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局勢詭異

宋建武七年,金賜麟州、府州、以及晉寧軍黃河以西的地區給西夏。&&最百度搜索:&&大約即後世陝西神木縣、府谷縣、佳縣三處。至此,大宋陝西諸路東部與金佔領區不再接壤。陝西制置司聞訊後,衆官都認爲,金人出如此大價錢拉攏,極有可能是在籌備戰事,他們需要党項人牽制西軍!

党項人取得麟、府、豐三州,晉寧一軍後,默作不聲,並沒有向陝西派出使者說明任何問題。邊境上多處榷場,仍舊商似雲來。這讓陝西文武官員非常不滿,党項人此番作派,好比既想要吃魚,又想要避腥。我們開榷場,圖的是什麼?不是賺錢,邊境貿易雖然迅速發展,但它所取得的經濟成效對川陝兩地來說,幾乎是微不足道的,每年貢獻的稅收也不過數十緡。

我們開榷場,多的是在爭取西夏。不是爭取它的支持,是爭取它不助女真。現在夏主在我們鼻子底下接收麟府路,居然連個招呼也不打,李仁孝有沒有將我們放在眼裡?吳玠向徐衛建議,關閉所有榷場,以示迴應。

就在徐衛考慮之時,夏主就派出了使者到秦州,向徐衛解釋說,女真賜地是爲了遵守從前的許諾,不涉及其他,請陝西方面不必多疑。

夏主如此“誠意”的舉動,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陝西官員的怒意,徐衛答覆西夏使者,稱對此表示“理解”,並提出幾個要求。首先,夏既得麟府,就要嚴加約束該地諸羌,不得再有擾邊的事情發生。其次,鄜、府、豐三州,從前分別是王家、折家、楊家的地盤,這三家忠於宋廷,積極抗遼抗夏,跟党項人可以說是有世仇的。西夏得此地後,不能爲泄憤而作出不相宜的舉動,這裡主要是指破壞墳塋,夏使當面表示答應。

夏使走後,徐衛會集文武商議,李仁孝有遣使南來,當然是爲了打消陝西方面的疑慮。但是,他所說的“不涉及其他”,可能站不住腳。以女真人的品性,絕不會無緣無故賜地,這裡面一定有問題。聯想到此前金軍在陝北邊境上的舉動,我們有理相信,金國內部正在醞釀軍事行動。

爲了有所防備,徐衛命令永興帥楊彥確保黃河河防,又命令鄜延帥徐洪密切注意西夏舉動。

紫金虎其實心知肚明,就算真要開打,金軍也不可能來攻陝西。而西夏不可能貿然侵入宋境。他之所以作出如此姿態,不過是想向人證明,看到沒有,西軍自己都面臨戰爭威脅。最快

不過,對於有可能爆發的戰事,徐衛也不是什麼力都不出。隨後,他就到了綿州,與王庶等人相商,最後決定聯名上奏,警示朝廷。

川陝兩位宣撫使的奏於二月抵達杭州,王徐二人在奏中稱,近來女真和党項互動頻頻,金國賜麟、府、豐三州,晉寧一軍予夏,這可能是爲拉攏西夏,使其賣命。有理相信,金國正在醞釀軍事行動,戰爭的威脅已經顯現,請朝廷務必提防。

王徐的奏在行朝引起軒然大波,趙諶極爲重視,詔東西二府的主要官員密集會商,拿出對策。對於王庶和徐衛的警告,朱勝非有些不以爲然,他認爲宋金剛剛締結“建武和議”,而且是在金軍連敗的情況下擬定的,對方不太可能這麼快就主動撕毀和議來犯。主和的完顏宗磐被殺後,金國還特地派來了使者安撫,保證宋金休兵罷戰的局面不變。

但首相的言論,很快就被大臣們鋪天蓋地的質疑聲所壓制。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事趙鼎,認爲王徐二位久在西陲,又尤其是徐衛,十分清楚情況,既然他採取和王庶聯名上奏的形式警示,那就已經說明問題的嚴重性了。

話音一落,參知政事徐良,樞密使許翰等大臣紛紛附議。都認爲應該及早準備,以防不測。最後,兩府形成決議,向皇帝報告,建議進入臨戰狀態。

這正中趙諶下懷,因爲他現在期待一場戰爭。

此前,他執意推薦行的裁減冗員,削減待遇,以及限制官員子弟蔭補入仕等政策,遭受到了極大的阻力,削減官員待遇這一項,已經不是不中止。但因爲此事所引起了的反彈和爭議並沒有停止,尤其是朝中奔走於德壽宮的那些大臣們紛紛攻詰“政”,要求“勿易祖宗之法”,並批評皇帝任用趙鼎和徐良等人。

這讓趙諶既驚且怒,認爲大臣們是受了太上皇的指使,在陰謀顛覆他。他拒絕過宮去探望趙桓,如果實在被大臣們頂得沒有辦法,就身藏利刃前往,簡單問候幾句,絕不留下來吃飯,也不會喝德壽宮一口茶,以防有人下毒。

當王庶和徐衛的奏送抵行朝後,他十分振奮。最快如果這場戰爭真的打響,如果這場戰爭宋軍能打勝,那就將極大鞏固他的地位,中興指日可待!朝中不會有人再敢反對他,德壽宮也只能逐漸被邊緣!

所以,當宰執大臣們商議的結果呈上來時,他馬上下詔,命淮西、荊湖、江西各路軍隊嚴加防備,又以西軍老將,御營使姚古協助宰相,措置戰務。他甚至又動起了“御駕親征”的念頭,後來因爲朱勝非勸阻而作罷,官家要是去了前線,後院起火怎麼辦?

就在南方戰備的同時,完顏宗弼在北方正調兵遣將。他從來針對耶律大石的西線戰場抽調精兵三,正在趕往燕雲的途中。又從女真舊地以及燕雲地,集結女真渤海主力部隊四,併發契丹軍、遼東漢軍、燕雲籤軍五。到二月底,已集結十二步騎。此後,又派得力干將入河北,徵發大量的漢籤軍作爲後勤保障部隊。

此番,兀朮欲以女真渤海爲主,契丹漢兒爲輔,一舉奪下襄漢,扭轉此前頹勢。到三月,事俱備,但他仍舊放心不下西軍。在出發南下之前,他再次命令党項人,耀兵邊境,以爲牽制。

李仁孝收了金人三州一軍,自然不可能沒有表示。三月,他命令靠近陝西延安的嘉寧軍司出兵,越過白于山口巡邊。又令臨近麟府路的左廂神勇軍司出兵,以駐防爲名,進入麟府路。此外,又以“剿匪”爲名,令涼州吐蕃部族增兵邊境。

但是,在調兵的同時,李仁孝又讓夏國樞密院嚴令各軍,不能擅自越過邊界,不得有挑釁滋擾行爲。因爲在這件事情上,他不可能再派人去跟徐衛通氣,所以要軍隊儘量剋制,千不要產生摩擦,使西軍有所“誤判”。

這三處增兵,西夏都“師出有名”,巡邊是軍隊不定期的例行公事,能解釋得過去;麟府路收,來也需要軍隊進駐,名正言順;在與宋熙河路的邊境地區,來也有不少叛匪賊寇,李世輔雖然剿滅了“青面夜叉”一支,但還有不少在邊境上洗動,讓涼州吐蕃增兵助剿,順理成。

但就是這些“正常”的舉動,造成了一種假象,那就是從東到西,宋夏邊境上刀光劍影,甲冑鏗鏘!

這不僅把徐洪,姚平仲兩位邊帥駭得不輕,甚至驚動了徐衛,乃至綿州的王庶。陝西制置司一度有人認爲,金軍是不是準備進攻陝西?現在党項人就是在替他們打前站?徐衛經過慎重考慮和情報分析,認爲這是虛張聲勢。但他並沒有公開說明,仍舊按照常規,令緣邊各路戒備。

三月底,完顏宗弼在準備就緒之後,率大軍從燕雲南下,入河北,漢籤軍十隨行,押送糧草。四月,宗弼引精騎先過黃河,入東京。在這裡,他蒐集到了許多關於襄漢的情報。自上次金軍攻襄漢以後,大宋荊湖宣撫使何灌一直在擴充軍備。張家兄弟已經卸甲,襄陽城,現在是荊湖宣撫司大將韓世忠鎮守,另一位與之齊名的勇將岳飛,則駐守隨郢二州,與之呼應。

對於韓世忠,宗弼印象模糊,但嶽鵬舉,他不可能忘。就是這廝,殺了他的女婿!

韓嶽在襄漢地區帶甲數,這兩年來,勤修戰備,從無懈怠。此次攻襄漢,可能比上回困難!好在宗弼有這個心理準備,而且此次他帶來的軍隊跟上次可謂天壤之別!再也不是烏合一般的漢籤軍,而是曾經給宋軍造成毀滅性打擊的女真渤海軍!

要從容奪取襄陽,首先就要拿下光華軍、隨州、再取郢州,掃清襄陽外圍,隔斷漢水,以阻入援。這也就意味着,金軍必須首先擊敗岳飛,才能圖韓世忠。同時,還要防備折家從江西增援。

在燕雲時,兀朮就已經擬定了戰略。爲了牽制折家軍,不使其增援,或者影響其增援,金軍要分兵一路,進攻剛還給南朝不久的淮西。再者,爲謹慎起見,洛陽方面也不能不防,一事態緊急,西軍從虎牢關出來,就又可能重演上次的舊事。所以,還要增強鄭州防務,使徐衛坐困關中。剩下的主力部隊,才進軍襄漢。

四月,金軍大部抵達東京一線,大軍壓境,戰爭一觸即發。但此時,對面的宋軍各路並沒有絲毫慌張,因爲在這之前,他們就已經進入作戰狀態。襄陽守將韓臣忠得到了何灌補充的兵力和物資,何灌又將他們家嫡系的常捷軍一部,四千人,劃歸岳飛制。並讓自己的兒子何薊統率三精兵,進抵前沿,以備隨時策應。

至於折家,因爲淮西的迴歸,以及淮西軍的建立,在朝廷下詔戰備之後,折彥文和折彥野就已經引軍過長江,進入淮西境內。與劉光國、劉光遠、李顯忠等將合師,另有所圖。

總之,在趙諶的堅持之下,此番宋軍絕不單純是隻想防守。

然而,讓人始料未及的是,這襄漢地區還沒有開戰,陝西倒先打起來了……這一天,徐衛沒去衙門,因爲他的二女兒徐妠病了。紫金虎戰場上叱吒風雲,但在家裡卻是個慈父,兩個女兒小時,他時常與之嬉戲,長大一些,便親手教習武藝,又請博學之人作西席執教。倒沒想說要把女兒培養成什麼了不得的人物,只是學文習武,一能增長見識,二能強勢體魄,作父母的,不就圖這些麼?

二女兒徐妠,未足月就出世,身體一直不好。但這次發病,完全沒有先兆,昨晚上突然就喊腹痛,小小年紀在牀上痛得打着滾叫喚,急得張九月手足無措,徐衛也是心急如焚。把秦州城的名醫都請個遍,有人說是絞腸痧,於是放血治療,輔以湯藥,結果沒用,被徐衛趕出府去。又有人說是腸癰,即後世所稱“闌尾炎”,於是來鍼灸,結果還是沒用,急得徐衛想殺人。

“官人,女兒疼得這般厲害,從昨晚到現在也沒有消停過,這樣下去,怎生得了?”張九月算是個堅強的女人,可此時也語帶哭腔。

徐衛坐在房中,擡頭看着牀上已經沒有力氣打滾的女兒,心如刀絞。這他孃的到底是什麼病?怎麼一直痛,而且就不見症狀減輕過!女兒年紀這麼小,她哪裡禁受得住?

“你別急,聽說城外十五里山中有位名醫結廬而居,我已經派人去請,稍後便到。”徐衛再急,也不能亂了分寸,還柔聲安慰髮妻。

“姐姐,我腹痛……”躺在牀上,汗水沾着頭髮的徐妠對伏在牀邊照看她的姐姐徐嫣說道。

“妹妹,你別怕,爹已經去請大夫了,說是名醫哩,一定能治好你的。”徐嫣也不過歲,說話卻像個大人一般。

徐衛聽了,起身到牀邊坐着,看着女兒蜷縮成一團,小臉煞白,這個手握雄兵,執掌大權的西軍總帥卻無計可施。操他孃的!我說我從前怎麼不學好?我幹嘛不學醫,非要去學賭?

此時,門口響起腳步聲,張九月扭頭看去,只見侍女芳秀探頭探腦,又不敢進來,祝季蘭就站在她身後,低着頭,擡起眼,朝屋裡看來。

()

第八百八十章第八百五十八章第331章 見風轉舵第115章 攀親第340章 徐衛的轉折點第124章 細作第205章 先擒賊王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49章 欲擒故縱第八百三十六章第471章 哀兵必勝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108章 賞賜第464章 突火槍第225章 下馬威第四百零八章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79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524章 歧山伏擊第488章 復出?第351章 全城動員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429章 兄弟聯手第8章 土匪來了第287章 刻不容緩第八百三十五章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66章 長輩第754章 心驚肉跳第111章 睚眥必報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149章 佈局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593章 徐太尉第646章 首倡分割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115章 攀親第214章 鐵浮屠第四百二十章第37章 已婚少婦與黃花閨女第398章 劍指鄜州第619章 白瑪達娃第764章 徐家莊第212章 又見馬擴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61章 恩怨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661章 無膽鼠輩第八百二十二章第136章 失控第69章 密謀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435章 整合西軍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480章 女人的撫慰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698章 初生之犢不畏虎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474章 未有之敗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486章 得意忘形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612章 局勢詭異第16章 殺!殺!殺!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331章 見風轉舵第573章 革新戰法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51章 風將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320章 潛回長安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186章 滑州事變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19章 一門三將第八百四十八章第453章 總管諸軍第133章 川陝第650章 北伐中原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763章 決戰前夕第七百四十六章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400章 堵新郎第55章 張叔夜第94章 退兵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114章 行伍世家第47章 屠殺第252章 爭相請戰第239章 搶佔先機第107章 怪事第213章 大戰在即
第八百八十章第八百五十八章第331章 見風轉舵第115章 攀親第340章 徐衛的轉折點第124章 細作第205章 先擒賊王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49章 欲擒故縱第八百三十六章第471章 哀兵必勝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108章 賞賜第464章 突火槍第225章 下馬威第四百零八章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79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524章 歧山伏擊第488章 復出?第351章 全城動員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429章 兄弟聯手第8章 土匪來了第287章 刻不容緩第八百三十五章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66章 長輩第754章 心驚肉跳第111章 睚眥必報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149章 佈局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593章 徐太尉第646章 首倡分割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115章 攀親第214章 鐵浮屠第四百二十章第37章 已婚少婦與黃花閨女第398章 劍指鄜州第619章 白瑪達娃第764章 徐家莊第212章 又見馬擴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61章 恩怨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661章 無膽鼠輩第八百二十二章第136章 失控第69章 密謀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435章 整合西軍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480章 女人的撫慰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698章 初生之犢不畏虎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474章 未有之敗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486章 得意忘形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612章 局勢詭異第16章 殺!殺!殺!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331章 見風轉舵第573章 革新戰法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51章 風將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320章 潛回長安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186章 滑州事變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19章 一門三將第八百四十八章第453章 總管諸軍第133章 川陝第650章 北伐中原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763章 決戰前夕第七百四十六章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400章 堵新郎第55章 張叔夜第94章 退兵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114章 行伍世家第47章 屠殺第252章 爭相請戰第239章 搶佔先機第107章 怪事第213章 大戰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