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長歌當哭】(五)

行衙前院。

王黎陽很快便意識到自己犯了錯。

當時他看見行衙內起火,一時間焦急又憤怒,因爲不論是誰提前發動偷襲,都會讓他和陳希之的謀劃陷入被動的境地。他們原本是打算在寅時初刻(凌晨三點)動手,爭取在卯時初刻之前撤走,一個時辰的時間足夠殺穿整個行衙。

更重要的是,寅時初刻是人一天中最疲倦睏乏容易陷入熟睡的階段,那個時候動手無疑會有更大的把握。現在纔剛過丑時,行衙內的人被遽然驚動,後半夜肯定會嚴防死守,想要趁夜偷襲會變得無比困難,這也是王黎陽決定立刻動手的原因。

在對方內部出現混亂的時候襲擊沒有錯,但他不該那般大大咧咧地從正門攻入。

王黎陽雖然和西吳軍中的武道高手有過多次切磋,但他並未真正學習過兵法軍陣之術,從無帶兵打仗的經驗,潛意識裡仍舊把今夜的偷襲當做武道高手之間的爭鬥。

這與他的經歷有關,從小到大他都癡迷於刀法,幾近於諸事不聞的地步。

按說這樣一個簡單又純粹的武道天才,沒有任何必要摻和進這些瑣事裡,不僅對他的進益沒有幫助,反而會拖累他提升境界的速度。

但西吳王家終究不是那種普通府邸,在這裡家族的存續和興旺遠遠超過個人的得失,他們耗費無數金銀和資源培養王黎陽,本質上就是要他在關鍵的時刻替家族效命。

如今大爭之世,西吳兵鋒直指靈州,王家怎會錯過這個大好機會,任由張青柏和謝林等人攪動風雲,自家卻在京城做個看客?

可是他們沒有想過,或者說他們太低估樑國的對手,很多事情不是光靠武道修爲就能解決。

譬如眼下,王黎陽在剛開始憑藉勢大力沉的霸刀砸開一條縫隙之後,很快便撞上一堵厚實堅韌的牆。

他面前是長槍大戟厚甲寬盾組成的軍陣,此陣足以和重騎兵抗衡,再加上被軍陣保護在後方的弓手配合襲擾,一時間西吳高手們只覺得十分難纏。廝殺片刻之後,王黎陽漸漸琢磨出一些味道,眼前的軍陣不同於他以往見過的陣法,看似百餘人緊密地擠在一起,實則又分爲十餘個小陣,每陣大概十人左右,用各種兵器配合,竟然能抗住像他這樣的頂尖高手。

藏鋒衛軍陣之中,商羽冷靜地指揮着手下,身邊跟着的不是親兵,而是馮毅和蓋巨這兩個很受裴越器重的護衛。

旗山衝之戰結束後,裴越故意放緩回程的速度,一方面是想在靈州境內宣揚此戰的成果和意義,便於接下來募兵一事,另一方面便是開始在軍中傳授鴛鴦陣。

這些百戰精兵和綠柳莊的莊戶們自然不同,他們學習掌握鴛鴦陣的速度很快,幾番演練對陣之後,便能熟練運用陣法對敵。

今夜商羽奉命鎮守前院,仰仗的便是身邊這十二個鴛鴦陣組成的大陣。

王黎陽見對方陣型嚴密厚實,根本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攻破,便對身後衆人說道:“不要理會他們,隨我殺進去!”

有句話叫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王黎陽雖然不通兵事,卻不會缺少基本的常識。

這種防禦力極強的軍陣最大的弱點便是行動不便,畢竟士卒們用的都是長兵器或者大盾,身上有披着厚甲,怎麼可能跟自己帶來的高手比拼速度?

於是在王黎陽和那位七叔的率領下,近百名西吳高手立刻分成兩半,繞過擋在正前方的軍陣,從東西兩側直撲行衙後宅。

前院小廣場上留下七八具西吳人的屍體。

商羽沒想到對方如此果決,很顯然他們今夜的目標只有一個人。

“追!”

鴛鴦陣轉向朝北前進,弓手則在兩翼掩護。

西吳人朝內宅突進的速度極快,眨眼間便將藏鋒衛的將士遠遠甩開。

王黎陽大步流星,眼底隱隱帶着焦急之色。

他現在怕的不是樑軍有了準備,而是擔心裴越會果斷離開。

被稱作七叔的中年男人察覺到他的情緒,一邊觀察着前方情形一邊沉聲道:“那裴家子不會丟下部屬離開。”

王黎陽勉強笑道:“七叔看人一貫很準。”

中年男人快速道:“他自從來到靈州以後,所作所爲我都看在眼裡,此子雖然年輕,但是爲人極爲驕傲而且憫下,他今夜若是獨自逃走,那麼他之前的努力就是個笑話。黎陽,當務之急是不要理會對方的士卒,儘快找到裴越然後殺了他!”

“好!”

王黎陽大受鼓舞,幾個起落間便已來到中庭。

然後便被嚴陣以待的藏鋒衛將士攔了下來。

相較於前院寬敞的空間,中庭通往後宅僅有面前這一條路, 王黎陽自己當然可以選擇飛檐走壁,但他的屬下並非人人都具備高明的輕身功夫。換言之,他不得不硬闖過面前的阻攔。

至此,裴越在今夜的安排已經大致浮現出來。

他將藏鋒衛將士分成四部分,一百人守護西面的臨時營地,二百人守前院,二百人守中庭,後宅則是他自己和一百將士。雖然後宅的人數最少,但是每個人都配有太史臺閣送來的連弩,實際上戰鬥力最強。

裴越猜測敵人會直接偷襲後宅,故而將連弩安排在此處,可是最終只釣上十幾條小魚,真正的敵人卻像個野蠻的蠢貨一般從前門硬攻,反倒讓他的安排落空。

韋睿和傅弘之站在士卒前面,神色凝重地望着單手拎着霸刀的王黎陽。

後者深吸一口氣,並不廢話,提刀向前,速度越來越快,就像一陣狂風席捲而來。

七叔緊隨其後,八十多個西吳高手呼嘯着一擁而上。

無論是韋睿亦或傅弘之,他們都是第一次瞧見王黎陽,以往也沒有聽說過此人的名頭,但是以二人的眼光自然能看出來這是一個真正的高手。

他們沒有託大,毫不猶豫地選擇聯手應對。

“殺!”

王黎陽奮力揮動霸刀,在距離二人一丈時左腳猛然踏在青石地面上,而後順勢旋轉身體發力,一刀斬下勢若雷霆!

刀光似滿月,勁氣摧人膽。

韋睿和傅弘之手中的鋼刀同時斷裂,飛快向後退去。

二人聯手竟然不是王黎陽一合之敵。

喜歡庶子無敵請大家收藏:()庶子無敵更新速度最快。

353【長歌當哭】(十)1077【人間正道是滄桑】(完)210【竹樓】964【孝感動天二皇子】310【時有英雄】907【坐看雲起時】736【舉重若輕】807【令郎可安好】222【莫回頭】736【舉重若輕】499【爭風吃醋】15【大宴】1277【籠中雀】79【登堂】390【身份】1012【裡之始】1146【古水街刺殺】797【秋風庭院蘚侵階】119【侍寢】744【劍之道】518【禍水東引】600【魂歸故里】434【巧連環】759【不速之客】1180【一點浩然氣】(五)197花前1107【歲月忽已晚】697【君王之道】1208【長風破浪會有時】(四)983【一諾金】422【大捷】262【城下】1022【衣冠成古丘】1236【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八-感謝新盟主大…215【步步爲營】185【盜骨】733【或生或死】967【衆生皆苦】4【不平氣】1114【裴越的弱點】693【使團】895【臣反對】178【奪】1070【人間正道是滄桑】(七)245【秋江月】891【從此不相見】66【心火】507【春寒料峭】402【洪流】(一十一)1084【大梁的未來】(上)948【一生一劍】843【定鼎之戰】(下)459死地求生917【終成眷屬】1055【天若有情天亦老】(三)53【鴛鴦陣】546【真相】711【粗鄙武夫】647【俯首】430【前夜】288【死士】319【東北偏北】(四)432【寂靜的平原】161【前奏】1142【飄然渡滄海】1317【牙璋辭鳳闕】338【提刀】782【刺裴】(九)283【如年】738【先行者】893【吃軟飯的境界】517【家法】852【歷史的塵埃】1050【人生難二全】請假一天190【佈線】669【何似在人間】(一十八)1103【決裂】1186【一點浩然氣】(完)1185【一點浩然氣】(十)150【孤立】1042【殺機終現】1041【北營有變】716【班底】1041【北營有變】170【同歸】1005【今人不見古時月】277【格局】536【寡人之疾】861【拂曉之前】1049【真正的底牌】530【清風徐徐】186【內奸】228【行路難】837【碾壓】201【盟友】600【魂歸故里】423【西行】869【北境之雪】243花魁與丫鬟
353【長歌當哭】(十)1077【人間正道是滄桑】(完)210【竹樓】964【孝感動天二皇子】310【時有英雄】907【坐看雲起時】736【舉重若輕】807【令郎可安好】222【莫回頭】736【舉重若輕】499【爭風吃醋】15【大宴】1277【籠中雀】79【登堂】390【身份】1012【裡之始】1146【古水街刺殺】797【秋風庭院蘚侵階】119【侍寢】744【劍之道】518【禍水東引】600【魂歸故里】434【巧連環】759【不速之客】1180【一點浩然氣】(五)197花前1107【歲月忽已晚】697【君王之道】1208【長風破浪會有時】(四)983【一諾金】422【大捷】262【城下】1022【衣冠成古丘】1236【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八-感謝新盟主大…215【步步爲營】185【盜骨】733【或生或死】967【衆生皆苦】4【不平氣】1114【裴越的弱點】693【使團】895【臣反對】178【奪】1070【人間正道是滄桑】(七)245【秋江月】891【從此不相見】66【心火】507【春寒料峭】402【洪流】(一十一)1084【大梁的未來】(上)948【一生一劍】843【定鼎之戰】(下)459死地求生917【終成眷屬】1055【天若有情天亦老】(三)53【鴛鴦陣】546【真相】711【粗鄙武夫】647【俯首】430【前夜】288【死士】319【東北偏北】(四)432【寂靜的平原】161【前奏】1142【飄然渡滄海】1317【牙璋辭鳳闕】338【提刀】782【刺裴】(九)283【如年】738【先行者】893【吃軟飯的境界】517【家法】852【歷史的塵埃】1050【人生難二全】請假一天190【佈線】669【何似在人間】(一十八)1103【決裂】1186【一點浩然氣】(完)1185【一點浩然氣】(十)150【孤立】1042【殺機終現】1041【北營有變】716【班底】1041【北營有變】170【同歸】1005【今人不見古時月】277【格局】536【寡人之疾】861【拂曉之前】1049【真正的底牌】530【清風徐徐】186【內奸】228【行路難】837【碾壓】201【盟友】600【魂歸故里】423【西行】869【北境之雪】243花魁與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