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擔起責任

回到坊州之後,西軍就地休整,只因此番出征實在太過倉促,許多事情來不及準備。而陝西上下也缺乏應對大敗的各項措施,比如醫藥。那逃出生天的許多傷兵,因爲得不到有效救治,致死致殘者數以千計。士氣降到了谷底,尤其是姚平仲率領的熙河兵,遭此大劫,人心思歸。然大軍敗在鄜州,坊州如今危如累卵,宣撫處置司發來急令,命撤到坊州的各路西軍務必堅守。

徐衛箭傷在身,昏迷不醒,姚平仲也受創不輕難以理事,鎮守坊州的重任便落在宣撫處置司統制徐四身上。他一面向邠州討要軍械錢糧,一面動用一切可戰之兵加強防務。徐衛撤回來的部隊能戰者不足五千,姚平仲逃回來的一萬餘兵,還有戰鬥力的,半數都不到,加上徐勝帶來的部隊,整個坊州,可用之兵,只有一萬多。這點兵力,想頂住金軍,可謂十分困難。而且這一萬多兵裡,相當部隊連兵器鎧甲都沒有,更遑論大型器械了……

另一頭,馬五回去之後也向上報捷,並整頓軍隊器械,準備攻打坊州。獅子口一役,金軍斬獲頗豐,但馬五發現一個問題,他殲滅虎兒軍兩萬兵馬,而自己的傷亡竟也有兩萬出頭要知道,他是佔盡天時地利打的伏擊戰,這個傷亡未免大了一些。再加上紫金虎拿下保安軍,以及連破數次阻擊,給金軍造成的損失也非常大。馬五本想立即趁勢拿下全陝,這一合計,才曉得有些力不從心。遂只着眼於奪取坊耀二州,京兆一府,控制關中平原全境。時機適當之時,再溯渭水西進,圖謀全陝。想到這些,對沒能全殲虎兒軍,擒殺徐衛更爲懊惱

秦州,陝西宣撫處置司。

前線大敗的消息,宣撫司上上下都已經得知。誰也沒有料到,這回會敗得如此之慘,一時間人心惶惶,都憂陝西不保。

在二堂內,進進出出的文武官員往來不絕,傳達着各種命令。現在反攻什麼的甭指望了,看能不能守住現在宋軍控制的地盤吧。

戰敗的消息傳來之初,宣撫處置司有人建議,這回損失慘重,糧餉匱乏,應該將兵團解散,令西軍各回本路。但徐紹沒有同意,鄜州一敗,危及全陝,此進若再將兵團解散,那麼金軍就會各個擊破,陝西全境淪陷爲時不遠。因此,他命令姚平仲等仍駐兵坊州,又將宣撫處置司直屬部隊再撥出一萬,令徐洪鎮守耀州,防備關中平原金軍來襲。除此之外,又命三路討司中兵力最多的徐原再次發兵往關中增援。

徐原手中掌握着涇原環慶兩路兵馬,此次集結反攻,他只命張俊帶了兩萬人來。當時,徐紹就對大侄兒的擁兵自重非常不滿,現在鄜州失利,張俊率部投降,更讓徐紹惱怒。

“父親,開戰之前,大哥再三勸阻,言倉促反攻必然得不償失。不得已之下,只派出兩萬人來,這裡面,還有相當部分是曲端的舊部。現在,又讓他調兵,恐怕……”徐良坐在下首,望着公案後閉目沉思的父親說道。

徐紹靠在椅背上,仰面朝天,閉着眼睛,許久沒有說話。一聽這句,勃然色變:“他若再敢阻撓,我必重辦”

徐良一時無言,雖說於公父親是陝西宣撫處置使,軍政大權一把抓;於私,又是如今徐家唯一的長輩。但要辦大哥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大伯在世時起,就已經經略涇原路。大哥在涇原根基極深,兵強馬壯,輕易動不得。

“唉,萬沒想到,遭此大敗啊。十二萬大軍,陣亡、被俘、失蹤、投降近七萬之衆,西軍元氣大傷,我還有何面目見官家?如今除了上書待罪,別他無法。”徐紹不禁哀嘆道。在決定反攻之時,徐原徐衛等都極力反對,雖然最後迫於壓力答應了,可不幸被他們言中。當初就想,哪怕集結倉促一些,準備匆忙一些,就算奪不回失地,至少也能震懾金軍,疏解江淮戰區的壓力。

現在倒好,不但沒能震懾到金軍,反而損兵折將,遭遇慘敗。自己身爲陝西最高軍政長官,這個總責是逃不掉的……

徐良素知父親心思,想了想,小聲道:“此番戰敗,父親大人作爲陝西最高統帥,自然要負起責任。然宣相只是負責運籌帷幄,並不在前線指揮作戰……”

話剛說到這裡,猛然發現父親拿異樣的眼光看着自己,只得把後面的話吞了回去。徐紹卻沒有象從前那樣斥責他。

徐良見狀,繼續道:“老九倒是也不容易,集結匆忙,準備倉促。只是……他手中只有一支偏師,卻遠從保安軍南下救援姚張,未免輕敵了一些。臨戰之時,又有失察之責。他跟金軍打了多年的仗,這一回,確實有他指揮上的失誤。”

徐紹淡淡道:“如果他不去救,固然能保全自己,但姚平仲必將全軍覆沒。那對陝西來說,影響更爲惡劣。”

徐良點點頭:“嗯,經歷此事,姚平仲對他肯定是感恩戴德,熙河將士也將視他恩同再造。”

徐紹眯着眼睛看過去:“你想說什麼?”

“兒只是就事論事,並沒有旁的意思。”徐良低頭道。

徐紹也不深究,只是憂心局勢急劇惡化,深恐金軍趁勢大舉進攻,陝西不保。想了一陣,說道:“徐六,依你看來,前線兵將能擋住金軍進攻麼?”

“恕兒直言,恐非易事。鄜州一敗,南路西路招討司的部隊所剩無幾,更兼九弟重傷在身,姚平仲也受創不輕,四哥不是馬五的對手。五哥鎮守耀州,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如果金軍大舉來攻,勝負也是未知之數。”徐良直言不諱道。

徐紹臉上的肌肉陣陣扯動,顯然是極爲痛心。其實,作爲曾經幹過武職的他來說,心裡也清楚,鄜州一敗,折損的不止是兵將,丟失土地城池再所難免。之所以命令前線部隊堅守,不過是爲後方的疏散撤退爭取一些時間。

見父親不言語,徐良道:“宣相,事已至此,還是早作計算吧。”

徐紹聞言,點點頭:“罷,傳達衆官及有司,宣撫處置司準備撤往成州。京兆府準備疏散。等徐大的兵馬來後,就命令前線後撤吧。”

“是,卑職這就去傳令。”徐良說罷,拱手一禮,便往外頭而去。

卻聽背後父親長嘆道:“數年之功,毀於一旦吶。”

宣撫處置司撤離秦州,也從側面佐證着陝西局勢的惡化,十二萬大軍折損大半,前線已經無力抵擋,撤退不可避免。

而在坊州前線,作爲實誠君子的徐四,正不折不扣地執行着三叔的命令,費盡心力地加強防務。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一萬多兵力,既缺乏糧餉,又沒有器械,且全軍士氣低落,怎麼守?

“大帥?”

徐衛睜開眼睛,先就望到了頭頂上的軍帳,隱約聽到有人喚,吃力地轉過頭去,見是自己的親兵。嘴脣動了動,卻什麼話都沒說出來,好在那軍漢還算機靈,趕緊取了水來,扶起大帥的頭部,慢慢喂他喝。

直到將半碗水喝乾,重新躺下後,徐衛才重重呼出一口氣,輕聲問道:“弟兄們回來了多少?”

那親兵怎敢回答?衆多長官再三交待,若大帥甦醒,萬不要將實情告訴他。得讓他安心靜養,傷好再說。因此吱唔道:“突圍之後,得徐勝徐統制策應,我軍得以返回坊州。”

徐衛雖然昏迷近兩天,可還不糊塗,稍微提高音量:“莫要誆我,究竟回來多少”

“這……”軍漢不知道如何回答。

他這一猶豫,徐衛就急了,因爲看得出來,此番傷亡慘重。掙扎着要起身,口中道:“讓楊彥、張憲、徐成來見我。”

親兵不敢違背命令,慌忙出了帳去。部將們聞聽大帥甦醒,都感歡喜,匆忙到了軍帳之內探視。

楊彥也傷得不輕,身上的戰創達六處之多,所幸,有堅固鎧甲的防護,沒有傷到筋骨要害。奪進帳來,見徐衛已經半坐起身,頓時面露喜色,大聲道:“大帥可算是醒了”隨後進來的張憲徐成都上前執禮問候。

徐衛沒空客套,閉着眼睛理了理思路,而後問道:“說,回來多少?”

徐成看張憲,張憲看楊彥,楊彥低着頭,嘆了口氣道:“六千餘人。”

儘管有心理準備,但當聽到確切數字時,徐衛心中一陣絞痛這也就是說,在獅子口伏擊戰中,我折了兩萬弟兄兩萬吶

“但是,由於我軍南下救援,西路姚招討趁機突圍,熙河兵逃出生天者,一萬餘衆。”張憲希望這個消息能夠寬寬徐衛的心。

哪料,紫金虎更加痛心疾首纔出來一萬多?也就是說,我們出戰的九萬五千大軍,折了七萬人這已經不是大敗了,而是慘敗接近全軍覆沒

不對,不可能陣亡這麼多將士。我軍在獅子口吸引了金軍主力,姚平仲和張俊手裡的兵力突圍還是有勝算的,怎麼會折到七萬人?

當他問出這話時,楊彥恨得牙癢:“驢日的張俊,率部投降了女真北路徐招討的部隊,全折了”

徐衛牙關幾乎咬碎,他恨不恨旁人,恨自己首先,引偏師南下救援,本就是件冒險的事情。危險越大,越要謹慎,可自己心存僥倖,一路南下,而且執意繞到石馬山以南去,並夜裡行軍,終於在獅子口遭到了伏擊。

獅子口的慘敗,是自己指揮失誤造成的怨不得旁人我自以爲與金軍大小數十戰,罕見敗北,便生輕敵之心,便以爲打遍陝西無敵手了殊不料,驕兵必敗,終有此禍

“此次戰敗,不怪你們,是本帥指揮失誤我愧對陣亡的英靈”徐衛情緒激動,眼眶泛紅。

楊彥怕他牽動創口,急忙上前按住道:“雖說我軍傷亡慘重,但總歸救出了姚招討和一萬多熙河兵,不至於讓西路討司成空架子。且,據卑職估計,金軍雖然戰勝,但其傷亡必定不小……”

“你不用安慰我,金軍哪怕就是傷亡比我還多,但人家馬五戰勝了此役之後,陝西局勢必將惡化,我等費數年之功經營的局面,將毀於一旦”徐衛還算清醒,已經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深深自責。將失一令,軍破身死從前,自己以爲深明這句話的含意,但如今才知道,這裡面的輕重

張憲等人都默然無語,虎兒軍成軍以來,從來沒有遭受過這樣的慘敗。大帥說,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可我們怎麼不覺得?是誰非讓打這場仗不可的?如果我們沒有記錯,大帥當初是極力反對,並痛陳利害關係,可上頭不聽

帳中沉默之時,又聽得腳步聲大作,徐勝和姚平仲先後入帳。一母同胞的弟兄,感情自不比常人,徐四匆匆上前,按住徐九的肩膀道:“你剛剛醒過來,不要多說話,也不要操心,先養着再說。你看,需不需要先回長安?”

徐衛此時心亂如麻,習慣性地搖了搖頭。

姚平仲至他牀前,將手中的木杖一扔,啪一聲,雙手抱拳,而後將頭一低,右腿一曲,跪了下去

這一跪,驚了帳中衆將一跳。徐衛一見,忙對楊彥道:“扶起來”“希晏兄,你這是作甚”

楊彥正要伸手去扶,姚平仲猛然伸出右手擋住他,口中道:“徐招討,這一拜請相公務必接受非是姚某個人,更是一萬餘熙河番漢將士的謝意此番,若非徐招討高義,率部救援,非但平仲身死殉國,我熙河將士也是死路一條”

徐衛一時竟不知如何回答,當時他從全局出發,決意營救。可沒想到,自己折了兩萬同袍,只救出來一萬餘友軍。

一陣之後,他對楊彥等將道:“你們先去吧。”

楊彥張憲等將知道大帥有話要跟姚招討說,都告辭出帳,徐勝囑咐弟弟好生休養之後,也退出帳去。

姚平仲吃力地站起來,徐衛指了指板凳讓他坐下。兩路主帥,相顧無言,鄜州的慘敗,這兩位宋軍中少壯派的代表人物很受傷。

“到底怎麼回事?你和張俊引六萬大軍扣鄜州,怎會被馬五趕到石馬山中?”這是徐衛一直以來的疑惑。不論是姚平仲還是張俊,都是久經戰陣的大將,就算馬五藏兵甘泉,難道他們就絲毫沒有察覺,也絲毫沒作防備?纔會在馬五疾速南下之後,被打個措手不及?

姚平仲倒也是個性情中人,想起突圍之時,那些沒能逃出來的弟兄絕望的境況,無語眼先紅:“子昂,慘啊,我姚平仲上陣多年,未遇如此慘敗”

徐衛難道就不慘?可現在不是哭鼻子的時候,得把原委弄清楚,這次反攻失敗,不能是筆糊塗賬

“當日,我奉命進攻鄜州,用熙河兵四萬作主攻力量,張俊引北路討司的部隊掃清周邊後,往北馬駐守,防備金軍南下增援。”

徐衛聽到這裡,點頭道:“正該如此那後來怎麼……”

姚平仲頓時滿面怨毒之色:“可恨那張佰英兩萬兵馬在鄜州以北駐守,金軍沿洛水南下之時,他一觸即潰他一散,北路招討的兵將裹脅着我熙河兵也陣腳大亂此時,城中的金軍守將也趁勢殺出,我雖然極力穩住局勢,卻已無力迴天。部隊一直潰退到石馬山地界,被金軍趕上,走投無路之下,只得入山……”

說到此處,小太尉沉痛地閉上了眼睛。在山中的幾晝夜,恐怕是熙河將士揮之不去的噩夢

“糧草輜重全部丟失,不少將士遺棄了兵器鎧甲。到石馬山後,無衣、無糧、無水,陷入絕境。部隊殺騾馬爲良,也支撐不了兩日全軍都在飢渴中忍耐着,幾番組織突圍,都被金軍殺回平仲本已作好陣亡的準備,幸天無絕人之路,招討相公率部來援。平仲察覺之後,引軍突圍,總算給熙河兵留下了點種子。”

徐衛聽罷,沉聲道:“此番,金軍有萬全準備,我軍倉促進攻,正是以我之短,攻敵之長。”

“此次出征,平仲率四萬精銳,如今只帶回一萬餘傷殘,愧對弟兄,愧對上司,實在是無地自容。只求堅守坊州,勝他馬五一兩陣,聊贖前過。”姚平仲嘆道。

徐衛初聽時,還沒覺也不對來。想了片刻,才突然失聲道:“什麼?堅守坊州?你說堅守坊州?”

姚平仲點點頭:“不錯,宣撫處置司已經下了命令,讓我們守住坊州。”

徐衛大驚失色部隊傷亡如此慘重,現在坊州想必俱是傷殘,士氣低落,怎能作戰?馬五若起大軍來攻,如何抵擋?宣無處置司爲何下這種命令?這不是要把我們都耗死在前線麼?

“真是宣撫處置司下的令?”徐衛再次確認道。

第267章 總攻在即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616章 進攻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291章 大軍凱旋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八百五十二章第256章 八方支援第285章 輕騎突進第40章 如花似玉的弟媳沒了第177章 兄弟聚首第514章 朱記關首戰第755章 要命的烽火臺第595章 兩強相遇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110章 衝突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289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648章 万俟卨的掣肘第七百四十四章第579章 裡應外合第192章 班師凱旋第721章 暗中部署第250章 齊集定戎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八百四十六章第106章 大動作第71章 整編第513章 突來之戰第644章 徐九又當爹第151章 一窩蛇鼠第139章 競爭第八百四十五章第14章 勇氣不是靠嘴說的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68章 美女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275章 兄弟密謀第770章 徐九仗義第812章 女真陰險第101章 問婚第209章 招討副使第560章 氣吞萬里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703章 巨炮轟城第783章 折家攪屎棍第707章 兀朮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758章 目標!大名府!第589章 再次議和第814章 服不服第369章 謀劃襲擊第80章 新君第485章 風雲突變第133章 川陝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588章 拒絕稱臣第115章 攀親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814章 服不服第1章 徐家老九第709章 雙方罷兵第136章 失控第360章 勸說徐原第574章 回回炮第777章 馬泰之子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八百四十三章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479章 恥而後勇第八百七十六章第278章 曙光乍現第718章 高燒會死人麼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492章 試炮第441章 徐九當爹了第640章 一頓臭罵第八百二十二章第319章 震天雷第720章 宰相密謀第586章 千里報捷第385章 真相大白第17章 別高興得太早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318章 大鬧節堂第148章 罷相第91章 援兵第350章 授予全權第333章 回馬槍宋遼威武第719章 詭異的禁中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291章 大軍凱旋
第267章 總攻在即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616章 進攻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291章 大軍凱旋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八百五十二章第256章 八方支援第285章 輕騎突進第40章 如花似玉的弟媳沒了第177章 兄弟聚首第514章 朱記關首戰第755章 要命的烽火臺第595章 兩強相遇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110章 衝突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289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648章 万俟卨的掣肘第七百四十四章第579章 裡應外合第192章 班師凱旋第721章 暗中部署第250章 齊集定戎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八百四十六章第106章 大動作第71章 整編第513章 突來之戰第644章 徐九又當爹第151章 一窩蛇鼠第139章 競爭第八百四十五章第14章 勇氣不是靠嘴說的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68章 美女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275章 兄弟密謀第770章 徐九仗義第812章 女真陰險第101章 問婚第209章 招討副使第560章 氣吞萬里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703章 巨炮轟城第783章 折家攪屎棍第707章 兀朮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758章 目標!大名府!第589章 再次議和第814章 服不服第369章 謀劃襲擊第80章 新君第485章 風雲突變第133章 川陝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588章 拒絕稱臣第115章 攀親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814章 服不服第1章 徐家老九第709章 雙方罷兵第136章 失控第360章 勸說徐原第574章 回回炮第777章 馬泰之子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八百四十三章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479章 恥而後勇第八百七十六章第278章 曙光乍現第718章 高燒會死人麼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492章 試炮第441章 徐九當爹了第640章 一頓臭罵第八百二十二章第319章 震天雷第720章 宰相密謀第586章 千里報捷第385章 真相大白第17章 別高興得太早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318章 大鬧節堂第148章 罷相第91章 援兵第350章 授予全權第333章 回馬槍宋遼威武第719章 詭異的禁中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291章 大軍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