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衆望所歸

陽早凡鑽講了烏雲層中了“廣袤的野外!中。大風吹蛔午碘,獵獵作徐家軍和種家軍組成的一萬校閱部隊,穿着鋥亮的鎧甲,整齊地列成四陣,環繞拜將臺。將士們的目光都匯聚在那座高臺之上。就在今天,我們的統帥將要擔負起守衛長安古都的重任。金狗猖狂。數年之間,拔燕雲,陷兩河。掃蕩中原。踐踏陝西!家國社稷。到了危如累卵的地步!

廊延淪陷,長安告急,關中八百里秦川沃野有覆亡之虞!國難當頭之際,諸軍不以大局爲念,先後撤退。唯我虎捷與兩萬秦鳳之師直面金賊!敵雖衆,不足懼,城雖殘,猶可爲,但有英雄登高一呼,我輩便血灑疆場又何足惜!

與軍隊的決絕不同,長安的百姓心情更爲複雜。數日來,他們在疑慮、不安、驚恐中度過,直到宣撫司發佈文告,號召軍民一心,共赴國難”惶惶的人心才稍稍穩定。今日出城而來的人終究有多少,不得而知,但此時若有人進長安城,便會發現,十室已空六七。

無數道目光射向那座三丈高臺,這個時候,拜將臺已經超出安本身的意義,成爲長安軍民的希望所在。無論男、女、老、幼。都等待着。儘管我們或許不能幫他什麼小但至少可以給他一聲歡呼。

拜將臺下,徐衛一身戎裝,歷年征戰所養成的威武儀態此時表露無遺。他不需要聲色俱厲,不需要橫眉豎眼,他只須靜靜地站着,身後十幾員勇將的簇擁足以說明問題。

高臺上,陝西最高長官李綱身着紫色常服,上戴直腳慢頭,金帶,魚袋,玉劍,一樣不少。在陝西幾年的嘔心瀝血,讓這位忠直之臣蒼老不少。可此時,他佈滿滄桑的臉上。出奇地平靜。

一聲巨響,震動天地,炮起時,萬衆肅靜!

宣撫判官王庶,將三柱清香點燃,交到李綱手上,後者舉香頭額,一連三拜,動作一絲不芶,既虔誠又嚴肅。待清香入爐,又以水酒灑落高臺。

諸般儀式完畢,王庶送上一張錦帛;李綱雙手接過,問天一拜。而後展開,聲傳四方。

“大宋立國,凡一百七十載,祖先苦心經營,遺留吾人之基業,危在旦夕!女真者,本山林之秋夷,寒茹毛皮,渴飲獸血,所謂不類人也。宣和中,朝廷爲復中華之舊疆。成神宗之遺願,與女真飾結盟約,共伐契丹。然此秋夷蠻種,不通教化,全完信義,狼煙未熄,刃血未乾,便以殘暴不仁之師,南下入寇。數年之間,堂堂山河支離破碎,浹殃之民流離失所,中華有史數千年,此誠未有之變!”

“陝幣,爲炎黃手創華夏之聖地,中華髮源之根本。今金寇猙獰。攻陷廊延,寡廉鮮恥扣張逆者。竟曲膝而降,委身事賊!敵酋粘罕。凱覦關中沃野已久,嘟延陷。其必渡渭而扣!綱不才,承天子命守牧一方,今當軍民之面,指天盟誓,與長安共存共亡!若怯戰避敵,人皆可罵!人皆可誅!然綱書生之輩。不知兵法,不識戎器,古來征戰皆賴良將,視今陝西諸路,可謂良將者,當推徐衛!衛籍大名,其祖歷代從軍,爲行伍世家,父彰,征戰西陲多半生,敵聞風而喪膽!及至金賊南來,奮然而起,以老邁之身出山領軍,一戰潢關,二戰帝陵,追殘敵於河北,剿頑寇于山東,威名赫赫。世所共欽!天子謂,國家之長城,軍中之元勳!衛有其父之風。忠勇冠於諸軍,今綱承古制,築拜將臺,拜衛爲左驍衛上將軍。重組永興軍路,以衛充“權永興軍路經略安撫司公事”馬步軍都總管,知京兆府,轄京兆河中二府;陝、同、華、耀、鄰、耽六州;清平。定戎二軍。”

“諸軍,並聽蘋制!共抗金賊。守土衛民!徐衛,登壇受印!”

話音落時,徐衛在萬衆矚目之下邁開腳步,擡階而上,所過處,甲士皆垂首致敬!登上拜將臺,李綱已經手揍永興軍帥司大印迎鏤,諸司長官都隨侍左右。停步於臺階盡頭。徐衛深深呼吸一口,緊握刀柄。昂首而上。

至李綱面前,兩人對視,李宣撫面露欣慰之色,沉聲道:“子昂終不負我。”

“卑職當盡全力。”徐衛說罷。垂下頭去,平伸出雙手。當感覺手上沉甸甸時,他知道,這方代表着陝西轄區最大,人口最多的帥司大印。已經到了他手裡。

接過帥印,後退兩步,再轉身向西,舉起印匣,遍示軍民。剎那之間,諸軍歡聲雷動三刷乎“威武,!而外圍的百姓,也獻卜了發自內心的歡啤巾出廠,若驚濤拍岸,其勢,若九天奔雷!直入雲霄!

李綱也不禁爲之色變!什麼叫民心?這就叫民心!民心的向背,決定着天下的興亡。今天,萬千軍民對徐衛歡呼,所敬者,豈獨紫金虎一人?這敬的是守土抗戰之英雄!這說明,天下之人,莫不期望抗擊金賊!但願,鎮江行在的人,也能明白這一點。

歡呼聲仍在繼續,並沒有絲毫減弱的趨勢。將士們高舉着兵器,威武之聲充塞四野!拜將臺上的官員,許多都是年過半百,但也爲這激昂之勢而熱血沸騰!就憑這氣勢,我還就不信幹不過女真人!

當然,也不乏“清醒。者。李宣撫一通慷慨激昂的陳詞,稍微有點血性的,都會被他煽動起來。可問題是,打仗光憑熱血它也不行啊。金軍打下廊延。其兵威如日中天。紫金虎能不能扛住,還是個未知之數。這凡事,期望過甚,最後總不免失望。咱們還是謹慎樂觀吧。接下來,就是跟李宣撫談談,讓徐衛守在長安城就行了,反正他是京兆知府,嘿嘿,二十幾歲的京兆知府。邪了。紫金虎守長安,咱們宣撫司、制置司、提刑司、轉運司還是撤往秦州爲妥,萬一徐九戰敗。陝西的行政軍事機構也不至於癱瘓。

永興軍路,始置於熙寧五年。幾乎佔據陝西半境,因當時的京兆府叫“永興軍。而得名。最盛時,轄區包括四個府,十五個州,九十個縣。隨着朝廷政策的修改,以及戰局的轉變,永興軍路中,陸續分出去嘟延路,環慶路,但仍然爲陝西第一大路

及至李綱宣撫陝西,河東已經淪陷半壁,徐衛所在的定戎軍,撫關中平原入口。爲了最大程度地簡化機構,利於調動,李綱得到朝廷許可。拆分了“永興軍路。”除了組成陝華路外,餘下的府州各隸環慶秦鳳兩路。

現在,他重組永興軍路,其目的很明顯,就要保衛長安。徐衛的新銜也很值得研究。首先是“左驍衛上將軍。”宋承唐制,也設有十六衛上將軍、大將軍、將軍。但只是虛銜,一般都作爲武臣的贈典或者安置一些退居二線的軍隊元老,稱爲“環衛官”。雖然這個頭銜並沒有什麼實際權力,但它是區別階次。劃定待遇的重要依據。比如徐衛的官階是按他“承宣使”的頭銜來定的。爲正四品,現在李綱拜他爲上將軍,就升了半級,爲從三品。不但待遇提升,連官袍也要換成代表最高官階的紫色。因爲宋代官般制度。九品以上青,七品以上綠,五品以上朱,三品以上紫。

而在宋代,一個武臣升到了三品以後,就到了一個重要的關卡。因爲要再往上,就是被視爲武臣最高榮耀的“節度使”能“建節。成爲節度使,是一個武臣升遷的極限。因爲宋代“崇文抑武”文臣最高可以作到一品,而武臣一般來說,只能升到“太尉”正二品。當然不排除一些實在功勞太大,或者是極受皇帝寵信的武臣,可以得到加官,比如少保之類,晉升一品大員。但那畢竟是少數,所以,武臣們把“建節”看成是極體面,極風光的事情。

但很多武臣,終其一生,有可能就卡在徐衛現在這個個置,怎麼也上不去。好比後世地方上,五十歲你升不上去,就只能幹到退休。以及部隊上,卡在大校軍銜,晉升不了少將,當不成將軍。

綜上所述,徐衛二十多歲,就已經到這個地位了,除了趙家宗室以外。全國也沒幾咋。

再看“權永興軍路經略安撫司公事小”叫人摸不着頭腦,既然徐衛得到“馬步軍都總管”這個差遣,爲什麼不直接叫“永興軍路經略安撫使。?陝西所有大帥,按規矩都兼任本路馬步軍都總管的啊。

這也是有原因的,如果一個路的帥守出缺,又因戰事緊急,必須要有人主持本路軍事,行大帥職權。怎麼辦?本路的宣撫使就用“便宜行事。的特權把他暫時任命爲“權某路經略安撫司公事”暫掌帥印,等到朝廷正式任命下來,再稱“經略安撫使

眼下,東京留守司和鎮江行在,都遠隔千萬裡,戰況又這麼緊急。所以李綱暫時命徐衛主持永興軍路軍事,並同時向東京留守司和鎮江行在上書,請求正式任命。

弈旬書曬細凹姍不一樣的體蛤

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八百四十六章第304章 曲端奪城第639章 上本子第811章 雞飛狗跳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695章 夜襲宋營第486章 得意忘形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199章 大功告成第76章 死戰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228章 全部繳械第625章 以退爲進第31章 人頭就是賞錢第99章 金腰帶第278章 曙光乍現第七百四十一章第711章 原來如此第448章 胡馬南來第784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四十八章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471章 哀兵必勝第115章 攀親第322章 進軍鄜州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475章 擔起責任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206章 司儀行政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538章 第五位大帥第七百四十五章第599章 金國政變第271章 又見鎖城法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93章 大哥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15章 搶錢搶糧搶娘們第403章 爲何冒險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680章 割地求和第329章 收麥忙第250章 齊集定戎第四百一十七章第79章 逼宮第153章 虛虛實實第127章 攪局第797章 意料之外第612章 局勢詭異第352章 徐衛的身價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八百五十二章第19章 一門三將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319章 震天雷第446章 偶遇佳人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586章 千里報捷第290章 爲了勝利,歡呼吧!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252章 爭相請戰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八百五十三章第83章 驚變第549章 騎兵奔襲第265章 驚天動地第805章 不由分說第221章 小別勝新婚第355章 炮彈橫飛第七百四十八章第531章 滿朝歡騰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111章 睚眥必報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68章 美女第769章 朱仙鎮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121章 大捷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八百六十一章第429章 兄弟聯手第14章 勇氣不是靠嘴說的第526章 生死激戰第四百一十五章第150章 入夥第593章 徐太尉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
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八百四十六章第304章 曲端奪城第639章 上本子第811章 雞飛狗跳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695章 夜襲宋營第486章 得意忘形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199章 大功告成第76章 死戰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228章 全部繳械第625章 以退爲進第31章 人頭就是賞錢第99章 金腰帶第278章 曙光乍現第七百四十一章第711章 原來如此第448章 胡馬南來第784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四十八章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471章 哀兵必勝第115章 攀親第322章 進軍鄜州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475章 擔起責任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206章 司儀行政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538章 第五位大帥第七百四十五章第599章 金國政變第271章 又見鎖城法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93章 大哥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15章 搶錢搶糧搶娘們第403章 爲何冒險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680章 割地求和第329章 收麥忙第250章 齊集定戎第四百一十七章第79章 逼宮第153章 虛虛實實第127章 攪局第797章 意料之外第612章 局勢詭異第352章 徐衛的身價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八百五十二章第19章 一門三將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319章 震天雷第446章 偶遇佳人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586章 千里報捷第290章 爲了勝利,歡呼吧!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252章 爭相請戰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八百五十三章第83章 驚變第549章 騎兵奔襲第265章 驚天動地第805章 不由分說第221章 小別勝新婚第355章 炮彈橫飛第七百四十八章第531章 滿朝歡騰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111章 睚眥必報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68章 美女第769章 朱仙鎮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121章 大捷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八百六十一章第429章 兄弟聯手第14章 勇氣不是靠嘴說的第526章 生死激戰第四百一十五章第150章 入夥第593章 徐太尉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