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

東京城中,隨着趙禎取締象棚,並把趙宗立削去郡王爵位一事在持續的發酵,宗室人人自危,而百姓官員則是誇讚趙禎這種大義滅親的行爲,當然也說趙禎薄情寡義的流言出現。

這是必然,自從趙禎登基即位,不,準確的來說是自從趙禎成爲太子以來,宗室栽在他手中的人便愈發的多了。

八大王趙元儼,汝陽郡王趙允讓,絕朝謁,出之別第趙允言,現在又到了趙宗立,難免讓人懷疑趙禎的動機,但有些人卻忘了,這些人都是罪有應得。

宗室在趙禎的管理約束下是比以前活的要累些,但卻更加的充實,宗室子弟在軍中歷練,在軍武院學習,甚至參加科舉獲得差遣官職,這都是相當難得的事情,而且趙禎鼓勵宗室子弟讀書參軍,爲此還特意在瓊林苑設宴鼓勵他們。

宗室子弟並沒有外人說的那麼慘,他們經過趙禎一系列的調教之後,愈發變得自強上進,他們已經意識到自己身上的爵位並不重要,只能給他們換來一些朝廷例行的俸祿而已,而這種錢往往被人戲稱“養蟲錢”。

宗室子弟不願成爲別人口中的蛀蟲,年輕的他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官家,朝臣,以及百姓的認可!

宗室相比官員和百姓的子弟要擁有更多先天條件,獲得良好的教育與禮法,這使得他們的基礎就要比尋常人,甚至豪門之家高上一截,有什麼理由不比他們出色?

趙宗立的事情發生之後,王語嫣已經被宗室的女眷們糾纏的鬱悶無比,皆是來探聽官家對宗室的態度,亦或是惶惶不安前來打探消息的,王語嫣是大宋的皇后是國母,亦是趙氏宗族族長的女人,地位和主母一般無二。

宗室的女眷們不來她這裡訴苦還能去什麼地方?於是整個禁中便熱鬧起來,趙禎上朝之後,這些女眷便進入禁中,趙禎下朝,她們也到點離開,簡直比點卯還要準時。

爲此王語嫣不勝其擾,但誰讓她是皇后?對待宗室只能笑臉相迎,東家長西家短的閒聊,開始還好,又楊采薇和薇拉作陪,時間長了這倆個狡猾的女子便消失不見,也不知在哪裡躲清閒!

“官家,您對宗室是不是太苛刻了些,現在的宗室可不比以前,各個出息的很,也不知是不是好事,出息了咱們要防備,沒出息吧又怒其不爭的……”

趙禎在她丰韻的翹臀上拍了一下,手便再也挪不開:“朕當然希望他們有出息,宗室乃是皇族,他們是大宋力量的一部分也是維護咱們天家的重要所在,豈能荒廢?”

王語嫣俏臉微紅,把趙禎手放在了楊采薇的身上道:“那官家爲何還要刁難宗室,趙宗立的事情在東京城傳的沸沸揚揚,宗室們可是惶惶不安的緊,臣妾的門檻都快被她們踩爛了!”

王語嫣說完便給已經坐起的趙禎穿衣,而一旁的楊采薇則是附和道:“就是嘞!每日準點的來,來了便是假模假樣的訴苦或是探聽消息的……”

趙禎笑道:“這也是人之常情,家中來了族親,自然要好吃好喝的招待,有時還要傾聽她們的鬱悶與煩惱,天家如此,尋常百姓家也是如此嘍!不過下次她們再來,你們便讓她們傳回話去,就說朕要宴請所有的宗族在瓊林苑吃一頓家常飯,確實該給宗室好好說說了。怎麼樣這下你們便能安心了吧!”

王語嫣三女眼睛一亮,總算從官家口中得了消息,這下便能擺脫那些宗族女眷的騷擾了,趙禎擡頭的時候便瞧見三女已經把自己送給她們的花簪給插好,三種不同的寶石花卉代表三個人頗有有畫龍點睛的意思,大笑着在三女的翹臀上拍了一下,趙禎邁步離開。

冬天來了,天沒亮便要頂着寒風上朝,太子趙旭漸漸的大了,十一歲的他也該接觸一點朝政,之前的監國便讓他有所得,現在則是要讓他看看自己是如何處理朝政,應對朝中官員。

禁中的道路趙禎閉着眼睛都能走,穿過大內的宣祐門便是文德殿,而趙禎並沒有向南面的大慶殿而去,而是穿過右嘉肅門前往東宮,父子兩昨日已經約定好,從今天起一同上朝。

趙旭已經恭恭謹謹的站在東宮的門口,在見到趙禎後便是躬身行禮,而趙旭則是打着哈氣的從東宮走來,瞧見趙禎後嘿嘿一笑的上前行禮,然後給趙旭一邊行禮一邊埋怨道:“二哥真是無趣,拉着我上朝幹嘛……父皇您說是吧?”

趙禎打趣的笑道:“怎麼,朕的旨意從你二哥處傳給你就不靈了?少囉嗦,今日冬至,有出郊迎冬之禮,你是皇子豈能不去?!最近愈發懶散了!看來該對你大娘娘和孃親好好說說去……”

提到楊采薇,趙昀的臉色立刻變了,連連緊了緊身上的衣服:“兒臣錯了,以後定然和太子哥哥一起上朝,一起早課,父皇千萬別告訴母后和大娘娘!”

趙旭在東京城中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後宮中的倆個女人,最孝敬的卻是薇拉……只有薇拉能幫他在王語嫣和楊采薇面前說話,這小子可拎得清。

趙旭看到趙昀的樣子捂住偷笑,而趙昀則是毫不客氣的與哥哥共用一個披風,兩人之間的感情好的差點穿一條褲子,這是最讓趙禎滿意的一點,自然不會去管他們這樣是否無禮。

冬至之時,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並有賜羣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這是向世人宣告冬天來了,並且體現帝王的勤政愛民,體恤臣子。

趙禎回京之後,這種祭禮便沒有王語嫣什麼事,身爲後宮女眷的她可沒有資格參加,爲了這個重要的祭祀,趙禎早在三日之前便開始了齋戒,這是國之大禮,不可有一絲懈怠,當然一年也沒有幾回,趙禎忍了……

趙禎的大駕在前,朝臣跟隨在後,浩浩蕩蕩的從南薰門出繞城向北,百姓們站在東京城的御道兩側躬身相送,官家的迎冬之禮也意味着皇帝的內庫會向東京城的百姓發下冬日裡的炭火錢,這可是惠及千家萬戶的事情,而官家這麼多年來一直堅持不懈,即便是北伐在外,冬日力的炭火錢依然是由皇后代發。

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
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