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

bookmark

召見陳宏是趙禎的無奈,但也讓他升起了惜才之心,能爲了父親在皇帝凱旋歸朝之時當着神都城那麼多百姓攔駕告御狀,這膽氣端是了不得,一般人可沒有這個膽子。

還有一點,這個年輕人條理清晰,目的明確,即便是被三才帶入大駕滷薄的仗衛之中,依舊面不改色,並且在祭天之後還不離去。

三才在宮中的角廳見到了陳宏,對於這個固執的年輕人,他是真的挺佩服的,雖然是宦官,但並不影響三才對忠義仁孝的理解與敬佩。

但他知道自己該做什麼,雖然官家沒有說,但態度上已經說明他不想見到這個年輕,只是不得已而爲之。

三才上前道:“這位公子,天色不早,不知令慈可否擔心?”

“勞煩大官惦記,家慈並未雖陳宏前來,且家慈有言:夫枉死,母夜不能寐,家中母自由安排,此次吾兒便放心上京尋公道,陛下定會主持!”

三才的暗示已經足夠明顯了,但誰知道人家陳宏非但不同意,甚至把家中的情況也告訴他,反倒是勸慰三才不用擔心,也是告訴三才,此次他不會善罷甘休。

三才點了點頭:“既然公子堅持,那便雖雜家走一遭,官家在清涼殿中等你……這宮中可不比外面,稍有不慎便會被當作刺客,更緊雜家!”

陳宏點了點頭,並對三才拱手道:“有勞大官了!”

三才搖了搖頭便上前帶路,早知道他這麼堅持自己就不親自來了,沒想到又是一個讀書讀傻了的人,若是他機靈些便能瞧出官家並非真心召見,還如此堅持作甚?

清涼殿是神都城皇宮中的一處偏殿,在東京城中也有這樣一處宮殿,作用如同它的名字一樣簡單,乘涼用的,雖然還未到炎炎夏日,但晴空之下的灼熱已經讓人難耐。

清涼殿是整個皇宮中最涼爽的宮殿,漢代開始便有清涼殿,只不過是以石爲牀,以玉爲晶盤,盛裝冰塊,還有僕人站在一旁對着扇扇子。

唐有含涼殿,殿內有“扇車”,這就更爲先進了,如同後世的空調一般,只不過依靠的不是電能而是水能,用水轉動扇葉,風扇再對着涼水吹就能形成冷氣。

到了如今的大宋,格物迅速發展,已經開始考慮對空氣的淨化手段,廳堂裡擺幾百盆鮮花,鼓以風輪對着吹,並且在殿下還有冰窖,把冬天的冰塊儲存起來,夏天打開一角,冷風吹拂,可比空調涼爽的多,不但涼快,還能起到清芬滿殿的效果。

一到夏日,趙禎在清涼殿中待的時間最長,在這裡處理政務可以做到心靜不躁的狀態,當然這裡也是他處理私人事物之地,一些非正式或是需要低調召見的人他都會在這裡接見。

一般是接見外戚,皇族,或是一些特旨宣召的最佳地點。

趙禎坐在竹製的御座上,竹製品本就有清涼的效果,擡頭望去瞧見驚訝的陳宏打量四周趙禎並沒有開口,顯然陳宏進入清涼殿之後便被這裡的精巧所吸引。

這裡的一切對他來說都很陌生和新奇,但很快陳宏便把注意力集中起來,這是尋常人難以做到的事情。

最終還是他先開口:“瀘州江門縣後學參見陛下!”

趙禎點了點頭,再次用溫和的聲音道:“起來吧年輕人,朕知道你的來意,可以說一早就知道,你父親枉死他鄉朕亦悲痛,只要是我大宋的子民都會感到悲痛,但朕現在卻無法爲你申冤。”

陳宏呆呆的立在原地,他以爲官家召見了自己就會爲自己申冤,但誰曾想居然還是要無功而返。

“陛下!家母整理以淚洗面,草民亦是每日心如刀絞,天竺奸佞,搶我大宋貨物,殺我大宋商賈,辱我大宋天威,陛下如何能袖手旁觀?!”

“放肆!豈敢用如此口氣與陛下說話?!”

趙禎對三才揮了揮手,他理解陳宏的心情,換做是自己怕是會比他的態度更爲激烈。

“朕已經下旨封鎖與天竺的一切往來,但爲你朕會親自敕書一封派遣使者送與那耶波羅,向他索要你父親的屍骨,派人接回大宋安葬。”

趙禎說完後起身道:“你是讀書人,自然應該知曉朕封鎖天竺的用意,朕要把天竺碾碎,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困死在荒蠻之地,待其內耗,民不聊生,到時便是我大宋揮兵懲治之時,但……在此之前不能大動干戈,以免打草驚蛇。”

陳宏眼睛恢復了一些生機:“陛下的意思是終會爲家父報仇?”

趙禎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不光是你父親,朕也是在爲我大宋復仇,天竺終要爲其狂妄付出代價,你還年輕,現在收起心中的悲傷,好生讀書,若是能入仕便可爲大宋添磚加瓦,亦能爲天下百姓謀福祉,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天下讀書人哪有不希望入仕的?年輕讀書人的心中哪個沒有胸懷大志,打算一展胸中抱負的?

何況陳宏也知道官家已經把話的很明白了,至少現在不能爲父親甚遠,既然如此,那自己要好好活着,努力實現父親的期望。

趙禎的話算是給他開解了,激動的向趙禎拜下:“草民謹遵陛下教誨!”

……………………

陳宏離開皇宮的時候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朝臣們雖然都知道結果,但看到陳宏激動的模樣便知道官家不會用兵,再看到內侍手中捧着的御賜金銀便知道陳宏被官家說的回心轉意了。

大多數官員都不再糾結這件“小事”,百姓們卻喜歡湊熱鬧,當陳宏出宮之後,便有好事者向他打聽,陳宏的回答卻非常得體。

“後生,你的御狀告的如何了?”年長之人好奇的拉着陳宏,他也看到內侍手中的御賜之物。

“官家已經答應晚生的請求懲戒天竺,官家說:“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晚生要好生讀書報效朝廷,報效官家!”

老人驚訝的感嘆道:“嚇!官家居然親自答覆你了?可了不得!你要好生讀書,莫要辜負官家的期許嘞!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但他們都不知道,趙禎是答應陳宏,但卻沒有說出具體時間,可這樣依舊算是給了百信以交代。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