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

趙禎開始習慣太子的日常生活,每天參加常朝後,去皇后那裡看她是怎麼治理朝政的,順便把不會的東西記下來向偶爾有空的養病老爹請教。

趙恆很欣慰兒子的舉動,這讓他一個天天臥病在牀的人覺得自己活着還有意義,太子的有些問題很直白也很刁鑽,父子兩經常討論有關大宋頑疾,三冗三費,土地兼併,兩人甚至扯着脖子的嚷嚷。

陳琳從不阻止,總是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兩人肆無忌憚的提出各種驚人的假設,即使話題涉及祖宗也不管。

在趙禎看來,老爹的缺陷在於膽小,每每觸及厲害的時候他總是提出小心謹慎的建議,而直接否決趙禎大刀闊斧的改革提議。

但在趙恆眼中兒子卻是一個愣頭青,三冗三費關係着大宋的穩定,即使這筆錢花的冤枉也要繼續下去不能輕動,土地兼併更是太祖穩定將門的利器,誰敢亂動?

兩人以談論到這些就收不住,無奈之下趙禎提出變法的建議:“太祖之法是因當時之情況應運而生,在大宋開國之時有百利而無一害,但如今距離大宋立國已經過了一甲子,昔日之法以不適用今朝,孩兒覺得變法時不我待!”

趙恆嘆了一口氣:“益兒你又犯了心急的毛病,這些頑疾別說是朝中的大臣,就是東京城中的百姓都知道,但要一步一步來,治大國如烹小鮮,穩紮穩打纔是上策,即不傷動骨又可緩緩圖之。”

趙禎被老爹的想法驚呆了,難道這就是爲什麼北宋幾代君王都想變法卻都失敗的原因嗎?北宋的朝堂真的就不能忍受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改革?

老爹膽小的性格一點也不像當年的太祖太宗!

太祖襲佔荊湖,攻滅後蜀,平定江南,數個政權在他的長刀之下灰飛煙滅,太宗南征北戰退遼兵滅北漢,雍熙北伐失利但仍不失開疆擴土之志,可爲什麼到了老爹這裡就畏首畏尾?面對國內的改革都止步不前?

在父子對話結束之後,陳琳送趙禎離開的途中才對他解釋:“太子莫要誤解官家,其實他並不想讓你過的太苦,三冗三費已經與大宋分不開,如果你要處理必須要有紮實的基礎,官家這些年沒有留下太多,你要做的就是給後世子孫留下足夠的基礎讓他們完成變法。”

“父皇早有對策?!”趙禎看着苦口婆心的陳琳驚訝的問道。

“當然,官家可是執政已有二十二年之久,與遼會戰與檀淵,鹹平之治,都是他的功績,你試想一下如果官家不想御駕親征,寇老西又能如何?”

陳琳的話點醒了趙禎,沒錯,自己的老爹不可能是懦弱的膽小鬼,普天之下唯一能使他害怕的也就是天道輪迴的死亡,難怪他總是念叨着:“人生如殘燭,越燒越短,塵世如苦藥,越熬越苦!”

看來他求仙問道也是爲了多活幾年而已,可適得其反……

趙禎走在路上思考這個問題,老爹的真是意圖難道是讓自己發展經濟打下基礎給後世子孫創造變法的條件?可自己不能等,歷史證明後世子孫只會揮霍繼續!

遠處一個人影踉蹌的跑過來,趙禎仔細的看了看才發現是彭九匆匆來報:“太子大事不好了!後院着火!”

趙禎白了他一眼道:“你瞧瞧你,後院着火就着火了,王語嫣還能把我吃了不成?”但擡頭便大驚失色,一道濃濃的煙柱升起,並伴有刺鼻的氣味傳出,趙禎用屁股都能猜到這是硫磺燃燒的味道!

突然間砰的一聲響起,大地微微震動,四周的宮人驚駭的亂喊道:“地龍翻身了……地龍翻身了……”只有趙禎知道,這他喵的這根本就不是什麼地龍翻身,而是爆炸產生的震動!

“怎麼回事?是不是蔡伯俙又在搞什麼東西!”小胖子到底還是開始搞火藥了,早就跟他說不要着急,看來這貨還是安奈不住內心的激動。

自己告訴他火藥的配方和威力後這貨就忍不住了,總是吵吵嚷嚷的要製作手雷……

見彭七吶吶不言,趙禎更加着急的問道:“王語嫣在哪!蔡伯俙在哪!趙妙元在哪!”

相較於趙禎的臉色蒼白彭七沉着的扛起太子就跑:“太子還是去禁中暫避爲妙!”路上也不管太子的掙扎。

“彭七孤命令你把我放下!”趙禎語無倫次急急的說道。

“硫磺燃燒有劇毒,但只要方法得當礙不得大事,且東宮中有禁軍專司水龍,慌什麼!這麼久只爆炸一次,應該沒有問題!回去……回去!”

彭七見已經到達安全距離才把趙禎放下道:“可了不得,後院小屋的房頂都被掀飛了,哎呦俺的老天誒,這是神仙的法術嗎?”

趙禎發瘋似的向東宮跑去,嘴中不停的唸叨着:“你丫要是死了,老子就殺去地府找你!”

王語嫣和趙妙元是絕對不會揹着自己去搞火藥的,兩人應該沒事,現在趙禎最擔心的是蔡伯俙那小子,既然發生爆炸他肯定距離不遠,很有可能就在小屋裡!

一路奔向出事的後院,宮人們已經把火撲滅,小屋已經被夷爲平地,無數的碎片堆成一座小山,宮人們畏懼的站在遠處,只有倆個瘦弱的小女孩在廢墟上不斷的挖掘。

趙禎顫抖的邁開僵硬的雙腿,這中程度的爆炸如果蔡伯俙在裡面恐怕……

三才看着太子三人玩命的用手扒拉着廢墟中的木片磚石,大吼一聲便衝了上去,彭七想把趙禎雙手染血的太子抱走,但趙禎冷冷的一句:“誰敢動我!”就把他鎮住,他從未見過趙禎如此寒冷徹骨的聲音,伸出的手也爲之一僵,長嘆一聲便跟着挖掘。

“你們是死人嗎?!還不快來幫忙!”三才對着被嚇得瑟瑟發抖的宮人怒吼道,尖利的聲音彷彿被人爆了菊花。

這種挖掘只能用手,四周的宮人拿來的工具都被三才扔到了遠處。

趙妙元已經流乾了眼淚,麻木的重複手上的動作,一塊塊嶙峋的石頭劃破她嬌嫩的手指,木頭上的倒刺紮在手掌上也感覺不到,但是突然間的柔然卻讓她驚喜的大叫:“在這裡!蔡伯俙他在這裡!”

隨着她的尖叫趙禎撲過去,首先清理頭部,讓蔡伯俙的胖臉露出來,接着是胸部和腿部,萬幸小屋的上面是木質結構,石頭只是在下部,所以纔會出現屋頂掀掉而人完好無損的情況。

簡單的檢查一下,外部沒有損傷,脈搏也還在,應該是昏迷過去了。

趙禎長舒了一口氣道:“沒事,死不了,應該是被衝擊波震的昏迷了,彭七去請胡遠來!”

趙妙元在聽到死不了這話後就軟軟的倒在王語嫣的懷中,巨大的恐懼讓她的神經緊繃,在得到緩解的時候就自然的昏過去了。

趙禎心疼的看着王語嫣的雙手道:“辛苦你了!”

“你說的是什麼話,小胖子是我們的一份子,他要出事了誰也活不好!”王語嫣白了他一眼吃力的扶起趙妙元道。

“殿下,蔡神童招來了什麼東西,威力恐怖如斯!”看着被擡走的蔡伯俙,彭七聲音顫抖的問到。

趙禎長出了一口氣:“他招來了毀滅世界的惡鬼!”

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
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