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恩怨

徐勝徐衛兄弟兩個迎了出去,那帶着幾個軍漢正往裡走的不是鄭應是誰?見這兩兄弟出來,他大笑道:“藎忱啊,你前腳一走,我後腳就跟來,不會怪我這不速之客吧?”

徐勝,字藎忱,聽到這話爽朗笑道:“監押說哪裡話,快請進。”鄭應大步上來,經過徐衛身邊時,指着他說道:“好小子,今天咱們一醉方休。”上了客堂,拜了徐太公,分賓主坐下品完茶後,鄭應再次向太公道喜。

徐太公不會客套,心知必是兒子打了勝仗上頭又嘉獎下來了。那鄭監押本來還等着他問一句“喜從何來”,見他笑而不語,只得乾咳兩聲,自己說了出來。大名靖綏鄉勇營赴山東助戰,勞苦功高,朝廷明令,徐衛轉官“武翼郎”,領“供備庫副使”,差遣仍是“鄉勇營指揮使”,爲從七品武官。取來官憑,又命侍從送上賞賜的財物戎器,不住的道賀。

徐太公徐勝兩父雖料到上頭必然嘉獎提拔,卻沒料到連升兩級。徐衛原來的階官是第四十四等修武郎,現在是第四十二等武翼郎。不要小看只多升一等,從第四十二等以上,到第三十五等爲止,這中間的八等階官是可以“雙轉”的。所謂“雙轉”,就是你有戰功,本該官升一級,只要在這八級之中,就可以升兩級,該升兩級升四級,該升三級升六級。而第三十四等到第二十三等這十二等,一般來說不作爲升遷必經階梯。也就是意味着,只要徐衛再立幾次戰功,就有可能一舉跨入前二十等階官,直追其兄!儘管只是由從七品升爲正七品,但卻已經是大宋中級武官。

徐勝瞧向弟弟,見他並無欣喜欲狂的徵兆。不由得心中暗歎,老九已然不是池中之物了,假以時日,必然出人頭地。自己這個作兄長的,還得勤勉努力纔是。要不然日後見到弟弟,還得拱手行禮,視爲長官,這臉往哪兒擱?

徐太公更是意外,心思老子上陣一生,幹到從七品足足用了五年,期間歷經大小十餘戰,屢立戰功才得以升遷。況且老子在西北打的是党項人,何等剽悍,何等善戰?你小子不過是鎮壓暴民,就升得這麼快?

徐衛對升官不意外,對賞賜也不歡喜,但瞧見那柄內廷供奉的陌刀卻極感興趣。在他的印象中,陌刀這種兵器在唐代纔有,且爲唐軍制式重兵,沒想到宋代也有此物。徐太公見狀,笑道:“當年跟夏軍作戰,党項人派‘鐵鷂子’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老種經略相公命我等手持陌刀列陣絞殺,一刀下去,人馬俱碎!哈哈!”說起當年,老爺子眉飛色舞,似乎又回到了那金戈鐵馬的崢嶸歲月。

他這話不是吹牛,宋軍,又特別是西軍中,裝備有大量陌刀。夏王李乾順的弟弟察哥奉命視察前線,學習宋軍之長。回去以後就向夏王稟報說,我們雖然有“鐵鷂子”重騎兵可以馳騁平原,又有“步跋子”可以登山據險。但一遇上宋軍的“陌刀陣”,鐵騎就無法施展。若碰上宋軍用“神臂弓”,“步跋子”也會潰敗。可見陌刀之威!

徐衛取在手中,見那陌刀鑄工極精細,長一丈,刀身既長且闊,兩邊開刃,刀尖爲三角形,可砍可刺,估重約有四十多斤,非雙手不能用。宋代的裝備製造部門分內外兩種。那些手藝精湛的工匠所生產的裝備,只供奉內廷。而供應軍隊的裝備,大多是由廂軍,刑徒所造成,質量差別可想而知。

徐太公下了座,也走過來取過陌刀拿在手中,細細撫mo,嘆道:“到底是內廷供奉之物,哪像我們當年所用的那般粗糙。”說罷,讓徐衛閃開,就在那客堂中央舞起來。別看他年老,這四五十斤的陌刀拿在手裡揮舞自如,呼呼生風,鄭應徐勝都大聲喝彩,直言威風不減當年。

舞了一陣收刀立定,頗有些氣喘,太公笑道:“老了,若是當年,我身穿重甲,背一張弓,一袋箭,一柄手刀,一把短斧,手裡還提把陌刀,奔跑如飛!”徐勝徐衛兩個趕緊稱是,難得老父開懷,他說什麼就是什麼吧。

在廳上談了一陣,後頭弄好了飯食,徐衛便請鄭應入席。後者也不拿自己當外人,欣然應充,還說一直記掛着徐家窖藏老酒。徐衛知他性子豪邁,又好這一口,酒一喝高興,嘴上就沒把門的。趕緊讓人取來好酒,父子三個作陪,開懷暢飲。

席間自然少不了說些軍旅之事,鄭應不住誇獎徐衛,說自己沒看錯人,徐九郎指定行!徐太公心情也不錯,喝了幾杯,徐勝擔心他身體不讓再喝。鄭應卻一把搶過酒杯,聲稱要好好敬一敬老前輩,培養這麼出息兩個兒子,還不該多喝幾杯?

酒至半酣,滿臉通紅的鄭應取出一物,故作神秘的笑道:“還有一件喜事。”

這回徐太公問了:“喜從何來?”

鄭應執信在手,問道:“新任‘籤書樞密院事’,前輩可知是誰?”

徐太公離職多年,中樞人事任命無從知曉,直言不知。鄭應笑了笑,將書信遞到徐衛面前說道:“正是前輩一母同胞的兄弟!”

此話一出,先是徐勝變了神色,繼而瞧向父親,果見面色不悅。在徐府,有個人的名字是絕不能提起的,那就是叔父徐紹!他與父親雖是骨肉兄弟,但卻多年不來往,互相之間成見極深!鄭監押此時提起,怕是要惹父親不快。

徐太公冷笑一聲,哼道:“那要恭喜他,從二品大員吶。”

鄭應見他這種反應,心裡猜到幾分,識趣的閉嘴。徐衛不知道還有個在東京作高官的叔父,更不知其中恩怨,拆開書信讀了起來。那文言晦澀難懂,但好歹也是個大學專科生,也能看出個大概意思來。徐紹來信寥寥數語,說是他剛供職樞密院,聽聞侄兒剿賊立功,不勝欣喜,讓徐衛往東京走一趟,越快越好。信中並無隻言片語提到兄長徐彰。

徐衛看罷,將信遞給父親,老爺子卻不接,喝下一杯酒問道:“說什麼?”將信的大致內容說了一遍,徐太公聽罷不置可否,臉色陰沉得嚇人。鄭應是個明白人,知道這其中必有原故,自己一個外人不好打聽,遂藉故告辭。徐勝徐衛兩兄弟親自送出。

立在大門口,徐衛將那書信再看一遍,越看越覺得不對勁。既然對方是自己的親叔叔,與老爺子又是親兄弟,怎麼一封家書寥寥數語,根本沒問候一下其他人?

徐勝見弟弟盯着書信看,想到他大病之後記不太清楚從前的事情,即便記得,那時他才幾歲?便說道:“爹和叔父已經多年不來往了。”

“爲什麼?”徐衛不解。

徐勝沉思一陣,索性在那臺階上坐下,嘆道:“說來話長啊……”徐衛陪坐在旁,聽四哥提起了徐家的陳年往事。

徐家祖籍就在此處,曾祖祖父都是禁軍小軍官。徐家既是行伍世家,那子弟便都去從軍,最大也只有一個八品官。到了上一輩,纔算有人出頭,徐彰徐紹的長兄徐茂因軍功,累遷至慶州刺史,副都總管,經略招討副使。便通過關係有意提拔兩個弟弟,徐紹得以升遷,但徐彰拒絕兄長好意,跟着老種經略相公種諤浴血奮戰,也升上來了。他憑的是真本事升官,自然對弟弟徐紹頗有微詞,看不起他,兩兄弟漸漸不睦。後來,徐茂去世,臨終之前還記掛着兩個胞弟,尤其是徐彰,便託朝中至交疏通關係,將徐彰從西軍調回東京,任步帥司都虞侯。當時,徐紹已經是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官拜制置使。

徐彰進入三衙長官之列,作了京官,但上任沒多久便與同僚不和,又看不慣朝中一些陋習,時常加以抨擊,得罪了不少人。一些權貴有意整治他,便有朝臣不斷上本參奏。對於其他人的攻擊,徐彰雖怒但也沒當回事。可這其中,居然有他的親弟弟徐紹!叫他如何不寒心?也正是徐紹那一本,直接將二兄參了個被迫致仕。

這麼一來,骨肉兄弟反目,再無來往。徐紹就算領着子孫回鄉掃墓祭祖,徐彰也會緊閉大門,拒而不見,一母同胞卻形同陌路。

“這次叔父來信召你赴京,你要是去了,父親肯定不悅。九弟,三思而後行啊。”徐勝頗爲無奈的叮囑道。說實在的,這件事情上,徐勝也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叔父當初爲什麼要參父親一本?再說,參都參了,退也退了,兄弟總還是兄弟吧?父親又爲何深仇大恨一般,擺出一副老死不相往來的架子?這徐家祖宅,本爲三兄弟共有,至今也沒分過家。可大伯那一支,分散各地,不常往來。三叔那一家,就更不用提了。徐家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團聚過。

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181章 耗子鑽風箱第八百三十九章第657章 改天換日第461章 風起雲涌第453章 總管諸軍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八百八十二章第七百四十七章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701章 河東總動員第36章 手下留情 我等投降第131章 人氣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212章 又見馬擴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八百七十章第205章 先擒賊王第八百四十八章第642章 產馬基地第764章 徐家莊第四百四十五章第65章 後生可畏第673章 徐衛功大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165章 捷報飛傳第143章 當頭一棒第652章 折家折了第726章 整個世界清靜了第772章 恢復中原第52章 摸營第624章 文武爭權第210章 初戰告捷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475章 擔起責任第337章 想後路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25章 酒後好辦事第494章 政變之兆第四百零九章第775章 勝利了第426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367章 坐堂問政第426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595章 兩強相遇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632章 插旗燕雲第113章 擴編第323章 血債第234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二十章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477章 天授之地第四百三十六章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59章 裝備第657章 改天換日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215章 寧死不退第771章 勝利的曙光第211章 重大發現第573章 革新戰法第693章 天威難測第674章 平夏鐵鷂子第65章 後生可畏第76章 死戰第705章 割據川陝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279章 耀州告捷第682章 捕風捉影第八百四十七章第四百一十二章宋遼威武第四百二十章第46章 死戰第五百一十一章第78章 進軍第263章 後顧無憂第638章 宗弼求和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八百七十五章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39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810章 翅膀硬了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573章 革新戰法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
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181章 耗子鑽風箱第八百三十九章第657章 改天換日第461章 風起雲涌第453章 總管諸軍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八百八十二章第七百四十七章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701章 河東總動員第36章 手下留情 我等投降第131章 人氣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212章 又見馬擴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八百七十章第205章 先擒賊王第八百四十八章第642章 產馬基地第764章 徐家莊第四百四十五章第65章 後生可畏第673章 徐衛功大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165章 捷報飛傳第143章 當頭一棒第652章 折家折了第726章 整個世界清靜了第772章 恢復中原第52章 摸營第624章 文武爭權第210章 初戰告捷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475章 擔起責任第337章 想後路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25章 酒後好辦事第494章 政變之兆第四百零九章第775章 勝利了第426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367章 坐堂問政第426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595章 兩強相遇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632章 插旗燕雲第113章 擴編第323章 血債第234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二十章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477章 天授之地第四百三十六章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59章 裝備第657章 改天換日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215章 寧死不退第771章 勝利的曙光第211章 重大發現第573章 革新戰法第693章 天威難測第674章 平夏鐵鷂子第65章 後生可畏第76章 死戰第705章 割據川陝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279章 耀州告捷第682章 捕風捉影第八百四十七章第四百一十二章宋遼威武第四百二十章第46章 死戰第五百一十一章第78章 進軍第263章 後顧無憂第638章 宗弼求和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八百七十五章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39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810章 翅膀硬了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573章 革新戰法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