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東北偏北】(二)

定寧府,秭歸縣境內。

一支八百人的精銳騎兵緩慢前行。

雖然裴越一直將他們視作霸刀營,實際上這並非西吳東山王氏的私軍,西吳軍方也從未有過霸刀營這個編制。如今這八百人中,王家子弟約三百人,其餘皆是西吳軍中精銳。擔任副將的那位壯漢是王黎陽的堂兄,主將則是鎮東大將軍謝林的部將韋東奇。

王黎陽的堂兄被裴越一刀梟首之後,這支騎兵的唯一主心骨便是韋東奇。

八百人在秭歸縣北面稍作停留,韋東奇在與陳希之的手下相見之後,繼續率隊北上。

“將軍,樑國那個欽差追上來了?”身旁的心腹好奇地問道。

韋東奇淡然道:“快了。”

根據陳希之提供的消息,裴越領着一千騎兵在數日前進入定寧府境內,一路快速挺近在追擊他們。與此同時,古平大營那支兩千多人的騎兵在被他們遛得頭昏眼花之後,終於回過神來,此刻正從東慶府那邊追來,眼下剛剛抵達北面的道縣,距離他們一百多裡。

韋東奇面色平靜,此番深入靈州境內襲擾,他已經順利完成謝林交代的任務。

如今北面三府風聲鶴唳,府城縣城紛紛大門緊閉,樑國百姓們更是人人自危。不僅如此,他還帶着手下瘋狂襲擊樑國西面最重要的官道,以至於從七月開始,進入靈州境內的商賈數量銳減,誰都擔心遇上這幫殺人不眨眼的西吳騎兵。

商道和糧道受到嚴重威脅,靈州自身的壓力陡然增大,短時間內或許還可以支撐,但再這麼下去肯定會出現無法解決的危機。

憑藉屬下的強悍戰力和陳希之遍佈北面三府的情報網絡,韋東奇這一路可謂順風順水,古平大營的那支騎兵連他的身影都看不到,往往在他殺人劫掠兩天之後才趕到。

“全體聽令,往北急行軍,日落之前抵達道縣。”

韋東奇高聲吼道,衆人無比凜然聽令。

無論是王家子弟亦或軍中驕兵悍將,他們都清楚西吳的軍法有多嚴苛。就算韋東奇不是謝林的親信,他們也不敢違逆命令。

這也是他們作戰極其勇猛的原因。

戰死在沙場上,朝廷會有豐厚的撫卹,家人也會受益,若是有兒子還能得到蔭封賞賜。

若是膽小畏戰或者不聽號令,等待自己的不光是屈辱還會禍及家人。

八百騎兵胯下坐騎馬蹄翻飛,如風捲殘雲一般朝北方奔襲而去。

是夜,道縣東面三十餘里一處山林中。

人銜枚馬縛口,八百騎兵如死神一般靜靜等待着。

月上中天之時,一隊斥候回到林中,來到韋東奇身前稟報道:“將軍,樑國騎兵就在道縣城外駐紮。”

“好。”

韋東奇淡淡說了一聲,目光隱隱振奮。

雖然這大半個月來他在北面三府如入無人之境,但屠戮的都是平民,對於一個渴望建功立業的武將來說,這種事實在算不上榮耀。不是他不敢正面迎戰那支從古平大營出來的騎兵,而是出發之前謝林要他聽從陳希之和王黎陽的命令,對謝林敬若神明的韋東奇自然不敢違抗。

陳希之不允許他和樑國騎兵交手,所以他只能強行忍耐着殺意。

如今終於到了可以肆意廝殺的時候,即便他以沉穩著名,仍舊無法完全按捺心中的激動。

“養足精神,寅時初刻動手。”

親兵立刻將韋東奇的命令傳達到每個人。

寅時初刻是一天中人最睏倦的時刻,而且對於隸屬於古平大營的虎踏衛第三軍來說,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西吳人敢偷襲自己。跟在這羣人後面追擊大半個月,從一開始的激動忐忑到如今的麻木,他們已經覺得這些西吳人皆是隻知道欺負普通百姓的廢物。

第三軍統領名叫郭鼎風,一直不受寧忠待見,若非他跟前任主帥尹偉有些交情,寧忠早就將他打發到軍寨去看門,豈會容忍他一直掌握着兩千五百騎兵。

這次面對西吳人的精銳騎兵,寧忠派他來追擊對方,未嘗不是抱着眼不見爲淨的念頭。

郭鼎風本欲大展拳腳,用最快的速度剿滅這支西吳騎兵,然而對方十分狡猾,彷彿能夠預料到他的心思一般,每每很早就領軍離開他的視線,讓他根本抓不住尾巴。

夜風習習。

郭鼎風躺在帥帳之中,發出輕微又香甜的鼾聲。

他習慣在睡前小酌幾杯,今夜亦不例外,反正那羣西吳人只敢逃跑,所以也不會有什麼危險。

睡夢中隱約聽到外面傳來喧鬧聲,郭鼎風下意識地露出厭憎的表情,翻了個身想要遠離那些吵鬧。直到他的親兵不顧一切地將他搖醒,郭鼎風正要發怒,便聽到親兵滿面惶恐地喊道:“統領,西吳騎兵夜襲!”

夜襲?

郭鼎風揉了揉眼睛,彷彿一道閃電劈中自己,楞了片刻後猛然從牀上爬起來,踉踉蹌蹌地來到帳門附近向外看去。

營地裡火光沖天,慘叫聲不絕於耳。

大隊西吳騎兵一邊放火一邊殺人,在營地裡反覆衝殺,就在郭鼎風慌神之際,一隊西吳騎兵徑直朝帥帳衝來。

“統領快跑!”

站在旁邊的親兵忠心耿耿地將郭鼎風拉回帳內, 然後抽出腰間長刀迎了上去。

郭鼎風立刻回身,發狂一般衝到木架子旁穿戴甲冑,然而沒等他將皮甲套上,那名親兵發出一聲悶哼,腦袋被一名西吳將領砍飛出去。

郭鼎風來不及披甲,反手拿起立在旁邊的長槍,驚慌失措地對上那名西吳將領。

韋東奇在十餘名親兵的簇擁中下馬入帳,臉上泛起蔑視的笑容。

幾瞬之後,韋東奇走出帥帳,手裡拎着郭鼎風的首級,身邊的親兵們異口同聲地大吼:“樑軍主將已死!樑軍主將已死!”

吼聲順着夜風傳遍整座臨時營地。

大梁將士開始潰散。

憋了大半個月的西吳精銳騎兵殺得無比盡興,其中尤以三百名王氏子弟最爲兇悍。

韋東奇站在帥帳前,情不自禁地搖頭說道:“樑國無人堪一戰啊。”

1121【亂我心者】163【封爵】565【春光明媚】473【年關】230【今非昔比】1060【天若有情天亦老】(八)1139【歷史的車輪】1037【人間忽有傾盆雨】284【碰壁】900【老而不死是爲賊】1018【必先予之】1169【大雪滿弓刀】246【人心難測】570【青山無恙】383【藏鋒】511【撲朔迷離】1217【長風破浪會有時】(一十三)176【等】389【大江北去】431【星火燎原】917【終成眷屬】20【轉機】1069【人間正道是滄桑】(六)347【長歌當哭】(四)451【謀攻】594【塵埃落定】583【驕縱】336【將帥】515【一波三折】1222【直掛雲帆濟滄海】(四)19【殺局】972【回憶裡的刀】415【席捲】(一十一)89【軍議】726【吾往矣】450【大幕開啓】704【一塊匾額】1100【加官進爵】1053【天若有情天亦老】(一)697【君王之道】376【駕臨】1070【人間正道是滄桑】(七)1074【人間正道是滄桑】(一十一)671【何似在人間】(二十)544【制怒】210【竹樓】663【何似在人間】(一十二)404【洪流】(完)1205【長風破浪會有時】(一)818一場風花雪月的局799【金鎖已沉埋】1315【圍城內外】1074【人間正道是滄桑】(一十一)1288【梟首】908【以退爲進】1183【一點浩然氣】(八)357【長歌當哭】(完)99【迷霧】603【大愛無疆】987【那一束光】966【覆雨翻雲】476【寧忠之死】449【人心詭譎】請假一天1093【悲嘯入青雲】335【當如是】277【格局】10【呵呵】411【席捲】(七)756【圖窮匕見】74【匕現】880【歸來】1178【一點浩然氣】(三)841【與子同袍】823【消失的騎兵】(下)969【皇子亦棋子】91【啓釁】397【洪流】(六)1182【一點浩然氣】(七)52【鉤沉】1274【莫蒿禮的遺澤】454【提一根線】523【殺氣凜然】310【時有英雄】842【定鼎之戰】(上)574【家國天下】1003【箭在弦上】750【跋扈】803【父與子】(上)719【亂】94【承諾】5【傷疤】522【祁陽往事】123【試探】444【鈞一發】1213【長風破浪會有時】(九)1107【歲月忽已晚】738【先行者】652【何似在人間】(一)463【決勝裡】
1121【亂我心者】163【封爵】565【春光明媚】473【年關】230【今非昔比】1060【天若有情天亦老】(八)1139【歷史的車輪】1037【人間忽有傾盆雨】284【碰壁】900【老而不死是爲賊】1018【必先予之】1169【大雪滿弓刀】246【人心難測】570【青山無恙】383【藏鋒】511【撲朔迷離】1217【長風破浪會有時】(一十三)176【等】389【大江北去】431【星火燎原】917【終成眷屬】20【轉機】1069【人間正道是滄桑】(六)347【長歌當哭】(四)451【謀攻】594【塵埃落定】583【驕縱】336【將帥】515【一波三折】1222【直掛雲帆濟滄海】(四)19【殺局】972【回憶裡的刀】415【席捲】(一十一)89【軍議】726【吾往矣】450【大幕開啓】704【一塊匾額】1100【加官進爵】1053【天若有情天亦老】(一)697【君王之道】376【駕臨】1070【人間正道是滄桑】(七)1074【人間正道是滄桑】(一十一)671【何似在人間】(二十)544【制怒】210【竹樓】663【何似在人間】(一十二)404【洪流】(完)1205【長風破浪會有時】(一)818一場風花雪月的局799【金鎖已沉埋】1315【圍城內外】1074【人間正道是滄桑】(一十一)1288【梟首】908【以退爲進】1183【一點浩然氣】(八)357【長歌當哭】(完)99【迷霧】603【大愛無疆】987【那一束光】966【覆雨翻雲】476【寧忠之死】449【人心詭譎】請假一天1093【悲嘯入青雲】335【當如是】277【格局】10【呵呵】411【席捲】(七)756【圖窮匕見】74【匕現】880【歸來】1178【一點浩然氣】(三)841【與子同袍】823【消失的騎兵】(下)969【皇子亦棋子】91【啓釁】397【洪流】(六)1182【一點浩然氣】(七)52【鉤沉】1274【莫蒿禮的遺澤】454【提一根線】523【殺氣凜然】310【時有英雄】842【定鼎之戰】(上)574【家國天下】1003【箭在弦上】750【跋扈】803【父與子】(上)719【亂】94【承諾】5【傷疤】522【祁陽往事】123【試探】444【鈞一發】1213【長風破浪會有時】(九)1107【歲月忽已晚】738【先行者】652【何似在人間】(一)463【決勝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