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騎兵奔襲

韓昉,前遼國狀元,今大金重臣,兀朮的謀主,被四太子以“先生”相稱。他察覺到了沈王的猶豫。也難怪,自宋宣和年間,金天會年間,兩國開戰以來,儘管互有勝敗,但從來沒有哪一場仗,就像這回打襄陽,從去年十月,打到今年八月底,整整十個月,三百天,兩國動用了至少數十萬軍隊,圍繞着襄陽血戰不休,拼死爭奪。

大金國的軍隊,已經不像開戰之初,動輒數萬女真本軍和渤海軍。連年的征戰,使得猛安謀克的數量持續減少,不得不徵用契丹人和漢人來充實行伍。而南方的軍隊,則在十幾年的征戰漸漸強大。不是指對方有多少兵力,而是一股氣勢。

當年,在兩河,金國勇士們所向披靡,即使面對數倍,十數倍的宋軍,也能輕易取勝。這種情況,現在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在的宋軍,都是百戰餘生的悍卒,他們知道怎麼打仗,知道怎麼對付女真人。

這從眼前的襄陽之戰中很容易看出來,爲了一座城池,宋軍將士寸步不讓。即便城池已經淪陷,他們卻毫無退意,立刻整頓軍隊捲土重來這種不怕死的氣勢,正和當年女真人起兵抗遼時,如出一轍

堅毅果敢的沈王會猶豫,正是因爲這一點。但襄陽,必須拿下,且要牢牢握着大金國手裡

“大王。”思之再三,韓昉開口道。

“先生?”兀朮擡起頭來,以信任的目光看着他的謀主,希望對方能幫他拿個主意。

“血戰十月,雙方都筋疲力盡,誰咬下撐下去,誰就是勝者。這個時候,萬不能退”韓昉堅定地說道。堂中多名文武官員,沒有誰附和他的意見。

兀朮微微嘆了口氣,他如何不知道這個道理?只是眼下的形勢,實在是太過艱難。襄陽的宋軍發了狂一般反攻,江北淮南又有多個州縣被宋軍奪取,那該死遭瘟的徐虎兒又奪回了洛陽,佔據了虎牢關,窺視中原……

見兀朮沉默不言,韓昉有些急了,大聲道:“襄漢地尺寸不可棄今一舉足,此地非我有,他日還想再來,非數十萬人不可”

兀朮仍舊沉默,別說他日,便是現在,自己就已經動用了二十萬步騎。儘管,絕大多數都是從前高世由的軍隊,但現在大金國能驅使的,也就是他們了。

一陣之後,他無力地揮了揮手:“你們去吧。”

堂中文武黯然地退出帥府,十個月艱苦卓絕的血拼,已經讓這些人身心疲憊。兀朮在帥座上看着銳氣全消的部下,苦笑道:“先生看看,往常征戰,我這些大將們,哪個不是爭先恐後?打了快一年,沒有糧食,沒有金銀,沒有女子,他們都乏了。”

韓昉快走幾步,上得前去,正色道:“大王,恕下官直言,十餘年來,我大金國的軍隊一直保持着絕對的優勢,可以說壓着宋軍在打。但時至今日,我軍銳氣不再,宋軍愈戰愈勇。照此下去,攻守之勢,恐怕相易”

這話不禁讓兀朮聞之色變雖然,韓公美的話大半是爲了激自己,宋軍想攻守易主,還不知是猴年馬月的事情,但畢竟已經有了兆頭。

“下官認爲,佔穩襄漢,就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南朝好比一條大蛇,襄漢就是它的七寸,只要握住了七尺,哪怕南朝再掙扎,也都在我掌握之中如果不趁我軍銳氣消磨殆盡之前穩固襄漢,他日局勢如何發展,就不是人力可以左右的”韓昉疾聲道。

兀朮撐着膝蓋站起身來,走到韓昉身邊,沉聲道:“先生真知灼見,我自然明白,此事容我細細思量。”

韓昉見狀,知道多說也無益,躬身一揖,轉身退出帥府。他一走,兀朮長嘆一聲,搖頭道:“難啊……”

建武三年,九月,襄漢仍舊一片喊殺聲。折家軍和何薊率領的常捷軍精銳齊出,猛攻襄陽一帶。兀朮設在襄陽以南的鹿門山大營被攻破,宋軍直趨襄陽城下。另一頭,夏金吾帶着七千女真本軍,數萬籤軍,進攻唐州。雖在野戰中擊敗了岳飛部將王貴,卻在攻城戰中遭受了挫敗。

在淮南,兩路神武中軍會師,劍指宿州。但此時,朝廷裡出現了變故。當初徐紹開闢江淮戰場,爲的是緩解襄漢壓力,逼兀朮退兵。現在,皇帝和朝中部分大臣眼見趙鼎進展神速,認爲已經達到了預期目的,不宜再遠走,否則江南不設防,萬一有個變故,救援不及。

太上皇趙桓親自召見了徐紹,再三勸誡,皇帝趙諶甚至親自到徐紹辦公的政事堂,要求他命令神武中軍撤回來。以首相朱勝非爲首的大臣,也不斷地上奏。徐紹的堅定盟友許翰,保持沉默,只有參知政事秦檜極力支持。

但很快,秦會之遭到了打擊。先是皇帝親自下詔斥責他,而後剝奪了他參與決策的權力,將他從詳議司除名。最後,見徐紹仍舊不肯讓步,趙官家授意相關大臣彈劾秦檜,罷免他參知政事的職務。有人甚至給徐紹捎口信,如果再不勒兵,秦檜將被遠竄。

秦檜一直是徐紹的堅定支持者,在徐紹推行新政中,隨處可見他的身影。現在上頭動到秦檜身上,挑明瞭,就是殺雞給猴看。在空前的壓力下,徐紹被迫命令趙鼎勒兵,還師揚州。

這一時期,儘管彈劾徐紹的大臣不在少數,但幾乎沒有人要求罷免他的次相之職。因爲所有人都知道,這種關頭,只有徐紹能扛起抗金的重任。

就在襄漢戰區局勢莫測之時,佔據虎牢關的西軍卻一直沒有進兵鄭州。撒離喝更加相信,徐虎兒此來,只爲虛張聲勢,給金軍添亂,並非有意收復中原。他多次向身在前沿的兀朮寫信,再三聲稱,徐虎兒不足慮,這廝就是來搗亂的,大王可安心打襄漢。

九月上旬,猶豫再三大金國沈王兀朮,終於聽取了韓昉的意見,下定決心不退兵,誓死奪取襄漢。在軍事會議上,兀朮說了重話,說是哪怕絕中原之戶,也必須拿下襄漢,敢言退兵者,死

兀朮之所以能下定決心,一是因爲韓昉的話,二是因爲宋軍在江淮的攻勢停止,三是因爲吃定徐衛虛張聲勢,並無力威脅鄭州和東京。開玩笑,若徐虎兒真提西軍主力來收中原,難道他陝西老巢不要了?雖然陝西金軍式微,但河中府仍有可觀兵力,隨時可以開過黃河,進攻關中,徐衛不能不考慮這一點。

爲了表示誓奪襄漢的決心,兀朮離開光化軍帥府,帶着部隊來到襄陽一線,親自指揮金軍,阻擊反撲的宋軍。沈王的到來,鼓舞了金軍士氣,九月十九,宋金兩軍激戰戰襄陽南郊,不分勝負,次日又戰,仍舊難分高下。九月二十二,兩軍主帥,兀朮,折彥質都親臨一線督戰。

苦戰數月的宋軍終於在金軍竭力反撲下失利,退到了襄陽南面的宜城縣。兀朮大喜過望,抓緊時間,再置營寨,防備宋軍又來。

可此時,不單是金軍疲憊不堪,宋軍也是強弩之末。十個月下來,傷亡已經以萬計,從軍官到士兵,都是苦不堪言折彥質動搖了,當老而彌堅的何灌找到他,堅決要求再次組織攻勢,奪回襄陽時,這位以党項人身份作到大宋柱國之臣的宣撫相公態度曖昧,言辭閃爍。

何灌急怒攻心,襄漢是他的防區,一旦此地丟失,荊湖門戶大開他甚至不惜以死來威脅折仲古,說折宣撫若是不肯進兵,那麼何某就舍此殘身,親率神武后軍反撲,雖死而不悔

此時,被徐紹解救,結束監視居住,起知邵州的李綱,受宰相委託,來到前線。得知情況以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苦口婆心地勸折彥質不要放棄,哪怕損失再大,也要奪回襄陽。否則,襄陽一丟,亡國之期不遠矣

李綱如今雖然下臺,但他在朝野的威望仍舊不可小視。作爲主戰派的一面旗幟,受到廣泛敬重。然而,折仲古並沒有給這位抗戰元老太多面子,儘管接待十分熱情恭敬,卻一直沒有明確態度。

同一時間,兀朮卻在加緊調兵遣將,修復鹿門山大營,並增派兵力給夏金吾,企圖奪取唐州,將岳飛往南趕。種種跡象都顯示,襄陽淪陷,已成定局

九月三十,虎牢關。

在奪取關城以後,西軍一直在這裡修整,已有一個多月。在徐衛的部隊裡,有不少來自河南中原的士兵。此番,跟隨大帥出征,這些士兵都期盼着能打回故鄉去但自從奪取了虎牢關以後,他們就在這裡每日吃飯,操練,操練,吃飯,上頭似乎根本沒有要兵出虎牢的跡象。

有些消息靈通,頭腦活泛的甚至傳說,大帥這回帶咱們來,就是嚇一嚇金人,沒打算要怎麼樣。你也不想想,咱們三萬多兵力,憑什麼去收復東京?再者,咱們一走,關中說不定要出什麼事,等着吧,用不了多久,大帥就會下令班師了。

一頂寬大的軍帳中,徐衛獨身一人,穿着直裰,未着戎裝,顯然是因爲一個多月沒打仗。此時,他背朝帳口,雙手負在背後,正盯着地圖架出神。他旁邊的矮桌上,一碗茶水已經冷了多時,水面上結了一層五顏六色茶垢,卻一直沒顧得上喝。

紫金虎就像根木頭樁子一樣釘在那裡,紋絲不動,也不知一幅地圖有什麼好看的?

良久,他終於回過身來,坐在桌邊,端起冷茶,猛喝一口。吞吐之際,眼神越發凌厲

帳簾掀處,一將快步入內。四十開外,個頭並不高,卻像截鐵塔一般壯實頜下留寸長深須,當中竟有一縷呈赤色正是徐衛堂兄,軍中花名“赤髯虎”的徐洪

“制置相公,一切準備就緒只等你一聲令下”徐洪沉聲道。

徐衛面色肅穆,放下茶碗,喚進親兵,從旁邊的架上取下鎧甲,替他穿了起來。這副鐵葉甲跟隨他多年,乃徐彰生前所用,追溯得遠些的話,還是老種經略相公種諤的舊物。光徐九穿用已經十餘用,修補了多次。

親兵一絲不苟地替主帥套上身甲,紮上革帶,又束上掩膊,披上戰袍。鐵葉鏗然作響,紫金虎一臉堅毅

“五哥,此番,咱們得讓兀朮着實驚一跳。”

“正是此次不爲旁的,只讓兀朮曉得,西軍來了”徐洪難得露出一絲笑容。

鎧甲穿戴完畢,徐衛自取兜鍪套在頭上,將戰袍一甩,大聲道:“傳我將令出發”

鄭州,位於開封府西面,距離東京不到一百五十里。因爲地處豫東平原,鄭州無險可守。當日,撒離喝從虎牢頭撤回以後,爲防備徐衛進兵,遂將部隊紮在鄭州城外,立起了大大小小多個個營寨,廣置土壘,多設弓弩,將城池拱衛得如鐵桶一般。

撒離喝也很自負,認爲即便徐衛來了,也休想討到便宜。及至後來,西軍一直縮在虎牢關後,一個多月以來,除了派出些遊騎細作,到處散播謠言以外,沒有其他動作。撒離喝更看清了徐虎兒的“外強中乾”,料定他必然不會出虎牢關一步。

撒離喝的自信是有道理的,他雖然折了楊德勝一部,但現在手裡仍有四萬步騎。而且那城外的營寨扎得頗有章法,盡伐梅山巨木,立爲柵欄,望樓,角樓,比比皆是,上面佈置着強弓硬弩,一旦遇警,就是不出營野戰,光憑這堅固的營寨,也足可抵擋一時。

鄭州的金軍,大部分是從前的韓軍,真正的金軍只有五千人不到。當聽聞西軍收復洛陽,攻佔虎牢關時,這些着實驚得不輕。但一個多月過去了,西軍沒有進攻的意思。這一個多月本該是西軍最寶貴的時間,他們本可挾勝利之威前來扣城,但紫金虎沒有這麼作。因此,金軍將士不再提心吊膽。

這一天,撒離喝並不在城中,而是引了一隊女真勇士,前往鄭州城西南的梅山打獵。反正也沒什麼事,不如活動活動筋骨。

一切都顯得那麼平常,那麼平靜,陽光明媚,微風徐徐,多麼愜意的一天啊。

至晌午,天氣纔有了變化,先是太陽躲進了雲層裡,而後風勢漸起,越吹越大,直叫人睜不開眼睛,士兵們都認爲要下雨了。

“孃的,好大風軍使哥哥,咱還巡不巡了?”在一處營寨裡,數十名騎兵牽着馬在往營外走。

“巡個鳥鈐轄還在帳裡吃酒呢咱們出去轉一圈就回來,這麼大的風,小心從馬背上給吹下來”一名馬軍軍使說道。說罷,幾十人都上了馬,出營巡弋。

在營樓上,負責警戒的士兵都抱着槍桿背靠站柵欄坐着,有人伸頭朝外望了一眼,笑罵道:“那夥騎賊且巡呢”

“哈哈,讓這羣撮鳥撞上西軍最好”同伴打趣道。

“鬼的西軍徐虎兒縮在虎牢關裡不出來,你想打仗還沒得打。沒看見麼?今天一早,郎君就已經牽狗架鷹去打獵了。”撒離喝是大金宗室,因此這些漢籤軍以“郎君”稱呼。

正說笑間,有一人突然道:“哎,弟兄們,那望子在比劃啥?”

“哪兒呢?”同伴爬將起來,拍拍屁股問道。

“還能是哪?望樓上”

衆兵朝那營中的望樓看去,只見頂上,一名望子正手舞足蹈地叫喚着什麼,只是風聲太大,根本聽不清他的話。

“難道有警?”一名士兵將手中的鐵槍換了一支手,緊張道。

衆人一聽這話,都吃了一驚,齊齊朝西看去,沒見什麼異常啊?又等片刻,突然看到先前出營的那一夥馬軍風馳電掣般竄了回來不對吧?巡邏哪才這麼會功夫?這些騎賊怕是偷懶也不對就算他們偷懶回來,這都快到營門口了,用得着跑得這麼急?

“什麼聲音?”

“風聲?蹄聲?”

“仔細聽”

衆人屏氣凝神,側耳傾聽,感覺那呼號風聲之中,隱隱夾雜着其他聲響。初時還不甚清晰,越到後來動靜越大,就如悶雷滾滾,聲聲不絕

“西軍來襲西軍來襲”奔回營門的騎兵們放聲大呼而此時,營樓上的士兵們終於看到了可怕的一幕在大營西面的曠野之中,一片黑影洶涌而來那夾雜在風聲中的動靜,就是他們傳出來的

“不好西軍來了西軍來了”營樓上,驚呼聲四起士兵們沒頭沒腦地亂竄,有些人奔下營樓去,又被裹脅着帶上來,不知如何自處。鎮定一些的,慌忙執了弓弩,準備迎戰,但看到身邊的同袍都無頭蒼蠅一般亂闖,他們哪還鎮定得了?

轟鳴的蹄聲終於響起黑壓壓的騎兵如潮而來看到那駭人的陣勢,士兵們不由自主地往後退,你看我,我看你,最後統一行動,掉頭就跑

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97章 進京第11章 什麼叫畜生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795章 檯面下的事第45章 遇襲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八百二十二章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196章 託媒說親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768章 絕路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329章 收麥忙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430章 混亂的延安第789章 風雲再起第八百三十八章第346章 打吧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517章 楊彥鎮鳳翔第589章 再次議和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72章 開戰第93章 大哥第342章 又一個秦檜第712章 凱旋而歸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767章 噩耗傳來第56章 論邊事第621章 王庶致仕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771章 勝利的曙光第599章 金國政變第八百六十六章第四百三十六章第191章 國士無雙第八百六十四章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739章 謀而後動第366章 民變第四百一十八章第243章 觀念問題第338章 託付種家軍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八百四十二章第57章 饅頭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99章 金腰帶第405章 雙管齊下第724章 西部王第61章 恩怨第507章 曙光初現第701章 河東總動員第701章 河東總動員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724章 西部王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723章 新君出爐第201章 洞房花燭第475章 擔起責任第八百七十六章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116章 太上皇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516章 強力反擊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99章 金腰帶第484章 本來面目第50章 率部歸來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41章 抱大腿第402章 鐵浮屠重現第450章 決意反攻第八百八十一章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42章 小螞蚱第354章 準備大幹第346章 打吧第114章 行伍世家第45章 遇襲第307章 楊猛將兄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八百四十九章第49章 欲擒故縱第90章 狗血淋頭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213章 大戰在即第349章 定戎大撤退第548章 局勢逆轉
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97章 進京第11章 什麼叫畜生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795章 檯面下的事第45章 遇襲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八百二十二章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196章 託媒說親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768章 絕路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329章 收麥忙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430章 混亂的延安第789章 風雲再起第八百三十八章第346章 打吧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517章 楊彥鎮鳳翔第589章 再次議和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72章 開戰第93章 大哥第342章 又一個秦檜第712章 凱旋而歸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767章 噩耗傳來第56章 論邊事第621章 王庶致仕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771章 勝利的曙光第599章 金國政變第八百六十六章第四百三十六章第191章 國士無雙第八百六十四章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739章 謀而後動第366章 民變第四百一十八章第243章 觀念問題第338章 託付種家軍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八百四十二章第57章 饅頭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99章 金腰帶第405章 雙管齊下第724章 西部王第61章 恩怨第507章 曙光初現第701章 河東總動員第701章 河東總動員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724章 西部王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723章 新君出爐第201章 洞房花燭第475章 擔起責任第八百七十六章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116章 太上皇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516章 強力反擊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99章 金腰帶第484章 本來面目第50章 率部歸來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41章 抱大腿第402章 鐵浮屠重現第450章 決意反攻第八百八十一章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42章 小螞蚱第354章 準備大幹第346章 打吧第114章 行伍世家第45章 遇襲第307章 楊猛將兄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八百四十九章第49章 欲擒故縱第90章 狗血淋頭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213章 大戰在即第349章 定戎大撤退第548章 局勢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