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

事情已經不可逆轉的發生了,遼朝大將軍,皇太弟耶律隆慶之子耶律大丹,被大宋騎兵斬殺,百十人悉數全殲無一生還,一時間天下大震。

這是宋遼自檀淵之盟以來第一次正面交鋒,同時也是大宋第一次斬殺遼朝邊軍守將!

遼朝皇帝耶律宗真幾乎是和大宋皇帝趙禎同時得到消息,惱羞成怒的踢翻了宮帳中的御案,怒喝着抽打前來奏報的侍從。

“廢物!廢物!朕讓他固守飛狐嶺,他居然敢不從朕之命,窺伺宋軍!還一個不漏的被大宋斬殺,分明就是他的愚蠢讓自己賠上性命,也賠上了我大遼的臉面!”

捺鉢內的衆人默默不語,當今皇帝在宋天子如日中天的名聲之下變得越來越在乎臉面,甚至有些好大喜功的傾向,這時候當首先問責大宋,而不是羞辱一個死去的皇族。

張儉出班道:“起奏陛下,臣覺得即便是耶律大丹自己的愚蠢害死自己,但他畢竟是我大遼皇族,當向大宋問責纔是,畢竟他大宋軍演在前……”

耶律宗真慢慢冷靜下來,揮動着手中的馬鞭說道:“對,把大宋使者周淳招來,朕要好生斥責!”

侍從自然如蒙大赦的離開,此時的捺鉢中到處瀰漫這皇帝的憤怒,隨時都能要了他的小命……

耶律宗真坐在虎皮的座椅上,微微冷笑道:“使者周淳,我大遼與大宋之間睦鄰友好,自檀淵之盟後便相安無事,多年以兄弟之國相稱,如今大宋卻無故殺我邊軍守將,此乃尋釁我大遼國威,真當那一紙盟約如同兒戲嗎?!”

周淳整了整身上的大宋官服,規規矩矩的給耶律宗真行禮道:“回稟大遼皇帝陛下,我大宋軍演本就通報遼朝,並且在我大宋境內之地演練士兵,對遼朝土地秋毫無犯,然,在軍演期間,飛狐嶺守將耶律大丹卻密帶數百親兵,橫穿大宋邊界,繞過花塔子鋪守衛,百里奔襲我大宋,此情此景算得上是睦鄰友好?當得起兄弟之國相稱?!”

張儉出班道:“他耶律大丹也是躬忠國事,就算越界大宋也沒必要殺之而後快吧?”

周淳望着張儉壓迫性的眼神笑了笑:“左丞相好一句躬忠國事,我大宋官兵不也是如此,難道就你遼朝的臣子躬忠國事不成?在大宋境內,宋人騎兵斬殺來犯之敵,這有什麼不妥嗎?”

周淳的話讓所有人閉上了嘴巴,這本就是分內之事,沒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大遼武將既然犯境,那就要有被斬殺在宋地的準備,這結果是遼人自己必須承擔的。

說實話遼人習慣了這種高高在上質問大宋的態度,在他們眼中宋遼邊境其實就是一個笑話,兵強馬壯的大遼勇士即便越過邊界也能從容返回,這已經成爲遼人的一種習慣。

如今馬背上長大的騎士突然被斬殺在大宋境內,這是最讓他們接受不了的事情。

也就是這種突然而至的反差讓遼人產生了憤怒和恐懼心理,在周淳的強硬回擊下捺鉢中的氣氛顯躁動,耶律宗真大怒:“猖狂如斯!你周淳身在我大遼捺鉢之中,竟然毫無歉疚之心,他耶律大丹乃是天潢貴胄,即便有一萬個不是,也不因斬殺與屠刀之下!”

周淳一點也不在乎遼皇的威脅,反正自己是使臣,如果自己因爲大宋據理力爭而慘死在遼朝捺鉢,恐怕自己會成爲大宋乃至整個華夏最爲堅韌不屈的士大夫,名垂青史都是最基本的。

周淳哈哈大笑:“遼皇也是飽讀詩書之人,臣常聞陛下精通儒家經典要義,子云:克己復禮爲仁。這話對大宋有用,對遼朝也有用,我大宋忍讓再三,耶律大丹率百騎突入大宋境內,過花塔子鋪不殺乃是我大宋的克己,然他耶律大丹不知進退,窺伺我大宋石門鋪軍演,是可忍孰不可忍!”

此時的耶律宗真已經被周淳的脣槍舌劍氣得惱羞成怒,揮動手中的馬鞭抽向周淳,他堂堂大遼的一國之君,海內之主,豈能受此搶白?

馬鞭恨恨抽在臉上,聲音並不清脆反而帶有一種撕裂的聲音,周淳閉上眼睛但卻沒有感受到疼痛,擡頭望去張儉赫然站在他的身前,臉上一條巨大的血痕……

突如其來的變故不僅讓周淳目瞪口呆,就連怒氣勃發的耶律宗真也說不出話來。

鮮血潺潺流下張儉面部變色:“陛下息怒,大宋斬殺耶律大丹確實無過。”

“張儉?!”

捺鉢中的官員不可思議的望向張儉,這是在幹嘛?作爲大遼的臣子豈能爲宋人說話?這一突然變故就連身爲宋臣的周淳都驚訝的說不出話。

張儉躬身道:“然大宋也有錯在身,突然集結二十萬戰兵,與宋遼邊界軍演,此乃炫耀兵威之舉,我遼朝守將見此情景,責無旁貸探究其原因有何不可?”

張儉的一番話爲遼朝找回了顏面,耶律宗真微微點頭:“大宋崇尚儒家經典,豈不知國雖大好戰必亡?宋天子行軍演之事難道不是再向我大遼示威?!”

周淳默默無語,在張儉的一套辯術之下,遼皇很快搬回被自己打亂的節奏,把重點放在了大宋軍演一事上。

周淳強笑道:“國雖大,好戰必亡,但,忘戰必危!我大宋西征党項,難滅大理,以熄征戰之心,然國土廣大,必常備戰兵多加操練,方可護佑國鼎,吾皇自有國書轉交大遼皇帝!”

周淳說完便把懷中官家早就準備好的國書雙手奉上。

張儉自然接過交給耶律宗真,明黃色的蜀錦上是華麗而工整的飛白,能把瀟灑飄逸的飛白體運用的如此收放自如,耶律宗真不得不佩服趙禎的書法。

但果樹上的內容更讓他驚訝,看完之後對周淳說道:“按照皇兄的意思是說以後大宋的軍演將會很快結束,大軍回撤東京城。”

周淳點頭道:“確實如此,我大宋軍演爲期三月,如今因耶律大丹之事,提前撤走,以示宋遼只好……”

耶律宗真微微皺眉道:“但皇兄的意思是,不光這次軍演,以後還有數次?”

周淳不卑不亢的說道:“啓稟陛下,吾皇有言:大宋之兵每年耗費萬巨,如不軍演,將士戰力十不存一,與其浪費國帑,不如解散了事!軍演勢在必行!”

耶律宗真仰天長嘆:“皇兄不愧是英明果決之主,但我大遼也不會甘居人後!”

周淳點頭道:“陛下之志臣定當轉告吾皇!”

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
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