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

趙禎從來就沒有想過塞爾柱會拒絕自己的善意,只要你心中是爲對方好,那你的善意對方便一定能夠感覺到。

且不論大宋與塞爾柱之間會不會出現矛盾和衝突,趙禎都會以塞爾柱爲假想敵。

一個人沒有危機意識,那他整個人的狀態都是鬆懈的,一個國家若是沒有危機意識,那對於這個國家來說也是鬆懈的。

趙禎時時刻刻的提防着西方文明,他見識過後世的悲慘的一幕,自然在心中小心謹慎,任何一個看過華夏衰落的人,都不會再度重犯這個錯誤。

至於趙仁,這孩子當真是堅強的,也算是有理想有報復的孩子,在得知自己即將前往一賜樂業人建立起來的王國時,他心中的想法多多少少的暴露在了臉上。

既恐懼又興奮,還有一絲絲的期待,趙禎沒有想過現在就讓他獨當一面,十來歲的孩子需要一個安定的成長空間。

他不是自己,帶着一顆成熟的心抵達了千年之後的大宋,所以趙禎把死騎交給了他,趙禎相信,師橫,蔡石,這兩人完全有能力輔佐趙仁,當然還有對西方瞭解甚深的晏殊。

本來是打算把晏殊留給趙旭的,但國朝之內並沒有他的用武之地,這老小子的心已經飛向了西方,根本就不曾在東方的土地上停留。

當然還有一改革聞名的王安石,只不過王安石不是趙禎給趙仁的,而是趙仁自己點將選中了他。

大宋的絲綢之路已經相當穩固,但畢竟是以東方爲起點,中間還隔着一個塞爾柱,就像一座橋樑,要想這橋樑穩固,那兩邊的橋墩便要堅不可摧。

大宋這邊的“橋墩”已經如同萬斤的鐵牛無法撼動,而在西方卻缺少一個強大而穩定的支點。

趙禎已經用大宋作爲槓桿翹起了整個世界,但西方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這個槓桿的平衡。

當猶太人在十字軍動侵略下向大宋俯首稱臣的時候,大宋的機會便算是悄然而至,趙禎在此之前無數次的期盼有一個機會到來。

之所以救助亨利四世,最主要的原因是趙禎想要介入到神聖羅馬帝國之中,而晏殊給自己送來了一份厚禮,距離羅馬最近的奇維塔韋基亞港成爲了大宋在西方的飛地。

猶太人也向大宋伸出了“橄欖枝”,大宋在名義上已經是以色列的宗主國,並且大宋的皇帝也就是猶太人的皇帝。

趙禎心中也明白猶太人打的是什麼算盤,但這並不能妨礙最爲重視禮法的漢家王朝,既然你承認,並且願意接受大宋的幫助,那大宋就會派兵支援,同時也要宣誓主權。

規模已經達五千人的死騎再加上近萬人的南海艦隊,趙禎相信任何勢力在他們面前都如同土雞瓦狗,並且趙禎也準備讓世界見識一下跨時代的戰爭形勢,讓世界爲東方文明的強大而顫抖。

東征的十字軍人數已達十萬人,這與趙禎記憶中的數量如出一轍,只不過這次東征不再是由教皇發起的,而是有曾經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三世所發起的。

即便是亨利三世去世之後,他的命令也沒有被推翻,秘而不發的死亡使得所有人都認爲亨利三世還活着。

詳細的戰略,每日的軍報都由法蘭克尼亞王朝發往十字軍中,而格里高利七世根本就不敢對威望如日中天的亨利三世下手。

但誰又知道這個強大的羅馬皇帝已經去世,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他身前已經準備的好東西,也不知是幸運還是他未卜先知,居然能在死前準備好了一切。

算算時間,趙禎覺得亨利四世應該已經返回羅馬帝國了,很快他和格里高利七世的矛盾也將被點燃。

因爲在十字軍吞併了拜占庭也就是東羅馬帝國之後,羅馬帝國的強大已經讓這個教皇心中對權利的慾望更加強烈。

教權與皇權之間的衝突正在繼續,最好的例子便是格里高利七世以教皇的名義再度向羅馬帝國發出了教皇敕令,招募更多的天主教徒參加到這場聖戰之中。

格里高利七世希望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干預這場“偉大的東征”。

在趙禎看來眼下的羅馬帝國即將進入最混亂的時期,也是皇權與教權鬥爭最激烈的時候,一旦亨利四世回到了法蘭克尼亞王朝的國都施派爾,權利的遊戲也即將上演。

在趙禎看來,亨利四世很可能有別於歷史,成爲壓制格里高利七世的存在,因爲這孩子已經在東方學到了許多的政治智慧,以及改革的想法。

熟悉了東方的封建制度後,再看看羅馬帝國的封建制度,亨利四世早已決定進行改革。

說來十分可笑,當亨利四世知道大宋的皇帝擁有固定的國都,擁有固定的祭祀之地,且擁有固定的加冕之所後,震驚的表情無以言表。

在之前的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皇帝是要在亞琛加冕的,雷根斯堡是帝國議會所在地,紐倫堡是帝國皇冠存放地,帝國議會候選舉行之地,法蘭克福是選帝會議舉行地。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的局面,原因很簡單,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不光是要繼承,有時還要涉及到選舉………………

與大宋的封建制度相比,現在的羅馬帝國制度根本就是混亂無序,且不能看的,這樣分散的局面究其原因便是帝國之中諸侯太多。

亨利四世在東方學到了先進智慧,早已看穿了這一切,如同他父親亨利三世一樣,亨利四世說要做的事情不光是要加強皇權,更是要加強中央集權。

眼下的日耳曼人非常強大,他們建立起來的德意志國王也極爲強大,所以纔會成爲羅馬人的皇帝。

既然東西羅馬已經合二爲一,羅馬帝國再次出現了文明之中,那亨利四世有什麼理由不去加強皇權?

他的父親取得了偉大的成就,雖然已經去世,但他能夠繼承父親的所有東西!

而他擁有一長串的頭銜,他不再是小尼克,而是第三位羅馬人民的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他也是德意志的巴伐利亞公爵海因裡希八世!

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
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