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

宋軍在高原上前進的速度很快,但又很慢,這是吐蕃人發現的一個特點,之所以很快是因爲宋軍行進的速度很快,他們第一次見到那麼多的馬車出現在高原上,宋軍幾乎都是在乘坐馬車前進,其他人也是在騎馬趕路。

這使得宋軍的行軍速度很快,但同時宋軍推進的速度又很慢,吐蕃人不是傻子,他們知道宋軍這是在拖延時間以獲得後方的補給,軍中的糧食越多,宋軍的危險便越小。

兩軍交戰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吐蕃人脫誤可退,同樣宋軍也是如此,宋軍一旦戰敗,三十萬大軍戰敗,後果不堪設想。

雖然是“以大欺小”但楊懷玉的壓力也大,他率領三十萬大軍,若是被吐蕃人給擊敗,那必定是遺臭萬年的將軍。

誰能想到大宋現在居然輸不得了?他知道眼下就是關乎國運的一戰,一旦吐蕃被拿下,大宋的四周幾乎便是鐵桶一塊,其他的外朝對大宋毫無威脅。

宋軍在積石山便停了下來,對面的吐蕃人已經有些忍不住了,但楊懷玉想不明白爲何吐蕃人不再積石山伏擊他。

吐蕃人當然想要伏擊宋軍,但他們卻更希望用積石山來拖延宋軍的後勤補給。

積石山乃是祁連山的一部分,在吐蕃人的認知中這座有匈奴人起名的祁連山幾乎宏偉不可翻閱,也是一道漢人難以逾越的屏障。

但對於這片土地,漢人卻有自己的記載,早在上古時期,華夏文明便已經接觸到了這片土地。

《尚書·禹貢》中有“浮於積石”、“導河積石”之說。後被司馬遷引入《史記·夏本紀》中。

《史記·集解》曰:“積石山在金城西南,河所經也。”《史記·索隱》又曰:積石在金城河關縣西南。積石峽谷自古是蘭州黃河谷地通往吐蕃高原的要隘。

積石山的峽谷乃是進入吐蕃高原的要道,此地在角廝羅的控制下設立了積石關,宋人喚曰“積石鎖鑰”。

鎖鑰一詞可見此地的重要,吐蕃人在山上隱藏了軍隊,同時也在不斷的加固積石關,對於吐蕃人來說,這裡是阻止宋軍前進的第一道防線,同時也是試探宋軍戰力的最好辦法。

兩軍交戰,最想要做的便是試探對方的戰力,這是誰也躲避不了的問題,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吐蕃人對宋軍的瞭解還停留在西征西夏的程度上,畢竟角廝羅這麼多年來並未知曉宋軍的戰力,即便是大宋攻伐青塘,雙方之間也沒有多少真正的戰鬥,角廝羅的青塘部一心想要撤走,他不願自己部族的勇士和宋軍刀兵相向,不是心存敬畏,而是恐懼。

當時的他知道大宋的戰力有多麼強大,自然不願意讓青塘部的勇士做出無謂的犧牲,撤向高原纔是他們的緩兵之計。

宋軍不斷的前進而吐蕃人不斷的後退,雙方之間雖然劍拔弩張,但卻並未交戰。

積石山下的關隘已經被吐蕃人加固的極爲堅固,但吐蕃人依舊覺得不夠,他們自己都知道火器有多厲害,宋軍的火器比吐蕃的更爲高明,這是他們心知肚明的事情。

漢人最討厭的地方就是會琢磨那些奇奇怪怪的東西,火器便是漢人琢磨出來的,威力奇大讓人驚歎,而吐蕃人的火器相比漢人必然是差的很遠的。

積石關被吐蕃人建設的極爲堅固,最少在他們認爲已經足夠抵擋宋軍的進攻了,火器再厲害也是有限度的,只要城牆足夠厚,便能抵擋宋軍的火器。

楊懷玉接到的命令是緩慢向前推進,讓吐蕃人有足夠的時間調集大軍,這時一個拿捏有度的差事,並非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跟隨狄青多年,作爲狄青副將多年的楊懷玉自然從狄青那裡學到了用兵的穩重,這一點是其他人在戰場上極少擁有的。

趙禎也正是看好楊懷玉這一點,所以才用他領兵,至於狄青,這老倌彷彿過了哦戰場熱血的癮,現在除了在兵部正常點卯外,最喜歡去的地方便是參謀兵事院。

他對王韶提出的全新戰術模式極爲感興趣,甚至到了着魔的程度,這是最讓趙禎驚訝的地方。

畢竟傳統冷兵器和熱兵器之間是一種鄙視鏈的存在,即便是現在還有些將軍牴觸火器,認爲火器可以輔助軍隊,卻不能成爲軍中的主力。

而軍中和朝廷也因此分爲兩派,以王韶這種軍武院出身有接觸過格物的參謀兵事院官員支持火器的推廣,而兵部的官員卻支持繼續保持原有的模樣。

雙方之間誰也說服不了誰,但狄青不同,這老倌是兵部尚書,但卻對火器異常的着迷,當然這樣的行爲也使得兵部的官員有些不待見他,經常因爲觀點的不同吵得不可開交,這要得益於大宋良好的“政治環境”。

當宋軍抵達積石關外的時候,對面的吐蕃人已經發出了信號,號角聲,戰鼓聲聲聲震耳。

這是宋軍與吐蕃軍隊的第一次交鋒,積石關的守軍是在告訴宋軍,你的一舉一動都我的監視之下。

但楊懷玉並沒有立刻率軍進攻,相反他在積石關外安營紮寨,十萬宋軍已經開始構築防禦的柵欄和石頭堆砌的圍牆,這一舉動讓積石關的吐蕃軍隊有些納悶,到底誰纔是守軍?

楊懷玉的中軍十萬人已經在積石山了,左軍和右軍依舊在緩緩推進,這二十萬大軍繞過了積石山,左軍的是從毛兒蓋出發,右軍則是從青海路沿着北面進軍。

這二十萬人的大軍也都在吐蕃軍隊的見識之下,只不過相比楊懷玉的中軍,沒有那麼大的力度而已。

吐蕃人很聰明,只要中軍受挫,所有宋軍的戰意都會受挫,中軍被擊潰,宋軍也會被擊潰,宋軍的行動如此緩慢,根本就不可能對積石關形成合圍。

那二十萬大軍的目標分別是北面的脫思麻部和南面的脫思兌部,而在那裡吐蕃依舊準備了大軍嚴陣以待。

難道只有他楊懷玉會分兵之計?吐蕃人依舊想到了,這就是針尖對麥芒的戰鬥,角廝羅從一開始便如此安排,死死的的拖住宋軍前進的腳步,讓他們在高原上不斷的消耗力量。

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
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