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全面壓制

耶律馬五尖粘罕軍帳的半道上碰到了韓常,後者滿臉晦丁,川心處連毛帶肉擰巴成一團,腮幫子不時地鼓動着,顯然心緒不佳。

“韓都統馬五打着招呼。在金隊中,契丹族將領和漢族將領一般來說關係不怎麼樣。原因在於契丹人認爲漢人忒不是東西,當年檀淵之盟,兩國結成了兄弟之邦,以宋爲兄,遼爲弟,約定世世代代以兄弟相稱。這才過多少年?宋廷就趁着女真人作亂之機,混水摸魚。出動十幾萬大軍想要北復燕雲。結果呢,讓女真人討個便宜,契丹人亡了國,大宋也沒撈到好處。女真人收拾完契丹以後,馬不停蹄地南下攻宋。

因此,凡是投降了金國的契丹將領。跟宋軍打起仗來一個頂倆,不止爲爭功,還有國仇家恨在那裡憋着呢。

不過,耶律馬五和韓常雖然談不上什麼交情,但在一起打過仗,算是點頭之交吧。

韓常一直埋着頭走路,聽到這聲喚擡起頭來看了他一眼,什麼話也沒說,就是嘆了口氣,直接繞過他走開了。耶律馬五見他如此,也沒往心裡去,估摸着對方是在國相跟前受了氣,因此忿忿不平。正想去拜見粘罕時,韓常又從後頭追了上來,就說了一句:“真該聽你的然後,又風風火火地走開了。

馬五暗歎一聲,早作甚去了?早聽我的能有這事?望着韓常的背影一陣嗟嘆,他略整衣冠,徑直往粘罕帳內而去。一進帳,便瞧見大金國相也不知在那裡跟誰置氣,來回走動。罵罵咧咧,吃人一般。

馬五行個禮,口稱拜見國相。粘罕好似也沒聽到,還在那裡撒氣。好半晌,才消停下來,盯着立在下面的馬五,憤憤地坐下,問道:“馬五此來所爲何事?”其實他已經猜到了,估計又想舊事重提,勸自己放棄攻打長安,往北面打環慶曲端去。

耶律馬五也不會轉彎抹角,開門見山就亮了底;“這十餘日猛攻,未能攻克,末將思之再三,有一言不得不據實以報,望國相見諒

“少扯酸的,直說吧。”粘罕不耐煩地揮了揮手。

“以目前情況看,長安輕易取不得。末將認爲,可留軍於此,多設營壘,擇精銳向北推進。攻打環慶。此前,末將多次提到,環慶雖佔地利,然曲端聚烏合之衆。又經歷兵變,人心不服,攻之易取。若久耗於此,士氣日漸消沉,於我不利”小馬五沒有什麼長篇大論,簡簡單單幾句話道明瞭來意。

粘罕一聲悶哼:“長安不好取,那環慶就是現成的肥肉?曲端就是白吃飯的?”

馬五一見,知道他沒聽進去自己方纔的話,正想再說一次時,粘罕又蹭地站了起來,大聲道:“我就不信!他徐虎兒有多大的神通!此番若拿不下長安,只怕紫金虎善戰之名傳得更響!”

這叫什麼話?徐衛再善戰,他能代表整個宋軍麼?你非跟他較什麼勁?此路不通,換一條就是,何必非要一條道走到黑?見粘罕正在氣頭上。他也沒有火上燒油,就跟那處立着,等着對方氣消。

粘罕罵了一陣,掀了頭上皮帽。摸着油光鋥亮的頭皮,問道;“你認爲我軍必然拿不下長安?,小

“依目下情況看,恐怕短期之內確實如此。”耶律馬五如實答道。

粘罕一拍桌子:“可長安非拿下來不可!”

馬五當他是在說氣話,長安城雖然是陝西的中樞,但軍事意義上來說,如今卻已經不是什麼要地。除了城池大些,人口多些,還有什麼?關中平原都在腳下,只剩這麼一座大城而已。

粘罕似乎看穿他的心思,說道:“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你肯定是想。國相是在跟紫金虎鬥口惡氣,所以非要拿下長安,是麼?”

馬五心裡一動,既不承認,也不否認。粘罕見狀,步下帳來,至他跟前,沉聲道:“帳下文武百十員,你馬五算是一員良將。跟其他人比,你腦袋轉得快,會考慮事情,權衡得失利弊。這我知道,但實話說與你聽,我志在長安,非爲鬥氣

聽他如此說,馬五倒有些意外了,問道:“請國相明示。”

“南朝少帝棄東京,走江南,這事你曉得吧?。粘罕問道。

馬五點點頭,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據說南朝少帝南逃鎮江,把行在設在那裡。又於東京置留守司,四太子久攻不克,遂罷兵北還。

“兀朮看來是把少帝追怕了小剛剛收到消息,南朝派出計議使,要來與我國和議。”粘罕語出驚人。耶律馬五看了他好一陣,儘管他知道從粘罕嘴裡說出來的話那定然沒有半分虛假,可他還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兩國交戰,主動提出和議的一方不可避免地將處於弱勢。除非有第三國調停擇旋。

此番南征,四太子一路南下,破山東,陷大名,追擊少帝直達揚州。又殺個回馬槍,掃蕩中原,最後兵鋒直抵東京城下,可以說是風先,無限,只是美中不足,他若連東京也拿下來,

“那國相的意思?和還是不和?”馬五審慎地問道。如果南朝主動提出議和,無異於給了粘罕一個臺階下,長安反正也打不下來。如果粘罕同意議和,還可擺出包圍長安的架勢,在談判中佔據上風。

粘罕沒有回答他,反問道:“依你之見,又當如何?”

“末將認爲,此時議和,正是時候”。馬五鄭重地答道。

“說說緣由粘罕轉身折返。坐回了帥位。馬五隨即趨身上前。細想異刻,道出原委。

“此番我軍兵分兩路徵宋,東路軍陷大名山東,掃蕩中原,直指東京。我西路軍蕩平河東,渡大河。取嘟延,趨關中,陝西幾限近半。兩國若在此時展開和議,我方將牢牢佔據主動。且此時國相大軍圍定長安城,便說破城只在旦夕又能怎的耶律馬五正詳細地分析態勢。

不料粘罕一口截斷:“若我要陝西全境,南朝會給麼?”

這句話噎得馬五半天沒回地氣來,這難度太大了吧?宋軍是被金軍追

凹曰甩姍旬書曬齊傘用引。可問題是。如今陝西全境,尚有環慶。涇原。秦鳳“職洲心路。我們地盤是搶了不少,可西軍主力並沒有被消滅。剩下的全鑽在險山峻嶺裡,易守難攻。再者,紫金虎還橫在前面呢,這種情況下,問南朝要陝西全境,趙官家死也不會給啊。

粘罕見他神情,便已知答案,哼道:“你們從前都說,要滅宋,必奪關隴,據蜀地,沿江東進,則天下可定。我此番親自出徵,便爲奪取陝西而來,目的沒到達,怎能罷兵?”

“國相,話雖如此。但陝西爲南朝重鎮,西軍強兵之名,已揚百年。非一朝一夕能克。南朝此時提出和議,國相不妨順水推舟,兩河自不待言,便是陝西,凡我軍攻陷之城池土地,南朝也必須給予承認。如此一來,我軍據有關中平原沃野,又有廊延作爲根基,便屯兵於此,與西軍對峙。若時局於我有利,則攻之,若不利,則守之,進退自如。何愁陝西不破?。耶律馬五看來不但會說漢話,對漢家兵法謀略,也是吃透了的。

這番道理倒象是引起了粘罕的興趣。聽完之後好一陣沒表態。

如果真象馬五所說,倒也是個辦法。可我驅使二十萬人馬,就打下個嘟延,佔據個關中平原,這跟兀朮比起來。怎麼都差點意思,回去也不好說話呀這個。還有,徐衛這小賊着實可恨,不拿下長安,難消我心頭之氣。而且,長安意義重大,若我拿下此城,與南朝談判,也得少費些口舌。

一念至此,大聲道:“和與不和。待拿下長安再作計較!”

馬五一驚,失聲道:“國相

“不必多言。馬五,你熟知南朝禮儀境況,少帝的使臣就快到陝州了,你先去會會對方,探探虛實。別的事,我自有主張。”粘罕說完話,將手一揮,示意馬五退下。這意思很明顯了,他非要拿下長安不可。但馬五一再主張不要攻打長安這種大城市,所以把他支開,省得他

噪。

見國相態度堅決,馬五自知多說無益,無奈地暗歎口氣,告辭離開。出了軍帳,遠眺前方巍峨的長安城,他不禁苦笑,難道真如當初二太子說的那般,紫金虎早晚都是女真勁敵?

前些時日,徐良充撫諭使入陝西,告訴徐衛,說是徐紹預料年底之前,鎮江行在必有動作,極有可能會對金議和。可事實證明,局勢的發展速度,超出了徐紹的判斷。八月,鎮江行在就派出了特使前往東京。傳達了行在的旨真,決定對金議和。

因軍政的機構,所以這次和談理所當然地落在留守司頭上。徐紹不免吃驚。這宰相才換人多久,這麼快就決定媾和了?遠在鎮江的趙官家是怎麼想的。外臣無從知曉,但既然朝廷有明詔。徐紹不得不執行。遂派出官員。經洛陽,入陝州,準備跟金軍和談。

粘罕可能覺得還沒有打過癮。遂把耶律馬五支去敷衍一下宋使,自己這頭憋足了勁,準備再去攻打長安。

身在長安城中的李綱和徐衛等人,自然不知道這一節。他們只知道。粘罕暫停攻擊,一定是想重新制定戰術再來扣城,因此不敢有絲毫懈怠,數萬將士加緊備戰。都作院源源不斷地製造各種火器送到前沿部隊手裡。除了威力巨大的震天雷以外,匠人們還根據從前火器的構造。製作了火箭,火鴉等器械。其中有一種火箭,以四尺長箭爲杆,箭頭下方裝藥,一旦點燃藥線,箭桿便藉助推力向前飛行,當飛到一定距離時,便會爆炸。其原理,與徐衛小時候玩的那種“沖天箭”一樣,一條細長的竹茶頂着一個炮仗,插入土中點燃,火箭往竄上半空爆炸。

在工匠們原先的設想中,這東西要用牀子弩來發射,視距離遠近,可焚燒,可爆炸。可徐衛覺得這樣是大材小用,這多不得勁啊?他記的小小時候過年放那種煙花,外面是一個大紙箱,裡面是一管一管的炮仗。點燃一根線,嗖嗖往天上射,炸得滿天花。

遂命工匠用木材製作一個前寬後窄。總體呈柱形的東西,裡頭的構造也非常簡單,就是一塊和這空柱匣子內壁形狀的木板,按箭頭大小鑽成洞。然後將火箭放入匣中,從孔中穿過暫時固定。再把所有火箭的引線串到一根總線上,從匣子屁股後面伸出來。

可這東西製成之後,沒來得及試用和命名,金軍就又來了。八月二十四,守衛城頭的將士們網吃過早飯,換過崗,女真人就動手了。這回挺老實,沒誰鬼哭狼嚎。一陣號角聲之後,金軍士兵如潮而來。照樣是老把戲。鵝車、洞屋、飛橋,宋軍都看得膩味了。吃了一次大虧,怎麼還不學乖?你倒是換個花樣啊!

就這麼兩天時間,宋軍架設了更多的跳樓,可金軍也填平了更長的壕溝。各色器械蜂擁而上,四面開花,好端端一個大清早,就這麼廝殺開來。

楊彥這會兒正立在城頭上,他手裡沒拿兵刃,就抱着一個碩大的震天雷。這廝不長記性,徐衛昨天才嚴厲地斥了他,你身爲一名統制官。責任重大,你應該隨時保持在指揮位置上,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決不輕易參戰。當時他還唯唯諾諾,轉眼就忘了。眼瞅着金軍前後相連的洞屋又跟蜈蚣似的爬過來,他興奮不已,催促士卒道:“點火!”

藥線被引燃,直冒火星,衛兵們都被他嚇怕了,一點上火就閃到旁邊。楊彥幾個大步竄到城邊,雙手抱着那震天雷奮力一扔!

只見那大如面盆的震天雷劃出一道弧線,朝城下金軍洞屋陣落去。片匆之後,炮起火發,驚天雷地。登時就把兩座洞屋炸得稀爛,沒死的金兵遭些劇變,紛紛閃躲。離了掩護,城頭上的弓弩和袍車會放過他們麼?

萬箭齊發,羣植亂打,鵝車脖子一伸過來,就有石頭做的如意鎖等着它,至於飛橋麼,沒見城頭上那些粗鄙漢子早擡着撞杆恭候了麼?

一直打到快中午飯點,金軍倒象是罐裡養王八,越養越抽抽了,前些天他們至少還有人攻上過城頭,現狂破過城門,可這一回打了半日。也沒見誰到守軍將士們特樣路露臉。

楊彥正歡喜時,部將提醒他。說楊統制你看那金軍的洞屋,數量明顯比上一回增多,冒着矢石,趴在那處正掘城呢!楊彥嗤之以鼻,長安這城牆老子平生所僅見,想挖通,作夢去吧!震天雷招呼!

可很快,他們就發現,震天雷也駭不走這些該死遭瘦的北夷。你炸翻他幾架,後面的趕緊就跟上了。沒有潰散的意思。而且這震天雷畢竟不比鍋盔饃饃管夠,一顆造價得按貫計算。也是徐衛有李綱的全力支持,否則,誰用得起?

眼看着那“蜈蚣”一刻不停地拉屎。而弓箭袍車難以對其造成有效殺傷,巨弩數量畢竟有限,楊彥有些急了。

不止他一咋”此時長安城各段城牆的統兵官們都發現,金軍變成了“鼠輩”專幹打洞的事!他們不會真是想把城牆地基挖空吧?而且,爲了儘量減輕城頭上的壓制,一部分金軍洞屋部隊靠着牆根,以洞屋作掩體,還射城上。

這個消息迅速被報到了大帥徐衛。都統制王卓處。王正臣冒着危險。親自上城察看,確認金軍這回注重掘城之後,下令用種家軍所創的“掀牛皮”戰術壓制。

這是吳瞬所負責的地段小金軍在此處的攻勢非常猛,除了大量的戰車攻城之外,連串的洞屋比比皆是。將士們正拼力反擊,套鵝車、撞飛橋、箭射袍擊,一復也不得閒。而吳磷本人,不知爲何,也離開了指揮個置,來到一座馬面敵臺上,推開了一名操弩手。

他從箭槽中取出一支長箭,又從部下手裡接過繩索,繫於箭桿,四周開始有人注意他的舉動,心說他這是要作甚?沒事綁箭玩?

吳磷將繩索綁在箭桿上之後,放還箭槽,將其他幾支長箭抽出。而後腰一猛,就要伸手去摸弩機。他一名衛兵駭了一跳,你是統制官。萬一網露頭就被一箭射中如何是好?慌忙竄上前去,替了吳磷,掌住弩架,一手扣上弩機,瞄準一座洞屋。手指一使力!牀子弩一震,那箭攜萬鈞之勢呼嘯而出!還不到眨眼之間,便已射入那洞屋之內,貫穿了厚氈牛皮!

吳磷一見,大吼一聲:“扯!”說話的同時,飛身而上,抓住繩索拼命拉扯,衛兵們一見,如法炮製。

本來,身入敵臺最前沿的弓箭手們正對皮厚的洞屋無計可施。突然不知打哪射出一支箭,還帶着繩索,一下子沒入厚氈之內。好戲還在後頭,那根繩猛地繃得筆直,活生生將牛皮厚氈掀翻起來!

這下可有趣得緊,那躲於洞屋之內的金兵,根本沒顧其他。正專心致志地運送着掘城而來的土石。他們知道,這洞屋矢石難傷,所以根本沒在意。可忽然之間,腦袋上一片亮光,這些金兵一時沒反應過來。不少人甚至還幕然地朝上望着。

就在此時,箭雨襲來,許多金軍士兵沒開明白是怎麼回事,就作了箭下冤…

“看清楚了!照着幹!”吳磷大聲吶喊着。這個種家軍所開創的戰術迅速被普及到全軍,操弩手們興奮異常,各處敵臺馬面上都能看到士兵往大箭上繫繩索。這倒把操神臂弓的士兵給弄鬱悶了,神臂弓的箭又短又根本帶不上繩。氣憤的神臂弓手們把氣都撒在了失去洞屋庇護的金兵身上,只等牀子弩把洞屋上的厚氈牛皮一掀翻”

護城河對岸督戰的韓常臉色鐵青,他知道自己這個攻城好手碰上守城行家了。當初他在觀察平陽城防時,就對兩壕三牆的防禦體系讚不絕口,認爲想出這種城防構造的人簡直是神人。當時,他並不知道這咋。神人是誰,只曉得是紫金虎的部下。那時候他還在想,怪不得紫金虎和他的部隊這幾年威名遠揚,除了練有素的士兵之外,確實還有一批良將。

後來多方打聽,還是從完顏銀術可那裡得知,有可能這介,人就是當初堅守太原大半年的王稟。韓常就想。一定要跟這廝過過招,看究竟是矛厲害,還是盾厲害。

可現在,結果似乎已經有了大體的眉目,女真長矛,好像攻不破南朝大盾。

一陣蹄聲隱約傳來,韓常專注於戰事,無暇他顧。片刻之後,一個聲音在身邊響起:“韓都統,照這麼下去,不是辦法。”

韓常這才扭過頭看了一眼,卻是完顏委宿的兒子,完顏活女。

回首繼續注視前方,這位金軍攻城名將有些木然地回答道:“國相有令,便是用屍山堆砌,也要拿下長安。”

完顏活女神情陰鷙,盯着城頭低聲道:“紫金虎名不虛傳,攻守兼備。

且不說宋軍戰術運用得當,我軍鵝車洞屋均被剋制,便是那威力絕倫的火器,也足以”

韓常打斷了他的話:“擅守的不是紫金虎,而是當年堅守太原的王稟。我早就想和他面對面幹一場。可誰知卻是在長安城下。”

完顏活女一陣沉默,前方,鵝車不斷被拉倒,洞屋不斷被掀開,越來越多的金兵只能畏縮於城牆根下作有限的還擊。金軍縱橫天下十幾年,還沒碰上過這等境遇。

將牙一咬,這女真小將憤聲道:“我去見國相!”

與此同時,宋軍士氣高漲,完全壓着金軍打。直娘賊,野戰怵你幾分,守城我還怕你?

楊彥眼見着金軍攻勢受挫,被動還擊,早忘了自己指揮的職責,扔完了震天雷之後,霸佔了一座神臂弓。衛兵就在旁邊給他絞弦送箭,這廝殺得性起,專挑那種從洞屋裡抱頭鼠竄出來的射!

正激動時,忽聽背後有人叫道:“大帥來了!”

幸好,他沒殺得入了魔,還記的大帥是誰,忙棄了弩,奔到女牆邊朝下望去。但見徐衛引着一隊親兵疾馳而來,至城下,翻身落馬,從一名士兵手裡接過一件東西,楊彥左瞧也右瞧,也沒看出來那是什麼器械。“九哥,你這是抱個啥?”

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593章 徐太尉第七百五十一章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557章 雄心勃勃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531章 滿朝歡騰第799章 川陝躍進第205章 先擒賊王第317章 無事獻殷勤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八百六十章第354章 準備大幹第785章 徐州之戰第263章 後顧無憂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503章 大興土木第八百七十三章第565章 鬥智鬥勇第68章 美女第四百一十一章第203章 徐衛前途第555章 鎩羽而還第345章 東京來人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733章 成都之行3第284章 種家軍第759章 終於回來了第八百三十二章第27章 黃知縣有請第272章 逼近關中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459章 開城投降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80章 新君第120章 爛招第四百三十六章第250章 齊集定戎第八百六十四章第586章 千里報捷第774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四百一十章第215章 寧死不退第332章 撤得詭異第八百八十二章第100章 難怪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311章 不聽徐九言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121章 大捷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八百八十章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333章 回馬槍第319章 震天雷第423章 火器失效?第78章 進軍第579章 裡應外合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148章 罷相第23章 老九這回歡喜了第124章 細作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151章 一窩蛇鼠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332章 撤得詭異第八百五十四章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721章 暗中部署第580章 攻克西城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3章 千王之王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22章 驚動皇帝第八百五十五章第780章 拿什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第65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9章 一門三將第448章 胡馬南來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八百三十七章第380章 張浚追來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138章 佈防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40章 如花似玉的弟媳沒了第735章 舉國振奮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709章 雙方罷兵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810章 翅膀硬了
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593章 徐太尉第七百五十一章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557章 雄心勃勃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531章 滿朝歡騰第799章 川陝躍進第205章 先擒賊王第317章 無事獻殷勤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八百六十章第354章 準備大幹第785章 徐州之戰第263章 後顧無憂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503章 大興土木第八百七十三章第565章 鬥智鬥勇第68章 美女第四百一十一章第203章 徐衛前途第555章 鎩羽而還第345章 東京來人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733章 成都之行3第284章 種家軍第759章 終於回來了第八百三十二章第27章 黃知縣有請第272章 逼近關中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459章 開城投降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80章 新君第120章 爛招第四百三十六章第250章 齊集定戎第八百六十四章第586章 千里報捷第774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四百一十章第215章 寧死不退第332章 撤得詭異第八百八十二章第100章 難怪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311章 不聽徐九言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121章 大捷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八百八十章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333章 回馬槍第319章 震天雷第423章 火器失效?第78章 進軍第579章 裡應外合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148章 罷相第23章 老九這回歡喜了第124章 細作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151章 一窩蛇鼠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332章 撤得詭異第八百五十四章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721章 暗中部署第580章 攻克西城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3章 千王之王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22章 驚動皇帝第八百五十五章第780章 拿什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第65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9章 一門三將第448章 胡馬南來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八百三十七章第380章 張浚追來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138章 佈防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40章 如花似玉的弟媳沒了第735章 舉國振奮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709章 雙方罷兵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810章 翅膀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