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

世界上總有那些未被陽光照射到的地方,這裡不光有黑暗,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灰色,景州便是一個這樣奇怪的地方,這裡的榷場上沒買着各式各樣的貨物,能上得了檯面的,不能上得了檯面的,只要你需要總能找到。

而有些違禁的商品也在買賣之列,比如糧食……

糧食不像鐵器,它很難被朝廷限制,在利益的驅使下總會有人鋌而走險,人家不賣多,少少的一石糧食不過一百來斤,往馬車中一放很難發現,若是多一些,總能有辦法運出去。

在這個時代,一旦遇到災荒,糧食便成爲最爲重要的東西,饑荒是這個世界上最令人恐懼的一種折磨,他讓人變成禽獸,變成飢不擇食的野獸,利用一切方法獲取糧食,現在的遼人便是如此。

而商賈卻是利益的尋覓者,他們想盡一切辦法獲取利益,契丹人需要糧食,他們便運來糧食,悄悄販賣,從中獲得巨大的回報,每石糧食五貫錢的價格讓蔡伯俙都着實有些動心。

五貫錢,整整五貫錢,這是大宋糧食價格的十倍,十倍的價格驅使一些人瘋狂起來,不就是一石糧食嗎?稍稍富有的人家總能擠出來,於是不光有商賈參與其中,連一些富戶開始悄悄默默的賣糧食給遼人。

遼朝商人來到景州,想盡一切辦法獲取糧食,榷場不讓糧食買賣,但他們可以與大宋商賈私下交易,於是便有了黑市,越是禁止的東西便越有人想要去販賣,畢竟奇貨纔可居。

糧食對於現在的宋人來說便是奇貨,可以從遼人手中換來大量的錢財,但很快這暴利的買賣就受到了衝擊,當蔡伯俙帶着大量的糧食抵達景州的時候,事情便出現了戲劇性的轉變。

一貫錢一石的糧食對於遼人來說就是救命稻草,一貫錢一石的糧食相比十貫錢,這實在是太便宜了,糧價也迅速的降低了下來,但使得遼人的購買慾望強烈無比。

那些發了財的商家富戶也從遼人的身上撈到了一大筆錢,於是也不再私下販賣,相比朝廷的糧食來說,他們手中的糧食簡直就是滄海一粟。

誰都沒想到,朝廷會援助遼人,畢竟宋遼之間的關係一直是緊張萬分的,景州密雲等地的戍邊將士頗有增加,誰能想到在這個關鍵時刻,官家居然能撥糧買給遼人。

蔡伯俙明白,這是官家的好計策,如此一來既能從遼人的手中賺取錢財,又能用這筆錢補貼國庫的消耗,糧食買的越多,同時也能緩解補貼大宋從南方調運糧食的負擔。

最難讓人發現的是,大宋國庫的存糧都是陳糧,放不了多久了,而把這些糧食賣給遼人之後,也可用賺來的錢填補國庫中的糧食。

如此便算得上是一石三鳥了,蔡伯俙從中看到了許多人看不到的好處,而三司派來的張茂卻說的頭頭是道,不必蔡伯俙差,並且他還提出,若是遼人花錢購買了糧食,還能從中不着痕跡的控制遼朝糧價……

蔡伯俙立刻對眼前這位討厭的“監軍”刮目相看,他的這一套言論確實驚爲天人。

蔡伯希到了景州之後,第一件事並非是在景州城中巡視,而是先一步接管了這裡的兵事,景州城中有着上四軍的捧日,拱聖二軍各十個指揮,一萬餘人。

別小看這一萬多人,他們都是出自最早的上四軍,由官家親自督訓過,雖不如親衛軍,但比之背嵬,踏白二軍也是不差的,戰力不俗,器械完備守城絕對是綽綽有餘。

張茂在看到蔡伯希如此迅速的接管城防之後,整個人的態度都變了,聰明如他很快便發現了此次蔡伯希出京辦差的不同,自己雖然是名義上的監督之人,可實際上很可能是官家用來堵朝臣口舌的工具,給蔡伯希減小負擔的工具。

作爲這樣的一個“擺設”自己應該做什麼,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張茂一清二楚,對待蔡伯希的態度自然客氣許多。

“轉運使,咱們在景州城除了榷場販賣糧食之外,還要作甚?莫不是與兵事有關?”

但張茂的小聰明卻不會得到蔡伯希買賬:“本官身負官家差遣,還需向你說個清楚?你是三司的度支使只管錢糧之事便可,其他的事情,不用你操心。”

張茂笑着搖頭道:“下官雖是三司的度支使,可卻有監管之權,蔡駙馬如此說怕是不妥吧?”

張茂這是看出了其中的端疑,想要套自己的話,從中分一杯羹,在朝中的功勞豈能和外差相比,不過這小子居然能看一些門道,着實也不簡單了。

“本官知道你想的什麼,若是能撈得軍功,可比在朝堂中堪磨要開的多吧?”

張茂笑了笑:“轉運使說笑了,非我要撈取軍功,而是我自從入仕以來便想着兵事,還奏請官家入了軍武院學了幾年,但這幅皮囊……唉!”

蔡伯希驚訝的望着張茂:“你莫不是還想着入軍中效力?三司支度使可是個肥差,官家用人都是再三斟酌的。”

張茂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您覺得爲何官家派我跟隨您一起?沒想到又要步夏子喬的後塵……”

蔡伯希撇了撇嘴:“夏老倌當年可是身先士卒的,爲了官家的安危拼了老命的上前,你可莫要小瞧他,單單是個監軍便能一干就是三年,還是和狄帥配合,可沒那麼容易嘞!”

張茂搖頭道:“我可比不上夏參政,但也絕不會自嘲,你也非狄帥,但卻也不弱之,當年聽軍武院的人說過,您在遼朝重振黑手可謂力挽狂瀾。”

蔡伯希驚訝的望着眼前的張茂,沒想到他居然這麼瞭解朝中隱秘,可見也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蔡伯希自嘲一笑:“沒想到本官倒是看錯你了,拳拳報國之心令人敬佩,三司支度使張茂接旨!”

蔡伯希說完便從寬袖中掏出一份密旨,他原本是爲了打發張茂所用,但現在看來他是個人才,此去遼朝危機重重,多一個人才便是多一份助理。

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
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