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天授之地

鳳翔府,幸厔縣。

幸厔是鳳翔東部第一縣,位於渭水之濱,地處關中平原西部。大金陝西都統耶律馬五,率三軍帥,七萬戶,數十員猛安,集結步軍六萬,馬軍兩萬,其計八萬大軍鋪天蓋地而來。當然,這八萬大軍裡面,真正的金軍,包括女真本軍、渤海軍、奚軍、契丹軍、漢軍,有三萬多人,其他的都是漢籤軍或者河東軍。

鄜州的大捷,使得金國在陝西的最高長官完顏婁宿,不得不將兵權交給馬五,甚至讓自己的兒子也追隨在他的帳下效命。這正是這一戰,重創西軍銳氣,極大地鼓舞了金軍的信心,使得馬五在金軍中樹立起了高度的威望。因爲在這之前,能把西軍,尤其是虎兒軍擊潰,注意,還不是擊敗,是擊潰,從來沒有。

而馬五本人也躊躇滿志,知道這回就看自己了,收取陝西全境,打通入蜀的通道,創立不世之功,捨我其誰?作爲一個契丹人,能做到這一點,實在難能可貴。在馬五的戰略中,往西走,不僅僅是爲了追擊西軍殘部,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拿下鳳翔府,作爲日後進攻陝西西部和入蜀的前沿根據地。

現在,他距離這個前期目的已經不遠了,因爲腳下便是鳳翔府的地界。馬五精通漢學,他知道“風鳴歧山”就發生在腳下這片土地上,他還知道,這裡誕生了周王朝,孕育了今天中原文明的萌芽。他甚至知道,中國的典章禮樂制度,道德行爲規範,法制文明,政治文明,幾乎都是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的。

有鑑於此,佔領鳳翔府不光是出於軍事上的目的,對於馬五本人,更有滿足內心強烈報復慾望的初衷。他不是報復徐衛,因爲他首次作爲最高指揮官跟紫金虎正面對決就取得大獲全勝。他要報復的,是大宋,這個背信棄義,摒兄弟之盟,助金滅遼的小人之國。

馬五是受過正統儒家教育的契丹人,他對遼國的覆亡深感痛心。雖然他降金,在儒家十分重視的“節”上有所虧損,但是他時時刻刻想着要替女真人掃滅南朝。或許就是爲了慰藉他心中“大節有虧”的不安。

鄜州大捷,吹響了金軍收取全陝的號角,更點燃了馬五的希望!

渭水之濱,旌旗滿野,金國大軍揮汗便成雨,投鞭即斷流。說來也巧,此番金國大規模對宋用兵,其實根本沒有考慮西路,將主要力量都放在完顏兀朮的東路軍攻中原江南上。可沒想到,西軍大舉反攻,又在鄜州一敗塗地,這個機會金人怎麼肯放過?

消息傳回金國時,女真的貴族宗室們甚至驚訝地預測,難道滅宋就在明年?

耶律馬五一身鋥亮的鎧甲,外頭披着一領由雪狐皮製成的大氅,一片純白,非常扎眼!腰裡挎把彎刀,手中執條馬鞭,雖然行軍途中不曾言語,他臉上,不自覺就流露出雄心萬丈的模樣。這份驕傲,恐怕跟另一位在西域重建遼國的契丹人比起來,也不遜色。

看着滿野的軍隊,又回想起前些日子在鄜州的大捷,馬五有足夠信心輕取鳳翔府。據張俊說,他和姚平仲率領了六萬大軍攻打鄜州,後來根本清掃戰場,統計戰果,金軍評估姚平仲逃出去的只有一萬多人。徐衛出征的兵力雖然不清楚,但鑑於陝北的地形不利於大兵團推進,估計他的兵力也不多,逃回去的也極少。

西軍的實力遭到了沉重的打擊,否則,他們也不會放棄坊州、耀州、京兆府。撤往鳳翔府恐怕也是權宜之計,只要金國大軍一壓境,他們只有繼續逃跑的份。得了這處戰略要地,金軍就不用再依靠延安府作爲立足的根本了。

“活女歸來。”部將的聲音將他從思緒拉了回來。擡頭眺去,果見前頭一支馬軍蜂擁而來,正是活女率領的四千精騎。不過,這晃眼一看,似乎沒有四千?怎麼回事,遇到伏擊了?這廝當初在華州讓紫金虎戰敗,別說這一回追擊殘敵也摔個跟頭吧?

不多時,活女單騎奔來,至他面前五步勒住繮繩。看活女這副形容,馬五就知道他們剛經過了激烈的戰鬥,因爲活女的頭盔都不知讓誰挑飛了,鎧甲上也是血跡斑斑。

“都統,我率四千騎沿渭水追擊,至郿縣境內追上人西軍殘部。然西軍一支騎兵斷後,我部與之交鋒,被阻擋下來。”活女面無表情地報告道。

馬五眉頭一皺,問道:“那你怎麼又調頭回來了?”

“見我軍追上,西軍唯恐有失,又派一支馬軍來援。激戰中,一長身陰面的西軍驍將,使丈長鐵矛一支,所向無敵,許是當日救援徐衛者。又有一番將,或是党項人,使長槍,刺死我猛安一員。末將見其勢大,不得不引軍暫退。”活女說道。

馬五倒也不以爲意,謂左右笑道:“這馬上功夫,素來是我們北方人自詡的看家本事。沒想到,如今宋人也猢猻效人,學了個有模有樣。”

左右將佐皆大笑,馬五轉頭對活女道:“無妨,你且歸隊,待我提大軍收了這鳳翔府,自然還有跟西軍交手的機會。”

活女本來以爲,自己小挫歸來,都統必然責罰,沒想到連句重話也沒有,心中倒詫異得很。其實他哪裡知道,如今的耶律都統,根本不在乎這小打小鬧的得失,他眼裡看的是陝西全境。

不說馬五這頭引大軍前來,卻說徐家三兄弟和姚平仲引西軍殘部一路西撤,本來,其目的地,是鳳翔府城。但金軍來得極快,既然對方的前鋒馬軍已經追上我們,那金軍主力也就不遠了。

西軍又帶着百姓撤退,腳程自然沒有敵人快,如果非要撤到府城乃止,那這一路上只怕會被金軍殺得伏屍遍地。此時,徐洪就提出了,留一部分兵馬阻擊金軍,其他的會同百姓往府城撤。

這個任務,姚平仲有心無力,他手下只有一萬餘兵殘兵敗將,且多傷員。徐四徐五手裡,倒有三萬宣撫處置司直屬部隊,本來這個任務應該由他倆兄弟承擔。但徐衛堅持把責任攬了過來。

兩位兄長和姚平仲都勸,說你有傷在身,而且這回南路討司又損失嚴重,再者,你是都統制,還是趕緊到鳳翔府去坐鎮指揮吧。

但徐衛堅持己見,首先,他認爲這裡是他的防區,守土抗戰他責無旁貸。其次,鄜州失利,他深以爲恥,自願爲大軍斷後,聊盡綿力。雖然在獅子口,他折了兩萬兵,但留守後方的部隊尚有兩萬七千人。當然,這沒有包括他留在保安軍的一萬兵力。最後,現在後力最強的,就是徐四徐五手中的宣撫司直屬部隊,他們應該趕緊到重要關口駐守,以備局勢持續惡化,這纔是好鋼用在刀刃上。

他現在仍是陝西都統制,徐洪等人犟不過他,只得答應。當下決定,西路招討副使姚平仲引軍會合百姓及各軍傷殘往鳳翔府撤退。徐勝徐洪引宣撫司直屬部隊去寶雞,駐守大散關。

關中之所以叫關中,是因爲東有函谷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西有散關。散關,就是大散關,控扼川陝交通要道,這裡是入蜀必經之地。如果徐衛在前頭失利,徐四徐五還可以扼守大散關,阻止女真入蜀。

商議停當,各軍便要分頭行動,徐衛離了軍隊,策馬前行。至一處車隊時停下,這支車隊載的都是南路討司官員家屬。

掀起一輛馬車的簾子,裡頭坐着兩個人。大人是名年約三旬的少婦,衣着雖樸素,卻難掩麗質,粉黛雖不施,亦不無妨豔麗。更兼爲人母后,愈加成熟,正是徐衛結髮妻子,張九月。而她懷中抱一女童,不到兩歲,已能說能走,穿一件鮮紅的棉襖,脖子上掛個玉鎖,映襯得一張粉嫩的小臉煞是可愛。這孩子隨母,雖只一歲有餘,卻已然是個小美人胚子。

“九月,金軍追上來了,現在百姓家屬都跟熙河兵撤到鳳翔府。三姐的車就在後頭,一路上你們互相照應。爲夫要留下來斷後。”軍情緊急,徐衛沒有多餘的話。

張九月聞聽此言,花容失色,移坐到車前,驚道:“官人身上箭創未愈,他們怎能讓你斷後?”要知道,她是將門虎女,徐衛回到長安時,身中兩箭,她尚且不驚,知道行軍打仗再所難免。但此時,她卻忐忑不安,因爲她知道留下來斷後要擔多大的風險!

“別說胡說,我是都統制,我若不願,沒人能強求。軍中之事,你多有不明,只需照顧好自己和女兒便是。”徐衛說道。

張九月明知軍令如山,無法更改,此時只得伸出手去,緊緊握着丈夫厚實的手掌,堅定道:“那我和女兒在鳳翔府等你!”

徐衛點點頭,目光落在女兒身上。徐嫣還小,並不明白爹孃在說什麼,一雙大眼睛只呼閃呼閃地盯着父親看。

紫金虎常年征戰,早就心如鐵石,但一看到女兒,沒來由地心頭一痛。張開懷抱,柔聲喚道:“幺女,來。”

徐嫣沒看過父親戎裝的樣子,好像有些陌生,緊緊靠在母親懷裡不肯動。張九月一見,輕輕推了她一下,說道:“嫣兒,快去讓爹抱抱。”

徐嫣聽了,這才邊張開雙手,邊往父親那裡走去。徐衛一把抱過,緊緊摟在懷裡一陣,又在女兒小臉上親了一口,仔細看了兩眼,這才遞迴九月手中。深深呼出一口氣,沉聲道:“快走吧!”語畢,不作絲毫停留,放下車簾,扭頭就走。

“爹……”背後,徐嫣突然放聲大哭,張九月只得抱着女兒輕輕搖動誆哄。

大軍化作三路,分走南北,徐衛的部隊停留下來,他立即召集統領以上武職,並宣撫處置司參謀參議幹事等幕僚,商議阻擊方案。

沒有莊嚴的節堂,也沒有威義的大帳,甚至連條板凳也沒有,數十名戰將官吏席地而坐,共議大事。所有人幾乎無異議地認爲,如果就在此地阻擊金軍,那簡直是命懸一線。方圓十數裡,一馬平川,別說山丘,墳包幾乎也看不到一個。現在我們兩萬多兵力,要跟金軍主力周旋,不依託地形是絕對辦不到的。

“大帥,郿縣境內地勢平坦,無險可守。但從此地往西,入歧山縣境,地勢與此地迥然不同,或者能有我軍用武之地。”一名原屬秦鳳軍種師中部的戰將說道。

徐衛神色凝重,立馬道:“地圖。”

部將取過地圖攤在地上,那時的軍用地圖非常簡單,除了城池所處方位之後,只標明瞭大型的山川河流,衆人能從這副圖上看到府州縣治,各種礦監,以及終南山。但對現在的虎兒軍來說,沒什麼用。

“此去歧山縣已經不遠,李成衛,你速派踏白軍騎西進,偵察地形,凡有利於防守者俱須回報。同時,遣馬軍刺探金軍進度,隨時上報。張慶,此番撤退匆忙,軍中器械物資你立即彙總統計,要有詳細的數目上來。全軍繼續西進,往歧山進發!”徐衛一連串地下達着命令,衆將都屏氣凝神傾聽。

次日,徐衛所部入歧山縣境。踏白軍回報,金軍追趕甚急,與我軍距離已在百里之內。今天之內,恐將遭遇。其時,軍中將領俱驚,虎兒軍新敗,士氣低落,將領們也不免些許消沉。徐衛勉勵部下,並未喪志,一衆將佐見他帶傷在身,仍舊奮起,軍心稍安。

上午時分,部隊入歧山縣已十數裡,斥候上報,金軍已經在七十里外。此時,另一支踏白馬軍方纔回報,往前八里地,於渭水北岸,有一曹碑鎮,鎮西南,有一處地形,可堪防守。

徐衛聞訊,火帶率領主要將領前往查看。

曹碑鎮,據說是魏武曹操在此勒碑以記戰功之所,只是時至今日,魏武曹碑已不可尋,只留下了鎮名。鎮中有百姓近千戶,徐衛路過,特意派人前去知會鎮中未隨西軍而走之百姓,言金軍將近,或將爆發戰事,讓百姓暫避一時。

踏白前軍探到的那處所在,在鎮西南不到三裡。從進入鳳翔府起,一路皆是平途,罕見山區。但到了歧山縣境,地勢漸漸隆起,而至曹碑鎮境,愈發明顯。

這處所在,不啻鬼斧神工之作。地形在此處突然擡起甚高,形成一處高臺。最特別的處,這處高臺很明顯地分成上下兩層錯落,其形狀頗似軍官們所用的朱記。當地百姓向徐衛報告,這處高臺無名,雖然方圓好幾裡,便其上沒有耕地,鎮中百姓一般也不用。只有那些不怕事的後生晚輩,背弓帶刀常去狩獵,常有猛獸出沒。

徐衛引部將近前查看,見那處高臺臨近渭水,與對岸的終山大山相呼應,但背後,又是一片坦途。據說,只要過了這裡,就可長驅直入寶雞。

“大帥,這高臺乃天授之地!”吳玠面帶喜色說道。

天授之地?實在沒有別的詞更適合形容這裡了。此處方圓數裡,足可藏兵,南臨渭河,北依鳳鳴山,中間卡着曹碑鎮。金軍若要通過,要麼控制鳳鳴山,要麼就拿下這處高臺!當然,如果金軍有那個實力走水路,另當別論。

“這高臺形勢陡硝,大帥,如果選定此地阻擊,必要早作準備。金軍今日之內,恐將與我遭遇,時間緊迫啊。”馬擴提醒道。

徐衛一時沉默,思索片刻之後,當即蹲了下去,衆將見狀,都席地而座。徐衛拿馬鞭之把在地上划着,眨眼之間,鳳鳴山和高臺的形狀便躍然於地面。又在中間劃一個叉後,紫金虎道:“這是鳳鳴山,曹碑鎮,高臺。”鳳鳴山山勢險峻,馬五的大軍不太可能從這裡翻躍過去,如果我軍駐守這處高臺,他必傾全力來攻。此天授之地,上下錯落兩層,給了我軍足夠的佈置空間。依你們看,兵力如何佈置?”

“這好辦!”楊彥立即接口。他遙指高臺第一層道:“要上去,面向我們這一面容易走。我軍就在第一層多置拒馬鹿角等障礙,其後,弓箭手,重步兵佈防。第二層,距離稍遠,且地方不大,牀子弩,神臂弓就佈置在此。我們有糧食,金軍只要衝不過去,也斷不了我們的水源,可以堅守到其他兩路到達目的地!”語至此處,停了停,象是在回味推敲自己的話,而後道“沒有問題!”

張憲盯着看了半晌,詢問道:“飛火砲最高能射六十步,如果能弄上去,也可派上用場,只是麻煩一些。”

徐衛沒考慮這個,雖然他有火器的優勢,但他也明白一個道理。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並不是武器。如果能用上最好,就算不能,以虎兒軍現在的裝備也足以抵擋。現在的問題在於,金軍與我相距不過七十里,今天之內遭遇的可能性極大,時間如此緊迫,沒有妥善準備的機會!

———————————————————————————————

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571章 摧枯拉朽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649章 徐郡王第177章 兄弟聚首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367章 坐堂問政第153章 虛虛實實第453章 總管諸軍第456章 捨近求遠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184章 壯志雄心第349章 定戎大撤退第46章 死戰第232章 謀劃陝西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652章 折家折了第490章 回是不回第791章 唱雙簧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85章 真相大白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514章 朱記關首戰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238章 圖謀河東第736章 怎麼回事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608章 四個女人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70章 陰招第346章 打吧第182章 糾結第492章 試炮第720章 宰相密謀第637章 翻手爲雲第593章 徐太尉第七百四十三章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369章 謀劃襲擊第239章 搶佔先機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353章 斷絕水源第140章 小娘子第615章 養寇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186章 滑州事變第552章 東京第195章 非卿不娶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735章 舉國振奮第492章 試炮第235章 煤老闆第275章 兄弟密謀第222章 捅月亮第八百四十九章第496章 湖上密謀第263章 後顧無憂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740章 三年後第427章 手足之情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106章 大動作第八百八十二章第482章 激烈爭奪第127章 攪局第513章 突來之戰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136章 失控第43章 蔡大忽悠第480章 女人的撫慰第550章 竟收奇效第579章 裡應外合第100章 難怪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588章 拒絕稱臣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195章 非卿不娶第207章 初到長安第824章 也別惹我第42章 小螞蚱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八百三十六章第36章 手下留情 我等投降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八百五十四章第488章 復出?第804章 造反第232章 謀劃陝西
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571章 摧枯拉朽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649章 徐郡王第177章 兄弟聚首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367章 坐堂問政第153章 虛虛實實第453章 總管諸軍第456章 捨近求遠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184章 壯志雄心第349章 定戎大撤退第46章 死戰第232章 謀劃陝西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652章 折家折了第490章 回是不回第791章 唱雙簧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85章 真相大白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514章 朱記關首戰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238章 圖謀河東第736章 怎麼回事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608章 四個女人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70章 陰招第346章 打吧第182章 糾結第492章 試炮第720章 宰相密謀第637章 翻手爲雲第593章 徐太尉第七百四十三章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369章 謀劃襲擊第239章 搶佔先機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353章 斷絕水源第140章 小娘子第615章 養寇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186章 滑州事變第552章 東京第195章 非卿不娶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735章 舉國振奮第492章 試炮第235章 煤老闆第275章 兄弟密謀第222章 捅月亮第八百四十九章第496章 湖上密謀第263章 後顧無憂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740章 三年後第427章 手足之情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106章 大動作第八百八十二章第482章 激烈爭奪第127章 攪局第513章 突來之戰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136章 失控第43章 蔡大忽悠第480章 女人的撫慰第550章 竟收奇效第579章 裡應外合第100章 難怪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588章 拒絕稱臣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195章 非卿不娶第207章 初到長安第824章 也別惹我第42章 小螞蚱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八百三十六章第36章 手下留情 我等投降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八百五十四章第488章 復出?第804章 造反第232章 謀劃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