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金腰帶

當趙桓得知金軍東路軍已經撤兵北歸時,那張蒼白的臉上終於有了笑容。女真人兩路攻宋,如今這一路已經撤回,那麼圍困太原的粘罕所部估計也等不了多久。自己一登基就從皇父手中接過了一副爛攤子,如今總算可以稍稍鬆口氣了。

聽完了种師道簡略彙報戰況,趙桓掃視着那一班戰將。見個個威武不凡,心頭歡喜,遂問道:“不知姚平仲何在?”你道剛剛登基的他爲何問起姚平仲來?只因這位新君表面上看起來與其父一樣,溫文儒雅,氣度不凡。可他還在東宮作太子時,就已經留心朝中文武大臣,尤其注意少年才俊。姚平仲在西軍中有名聲,趙桓在東宮也聽說過他,方纔种師道提及自己奉詔勤王,路過姚平仲防區時徵召他的部隊,是以官家這時候問了起來。

姚平仲絲毫沒有掩飾自己的欣喜欲狂,上前一步,拜道:“臣姚平仲,見過陛下!”

趙桓見他三十出頭,身形孔武,神情剽悍,又兼聽說過他,一時大喜,讚道:“真虎將也!國家有如此勇將,何懼女真狄夷?”

姚平仲也不謙虛,只謝過官家。同行諸將無不投以羨慕之色,新君登基,正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時候,在此刻給官家留下印象,看來姚希晏這回走運了。單獨問過姚平仲後,趙桓又問同行諸將姓名,种師道一一介紹。每聽一人他便微微頷首,當介紹到徐衛時,趙桓見他年輕,笑問道:“可及弱冠之年?”

“臣還有四月便年滿二十。”徐衛回答道。

趙桓點了點頭,目視良久,也並無他話,褒獎諸將一番,許諾稍後將論功行賞。又特地囑咐种師道一番,讓其好生將息,國家正是用人之際,還指望着他領軍作戰。衆將謝過,他便起身準備回宮。种師道率衆恭送後,退出講武殿。

一走出殿門,姚平仲意氣風發,還走路也感覺飄飄然。當初童太師主持西北軍務,數次爲難自己,甚至阻撓面聖。如今我率軍勤王,來到東京,新帝似乎早已知我名號。稍後論功行賞,自己少不得要加官晉爵了!環顧左右同袍,都神色如常。可惜了你們,資歷比我深,卻不曾讓官家記得半分。今日殿上雖然過問姓名,想必轉身就忘,哪有自己這分榮耀?越想心頭越歡喜,忍不住笑出聲來。徐衛扶着种師道,察覺到他微微搖了搖頭。

幾天以後,樞密院頒下皇帝的嘉獎詔書來。种師道率軍勤王,擊退女真大軍,解河北之圍,功勞顯赫。特授檢校少傅,同知樞密院,京畿兩河宣撫使,各路勤王之師都歸他指揮。而姚平仲,則授渭州觀察使,兼任京畿兩河都統制,其餘諸將各有升賞。

詔命一下,將領們都驚訝官家對姚平仲的厚愛。其一,觀察使這個職銜,是虛的,無職掌,無定員,可按慣例它是武臣準備升遷之前的寄祿官,也就是說,用不了多久,朝廷還會再下詔命,擢升姚平仲。而都統制就更了不得了,這個官銜並不常設,每遇戰事,便於諸將中選擇得力之人任此職,總管軍事,類似於唐代的“行軍元帥”。換言之,种師道總攬軍務,而姚平仲專管部隊。

至於徐衛的升賞,雖說也不小,便跟前面那位比起來就顯得寒酸許多,更與他的戰功不相稱。新帝登基,文武百官階位俸祿各升一等,他便該從第四十二階武翼郎升到四十一階。可他的階官處於三十五至四十二之間,可以“雙轉”,遂升到四十階武經郎。與金軍野戰,斬首千餘,可樞密院認爲這不太可能,只轉一階,又因在“雙轉”之列,於是升入三十八階武節郎。再敘堅守浮橋之功,這是諸軍都親眼所見,沒有半分虛假,於是轉三階。繼續雙轉,又跨過不作升遷之必經階梯的第二十三至三十四等,直接提拔爲第二十階正七品武經大夫,授供備庫使,並給了他一個非常特殊的職務,“兩河忠義巡社巡檢使”。

所謂“忠義巡社”,就是河東河北的百姓因金軍南侵,流離失所而自發組織的民間武裝,但不是鄉兵,可以稱之爲“義軍”。東京城外的勤王之師中,這種“忠義巡社”不在少數。而“巡檢使”一職,在“將不知兵,兵不知將”,軍隊將領更換頻繁的宋代也是非常特殊。“位不高,則朝廷易制,久不易,則軍事盡知。”也就是說,巡檢使地位官階都不高,朝廷容易掌控,可很久都不更換,便於熟悉軍務。此外,徐衛除了諸將都有的金銀賞賜之外,多了一樣東西,金束帶一條。任命宣佈後,种師道深爲遺憾。他認爲,以徐衛的才幹和功勞,朝廷應該破格任用,並將其部編入禁軍。雖然他年紀還輕,資歷又不夠,坐鎮一方稍嫌不適,但作個統兵鈐轄還是足夠的。如果不是徐衛率部堅守浮橋,那麼現在的局勢是什麼模樣,只有天知道。擔心徐衛心裡不痛快,种師道親自撫慰,並說你比諸將多了一條金束帶,說明朝廷還是格外看重你的。其實他心裡明白,這恐怕也是朝廷知道徐衛這次立了大功,但沒有破格任用,所以賜下一條金腰帶以示鼓勵。可大宋祖制,武臣不能過問政治,人事任命更不能干涉,他也是愛莫能助。

可徐衛非但沒有鬧情緒,反而心裡暗喜。通過這次金軍南侵,他深刻地認識到,大部分禁軍已經爛到骨子裡了,根本不堪一擊。燕山府守軍五萬,真定軍五千,中山府援軍三萬,何薊率領的大名禁軍一萬餘,黃河北岸守軍三萬餘,十幾萬軍隊接連潰敗,女真人數萬兵馬如入無人之境!指望這樣的軍隊保家衛國?還是趁早拉倒吧。朝廷任命自己爲忠義巡社巡檢使,又未撤銷自己鄉勇營指揮使的職務,那麼鄉勇營“不設定額”的規定仍然有效!

................

今天第三更!

第427章 手足之情第762章 淮西軍第639章 上本子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726章 整個世界清靜了第八百五十八章第482章 激烈爭奪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258章 暗戰第367章 坐堂問政第524章 歧山伏擊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636章 任得敬第211章 重大發現第499章 政變(中)第639章 上本子第221章 小別勝新婚第八百八十一章第759章 終於回來了第649章 徐郡王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八百四十九章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15章 搶錢搶糧搶娘們第522章 穩紮穩打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139章 競爭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168章 斬盡殺絕第791章 唱雙簧第652章 折家折了第70章 陰招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478章 炮彈橫飛第596章 再見何書瑩第524章 歧山伏擊第八百三十二章第406章 大變動第302章 粘罕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四百零九章第156章 萬衆期待第150章 入夥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八百六十九章第192章 班師凱旋第675章 徐郡王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547章 招安收降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294章 新配方新火藥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五百一十章第157章 圖窮匕見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450章 決意反攻第57章 饅頭第556章 三鎮節度使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八百七十一章第256章 八方支援第521章 接見降將第八百三十八章第192章 班師凱旋第264章 軍閥規劃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235章 煤老闆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723章 新君出爐第810章 翅膀硬了第825章 梨渦美人第8章 土匪來了第37章 已婚少婦與黃花閨女第426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八百四十章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603章 視察藏區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八百四十五章第256章 八方支援第七百四十九章第126章 闖宮第120章 爛招第552章 東京第264章 軍閥規劃第八百五十六章第八百七十九章第816章 真會來事
第427章 手足之情第762章 淮西軍第639章 上本子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726章 整個世界清靜了第八百五十八章第482章 激烈爭奪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258章 暗戰第367章 坐堂問政第524章 歧山伏擊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636章 任得敬第211章 重大發現第499章 政變(中)第639章 上本子第221章 小別勝新婚第八百八十一章第759章 終於回來了第649章 徐郡王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八百四十九章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15章 搶錢搶糧搶娘們第522章 穩紮穩打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139章 競爭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168章 斬盡殺絕第791章 唱雙簧第652章 折家折了第70章 陰招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478章 炮彈橫飛第596章 再見何書瑩第524章 歧山伏擊第八百三十二章第406章 大變動第302章 粘罕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四百零九章第156章 萬衆期待第150章 入夥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八百六十九章第192章 班師凱旋第675章 徐郡王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547章 招安收降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294章 新配方新火藥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五百一十章第157章 圖窮匕見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450章 決意反攻第57章 饅頭第556章 三鎮節度使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八百七十一章第256章 八方支援第521章 接見降將第八百三十八章第192章 班師凱旋第264章 軍閥規劃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235章 煤老闆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723章 新君出爐第810章 翅膀硬了第825章 梨渦美人第8章 土匪來了第37章 已婚少婦與黃花閨女第426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八百四十章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603章 視察藏區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八百四十五章第256章 八方支援第七百四十九章第126章 闖宮第120章 爛招第552章 東京第264章 軍閥規劃第八百五十六章第八百七十九章第816章 真會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