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雖是五月,但今夏的炎熱已經初露端倪。不到下午,太陽已經把大地烤得一片泛白,羣山原野之中,草木抵不住日頭,都無精打采地垂着頭。間或一陣涼風吹來,雖沙沙作響,但也無濟於事。

這裡是河南府治下,西京洛陽地界。漢唐繁華之都,今作禽獸之園。從粘罕的女真大軍第一次佔據洛陽,大肆破壞,再到完顏婁宿逃入河南,又遭兵禍。西京洛陽之殘破,較諸地尤甚。

徐衛過洛陽時,專程進去視察了一番。但見宮殿崩塌,民宅破損,十室空其六七。自原西京留守張叔夜父子帶兵南下之後,歷任留守皆不到任,朝廷在此地的行政陷於癱瘓。最要命的,是羣盜蜂起,攪得河南府不得安寧。而這裡面,有很多盜匪,都假託義軍。借勤王之名,行禍害之實。鎮江行在顧東京尚且不暇,何況洛陽?

天氣炎熱,徐衛和他的衛隊縱馬狂奔於驛道之上,但見騎士揮汗如雨,戰馬鬚毛貼身,端得是辛苦。遙望前方一片林,樹木參天,正好避暑。他遂下令前去歇息一陣,喝口水,吃些乾糧再走。

衛士雀躍,都抽上一鞭,催馬快行。就在此時,忽聽旁邊一聲喊,驛道兩旁不知擁出多少人影,嘩啦啦一片全圍了上來,擋住了去路。徐衛勒住繮繩,衛士們挺槍架弩相向但見對方形容,雖執兵刃,但多穿布衣,少數人披着皮甲鐵甲,甚至還有打赤膊者。將去路堵死之後,或許是因爲看到對方全副武裝的緣故,這些人不敢靠前,只是圍着。

人羣中步出一個,四十多歲年紀,裸着上身,手裡提柄鐵骨朵,除了一身橫肉之外,胸口那團黑毛分外扎眼。站在道路中央,舞了舞手中鐵錘,徐衛估摸着他是要說,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之類的開場白。

“呵,呸你這羣賊配軍從哪處來,到哪處去?照實說便罷否則,爺爺請你吃板刀麪”

再次聽到久違的話語,徐衛覺得分外親切。他當初剛起事時,時常聽得這句“要吃板刀麪還是餛飩麪”。當下覺得好笑,我就是靠剿匪起的家,你這羣撮鳥居然犯到老子頭上來了?

莫看這裡圍着數百號人,但在他這支衛隊面前,都是些插標賣首的土雞瓦犬。徐衛沒搭理他,隨行的杜飛虎按刀冷聲問道:“你這夥撮鳥是甚來歷?照實說便罷,否則,一人不留。”他沒有歇斯底里,沒有聲色俱厲,就象跟你作買賣似的,心平氣和。但徐衛那百餘名衛士聽了這話,知道,這就是命令

那夥賊人顯然沒料到對方如此猖狂,一陣吃驚之後,紛紛怒吼,詐呼着要擁上前來奪馬匹兵器。要鬧得再兇,也沒人敢帶個頭。

徐衛此次赴鎮江行在,那是有期限的,更何況他還琢磨着要去東京看看,哪有閒工夫跟這些鳥人扯蛋?舉起馬鞭,不耐道:“聽清楚了,灑家有事在身,不取你等性命。識相的,早早滾開留顆腦袋多吃幾年乾飯”

“呵好狂的賊廝爺爺今天……”

話剛至此處,徐衛臉色一變,手中馬鞭猛然揮下幾乎是在同時,只聽“嗖”一聲破空,一支羽箭正中那半裸漢子的咽喉百餘騎士同聲發喊,催動了戰馬

那夥賊人見對方猝然發難,還沒有回過神來,騎兵已經衝到面前。一時間,哭爹喊娘,一陣混亂。你推我,我擠你,施展不開。騎士們手中的長槍大刀一通招呼,撂倒一片,眨眼之間便衝了過去,留下一地的屍首。

徐衛頭也不回,直往東去。衛士們也不戀戰,衝過之後,稍行得遠些,便收了器械,專心趕路。孃的,這河南府也忒亂了,想來東京周邊也好不到哪裡去。要是在陝西,敢早他孃的剿個乾乾淨淨

奔行約半個時辰,估計遠離了那夥賊人的活動範圍。徐衛才下令尋個陰涼處歇歇腳。衛士們不解甲,不卸鞍,席地而坐,吃喝起來。杜飛虎掰了半塊饅,連同水袋遞給徐衛。後者接過,先咕咕灌了一氣,這才大口大口嚼了起來。

“相公,照這個速度,用不了六月底,便能抵達鎮江府。”杜飛虎喝了口水後說道。

徐衛思量片刻,問道:“此地距離鞏縣還有多遠?”

“明天上午準到。”杜飛虎回答道。

徐衛點點頭,面色一片肅穆:“嗯,路上看有沒有城鎮集市,買些紙燭清香,採辦些果品刀頭。”老父徐彰辭世後,因家鄉河北爲高逆佔據,暫時不能歸葬故里,朝廷明令,以元勳的資格陪葬在鞏縣皇陵之側。這幾年戎馬倥傯,清明春節,也不能前去招募。此番路過,如何不去祭拜?

杜飛虎應下,正欲進食時,忽見數名衛士躍起朝西張望,但見遠處有塵頭揚起,似乎有人追來?聯想到剛纔跟賊人的衝突,杜飛虎沉聲道:“相公,想是那賊人同夥前來報復相公有事在身,就不與他們糾纏了吧?”

“人困馬乏,對方若鐵心要追,定然能追上。再說我堂堂之師,還怕他幾夥毛賊?”徐衛冷笑道。他這支衛隊,都是從選鋒軍中挑出來的,精銳中的精銳對付這些賊寇,哪個不是以一擋百的人物?就是來上幾千人馬,結果也只有一個。

“那相公且歇着,待卑職滅了這夥賊人。”杜飛虎說罷,把兜鍪往頭上一套,執了徐衛送給他的那柄狻猊刀,憤聲道“弟兄們殺賊”

除了十數騎護衛主帥外,其他將士紛紛上身,擺出攻擊陣形。此時,來人已經映入眼簾。待看清了,卻有些驚訝,怎麼纔來這幾個?

片刻之間,對方已近眼前。只有數十騎,二十多步以外就已經勒停繮繩,跳下馬背,步行趕來。

這夥人都穿便衣,雖然帶有兵刃,卻是弓不離鞍,刀不出鞘。數步距離,餘衆皆停,只有三五人來到近前。爲首有兩人,年紀都在三十開外,看長相便知道,這是兄弟倆。一般的身材魁偉,相貌堂堂。蓄把短鬚,裹着頭巾那位,應該是兄長,後頭穿身鐵甲葉,腰裡挎把刀,面黑無須的應試是弟弟。

這幾個人到了騎兵陣前,抱拳行禮,那兄長朗聲道:“敢問諸位弟兄,可是自陝西來?”

杜飛虎審視着他,冷聲道:“是又怎樣?不是又怎樣?”

“哈哈這河南府的官軍,斷無此般威風若非西軍,怎能殺得我那些部下毫無招架之力?”那人大笑。

“哼若非有事,斷叫你這班剪徑強人片甲不留”杜飛虎說話時,手中狁猊刀又擡起幾分。

那人視而不見,再度施禮道:“誤會誤會在下翟興,這是我弟翟進。我兄弟並非強人。我曾受朝廷敕封,委爲京西兵馬使。如今在此地勾當,絕非剪徑之說。”

在後頭吃喝的徐衛聽到這裡,透過縫隙打量了這人幾眼。

“既受過朝廷敕封,如何又落了草?又如何敢使人阻我去路?分外是胡言亂語我家官人說來,你等草寇之流,本不值一提。但三番再次尋釁,留你不得”杜飛虎將刀一舉,就要動手

駭得隨那翟家兄弟前來的人馬紛紛亮出了兵器一時間,金石交接之聲響成一片

此時,翟進突出驚人之舉。撲通半跪於馬前,拱手道:“節級容稟我弟兄本受東京留守司節制,徐相在時,對我等好生照顧提攜。怎知後來換了個杜留守,容我等義軍不得,要麼火併,要麼解散。我頂撞他幾句,他便要害我性命。我一氣之下,逃離東京,將部隊拉到此處。絕沒幹半點害民的勾當,只是掃清了洛陽周邊數股賊人。西京留守司曾遣兵來攻,被我一陣殺敗。因此,今日探得有官軍出沒,弟兄們誤以爲是西京留守司部隊,因此有了這遭誤會。兄弟此來,專爲致歉,並無惡意,請節級明察。” Wшw. ttκд n. ¢O

聽他說得有眉有眼,倒讓人有些將信將疑。那翟進見對方不應聲,擡頭去看,只見騎兵們閃開一條道來,一位官人信步而出。

看他年紀,在三十以下,身長七尺,端得是好相貌五官俊秀,輪廓分明,兩道劍眉英氣勃勃,一雙鷹眼神彩飛揚。雖只穿着黑色直裰,作尋常妝扮。但從這些剽悍將士的神態中不難看出,這位纔是真正的人物

“我問你,你既受過敕封,作京西兵馬使,可有憑證?”徐衛朗聲問道。

翟進立即從身邊取出一物,雙手奉上,答道:“官人,翟進有朱記一顆,可爲憑證。”

一名衛士大步上前取了朱記,轉交徐衛。只見那上頭“京西兵馬使”五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然是假不了了。

徐衛將朱記交還,語氣也隨之各緩:“起來說話。”

翟進起身,又看了對方一眼,觀其形容舉止,越發覺得他不是尋常軍官。

“東京留守杜充,已被鎮江行在革職查辦。今原副留守張所扶正,正廣召四方豪傑志士,充實軍伍,豈非你等效命之時?何不率部投奔?”徐衛問道。

翟進聽他提起杜充張所時,直呼名諱,心裡越發驚疑。答道:“小人正有此意,只是,從前種種恩怨,恐非一時能夠化解,怕只怕上頭不體諒,追究下來。”

“你既無害民之舉,又有報國之心,何懼之有?再說如今用人之際,些許罪過,都可不究。這樣,等到了東京,我替你開脫。”徐衛道。原來,他從徐紹徐良處都聽過這翟家兄弟的事蹟,知對方並非歹人,因此願意引薦。

翟進並一班部下聞聽此言,不禁欣喜但同時心裡也懷疑,看你年紀並不大,有那個臉面麼?東京留守司能聽你的?

翟進再三思索,大着膽子問道:“小人斗膽請教,不知這位官人高姓大名?”

“這你不必問,自去收拾人馬投東京。”徐衛揮揮手,轉頭而去。跨上戰馬,望了他弟兄一眼,往東絕塵而去。

翟進等人在後頭看着,那翟興嘆道:“此人好相貌好風采不知是陝西哪位長官?”

“西軍精銳之師,藏龍臥虎,能征慣戰之將比比皆是,如何猜得中?幸有此人,你我弟兄總算有出路了”當下,引衆還山寨,收拾行裝,整頓人馬,前往投奔東京不提。

卻說徐衛一路快馬加鞭,至鞏縣時,前去祭拜先父。得知雖值亂世,但鞏縣乃大宋歷代先帝的陵寢的所在,東西兩京留守司不敢大意,一直派兵保護,因此未受破壞。徐衛在徐彰墓前焚香叩首,稟報了自己數年來的經歷和家人的境況。並向父親在天之靈承諾,必在有生之年,將先父忠骸歸葬故里。

掃墓完畢,繼續東行,於五月中旬抵達東京地界。他曾在東京爲官數年,對此地甚爲熟悉,比如東京西北郊的牟駝岡,他的部隊曾經在那裡駐紮許久。再比如那山上的禪寺,當年李綱召集武臣密商對策,他就是其中一員。故地重遊,物是人非,不免有幾分惆悵。

如今,曾經的京城,首屈一指的大都會,趙宋王朝皇冠上最閃亮的一顆明珠,十數代帝王苦心經營的所在,已經滿目瘡痍。那東京四周,原來星羅棋佈的集鎮,幾乎全部衰敗。十室九空,房屋廢棄,雞鳴犬吠之聲一無所聞一直快到東京城下,始見人影。

沒想到,從自己離開東京去陝西,這才幾年光景?怎地恍若隔世一般?

徐衛苦笑一聲,催馬進城。幸好,東京再怎麼說,曾經也是上百萬人口的大都市。雖然幾歷艱險,但城池從未被攻破。這城裡的情況稍好一些,雖然不復當年揮汗成雨,連袖成雲的盛況,但街市上往來的人羣,彰顯着這座城市還有相當的活力。

徐衛帶着衛隊穿街而過,行走於他當年熟悉的各處。到西水門時,他在徐府門前停留了片刻。聽姐姐說,自他和徐勝任職陝西,再加上父親辭世,徐秀萍夫婦也隨之遷往西陲,這西水門徐府便成了無主之所,於是就給變賣了。

徐衛身負皇命,時間有限,再加上這裡如今已經是別人的產業,不方便參觀。於是停留片刻之後,催動戰馬,尋東京留守司而去。

天子南巡,東京城裡各個部門也都隨同前往,但日常辦公的衙署卻還是保留着,這也是一種象徵意義,表示說朝廷有朝一日還是會回來的。

徐衛注意到,東京軍民,早已失去了在天子腳下的那份榮耀。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神情麻木,憂心忡忡的臉龐。這些被拋棄的人們,並不知道等待他們的是什麼樣的命運……

東京留守司設在東華門內,此刻,這裡儼然已是山東河南這一帶的最高權力機構。衙門之前,士兵林立,執槍挎刀審視着來往的人羣。當看到徐衛這一行人時,明顯緊張起來,尤如驚弓之鳥。顯然,不久前僞韓軍隊的進攻,讓東京軍民還心有餘悸。

徐衛剛下馬,腳沒沾地,就有一名軍官上前問道:“敢問長官從何而來?”

“請通報一聲,陝西南路招討使兼兵馬都總管徐衛,前來拜會東京張留守。”徐衛客氣道。

對方應下,轉頭朝裡去通報,方走出不到兩步,猛然省悟急轉過頭來上下打量,徐衛紫金虎我的個天這不是假的吧?徐衛站在眼前的這位相公,竟然是徐衛莫說是他,那留守司衙門之前的衛兵聽了這話,個個驚駭名震兩河陝西的紫金虎,居然出現在東京

軍官飛快地報入了衙門內,不多時,只見數人匆匆而來,走得甚是急迫。行在最前頭那人,年不滿五十,身形削瘦,形容憔悴,倒一雙眼睛卻透露出剛毅。鼻樑高挺,嘴巴緊抿,留着數縷長鬚,仍不失儒雅之態。正是徐衛麾下大將張憲之父,如今的東京留守張所

“不知徐招討前來,有失遠迎,還望莫怪”張所上一前來,就拱手說道。他雖然和徐紹一樣,是方面大員,但資歷就淺多了。當初徐衛在牟駝岡練兵的時候,他纔是一個七品的御史。所以託了關係,將兒子張憲送到徐衛麾下。如今,雖拜東京留守,但仍只是個四品,徐衛卻是正三品的上護軍。再加上兒子張憲受徐衛照顧提拔,因此於公於私,他都要客氣恭敬一些。

徐衛正色還禮:“張留守何必客氣?徐某此來,只是路過走訪,並非公幹。倒是我叨擾了。”

“哪裡話?徐招討在陝西屢敗金賊,誰不拍手稱快?我司正需徐招討這樣的長官蒞臨指導”說這話的,是一位鬚髮花白的老者。徐衛與他算是舊識了,宗澤宗汝霖,東京副留守。

“老大人向來可好?”徐衛執後輩禮問候道。

寒暄一陣,張所宗澤請徐衛入內茶敘。到花廳分賓主坐定,奉上茶水,徐衛也不等對方問,自報了此行目的。言天子見召,路過東京,前來走訪。

雖然不是公幹,而且他又是個武臣,但好在張所宗澤兩個文吏都和他或多或少有些交情。因此也不避諱,將東京留守司目前的情況簡要說了一下,又提及了前些日子僞韓軍來攻一事。並通報了鎮江行在關於加強東京留守司軍備的情況。現如今,東京留守司正大規模擴充軍伍,招募勇壯,廣選賢能。

徐衛心裡雖然明知,中原地區軍備最爲薄弱,而且要充實不是一年半載就能夠達成的事情。再者女真人和高逆恐怕也不會給你這個機會。但這個話,是絕對不能在此時此地說出來的,遂只聽不說。

待對方言畢,他才道:“哦,對了,徐某來時,途經洛陽。遇到一支兵馬,自稱京西兵馬使,有兄弟二人,喚作翟進翟興,兩位留守可有耳聞?”

宗澤立馬接口道:“這兄弟二人以勇略見稱,當初,杜充在任時,對義軍持打壓態度。不顧我等反對,強行兼併解散,翟家兄弟負氣出走。近來,我等數次遣人持書去召,但對方一直有顧慮,未見行動。怎麼?他兩個可是衝撞了招討相公?”

“那倒沒有,只是路上遇到,他兄弟二人前來拜我,言明情況,有重歸建制之意。但這是東京留守司的事務,本帥不方便插手,就幫忙帶個話吧。”徐衛笑道。

“這有何妨?本司正是用人之際,翟家兄弟都是干將,求之不得。今有徐招討仲介,想他兄弟兩個再無顧忌之心。這事,倒要多謝招討相公了。”張所拱手道。

徐衛說聲客氣,卻見一人搶進廳來。定睛一看,認出此人正是韓世忠。

“卑職韓世忠,見過徐招討相公。”

“此行是私晤,並非公幹,不必挽泥於禮數。”徐衛笑道。韓世忠在徐衛剛剛從大名府起兵勤王開始,就曾經在相州境內和紫金山浮橋和對方有並肩作戰之誼。只是因爲徐衛率部轉戰各地,一路高升,兩人才沒有了聯繫。

如今聚首,自然不免興奮。韓世忠如今爲東京留守司得力干將,很受重用,從張所和宗澤對他的態度就能看出端倪。反倒是另一位留守司大將岳飛不見蹤影。

談論許久,不覺天色已暗,徐衛遂告辭,並婉拒對方親自安排食宿的盛情,自去館驛歇息。時由於僞韓軍來犯造成的物資緊張還沒有緩解,便是接待這員的館驛裡,伙食條件也相當差強人意。發在徐衛是個帶兵的將領,粗茶淡飯早已習慣,也不覺難以下嚥。

吃罷晚飯,天色已暗,奔馳了一天,便是鐵打的身板也疲倦了,徐衛滅燈就寢。這一覺睡得舒坦,一直睡第二天天亮才醒。親兵端來熱水供他洗漱,正梳洗時,卻聽到。

“相公,早上有人送來一封請帖。”

在東京作了幾年官,故舊不少,聽到他來的消息,請去相聚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徐衛就沒怎麼在意,梳洗完畢之後,方纔拿起來看。這一看才知道,這封請帖正是嶽鵬舉送來的。請他得空之時,到家中一敘。

徐衛看罷,將請帖一合,當即吩咐道:“去回個話,就說我中午當往拜訪。”

整個上午,張所等人盛情邀約,請徐衛視察部隊。張宗等官員認爲,徐衛在陝西帶兵,且數以金人戰,經驗可謂豐富。難得他來一趟,如何不抓緊機會請人家提綱挈領,指導一二?徐衛再三推辭,說自己是陝西的帥臣,卻來視察東京留守司的部隊,與制不合。張所等也是一再堅持,聲稱不是檢閱,參觀而已,徐九這才相從。

東京留守司的部隊,如今初具規模,有馬步軍十餘萬人。但這僅僅是個數目,真正有戰鬥力的,還是徐紹在任期間所訓練的。首推韓世忠岳飛所部。只是,這兩支部隊軍容可算整齊,號令尚算嚴明,只是操練起來,讓徐衛這個行家一眼就看出,缺乏實戰的經驗。訓練還是流於表面,沒有擺脫從前宋軍的影子。

但韓嶽二將,都是歷史上獨擋一面的帥才,假以時日,他們統率的部隊必成精銳,這是毫無疑問的,所以徐衛倒也不託大,並沒有會把批評指正,只介紹了一些西軍訓練和作戰的經驗,以供參考。張所等官員隨身帶着書吏,一字不漏地記下。

至中午,留守司安排了飯局,徐衛已有約,再三婉拒。離了軍營後,直投嶽宅而去。

按說以如今岳飛的級別,足夠在東京城裡過得體面一些。可徐衛根據對方提供的地址找去時,竟發現,岳飛的家竟在東京城裡的夜市那一帶。這片地區一般的達官貴人是絕對不住的,因爲太過嘈雜。

到了嶽宅門前,徐衛張望了許久,因爲他實在不敢相信這是一位五品武職的住所。就跟個尋常百姓家沒什麼區別。而且看得出來,岳飛搬到這裡之後,根本就沒有修飾過,那大門都脫漆了

下了馬,從士兵手中提過禮品,徐衛親自上前問道:“敢問,此處可是嶽總管府上?”

一邊喚了兩聲,無人應答,直到第三次,方有一跛足老者出來,看了徐衛幾眼,點頭道:“正是,不知官人是?”

“請代爲通報,就說故人應邀來訪。”徐衛客氣道。

那老僕似乎腦袋不太靈光,站在原地沒動,想了好一陣才突然問道:“可是陝西來的徐招討相公?”得到肯定答覆之後,慌忙將門大開,恭請徐衛入內,同時向內高聲稟報着。

則入院子,便見一人迎了出來。個不高,比他稍矮一些,還很是壯實。身穿布衣,平凡無奇,而且大概是因爲漿洗過度,本來灰色的直裰已經有些發白。這個人一張臉上最明顯的特徵,便是眼睛一大一小。這對眼睛若長在他人身上,不免有些滑稽,但此人儀容嚴肅,一絲不苟,自有一股莊嚴在。三十多歲,正當壯年,不是岳飛是誰?

徐衛見了他,臉上露出笑容,正要說話時。岳飛一點不含糊,上來就行禮,口稱:“卑職岳飛,見過招討相公”

徐衛一手提着禮口,一手卻還要去扶他,責怪道:“居家何必拘禮?我這是來拜會師兄,何故如此?”

岳飛卻非常認真地說道:“卑職拜相公,一是因爲相公乃長官,二是敬相公屢敗女真之威名”

他搞得這麼正式,讓徐衛想親切一些也親切不起來。將手中禮品遞給那老僕,口中說道:“區區薄禮,不成敬意。”

老僕剛伸手去接,岳飛卻道:“相公實在不必如此。”

徐衛哭笑不得,好在從前就知道,歷史上吳玠敬重岳飛的赫赫戰功,曾經送過一個美女給她,結果讓岳飛給退了回來。因此並不生氣,再三道:“多年不見,一點隨手禮,也不值幾個錢,聊表心意而已。”岳飛這才收下,並請他入內奉茶。

陋室這絕對是陋室陋室銘那陋室也比不過這裡

徐衛本人,對物質生活沒有太大的要求,他的日子就算過得簡樸的。但跟岳飛比起來,他覺得自己有些象個爆發戶。岳飛這家裡,傢什倒是一件不少,可沒一樣新的就算了,連一件象樣的都沒有

那張椅子,徐衛都只敢輕輕落座,生怕壓散了它。把茶杯端到手後,徐衛不禁嘆道:“師兄果是安貧樂道。”

“正當如此,若有一日,文吏不貪財,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岳飛終於說出了這句名言。只差沒吟唱一首《滿江紅》。

跟這種從骨子裡透出方正的人說話,就是費力。徐衛此來,一是爲敘敘舊,二是跟他探討一下戰局。但從對方的態度來看,第一項可以免了。

兩人好一陣沒有說話,岳飛坐得端端正正,每端茶杯必說請。徐衛覺得拘束,索性將茶杯放下,直言道:“師兄,今留守司擴充軍伍,加緊訓練,以備不測。你有什麼看法?”

這個話題似乎是岳飛感興趣的,同樣放下茶杯,想了一陣之後,答道:“時不我待,只能爭在朝夕了。去歲僞韓軍來扣城,不過訛詐而已。下回女真人來,才真是緊要。以目前京畿地區的後力,恐怕難保東京無恙。”

到底是名將的底子,能有如此清醒的認識。徐衛點頭道:“不錯。實不相瞞,據我估計,今明兩年,女真人經過休養之後,有可能會再次發動大規模攻勢。東京首當其衝這一點,師兄心裡要有數,並及早提醒有司官員作準備。這話,我在張宗二位留守面前不好隨便議論,就只能說給你聽了。”

岳飛倒也明白其中的道理,致謝道:“多謝招討相公提醒,如今東京除了城池,已經無險可守。北夷若起大軍來攻,必難保全,當及早佈置戰局。”

“嗯,這一點,我至了鎮江行在,若有機會,也自當進言。”徐衛道。

岳飛很客氣,再次致謝。又說一陣,他主動提道:“招討相公在陝西數與金人戰,對北夷的戰術陣法想是最爲熟悉。不敢有瞞相公,上番僞韓軍來攻,卑職率部接戰。敵縱十倍於我,也奈何不得。然金軍一出,卑職與韓總管兩部聯手,亦難阻擋,其戰力可謂強悍。因此,卑職斗膽請教。”

徐衛知道,岳飛有名帥之才,悍將之勇,只是帶兵不久,缺乏大型的實戰經驗。當下,也沒有保留,依據自己的經驗,結合東京留守司部隊的實際,在沒有精銳騎兵的支持下,如何依靠步軍密集陣形以及強弓硬弩剋制對方的戰術陣法,詳細解釋給岳飛聽。一直說到口乾舌燥,飢腸滾滾乃止。

岳飛倒也不是沒有見識,命人送來飯菜招待。東京物資本就緊缺,再加上岳飛作風樸素,那飯菜就已經不是“家常”能夠形容的了。而且他又不喝酒,這飯吃得實在平淡。在飯桌上,他仍舊一直不停地請教戰術戰法……

從嶽宅出來,徐衛不禁搖頭苦笑,這個人實在無趣,無趣得緊。

在東京逗留一段時間,轉眼已至五月底,徐衛不便再遲延,辭別了張所、宗澤、岳飛、韓世忠等人,啓程南下。

鎮江府,行在。

自朝廷南遷,歷年來,在鎮江城裡,行宮已經建立完畢,大致上是仿東京皇宮而築,只是規模較小而已。趙桓雖然力介節約,但行宮畢竟不是尋常百姓家,自有一些講究。免不了耗費無數錢財,役使無數民夫,歷時數年乃成。

在行宮之內,有一處所在,名喚御津園,仿東京舊址所建。五月初夏,正是江南好時節百花盛開,綠蔭繽紛,那御津園裡,奇花爭豔,涼風拂柳,奼紫嫣紅,煞是好看行走其間,聞得花香撲鼻,看得蝶飛蜂舞,好叫人心曠神怡,忘了如今是大亂之世

那碎石鋪成的小徑上,轉出一人來。着絳紗袍,戴細紗帽,年過而立。或者是因爲江南環境怡人的緣故,他比從前在東京氣色好了許多,完全不似在中原時那般形容憔悴。正是當今大宋天子,趙桓。

趙官家閒庭信步,悠然自得,賞這滿園百花爭豔,不覺露出笑容,朗聲道:“朕少時讀白樂天詩作,有語‘江南好,能不憶江南’,彼時年少,無從閱歷,只覺空洞而已。如今才知,其言非虛,真乃發自肺腑。”

原來還有一人跟着他,和天子年紀相仿,卻是身形高大魁梧,着紫色公服,頭頂烏紗,腰裡金帶魚袋一樣不少。此人的相貌可算是特別,與旁人比起來,他的五官尤其立體深邃。眼眶稍陷,鼻樑高挺,頗有些胡兒風範。但其神態舉止,完全是一派儒雅。正是掌天下兵務的西府首腦,樞密使折彥質。

“陛下說得是,北國山河若謂壯麗,那麼南國可稱錦繡。”折仲古亦笑。

走了一陣,至一涼亭中坐下,吩咐折仲古也坐,而後說道:“趙鼎所陳之策略,朕近來一直思索,也觀察羣臣意見。部分大臣持贊成態度,但反對者亦不乏其衆。所顧慮的,便是進一步放寬武臣權限,有悖於祖宗家法。你怎麼看?”

折彥質知道,這“將從中御”是基本國策,輕易動搖不得。但同時,他又是出身於府州折氏,世代行伍之家,深知其中利弊。思之再三,答道:“臣認爲,如今中原陝西各地,總攬兵務者皆文臣,適當再放寬卻也無妨。”

趙桓聞言,久久未曾表態,良久方纔嘆道:“難吶朕繼位於危難之時,歷年來嘔心瀝血,支撐祖宗遺留之基業。每每想到兩河陷於北夷之手,中原危如累卵,便心憂如焚。祖宗之法,在乎使社稷永固,若連社稷都沒有了,祖宗之法何處施行?”

折仲古從官家話裡聽出了弦外之音,立即對道:“亂世用重典,圖變方能通,大宋眼下,沒有什麼比遏制女真更重要的事情。臣認爲,只是要在這個大前提下,可以變通。”

“嗯,近期陝西宣撫處置使徐紹將赴行在述職,朕到時再問問他的意見。”趙桓道。

正說着,只見一名內侍匆匆而來,稟報道:“官家,陝西南路招討使徐衛已抵達行在。”

趙桓聞訊露出笑容:“到了?就他?徐紹何在?”

“只是徐衛一人,未見徐紹。”內侍答道。

趙桓笑謂折彥質道:“這廝腿腳倒麻利。”皇帝徵召帶兵在外的大將赴朝,最擔心的就是對方不來。當然,徐衛還沒到那個程度。

折仲古跟徐衛是老交情了,只是一在朝,一在外,各忠其事,多年未曾謀面。如今聽他到來,也不禁笑道:“徐子昂素以忠義,敢戰著稱。陛下或許不知道,當初徐衛領兵拒守紫金山浮橋,阻金軍過河。迫使金東路軍在西軍援兵趕到的情況下無奈撤走。那時,兩河豪傑便給他取了個花名,喚作‘紫金虎’。隨着他轉戰各地,這‘紫金虎’的名號便越發響亮了。”

“紫金虎?哈哈,若論當世虎臣,他算是一個。”趙桓大笑道。

“徐衛雖善戰,但若非得遇官家識人善任,只怕如今還在橫行鄉里作浪蕩子。”折仲古適時說道。

趙桓越發高興,評說道:“朕即位以來,痛恨朝中暮氣沉沉,一班文武因循守舊,倚老賣老,因此有意提拔年輕官員。武臣之中,如姚平仲徐衛等都是朕所親擢,付以兵柄。倒好,沒叫朕失望。對了,上回陝西宣撫處置司報捷,朝中多位大臣認爲,徐衛戰功卓著,理應建節。也有人說,徐子昂年輕,若榮寵過甚,恐使其驕橫。朕考慮再三,決定緩一緩。依你之見,此番他來行在,有必要升他半級,以激勵其鬥志麼?”

第八百三十一章第47章 屠殺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774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453章 總管諸軍第3章 千王之王第830章 調走張浚第188章 神秘人物第八百四十五章第八百三十八章宋遼威武第403章 爲何冒險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393章 雷厲風行第431章 調虎離山第642章 產馬基地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36章 手下留情 我等投降第四百一十九章第186章 滑州事變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208章 威震河東第352章 徐衛的身價第665章 兵臨杭州第八百五十七章第356章 軍隊執法第四百一十七章第120章 爛招第724章 西部王第383章 送別李綱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八百六十八章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779章 意在兩河第486章 得意忘形第47章 屠殺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52章 摸營第735章 舉國振奮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14章 勇氣不是靠嘴說的第98章 面君第353章 斷絕水源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351章 全城動員第767章 噩耗傳來第577章 攻破城門第151章 一窩蛇鼠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812章 女真陰險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736章 怎麼回事第438章 吃酒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第八百五十三章第69章 密謀第478章 炮彈橫飛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260章 炸不死你第643章 將星隕落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153章 虛虛實實第366章 民變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321章 便宜行事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260章 炸不死你第384章 興師問罪第705章 割據川陝第八百五十章第四百一十六章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77章 韓世忠第八百三十六章第250章 齊集定戎第192章 班師凱旋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332章 撤得詭異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四百一十二章第251章 楊彥疑兵第八百八十二章第657章 改天換日第661章 無膽鼠輩第604章 邊境衝突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668章 鬧劇收場第55章 張叔夜第776章 凱旋而歸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555章 鎩羽而還第658章 生死關頭第242章 整軍備戰
第八百三十一章第47章 屠殺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774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453章 總管諸軍第3章 千王之王第830章 調走張浚第188章 神秘人物第八百四十五章第八百三十八章宋遼威武第403章 爲何冒險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393章 雷厲風行第431章 調虎離山第642章 產馬基地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36章 手下留情 我等投降第四百一十九章第186章 滑州事變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208章 威震河東第352章 徐衛的身價第665章 兵臨杭州第八百五十七章第356章 軍隊執法第四百一十七章第120章 爛招第724章 西部王第383章 送別李綱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八百六十八章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779章 意在兩河第486章 得意忘形第47章 屠殺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52章 摸營第735章 舉國振奮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14章 勇氣不是靠嘴說的第98章 面君第353章 斷絕水源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351章 全城動員第767章 噩耗傳來第577章 攻破城門第151章 一窩蛇鼠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812章 女真陰險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736章 怎麼回事第438章 吃酒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第八百五十三章第69章 密謀第478章 炮彈橫飛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260章 炸不死你第643章 將星隕落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153章 虛虛實實第366章 民變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321章 便宜行事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260章 炸不死你第384章 興師問罪第705章 割據川陝第八百五十章第四百一十六章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77章 韓世忠第八百三十六章第250章 齊集定戎第192章 班師凱旋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332章 撤得詭異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四百一十二章第251章 楊彥疑兵第八百八十二章第657章 改天換日第661章 無膽鼠輩第604章 邊境衝突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668章 鬧劇收場第55章 張叔夜第776章 凱旋而歸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555章 鎩羽而還第658章 生死關頭第242章 整軍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