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

爲了培養趙旭,趙禎在他小的時候沒少花功夫,雖然在趙禎眼中所有人都是一樣的,但他不得不承認有人生而不同。

趙旭是大宋的太子,肩膀上的擔子從一開始就和尋常人不同,他的未來即將引到大宋的前進方向,所以趙禎從小就培養他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趙禎看來,這幾年趙旭總攬朝政政績斐然,無論是六部相公還是民間風評都是一邊倒的誇讚,雖然也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但大體上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在這次大宋西征的戰役中,他更是起到了穩定民心的作用。

雖然一開始想要讓趙旭指揮這場戰鬥,但趙禎依舊是不放心,最後還是親自坐鎮,從此之後大宋的外患幾乎沒有,而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內治。

這是趙最拿手的事情,在戰場上他會過於謹慎,這一點趙禎清楚,但在處理朝政上總會有各種“奇思妙想”這些也給他提供了許多讓人驚豔的好主意。

大宋總共倆個皇子,一個趙旭一個趙昀,趙昀是真的不用讓人擔心,這小子在開拓創新放心遠勝常人,方丈洲那麼大的一片土地足夠他折騰的了。

而且這小子極爲喜歡無拘無束的日子,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家事,也幸虧他在遙遠的方丈洲,要不然給他催婚的奏疏趙禎不知要批閱多少,就是他母后那裡也不過去。

其實趙旭也不是一個老實本分的孩子,但和跳脫的趙昀比起來,他自然要老實的多,但這種老實卻不是死板教條,趙旭在政務上的變通和靈敏即便是趙禎這個坐在帝位上數十年的父親都要讚歎。

彷彿這孩子就是天生當皇帝的料,有些皇帝天生就不是當皇帝的,在某些領域頗有建樹,比如繪畫,木器等等,但有些天生就是當皇帝的,複雜的政事到了他的手中分分鐘就能處理完,而且極爲託貼,讓人跳不出一點毛病。

別看每日政事多如牛毛,甚至有些微乎其微的小事,但稍有不慎便會引起一些災難性的後果。

趙旭在這方面的能力即便是作爲老子的趙禎都要嫉妒的“雙目噴火”。

趙旭擁有極好的天賦,加上趙禎的有效引導,處理朝政上他如魚得水,每日的常朝和每月的大朝會得心應手,作爲宰執相公的范仲淹在和趙禎的往來的奏疏中多有誇讚。

這也是趙禎準備傳位趙旭的原因,在他看來這孩子已經完全能夠駕馭這個國家並且延續自己的改革之策,這纔是最重要的地方。

“朕知曉你心中擔憂的是什麼,你擔心朕對大宋的這些改革會因爲帝王的更替而發生改變,但你別忘了趙旭和一般的儲君不同,他不是一個在宮中被養大,在士大夫和儒家學說灌輸下長大的孩子,他擁有的閱歷和學識極爲豐富,別忘了朕是如何教育他的。”

趙禎的突然開口讓蔡伯俙微微一愣,隨機鬆了一口氣,自嘲的笑了笑:“官家這麼一說臣倒是想起來了。”

蔡伯俙和三才擔心的根本就不是一件事,三才是無法接受趙禎這位大宋有史以來最無雙的君王突然在他春秋鼎盛的時候傳位太子。

而蔡伯俙擔心的是一旦趙禎傳位後,這麼多年的改變是否還會堅持下去。

趙禎瞭解蔡伯俙的心態隨着馬車是顛簸搖晃着身體道:“莫要爲那些已經改變的東西擔心,朕在科舉,各家學說以及教育上的改變不會動搖,至於兵制和商賈之道更不會動搖。

這兩樣東西已經成爲了大宋的根本,傻子都能看出來,大宋不愁吃喝,朕免了農稅之後每年糧食豐盈,各地官員除了扶持商賈市井之外便是修水利和灌溉,知道這是爲何嗎?”

蔡伯俙微微搖頭,他是真的不知道原因,之前大宋的地方官員極少有爲這些操心的,但現在卻完全不同,商農幾乎成爲地方官員兩手抓的事情。

“因爲無論商賈之道有多麼的發達,農業依舊是大宋的根本,大宋還有到達進入工業化時代的標準。所以農業依舊是極爲重要的。六部相公早已看到了這一點,所以纔會重商的同時也重農。”

趙禎的話中有許多蔡伯俙聽不懂的詞彙,雖然每個字他都明白,但連成一句話卻難以知曉意義。

緩緩吐了一口氣,這馬車顛簸的有些不像話,趙禎知道這是因爲大軍急着返回神都城,將士們已經離開家太久了,難免歸心似箭。

看着蔡伯俙,趙禎再次重申道:“大宋的改變世人都看在眼裡,幾乎所有人都受到的改變所帶來的好處,沒人能改變大宋,也沒人能讓大宋回到過去,即便是皇帝也不行!”

蔡伯俙點頭道:“臣明白了,但官家傳位,茲事體大,還需好生醞釀一番纔是。”

“對對對!蔡伯俙說的對,官家茲事體大還需從長計議。”

三才自然是着急的,他不明白也不希望趙禎就此傳位趙旭,畢竟官家無論從什麼地方看都太過年輕,雖然實際年齡打了,但看上去卻依舊是四十歲甚至更爲年輕的模樣。

整個天家都是如此,此時傳位太子,未免有些讓人不能理解。

但趙禎卻擺了擺手道:“此事朕已經定下,沒有什麼可商議的,即便是六部相公和宰執相公也以同意,時間是把看不見的刀,雖然朕看着年輕,但趙旭已經到了最適合接手大宋的年紀,帝王在位時間越長,儲君的耐心就會變得越少,朕不希望旭兒出現厭煩的情緒,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

趙禎的話說的斬釘截鐵,三才和蔡伯俙都沒有辦法反駁,既然已經萬事俱備,那也沒有什麼好商量的,尤其是在官家一定下定決心的時候。

誰也不會想到,官家在這次大勝而歸之時,首先想到的居然是急流勇退,這幾乎是任何一個帝王都辦不到的事情。

並且趙禎的退位也將影響整個大宋,只要事情沒發生,誰也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其實趙禎心中還是有些緊張的。

畢竟這幾乎是歷代帝王從未做過的事情,沒有前車之鑑,亦沒有前輩的經驗。

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
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