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

趙禎難得請人吃飯,而且是親自下廚,在場的蔡伯俙等人並不知道其中的含義,眼下勳貴們的商號已經開始大量出貨,而官營買賣的商號和蔡記要全部接手。

“知曉朕爲何要召見你們來嗎?”

蔡伯俙三人面面相覷,他們是真的不太清楚爲,蔡伯俙躬身道:“官家宣召我等應是爲了物資調運之事?只不過三司並未行文,包相公也未曾調度……”

趙禎笑了笑:“包拯調度物資是肯定的,但現在還不是時候,眼下很快就會有大量物資從東京城起運,名義上是通往西面外朝,但實際上卻是要去往四川路,所有的貨物都會抵達四川路,到了四川路之後,再有蔡伯俙調運一部分至青海路。”

趙禎的話把蔡伯俙和田況說的有些發暈,他們到現在連公文都沒有看見,何況是大量的物資?

而唯一有所醒悟的卻是在邊上久久不語的薛奎,結合之前東京城的激烈爭端來看,很有可能便是東京城的貨物會成爲官家所說的物資。

東京城乃是貨物的集散之地,這些貨物會很快變成軍需送往四川路和青海路,誰也不會想到官家從一開始便已經把勳貴的商號都算計在其中了。

趙禎望向若有所思的薛奎笑道:“東城豪門已經打算出貨了,他們大多數的貨物不再別處,就在這東京城中,別忘了當初他們可是從官營買賣的商號以及蔡記“高價”收購的貨物,已經花費了那麼多的錢財,豈能得不償失的再運出去?”

即便是蔡伯俙和田況以及薛奎三人早有準備,也都被趙禎的手段給驚呆。

原本他們都以爲東城豪門的商號會面臨貨物積壓賣不出去的問題,也會因爲大量的貨物而崩潰,但誰能想到官家居然會放他們一馬。

可現在他們才知道,這並非是在放過東城豪門,而是在把他們逼上了絕路。

這些貨物可不是那麼容易吃下的,在座的人對商賈之道的瞭解都不是膚淺之輩,他們知道這些貨物一旦大量出現在市場之上,必然的結果便是動盪大宋的經濟。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官營買賣收購東城豪門的商號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但現在這些貨物並不會出現在大宋的市面上,而是會成爲大宋軍隊的所需,或是出現在通商西域的貨物之中。

這下問題就得到了完美的解決,本來朝廷就需要大量的物資以供應軍隊,東城豪門的折買讓朝廷剩下大筆的開銷,也讓大宋的市面更加穩定。

沒人希望大宋的市面產生動盪,而這似乎是東城豪門的無奈之舉,亦或是他們的咎由自取。

事到如今,折買的東城豪門將會遇到更大的威脅,他們賣出商品的同時,也面對巨大的虧損,幾乎每賣出一件都是在虧損。

這樣的虧損不光是和官營買賣競爭的結果,還有他們自己的開銷在其中,商號,工廠的倒閉意味着他們向錢莊抵押的介質開始貶值,這是誰都沒有預料到的事情,甚至包括神都城的錢莊…………

商號“關張”了,其必然的結果便是掌櫃,夥計的離開,工廠同樣也關閉了,大量的工人失去了勞作的機會,尤其是東京城,這個大宋最爲繁榮的商業工業之都。

但這並非是一件壞事…………神都城的錢莊開始大量接手東城豪門的產業,鋪面,工廠。

而這些東西錢莊並不會經營,而是交由官營買賣和蔡記來經營,店鋪合併成爲官營買賣的分號,有些則是成爲蔡記的分號。

工廠同樣如此,但最受益的人便是那些工人和夥計,他們都是原本的老人,經驗豐富根本就不需要再度培訓,這些人直接被官營買賣重新招工。

給出的工錢要比原本的高得多,還有一些想都想不到的福利在其中。

這樣的舉動讓百姓們忍不住爲官家歡呼,他們當然知道官營買賣的意義,這是天家的買賣,由天家開設,同樣也由皇后掌管。

這對他們來說可要比之前老東家那裡好得多,由此可見所有的商號都比不上官營買賣和蔡記,這樣的商號以後怕是想進都進不去。

東城豪門損失慘重,他們的抵押物已經被錢莊收走,利息加上本金的龐大的錢財根本就是折賣貨物所遠遠不夠的。

唯一的辦法就是用抵押之物填補……………………

東城豪門沒想到,他們手中的貨物居然貶值的如此之快,在他們打算折賣之後被官營買賣和蔡記壓到了最低。

但既然已經下定決心的要賣掉,這時候再後悔也來不及,而錢莊上門要債的時候,明確的告訴他們,若是提前還款,那便一次付清本金和剩下的利息,他們不會再每月來收取利息了。

這等於是在給他們減輕負擔,無奈之下,東城豪門只能把折賣所得的錢款再歸還給錢莊,同時把一部分產業賣掉。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抵押物都會被錢莊收走,這個時代的借貸法則還不是那麼的制度化,有些抵押的東西還是被退給了東城豪門。

但很快也被東城豪門賣掉,過慣了窮奢極欲的生活之後,他們已經不能再回復平淡,沒有了商號和工廠之後,大量的支出讓他們在意乾涸的家底再次被“擊穿”。

爲了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他們賣掉了那些被錢莊退回來的抵押之物,而接下來他們還在坐吃山空。

商業上的失敗讓他們沒有辦法接受,也沒有辦法再度崛起,他們已經失去了崛起的本錢。

原本他們毫不在意的貼補錢成爲了救命稻草,東城豪門的衰落意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發生,朝臣們當然也看見了這一點。

宮城內的中樞院,相公們的議事堂中,宰執相公范仲淹正和六部相公以及三司計相包拯議事,這段時間東城豪門的變化他們都看在眼中。

在場之中最高興的人無疑是包拯,這老倌笑得都有些合不攏嘴,樂呵的開口道:“官家此舉甚妙!東城勳貴活該!”

范仲淹疑惑道:“包公可是有了什麼好消息?”

包拯摔下手中的公文道:“諸位瞧瞧,這些都是東城勳貴商號的稅款!幾乎每年都有虧欠,此次移交官營買賣,三司查得其偷稅漏稅萬巨之多!”

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
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