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

趙禎這一夜睡的相當不錯,星光下的帳篷裡,藻井一般的帳篷頂部,四周是木欄杆支起的排氣口,而這些排氣口中可以瞧見天上的星辰。

趙禎躺在錦榻上,聞着草原上纔有的青青草香,不自覺的舒了個懶腰,這感覺實在是太好,一陣微風吹過,更加濃郁的草香氣被送入帳篷,在這個秋高氣爽的時節裡,並不覺寒冷,反而有一種舒爽之意。

就在趙禎快要睡着的時候,帳篷的簾子被撩開,克魯就像是鬼一樣出現在宮帳之中,三才上前攔下:“陛下已經就寢,有事勿擾!”

克魯朝着四周望了望:“知曉陛下的宮帳之中有大宋的侍衛,他們混入使團之中前來,我大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在還有何好擔心的?我大遼太后要和陛下秉燭夜談,閒雜人等還不退避?”

三才驚疑不定的望向趙禎,這遼朝的秋獵明日纔開始,在結束之後,大宋的使團便會返回大宋,同時官家也會回到大宋,事實上這次大宋的使團就是爲了迎接官家而來。

蕭撻裡既然信守承諾,在這個時候就不應該再與官傢俬會。

但遼人的腦袋的思維方式顯然和宋人的不一樣,不光如此,克魯還名正言順的要把三才這位趙禎身邊的貼身內侍趕走,同時也請趙禎把四周的侍衛撤去。

反正是在遼朝的圍場之中,有沒有這些護衛其實都一樣,即便是蕭撻裡要殺自己,這些護衛頂個屁用,他們能在這近萬人的大軍中殺出去才叫稀奇。

趙禎揮了揮手:“都撤走,朕與遼朝的太皇太后“秉燭夜談”!無有旨意,任何人不得干涉。”

皇帝本人親自發話了,四周的侍衛稍稍猶豫便離開,他們在宮帳之外的陰影中站了許久,其間無數次的推演衝出去的可能,但幾乎爲零,他們知道自己的作用,說是護衛官家,其實就是充門面用的。

趙禎已經習慣了蕭撻裡的不請自來,在這段時間裡,他已經遇到過這爲遼朝太皇太后無數次的死纏爛打,各種手段都有,軟磨硬泡的從自己嘴套話。

這個女人已經把磨人的功夫用上了極致,趙禎也在無意中誒他套出過一些小問題,雖然無關緊要,但也讓他頗爲不爽。

這秋獮一共就三日的時間,三日之後,趙禎便可擺脫着個女人,但同樣的,休閒自在的生活也隨之遠去。

趙禎呆呆的望着星空,無奈苦笑:“也不知道這是福還是禍……”

蕭撻裡一身黑色的斗篷進入帳篷,說實話,她的膚色潔白,配上黑色的斗篷,更是相當映襯,誰說“女要俏,一身孝”?

隨意的換個姿勢,趙禎還是沒打算從牀上起來,爲的就是告訴蕭撻裡,天不早了,該睡覺了,你一個遼朝的太皇太后在大宋皇帝的宮帳中合適嗎?

但很可惜,蕭撻裡完全無事趙禎的目光,笑眯眯的說道:“聽聞陛下對我大遼之奴隸頗有成見,不知陛下爲何如此?”

這倒是說到了趙禎的心中:“挺好,以奴之血肉成遼朝之基,你遼人真的是做了一個無本買賣,可禮法,天道都不要了嘞!”

蕭撻裡冷笑道:“陛下也好意思以禮法天道恥笑我大遼?如此看來我大遼重用奴隸非過也!”

正中下懷,趙禎心中滿意,但表面上依舊錶現出惱怒的表情,他知道,凡是自己反對的,蕭撻裡一定會支持,她認爲自己批評遼朝的奴隸制度,一定是因爲這個制度會給遼朝轉機。

宮帳中陷入小小的平靜,蕭撻里長嘆一聲再次開口道:“難道宋遼之間就必須不死不休?”

趙禎搖了搖頭指着北方道:“非也!只要你遼朝捨棄城池,退居草原,與韃靼相爭,我大宋必定不會再有滅國之戰!”

“爲何如此?我大遼如今不就是在草原之中?陛下還要我大遼北遷?”

趙禎再次沉默,他就是不能回答這個問題,他需要的就是一個紛亂的草原,一個不會對大宋構成威脅的草原,這政策絕不會改變,而且適用與吐蕃。

知曉不會從趙禎口中得知答案,蕭撻裡不再追問,這幾天的時間裡她試過所有方法,而趙禎都是“滴水不進”,起身準備離開的時候,她瞧見趙禎靠在錦榻上的模樣微微一愣,隨即想到了一個頗爲驚人的計劃…………

“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贈與卿爾!本佳人,何爲賊?”

趙禎突如其來的話,打斷了蕭撻裡的思緒,也讓她氣急敗壞,把自己比作賊,這大宋皇帝實在可惡!

蕭撻裡氣急冷笑:“哦?陛下之正氣歌?本宮聽聞陛下文武全才,如今又有大作,只不知這正氣二字與陛下何干?”

趙禎並不生氣含笑道:“那便算是與君共勉如何?”

不待蕭撻裡回答,趙禎便躺在錦榻上,翹起二郎腿,悠悠然道:“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爲河嶽,上則爲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或爲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爲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爲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這幾乎是一口氣背出來的,而且趙禎的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高亢,他甚至能感受到身體中的血液再加速流動,這首詩詞給予了他極大的力量,甚至是一種迴歸。

趙禎念罷,只覺得酣暢淋漓,文天祥的忠肝義膽、錚錚鐵骨的形象在歌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就是因爲有這樣的人,華夏傳承不絕,就是因爲有這樣的人,華夏往往能涅磐重生!

而蕭撻裡卻如同瞧見了魔鬼一般心驚膽戰,大宋的皇帝居然有如此之慷慨,言語之中滿是漢家文明的驕傲,面對這樣的王朝,大遼用什麼去和大宋對抗?

從他趙禎的話語中便知道,正氣在大宋,而不在遼朝,而相對的,遼朝便是鬼蜮之徒!

雖然心驚,但蕭撻裡的表面卻很平靜,平靜的望着趙禎:“陛下果然文采超凡,此正氣歌本宮與陛下共勉!”

她決定了,在趙禎走之前,務必要實行心中的計劃,只要成功,便可使得遼朝在他趙禎在位之時,不滅不亡!甚至能給蕭家和契丹留下一條後路……

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
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