名第559章死裡逃生第197章獻計第130章錯有錯招第260章晨鐘暮鼓第265章愛已成癡第390章想家想嫁第97章引君折腰第22章紅粉綠玉第347章稟性難移第34章寵妃之邀第291章兩廂情願第290章巧計連環第352章生死一線第565章劍指寧京第423章郎騎竹馬來第408章故友入宮第370章雪上加霜第331章恃寵生嬌第203章白毓失蹤第69章妾不如妻第26章公子多情第505章悔之晚矣第258章無憂妙方第81章當家第550章託夢第411章賭一把第149章司帳宮女第560章誤終身第522章新希望第28章同仇敵愾第163章浣碧憐花膏第557章左右爲難第273章結交新貴第379章情深意切第211章行刑第386章不治之症第222章棋子第406章赤果果的威脅第308章惑愛第318章入幕之賓第54章各花入各眼第81章當家第355章殺敵一百自損三千第473章天時人心第284章霍然開朗第31章還施彼身第311章柔妃受挫第131章納妃第509章中風第158章給臉不要臉第258章無憂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