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

bookmark

吐蕃人明顯能夠感覺到青海路的不同尋常,這段時間吐蕃大軍已經在青海路外集結,角廝羅的贊普法旨很簡單,調動吐蕃的大軍提防宋軍的對吐蕃的突襲。

這對大宋來說是一次征伐,但對於吐蕃來說卻是一場關乎王朝延續的“衛國之戰”。

“保家衛國”這個名頭很高大,也讓人充滿了正義感,世界上的道理就是這樣,在你這裡覺得對的事情,在別人那裡卻是一次赤裸裸的侵略。

在大宋上下上下看來,侵略吐蕃算不得什麼,甚至是正義之舉,是討伐角廝羅當初對大宋的背叛。

但在吐蕃人看來,這就是一場赤裸裸的侵略,是宋人貪念無恥的表現,這是有悖於天道的,佛說:“上天有好生之德!”

宋人征伐吐蕃天下生靈塗炭,這便是有悖於天道,至於說角廝羅背叛大宋的問題,早已被他本人美化過不知多少會。

在角廝羅的宣揚中,他本人變成了一個爲了帶領吐蕃人走向強大和統一而打破宋人束縛的佛陀轉世!

他並非是背叛大宋,而是走向了自己的宿命,角廝羅在命中註定就要帶領吐蕃人前進。

如此一來大宋必然成爲吐蕃人心中“無道”的一方,不過這只是吐蕃人心中的想法,而不是宋人心中的想法。

角廝羅做宣傳,趙禎同樣做宣傳,大國用兵必然要“師出有名”,趙禎早早便讓翰林學士寫了一篇慷慨激昂又義憤填膺的征討檄文。

內容自然是沿着角廝羅所展開的,同時也把吐蕃人的野心揭露出來,把吐蕃人描述成爲時刻盯着中原的“惡狼”。

大宋征伐吐蕃,爲的是乾坤一輿,這是一件讓大宋百姓興奮的事情,戰爭對於大宋來說不再是兵災,也不是消耗國力的表現。

相反,誰都知道戰爭會給國家和民族帶來巨大的好處,和無限的榮耀,唐時都沒打下來的吐蕃,甚至深深的羞辱過大唐,若是被宋人拿下,豈不是證明大宋比盛唐還要強大?

宋人在心中有着一股屈辱和憋悶,別看現在大宋的疆域如此之大,甚至超越了盛唐,甚至統治的能力也達到了巔峰,草原,西域,以及倭國都已經是大宋的疆土,更別提南海之外的土地。

這些幾乎都是超越華夏的存在,不光如此,大宋還和大食人打了一場,殺敵數萬把大食人徹底打到了瀚海之外。

這樣的功績是盛唐也不存在的,幾乎到達了華夏的巔峰,但有一點,大宋開國便是虎狼環伺,燕雲十六州被石敬瑭送給了契丹人,党項人又擁兵自重,太祖北伐不得,太宗三徵大敗,這些都是積壓在宋人心頭的屈辱。

隨着趙禎提升戰力,收回疆土,大宋的自尊心被提升到了天下無雙的高度,宋人就要不斷的超越前人,做出一件件洗刷華夏屈辱的事情。

宋人對盛唐的崇拜是必然的,甚至是狂熱的,這一點睡啦沒有宣之於口,但幾乎每個宋人心中都是這般的想法。

趙禎甚至都不用發檄文,大宋的朝堂上下對與征伐吐蕃都是贊成的,以現在大宋的國力,區區吐蕃根本不在話下。

雙方之間已經是劍拔弩張,眼下的一切都在趙禎的預料之中。

在青海路的大軍出兵之後,吐蕃人的大軍便集結完畢,足足三十萬和宋軍的人數旗鼓相當,但吐蕃人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高原屏障。

這在吐蕃人的心中是一道漢人極難跨越的天塹,宋軍雖然有三十萬字多,但一路上的減員會增加多少誰也不知道。

吐蕃大軍得到角廝羅的命令是不可輕易與宋軍交戰,環伺宋軍三十里。

這項命令一點也不奇怪,吐蕃大軍上下都知道這是爲何,吐蕃和中原的戰爭都是這樣,只需要利用高原的土地不斷的拖延敵軍,那些來自漢地的人就會很快失去戰力。

吐蕃大軍的行動是圍繞宋軍進行的,宋軍不進他們則不動,宋軍進則吐蕃人退,拉長宋軍的補給線,增加宋軍深入吐蕃的距離。

吐蕃軍並不想和宋軍硬拼,宋軍裝備精良,器械衆多,訓練有素,大軍更是擁有強大的意志,這一點吐蕃人很清楚。

從大宋這幾年對外的作戰中就能看到,契丹人,西夏人,這些彪悍的草原民族都在宋軍的攻伐下或是灰飛煙滅,或是成爲了大宋的一部分。

楊懷玉率領三十萬大軍兵分三路向吐蕃推進,三十萬大軍不可能一起行動,隊伍太過冗長根本無法指揮,沒人會傻到讓三十萬大軍一起行動的地步。

糧草的問題解決了,自然就應該上路了,但楊懷玉用兵非常緩慢,他指揮大軍向吐蕃緩緩推進,他知道蔡伯俙爲何不把準備好的糧食運來了,因爲消耗太大。

三十萬大軍每天消耗的糧食是驚人的,單單依靠一次的補給遠遠不足,還需要不斷的向大軍運送糧食,推進的速度越慢,軍中的糧食便會越多。

當楊懷玉率軍抵達積石山的時候,蔡伯俙的糧草終於到了,這是一場遙遠的征途,路途雖然比不了不遙遠,但一路上前進的過程卻極爲困難。

還好大軍並非是依靠雙腿走路,大軍有足夠的馬匹和馬車能夠提供代步,這樣能最大程度上的節省體力,也降低高原反應。

宋軍發現了一個秘訣,對付高原反應其實不是一件非常困難或是不可完成的事情,有些人是真的不能適應高原反應,但有些人雖然看着病了,但過了一段時間他們就會沒事。

減少體力的消耗,在應對高原反應上很有效,在進軍吐蕃之前,大宋御藥院便派來了醫術高明的御醫親自上了高原對症下藥。

數十名御醫在高原帶了數月發現了許多中草藥對高原病十分有效,其中紅景天和黨蔘,丹蔘,黃芪,麥冬。

這些藥材已經被製作成成藥,宋軍將士已經配發隨身攜帶,誰若是急病,立刻服用,稍緩即好。

這些都是大宋之前早早便準備好的,否則吐蕃高原並非是那麼容易跨越。

而這便是大宋用技術再次改變不可能的一幕,但誰也不知道悄然的準備有多麼重要。

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
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