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粘罕

粘罕

在妾宿率軍退入陝州,撫守潰關之後。徐衛遣張憲爲主,吳磷爲副駐防浮橋,以防備金軍後援再次過河進入關中。這幾日雨水不斷,一改去年河東陝西大早的境況。時近晌午,壁壘上守軍換防,網登上關牆的士兵們就現大雨之中,一彪兵馬向浮橋馳來。卻是外出巡邏的馬軍弟兄回來了。

這隊馬軍越過浮橋,直入壁壘之中,關內士兵現,跟隨遊騎回來的,還有幾今生人。其中一人上半身綁着一塊甲,胸甲處一道創痕分外醒目。身上似乎還帶着傷,一下馬來就栽倒在泥地裡。其他幾個穿便衣的漢子慌忙扶起,在馬軍士兵帶領下,投營中而去。

時張憲巡營未回,吳磷在大帳中理事,聽得外頭一片喧譁,不多時只見幾個落湯雞也似的人闖將進來。一員馬軍副兵馬使執禮報道:“都監,卑職率部巡至永樂鎮一帶,遇到一夥人馬,自稱是河東義軍,有要事須見大帥。”

吳磷起身上前,見那幾人淋得渾身溼透。除了一人有半片身甲外,其餘都是普通裝扮,看這模樣倒象是義軍。又見那着甲之人身上有傷,若不是同伴攙扶着,估計站都站不穩。

“你等從何而來?怎地這般模樣?”吳磷皺眉問道。

那帶傷之人奮力推開同伴,搖搖晃晃地前行兩步到吳磷面前,撲通一聲跪了下去,痛哭道:“都監大人!河東,大亂了!”

,萬比北

這句話唬得吳磷臉色大變!自虎捷與折家軍會師殺回關中後,大帥留“沒角牛”楊進把守平陽要塞,又命澤州義軍領邵興邵翼兄弟接手昭德府和壺關,慈修各州義軍並聽節制,怎地就大亂了?

“到底出了何事?快說”。吳磷疾聲厲色道。

那人臉色煞白,胸前的創口不時有血水淌出,頭溼漉漉地貼在臉上,聽對方一問,喘息着道:“上月初十前後,邵大伯派軍進駐昭德府。四處招徠離散,準備整頓城防。但十一日,便有大股金軍從威勝軍襲來,義軍抵擋不住,敗走澤州並留兵守壺關。但兩日後,壺關也告淪陷,金軍經此直趨澤州。邵大伯見敵勢大,遣出數路人馬往關中報信,均遭金軍遊騎截殺。卑職這一路也遭襲擊,只剩下身邊幾人。經修慈各州過,打聽到金軍與李軍聯合出兵,征剿河東義軍,各種義師都是損失慘重,有些已經放棄州縣,遁入山中結寨自保!”

吳磷聞言大驚!恰逢張憲巡營歸來,便急忙將此事告知。張憲一陣沉默後,沉聲道:“立即派人將此事上報帥府,再遣軍過河,規勸留守百姓撤入河西。全軍警戒,準備迎敵”。

河東,平陽府。

這座徐衛在王稟建議下構築的要塞,當初抵住了委宿十幾萬大軍的猛攻,讓金軍付出慘重代價之後仍舊未能進得半步。銀術可祭出“鎖城法”仍舊奈何平陽不得,反被兩面夾擊,打得大敗而逃。

可現在,這座堅城再一次被大軍圍定。城池四面,大小營寨林立,士兵穿行於其間,一片忙碌。一隊人馬自營中奔出,至平陽西城,距離護城壕百餘步外停下,窺視城防。見平陽城防體系新異,這羣人都嘖嘖稱奇。

一員戰將,耳掛金環,禿頂結辮,左臉一處拳頭大的傷疤,扯得整張臉似乎都往左移了,從創口看,應該是新傷。此人,便是女真名將,完顏銀術可。折家軍與虎捷軍兩面夾擊於他,混戰之中,被折彥野一槍糊中面門,扯旗裹頭而逃。

如今重回故土,他心裡沒有感慨,只有仇恨!望着平陽城頭的守軍,銀術可一雙眼中射出野獸般的兇光,切齒道:“紫金虎已揮師入關,賊衆也被我大軍圍剿,拿下平陽及河東全境,當是易如反掌。”

他這話是對旁邊的李植所說,後者聽罷,沉聲道:“自當勉力,以報國相提攜之恩就在前幾天,他被允許開“河東兵馬元帥府。”自任元帥,長子李單任昭德知府,次子李猛任平陽知府,其餘部將都被授以河東諸府州官職”金人從法理上,制度上,確立他在河東的地位,並表示,不追究他襲擊高世由一事。要他配合金軍,克定河東陝西。李植感恩戴德,此次傾巢而出,與女真人聯合進兵。

“南人確有巧思,似這等城池,若將本死心,士絕貪念,便百萬大軍亦難攻克一個雄渾的聲音響起。說話的人年在五十左右,極魁偉,身軀長大,所乘之馬亦較他人高出半頭。額骨突出,鼻樑高挺。皮膚更是如鐵一般泛出黑色,雙目炯炯生輝,滿面的虯髯令人望而生畏。先前,他不說話時,衆將尚且各自顧盼,此時一開口,全場肅然,無一人敢聒噪。

此人,便是大金國如今頭號掌權者,完顏粘罕。

他繼父職,任“國論右勃極烈”是爲國相,統領朝政。金帝爲統率軍隊,仿遼制,設元帥府,下轄兩個樞密院。他以左副元帥掌雲中樞密院,駐原遼國西京。二太子斡離不死後,所掌燕京樞密院併入其麾下,被冊封爲“都元帥”成爲大金國最高軍事統帥,全面負責對宋用兵!

此次南征,他遣完顏委宿爲西路統帥,引十四萬精銳企圖一舉消滅南朝素所依賴的西軍。可讓他意外的是,委宿出師不久,銀術可便自平陽敗歸太原,舟元帥府報急。粘罕聞訊震怒不已,恬逢追擊契丹餘孽耶律大石的金軍回師,他見紫金虎突圍而出,馳援關中,恐委宿有失,遂親提大軍南下!

以粘罕今時今日的地個,再披徵袍,重跨戰馬,足見其對此次南征的重視。而至此爲止,金國幾乎動員了全國大部分兵力參與對宋作戰!除了女真精銳盡出之外,其他如契丹、渤海、奚、漢各軍也都傾巢出動,對南朝起了兩國開戰以來最猛烈的一擊!()

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第526章 生死激戰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818章 三國演義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四百一十四章第116章 太上皇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793章 角力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七百四十七章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393章 雷厲風行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54章 兩軍對陣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八百五十五章第566章 夏軍突來第五百一十章第660章 公道在人心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488章 復出?第447章 君前留對第527章 鐵血軍魂你奸我不第八百三十九章第709章 雙方罷兵第144章 小小縣城 固若金湯第361章 交底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482章 激烈爭奪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114章 行伍世家第212章 又見馬擴第280章 紫金虎來了第373章 長安解圍第501章 新政第483章 軍閥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七百四十九章第369章 謀劃襲擊第596章 再見何書瑩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240章 挖祖墳第19章 一門三將第七百四十四章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574章 回回炮第716章 歸還東京第492章 試炮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390章 同意進攻第八百六十七章第250章 齊集定戎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59章 裝備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八百八十三章第八百四十七章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649章 徐郡王第570章 如虎添翼第320章 潛回長安第441章 徐九當爹了第八百六十四章第47章 屠殺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236章 議升官第195章 非卿不娶第八百三十二章第56章 論邊事第八百五十四章第161章 三路強援第143章 當頭一棒第795章 檯面下的事第705章 割據川陝第51章 風將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168章 斬盡殺絕第65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54章 準備大幹第312章 鬥神不死第285章 輕騎突進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693章 天威難測第323章 血債第111章 睚眥必報
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第526章 生死激戰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818章 三國演義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四百一十四章第116章 太上皇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793章 角力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七百四十七章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393章 雷厲風行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54章 兩軍對陣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八百五十五章第566章 夏軍突來第五百一十章第660章 公道在人心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488章 復出?第447章 君前留對第527章 鐵血軍魂你奸我不第八百三十九章第709章 雙方罷兵第144章 小小縣城 固若金湯第361章 交底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482章 激烈爭奪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114章 行伍世家第212章 又見馬擴第280章 紫金虎來了第373章 長安解圍第501章 新政第483章 軍閥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七百四十九章第369章 謀劃襲擊第596章 再見何書瑩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240章 挖祖墳第19章 一門三將第七百四十四章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574章 回回炮第716章 歸還東京第492章 試炮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390章 同意進攻第八百六十七章第250章 齊集定戎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59章 裝備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八百八十三章第八百四十七章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649章 徐郡王第570章 如虎添翼第320章 潛回長安第441章 徐九當爹了第八百六十四章第47章 屠殺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236章 議升官第195章 非卿不娶第八百三十二章第56章 論邊事第八百五十四章第161章 三路強援第143章 當頭一棒第795章 檯面下的事第705章 割據川陝第51章 風將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168章 斬盡殺絕第65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54章 準備大幹第312章 鬥神不死第285章 輕騎突進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693章 天威難測第323章 血債第111章 睚眥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