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

在趙禎抵達阿母城之前,蔡伯俙便已經反悔了皇駕的隊伍,這是一場相當漫長的旅行當然也是一場爲了國家利益而進行的博弈。

趙禎的車駕隊伍更爲龐大,在蔡伯俙歸回車隊的一個月後才緩緩的出現在了鐵門關的不遠處。

路上趙禎經過了曾經屬於黑汗的都城八刺沙袞,同時也如果了盛唐與阿巴斯王朝作戰的恆邏斯,雖然唐敗於阿巴斯,但勝利者依舊是漢家文明。

而宋在八刺沙袞徹底毀滅了黑汗,也把阿巴斯王朝的新主人塞爾柱給擊敗。

這場勝利是大宋的勝利,同時也是漢家文明的勝利,這場戰爭不能用正義或是非正義來形容,只是爲了利益進行的戰爭。

雙方之間都在爲了自己的利益作戰,只不過最後大宋獲得了成功,以塞爾柱爲代表的阿拉伯文明從此被大宋趕出了西域,也趕出了漢家文明的控制範圍。

過了白水城向西南行進百里便是鐵門關,這座屹立在大宋王朝最北端的疆域是大宋最爲重要的門戶,其地位已經超越了山海關。

當然在廣袤的新疆路土地上,大宋根本沒有修建長城,因爲沒有辦法修建。

很多時候看似簡單的事情會變得複雜,看似複雜的事情會變得簡單,新疆路便是如此,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新疆路是大宋最荒蕪的土地。

這裡的氣候不適合大面積的種植糧食,並且地廣人稀,在吐魯番盆地之中的百姓,還停留在放牧以及少量進行農耕上。

趙禎覺得應該開發起來,至少吐魯番的水果相當的不錯,只可惜只可惜想法並不太現實。

雖然能夠種植出甜美的水果,但距離大宋的內地實在是太遠了,從吐魯番到關中,一路上需要多大的損耗才能把水果運到?

沒有鐵路也暫時不可能有鐵路出現在新疆的土地上,但有人卻在不斷的修建公路,柳永的堅持使得趙禎在新疆路看到了希望。

這片土地是那麼的美好,以至於趙禎捨不得放棄,同樣柳永也沒有打算放棄。

在趙禎的思想中,新疆路就是大宋的“固有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雖然現在的新疆路被自己擴張的更爲龐大,但每一寸土地都是大宋所需的。

眼前便是八百里瀚海之前的龐大關城,也是大宋這麼多年來一直能夠從朝堂獲得財政資助的關城,鐵門關!

之所以叫鐵門關,實在是因爲這座關城的宏偉和龐大,一般大宋的城池多是四四方方的,即便是如同東京城那般的不規則徒刑,也都是相當往方正的模樣靠攏。

但鐵門關卻不同,這座關城被大宋修建成了一個長方形,並且是極爲細長的長方形。

如此一來來自北方的敵人就要面對一個極爲龐大的接觸面,在一定程度上擴展了城池的防禦作用,起到了極爲合適的阻礙作用。

塞爾柱的騎兵要想繞過鐵門關不是不可以,但這座關城卻會變成卡在他大軍脖子上的一條鎖鏈,尤其是在越過關城之後,這條鎖鏈便會越來越緊。

鐵門關中裝備了大量的火器,這裡的守軍甚至還有近百門的火炮作爲“後手”,一旦出現數量龐大的敵人,那這些“囂張”的敵人便會受到“戰爭之神”的招待。

這裡守軍同樣如此,他們的手中也裝備了大量的火器,只不過平時除了訓練之外,不得使用,還是以冷兵器爲主。

這個辦法相當的聰明,讓每一個守軍都知道自己手中還有更爲強大的武器,只不過現在還不是使用的時候。

心中的信心自然而然的便會增加,即便是敵人浩浩蕩蕩的殺過來,也不會出現多麼慌亂的情況。

鐵門關雖然是長方形的城池,但裡面卻也不小,這座龐大的城池如同巍峨的小山矗立在大宋的西北國境之上。

趙禎的到來也給這座大宋雄關以活力,雖然極少有人知道這件事,但守衛鐵門關的將軍孫得勝卻是一清二楚。

他的關城中最近出現了許多來自參謀兵事院以及兵部聯合行文調遣來的士兵,從這些士兵的武器裝備已經精神狀態上來看就知道他們是曾經不止一次參加過戰爭的老兵。

有些士兵習慣於把刀子掛在腋下,這是背嵬軍老兵的習慣,有些士兵習慣於是不是的撓脖子這是踏白軍的習慣,因爲他們長長把箭壺掛在背後。

當然來自趙禎的旨意是最爲明確的,告訴了他皇駕即將抵達的事實,作爲鐵門關的守關將軍,孫得勝已經在這裡駐紮了三個春秋,算是關上的“老人”了。

從他對士兵的佈防,駐紮所在的安排就能看出他的輕車熟路。

只需要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邊上的親兵就知道該如何安排人,如何把皇家保護的萬無一失。

趙禎現在不是皇帝,而是掌握了實權的太上皇,至少在孫得勝看來是這樣的,趙禎的地位永遠要比神都城的官家來的高。

在大宋無論是誰對趙禎的尊敬都是比肩神祇高度的,若是有人敢對趙禎不敬,那必定會被百姓所唾棄。

當然趙禎的抵達也讓孫得勝提心吊膽,生怕官家是來開戰的。

畢竟大宋的這位太上皇實在是發動了太多的戰爭,經歷的戰事甚至比一些軍中的老兵還要多。

原本屬於鐵門關的邊軍守軍全部駐紮到了城牆上,而那些來自朝廷調遣的士兵全部駐紮在了城池的中部,這在之前是從來沒有的。

趙禎的皇駕就被安置在了那裡,因爲那裡便是孫得勝的將軍府。

大宋的將軍們必須在所在地開設府衙,這些府衙沒有行政權力,但卻必須存在,軍權是掌握在他們手中的,並且也是在監軍的監督下進行的。

一座將軍府被一分爲二,一般是屬於將軍的,一般是屬於監軍的,文武之間相互監督相互輔助,這纔是朝廷確保大宋軍隊忠誠的最佳手段。

而監軍也從原先的臨時官職變成了大宋的制式官職,趙禎把監軍的功能逐漸向後世的“政委”相相互靠攏。

眼下鐵門關的軍務便是由守關監軍孫得勝以及守關監軍劉德召統統共同負責。

趙禎在看過守軍之後,便對這兩人給予很高的評價,兩人多年搭檔,把軍隊以及城防管理的極好。

劉德召負責管理士兵的生活,同時也管理士兵以及軍官包括孫得勝的思想,而孫得勝負責訓練士兵,守衛關城。

趙禎覺得這樣的組合完美極了。

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
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