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

嘉莫人無法拒絕蔡伯俙開出的優厚條件,每一百斤礦石三貫錢,這已經時驚人的高價了,畢竟大宋的礦石不過百斤一貫而已。

三倍的價格甚至讓嘉莫人不敢相信,他們之前不是沒有猜測,但即便是如此也沒想過會有如此高價。

一百斤礦石三貫錢,拉回大宋之後的成本可遠不止這個價錢,何況一次的運輸絕不可能只有區區一百斤而已。

但這只是嘉莫人的猜測罷了,事實上他們根本就不瞭解大宋商業的基本運作方法,沒人會傻到自己帶人去運輸,相反這種長途運輸必然會交給專門的運輸商行來做。

這就是大宋變得最不同的地方,社會擁有了明確且系統的分工,趙禎把大宋的每個人都“安排”到了社會分工之中,只是他們沒有發覺罷了。

大宋有專門負責買賣貨物的商人,同樣也會有專門負責運輸的商人,他們有自己的車隊和勞力,所有的事情都不用他們操心,只需要把貨物從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就好。

提貨的地方有委託商號的人,收穫的地方同樣也有,貨到錢清,這是最簡單的事情。

簡單的步驟,簡單的勞動,卻能換取不菲的價值,這對聰明的商賈來說有着不可拒絕的誘惑。

這些運輸的車隊在把貨物運達之後,便能從僱主手中獲得不費的錢財,並且發放給運送的勞力,一趟下來沒人能賺取數十貫錢,雖然時間長但回報高。

同樣的,買下礦石的商人也不傻,這些錢可比自己招募人手要便宜的多,運輸車隊只負責運輸,他們不管運輸的是什麼,也不管價值多少,只是按照重量和路程收費。

可百貫錢對於能買下大量礦石的商人來說並不算什麼,簡直就是九牛一毛,相對於這些高品質鐵礦的價值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雙方之間存在着一種良性的輔助關係,這就是大宋商業不斷蓬勃發展的原因,產業鏈已經形成~!

礦石商人在把礦石運回大宋之後便會按照市場價售賣給冶煉的工廠,這些工廠把礦石冶煉之後便又會賣給需要鋼材的人。

接着便是買下鋼材的人制作各種各樣的器物,小到用邊角落做的菜刀,大到各種機器的部件,這些都是最尋常不過的事情。

之前因爲蒸汽機和各種機器的型號不統一,趙禎專門下旨,凡是在大宋製造的機器,必須擁有統一的標準,如此便能便與維修和替換。

皇帝的旨意在這個時代相當好使,同樣也方便了各個工廠和零部件的提供商製造商們,效率被提高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新興產業彌補上了空缺。

大宋的商業不斷的在蓬勃發展,種類越來越多,使用的機器也越來越多,參與研發和格物人才在不斷的出現。

產業鏈的出現使得大宋的商業被連接起來,商號和商號之間,商號和工人之間,商號和衙門之間,甚至是和格物的官員之間都產生或多或少的聯繫。

大宋現在缺少的就是人才,不光朝廷需要格物的人才,就是民間的商號,工廠同樣需要人才,一個精通格物的人才會給工廠和商號增加多少的收益誰也說不清。

要知道第一個發明機器紡織機的人不光自己賺的盆滿鉢滿,便是買下他發明的人同樣賺到了大量的利潤。

所以精通格物的人才在大宋極爲受到推崇,這些嘉莫人中的能工巧匠不光會被大宋朝廷招攬,還會被大宋的民間商賈所招攬。

這在某種程度上被趙禎促使的,他先是放權給了官營買賣,官營買賣招募技術精湛的匠人,使得匠人的地位水漲船高,並且也給官營買賣帶來了很厚的利潤。

如此之下,大宋的商賈也開始悄悄招募,在朝廷並未反對之後,便開始正式的招募技藝精湛的格物人才了。

這些人已經不叫工匠,而是被稱之爲格物家,自成一家便是對這些技術進展的人最好的肯定。

當然要想成爲格物家,必須要有拿得出手的東西,否則根本不會有人相信。

而這些嘉莫人則不同,他們很快就會成爲大宋炙手可熱的人物,這同時也離不開趙禎這位大宋皇帝的“宣傳”。

想想看,連皇帝都要從嘉莫人中挑選格物的人才,可見這些嘉莫人是當真有真才實學的,大宋的商賈必定趨之若鶩。

要知道大宋商賈的手段相當高明,他們不光會用錢來收買人心,還會使出渾身解數和各種各樣的手段,當然有禮賢下士的,也有卑鄙無恥的。

這些就不關趙禎的事情了,這是民間的自發行爲,朝廷可不會爲他們背書………………

在一片祥和中,趙禎的皇駕再次啓程,只不過皇駕的後面還跟隨了一羣嘉莫人,他們在坐上大宋的馬車後便開始驚奇。

這些人都是趙禎爲格物院招攬的格物人才,他們現在還不是格物官,頂多便算是一個匠人而已。

要經過格物院的選拔之後,才能成爲格物官,當然幸運的只是這批人,他們的子孫後輩需要參加朝廷舉辦的正式格物科舉後才能授官。

其實最讓趙禎想不到的是在這場西征之中的意外收穫,嘉莫人和女王谷的高品質鐵礦,每一樣都是大宋所需要的。

坐在馬車中的趙禎長舒了一口氣,寬大的常服讓他很不舒服,但戰爭結束之後,三才便立刻拿出這身衣服懇請趙禎換上,美其名曰:“君王歸朝不勁裝,將士還朝必卸甲!”

趙禎知道這是爲了穩定人心,在朝臣面前顯得皇帝從容,同時也是爲了讓百姓看到君王的氣度,否則會給他們一種連皇帝都披掛上陣的感覺。

馬車在顛簸之中越來越快這是一場輝煌的勝利,宋軍贏得相當體面,不光是逼迫角廝羅敗走西方,更是因爲宋軍的傷亡極少。

在如此規模的戰爭中,取得如此巨大的戰損比,可以說是亙古未有,這正如同趙禎所說,他改變了這個時代的交戰規則,敵我雙方之間出現了巨大的技術代差和裂縫。

這纔是真正的天塹和鴻溝,看着車窗外談笑風生的將士們,趙禎終於長舒一口氣的靠在錦塌上睡着………………

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
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