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天威難測

万俟卨本來已經朝外邁步了,聽到這句話收回腳來,眉一皺,嘴一張:“你說什麼?”

張浚顯得有些疑惑,我這句話哪裡說錯了麼?你如何這般模樣?遂答道:“我說,徐郡王威震兩河,河東義軍都聽他節制。”

“不對不對!”万俟卨連連搖頭,走了回來。拉着張浚坐下後,問道“另外一句,你說河東義軍怎麼來着?什麼旗?”

張浚越發疑惑,想了想,恍然道:“哦,因爲徐郡王從前曾經擔任過河東義軍總管,所以河東義軍一直打着‘徐’字旗,以大王部屬自居。”

万俟卨聽了,臉上陰晴不定,口中喃喃道:“徐字旗,徐字旗……”

“怎麼?有問題?”張浚反過去問道。對方異常的舉動,讓他很意外。

万俟卨沉默片刻,忽地輕鬆一笑:“哦,沒事,隨口問問。正如你所說,也說是徐郡王,旁人哪來這麼高的威望,對吧?”

張浚不答話,看了對方一眼,起身道:“若無事,下官就去忙了。”

“好好好,去吧。”万俟卨揮手道。張浚一走,他也麻利地起身,揹負着雙手在堂裡走來走去,裡面擡頭向天,裡面俯首向地,嘴裡不時發出“嘖嘖”的聲音,像是在考慮糾結什麼事情。

一陣之後,他突然朝外喊道:“去,請張參議來!”

張浚這回是徹底糊塗了,万俟宣判今天不對頭啊,怎麼如此反常?他回到万俟卨的辦公堂以後,進門就問道:“宣判,喚下官來何事?方纔不是……”

“來,德遠,坐坐坐。”万俟卨顯得很熱情,拉着張浚並肩坐了下來。

張浚坐下之後,仍舊問道:“到底何事,讓宣判如此在意?”

万俟卨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叉着手笑道:“德遠啊,你到川陝有些年頭了吧?”

張浚眉頭幾乎擰成一個陀螺,這人今天怎麼了?哪根筋不對,跟我扯什麼老黃曆?不過對方終究是長官,他還是回答道:“下官到川陝已經多年,早先在陝西宣撫司勾當,後來短暫地在陝南招討司呆過,再後就一直在宣撫處置司了。”

“我記得,你好像是從西府派下來的,對吧?”万俟卨問道。

“沒錯,下官昔年確實在樞密院任職,怎麼?万俟宣判問這作甚?”張浚問道。

万俟卨鬆開了手,吸了口氣,沉聲道:“德遠,你我都一樣,是中央派員,對吧?”張浚不應聲,從對方這句話裡他隱約地感覺到些什麼,再聯想之前的種種,他不敢貿然接口。

“我們到地方上來,不止是擔任本職,更有爲朝廷張目明聰的責任。”万俟卨道。

“嗯。”張浚淡淡道。他已經能猜到對方想說什麼了。

“從宣和事變以來,國難當頭,多事之秋,這朝廷許多法度典則都有改動。祖宗家法也得權宜變通,這是大局所迫,沒有辦法,對吧。”万俟卨還在爲自己後頭的話作鋪墊。

“嗯。”張浚還是應一聲。

“但話說回來,有些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卻是不容含糊的。”万俟卨道。

張浚一笑,直視對方道:“宣判到底想說什麼?”

万俟卨毫不閃避對方的審視,似笑非笑道:“我想說的是,眼下這個局面不太對。”

“哦?下官不知宣判這話從何說起?”張浚問道。

万俟卨哼了一聲:“方纔,你說河東義軍皆打徐字旗?”

“是。”張浚點頭承認。

“這就怪了,這些義軍爲什麼都打徐字旗?”万俟卨又問。

張浚正色道:“下官方纔不是已經說得夠清楚了麼?只因徐郡王從前曾經擔任……”

沒等他說完,万俟卨已經一口截斷:“不,你沒有理解我的意思。”

“那宣判是什麼意思?”張浚問道。

万俟卨意味深長地笑了笑,問道:“在德遠看來,徐郡王是何等人?”

張浚臉色微變,答道:“西北柱石,國之長城。”

“哼哼,德遠評價很高。”万俟卨笑道。“誠如你所說,徐郡王地位既高,權力也大,威望還重。節制二十萬西軍,管轄數千裡土地,更有便宜行事之權。再者,徐郡王保蜀口,復全陝,如今又征伐河東,勢如破竹,若說功蓋當代,我看不是折彥質,非徐郡王莫屬。”

張浚不吭氣,他知道万俟卨不管怎麼繞,都會把心裡的話說出來。

万俟卨見他不搭腔,咳了兩聲,繼續道:“當然,我也知道徐郡王向來是沒有飛揚跋扈,蔑視朝廷的行爲。然而,你今日的話卻讓我深感憂心吶。”

張浚看着旁邊,笑道:“這就讓下官難解了,本是向宣判告捷,爲何倒還憂起來?”

万俟卨見張浚這個態度,收起笑容,嚴肅道:“張參議,你知道我在說什麼。”

張浚卻不承認:“下官委實不明。”

嘴角一扯,万俟卨似乎有些不悅,但最後還是道:“那我索性就明說了。徐郡王手握重兵大權,朝廷自然介懷,但形勢所迫,西北必須有他這樣一個人。可如今,似乎有些過頭了。他不擔執掌在川陝,連河東都奉他號令,那各路義軍都打徐字旗,這很說明問題。”

“那,宣判想怎麼作呢?”張浚問道。

“要怎麼作,那進朝廷決定的,輪不到你我來想。我們要作的,就是據實以報,將這個情況送到行朝。請聖上和宰執大臣們去考慮。”万俟卨這纔算說出了目的。

“宣判的意思是說,要上奏彈劾徐郡王?是這個意思麼?”張浚問道。

“也不能這麼說,彈劾談不上,下情上達吧。”万俟卨道。

張浚一陣沉默,而後道:“這是宣判的事,下官不便評論。宣判要作,自作。”

万俟卨眼睛一眯:“你不想參與?”

張浚緩緩起身,笑道:“下官是宣撫處置司參議,我的職責,是協助宣撫相公,分管方面,而不是履行監司的職責。”

万俟卨嘆了口氣,似乎十分惋惜:“德遠,你還是不清楚自己的位置。”

張浚不再說什麼,對他一禮,折身退出了辦公堂。万俟卨胸膛起伏,看着他離開之後,搖了搖頭。

時間進入五月,天氣漸漸轉熱,而河東戰場也跟天氣一般。王彥引兩興軍轉道進攻李植從前的老巢威勝軍,四戰四捷,克威勝。遠近義師爭相來投,一時氣勢大盛。王彥抓住機會,迅速轉兵進攻隆德府。

整個河東南部,金軍的防禦土崩瓦解。深受女真迫害的百姓喜迎西軍,盼星星盼月亮,總算盼來了光復。

而徐衛本人則率領大軍,猛攻陽涼北關。此關倒敢不愧是雄關,西軍前後陸續攻了數次,其中大規模進攻就有兩次,都被擋了回來。可太原盆地就在這陽涼北關的後頭,如此巨大的吸引力,促使紫金虎忍受着傷亡,非要拿下陽涼北關,進兵太原不可。

而在北方,一路神勇的遼軍算是碰上了硬骨頭。與兀朮的大軍在大同府境內展開的會戰,震動燕雲。但此役,遼軍的進攻卻爲兀朮挫敗。契丹人所憑藉的,是馬軍之利,此番東來,耶律大石足足發了十一萬騎。而進攻西三州,蕭斡裡剌又發動了七萬騎,清一色的馬軍。

而兀朮的兵團,則是步騎協同。他調集了大量的強弩,光是神臂弓就數以千計。這給企圖用騎兵擊潰金軍的遼軍造成了重創。所謂敗也騎兵,成也騎兵,落敗之後,遼軍正是憑藉其強大的騎兵力量,能免遭兀朮大軍的掩擊追殺。一路退到雲內州,整軍以備再戰。

可以說,此時,正是河東局勢的關鍵時候。遼軍是肯定不可能一舉打下燕雲,復國成功的。但西軍卻有可能一舉拿下太原,鼎定河東局勢。

這個機會數十年難遇,北面有遼軍吸引了金軍的主力,留在河東境內的多是二線部隊,以強擊弱,如果還不能建立殊勳,你讓西軍的臉往哪放?

而徐衛本人,對此也很有信心。他不光有最強悍的軍隊,最優秀的將領,更有一個穩固的後方,不管是援兵,物資都可以源源不斷地輸送過來,再者,仗怎麼打,他不受任何人的約束。

五月下旬,杭州。

發生在不久之前的那樁政變,雖然兇險,但老百姓知道的內情卻並不多。因此時過境遷以後,大家漸漸淡忘了這樁,日子該怎麼過,還怎麼過。五月的天氣,最適合泛舟西湖,欣賞湖光山色,看白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只需記住,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朝廷裡,也漸漸恢復了平靜。雖說西軍進兵河東,但那終究遠離江南,從皇帝到百官,各司其職,並沒有什麼異樣。如果非要說什麼不同尋常的事,那就是皇帝實在太勤奮了。

勤政,從來都是評價一個帝王的重要標準。一個勤奮的皇帝或許不一定是好皇帝,但一個只顧享樂的皇帝,絕對是昏君。趙諶很勤奮,勤奮到了終日操勞的地步。本來,他正當青年,精力旺盛,這樣作沒什麼不可以。

但問題在於,趙諶身體本就不行,有些先天不足。就他那小身板,沒日沒夜地操持國事,鐵打的也受不住。這段時間以來,雖然沒什麼大疾,但小病不斷。朝臣們每次見到皇帝,都覺得他氣色不好,最後,開始有大臣勸他,注意御體。但趙諶矢志恢復,要作一箇中興之君,因此並沒有把這些話記在心上。

禁中,內侍省押班沈擇,行色匆匆地走在迴廊上。他保持着一貫的低頭彎腰的姿勢,所以看起來倒像是在俯衝。入勤政堂,卻發現皇帝沒在御座上,一問守門的內侍才知,官家方纔起身,估計是淨手去了。

沈擇聽了這話,看了看手中拿着的東西,顯得有些焦急。不時朝簾子後頭張望,等了好一陣,終於看到臉色蒼白的趙諶一手按着肚子,緩步出來。

“官家,這是怎麼了?”沈擇見皇帝走路步子都有些飄,趕緊上前攙扶着。

“說不清,今日用過早膳之後,瀉得厲害。”趙諶在他攙扶之下回到御座,重重地坐下去。

沈擇侍奉他坐好之後,又看一眼手中的東西,欲言又止。

趙諶似乎想起什麼來,問道:“不是說有本麼?取來了?”

沈擇將手中的本子遞上:“取來了,川陝宣撫判官万俟卨的本。”這地方上上的本子,一般先到中書,宰相視大小,呈報皇帝,一般都是親自送來,爲何這一本,卻要沈擇去取?

原來,万俟卨這個本子根本就沒有經過中書,而是直接上達天聽,所謂“密摺專奏”,就是這樣。這是當初他赴任時,趙諶特許的,一直到現在,他才首次動用了這個權力。因此不難想象,肯定有要重要的事。

趙諶接了本,也顧不得肚中還一陣陣蠕動,便展開看了起來。沈擇顯然已經看過,並沒有在旁邊偷瞄,只時刻注意着官家的神態變化。

趙諶初看時,可能因爲肚子不舒服,偶爾還露難受的表情。但越往後看,神情越是凝重。看罷,放在案上,那張削瘦的臉龐上陰雲密佈,極是糾結。

“徐衛動作倒是利索,短短時間,已經攻克河中府、解州、絳州、澤州多地,並且迫使女真河東安撫使兼諸路兵馬都總管韓常投降。宋金開戰以來,如此高級別的金將,還是頭一個。”趙諶說的這些,都是喜事,但他臉上卻看不出來一丁點歡騰。

沈擇因爲知道本子上還寫了什麼,所以並不奇怪。

“可是……”趙諶起了個頭,後面的話卻沒有說出來。又拿起万俟卨的奏本看了幾眼,復扔在案上。“沈擇,你說徐衛是個什麼樣的人?”

“這,小奴不好說。”沈擇爲難道。

“有什麼不好說的?朕讓你說。”趙諶道。

“小奴從前在東宮侍奉官家時,偶爾倒是聽說過徐郡王的事蹟。不外乎就是百戰百勝,力挽狂瀾之類。因此,除了能征慣戰之外,沒有旁的印象。

強烈推薦:

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630章 天賜良機第134章 徐家將第122章 冠禮第171章 拿下滑州第699章 鳥槍換炮第232章 謀劃陝西第87章 霹靂炮第503章 大興土木第484章 本來面目第536章 陰雲再起第725章 弄走万俟卨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683章 河東!河東!第755章 要命的烽火臺第685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零九章第496章 湖上密謀第550章 竟收奇效第177章 兄弟聚首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91章 援兵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111章 睚眥必報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346章 打吧第27章 黃知縣有請第699章 鳥槍換炮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538章 第五位大帥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398章 劍指鄜州第570章 如虎添翼第695章 夜襲宋營第810章 翅膀硬了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725章 弄走万俟卨第14章 勇氣不是靠嘴說的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643章 將星隕落第522章 穩紮穩打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459章 開城投降第447章 君前留對第401章 出事了第117章 好險第17章 別高興得太早第665章 兵臨杭州第823章 別來惹我第40章 如花似玉的弟媳沒了第482章 激烈爭奪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435章 整合西軍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705章 割據川陝第657章 改天換日第74章 禽獸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147章 暴亂第33章 一刀三貫錢第574章 回回炮第245章 宣制之爭第73章 小種經略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63章 來了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286章 千鈞一髮第80章 新君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第534章 機會來了第615章 養寇第673章 徐衛功大第475章 擔起責任第767章 噩耗傳來第713章 遍植黨羽第349章 定戎大撤退第148章 罷相第10章 牛逼老爹第681章 三國同盟第八百五十一章第620章 留子爲質第512章 生財之道
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630章 天賜良機第134章 徐家將第122章 冠禮第171章 拿下滑州第699章 鳥槍換炮第232章 謀劃陝西第87章 霹靂炮第503章 大興土木第484章 本來面目第536章 陰雲再起第725章 弄走万俟卨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683章 河東!河東!第755章 要命的烽火臺第685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零九章第496章 湖上密謀第550章 竟收奇效第177章 兄弟聚首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91章 援兵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111章 睚眥必報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346章 打吧第27章 黃知縣有請第699章 鳥槍換炮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538章 第五位大帥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398章 劍指鄜州第570章 如虎添翼第695章 夜襲宋營第810章 翅膀硬了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725章 弄走万俟卨第14章 勇氣不是靠嘴說的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643章 將星隕落第522章 穩紮穩打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459章 開城投降第447章 君前留對第401章 出事了第117章 好險第17章 別高興得太早第665章 兵臨杭州第823章 別來惹我第40章 如花似玉的弟媳沒了第482章 激烈爭奪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435章 整合西軍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705章 割據川陝第657章 改天換日第74章 禽獸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147章 暴亂第33章 一刀三貫錢第574章 回回炮第245章 宣制之爭第73章 小種經略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63章 來了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286章 千鈞一髮第80章 新君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第534章 機會來了第615章 養寇第673章 徐衛功大第475章 擔起責任第767章 噩耗傳來第713章 遍植黨羽第349章 定戎大撤退第148章 罷相第10章 牛逼老爹第681章 三國同盟第八百五十一章第620章 留子爲質第512章 生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