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

東京城陷入了緊張的氣氛中,自從党項人的使者來到了東京城,官家已經好久沒露面了,百姓們對於這位曝光度遠超東京城任何一位先帝的官家有着特殊的好感。

此時的趙禎卻在後苑中舒服的看着書,一本古代的小說讓他看的津津有味,沒想到古人的描述能力也是非常強的,這本名叫六十家的話本受到了東京城百姓的追捧,一本小說分爲《雨窗》、《長燈》、《隨航》、《欹枕》、《解悶》、《醒夢》六集,從名字來看就知道宋人有多麼浪漫的情結。

這是王語嫣推薦看的,趙禎開始的時候還在拿它打發時間,可越看越覺得有意思,到後來便忍不住自己也跟着看了起來。

這六十家話本是蔡記發行的,蔡伯俙這小子敏銳的抓住了活字印刷的好處,說起來趙禎都覺得不好意思,此時的畢昇還不過是杭州書肆的一個刻工,被強行招到將作監後,趙禎親自面見他並提出了活字印刷。

一時間趙禎的想法讓畢昇驚爲天人,沒想到官家的想法居然與他的不謀而合,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將作監居然發下經費給他研究活字印刷技術……

而趙禎翻看的話本就是蔡記第一次,不,是人類第一次採用活字印刷的產物。

書本的價值也從原先的名貴變得便宜起來,沒辦法,紙張的價格在大宋並不算高,書本價高的原因主要是因爲原先雕版印刷的成本過於高昂。

但現在不同了,活字印刷技術的出現,使得印刷書籍變成廉價高效的事情,知識的傳播就這樣變得更加迅速和普及,有了物質基礎,趙禎打算提高全民的識字率,尤其是東京城的識字率,這對大宋來說的意義很大。

千字文被印刷的最多最火,可趙禎失算了,老百姓誰沒閒工夫跑去學認字?

再說東京城的人家有一半都是識字的,大戶人家即使幫工和護院不識字,這又有什麼關係?

而小戶人家整日爲生計忙的不可開交,誰還有功夫去學認字?

趙禎此時才明白,消滅文盲在古代是個非常艱鉅的工作,估計自己這代人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卻可以從下一代開始,大人不識字沒關係,反正你能養家餬口了,那孩子送去學堂識字總是可以的吧?

東京城中的私塾官學有不少,而且國子監自從三舍生的充選被取消後就一隻不太受關注,趙禎正好利用這個機會把國子監打造成大宋的教育局……

東京城的所有私塾和官學都將受到國子監的管理,並且私塾和官學按照規模進行合併,這樣不光節省場地,也讓教育資源不會過於浪費。

私塾的先生變成大宋朝廷聘請的公職人員,由朝廷每月發放俸祿,不光教學,還要管理好孩子們的生活,這可讓原本只能拿些束脩的老先生高興壞了。

沒想到一輩子沒當上官的自己,居然在最後被朝廷當成了香餑餑,看着身上特殊樣式的長袍,老先生們興奮的抖了好幾下才坐下。

趙禎笑眯眯的望着他們:“諸位都是我大宋曾經的舉子,因爲各種原因沒有考中進士,可諸位的學識都是可以的,這官員靠的不光有學識,還有一些別的東西,所以就委屈諸位了。”

一羣先生連連擺手道:“不委屈,不委屈,能在有生之年給大宋出把力,我等就知足了!”

“果然是老先生!就是高義!雖然這麼說,可朝廷絕不會虧待你們,待遇好說,按照七品官員的來,諸位覺得如何?”

“謝陛下!”

一幫老先生興奮的鼻頭都紅了。

七品官!聽見沒有!七品嘞!

這可比開封府的書辦還要高強些呢!

趙禎擺了擺手讓一幫幸福得快要昏倒的老先生安靜下來:“諸位可不要小看這教師一職,韓昌黎曾經說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在咱們大宋就更不一樣,你的學生甚至能成爲未來的相公也說不定,所以要公平,且不能有私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而且你們還要招收一些才學可以的書生當作助教,畢竟東京城的百姓很多,免費上學的機會誰都想要,孩童難免會多一些……”

“官家放心,我等教書育人這麼多年,多少有些弟子……”

老者的話讓趙禎尷尬的一排額頭:“朕倒是忘了!但記住,每一名教師都要在朝廷備案才行。”

一羣老先生躬身道:“臣等遵命!”

趙禎之所以讓這些老先生到後苑中來,爲的就是躲避党項人的使者,這羣人簡直是欺人太甚,彷彿知道自己的底線一般死活不鬆口,想想後宮中的楊采薇,趙禎微微苦笑,這也許就是手下這妖女的代價吧!

三才帶着一幫老先生離開了,他們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東京城各處宣傳官家的旨意,適齡兒童免費入學,只須自費待其書本就行。

現在官家編寫的《三字經》才賣十文錢一本,就連字數稍多的《千字文》和《說文解字》也纔不過十五文,這在以前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孩子們的入學成本被降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百姓當然爭相送孩子去讀書,即使不能有什麼大出息,總比一字不識來的好吧?

人家蔡記現在都招收識字的工人。

據說識字的比不識字的拿錢還多,提拔的機會更大嘞!

人都是這樣,自己沒有的東西,都希望孩子能發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的身上,自然的,讀書識字這種事前對大人來說是沒時間的,可對孩子來說卻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趙禎相信,東京城的百姓會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讀書,因爲這是改變命運的捷徑。

党項人的使團是無論如何不能不見的,已經晾了他們許久,現在他們是笑話,如果長時間不見大宋就成了笑話了。

國家越大,責任也就越大,揹負的名聲就越重要,當然也更加好面子,天朝上國的虛榮感無論是那個朝代都不能避免的。

使臣朝見的地方一般在大慶殿,可趙禎這次偏偏把朝見的地方安排在了紫宸殿,而且是偏殿,沒有文武百官,沒有皇帝儀仗,趙禎就穿着最爲舒適隨意的燕居服在御座上接見了党項使者。

使者很生氣的表達了党項的憤怒和意願。

趙禎微微點頭:“你們的要求,朕準了,封李德明爲定難軍節度使,西平王,朕還會在保安軍邊境開始榷場,與黨項互通有無,但有一點你要轉告阿移,下次在用這種小伎倆要挾大宋,就準備戰爭吧!不知你党項人能否承受的住宋遼兩國的殺伐?”

趙禎這話純屬無稽之談,宋遼兩國對對方都不信任,絕不可能合作滅党項,但這話卻會讓使者驚疑起來,甚至忽略宋朝皇帝叫李德明小字的事情。

尤其是趙禎接下來的話,更是讓使臣擔心。

“阿移很聰明,知道用依遼和宋來緩解外部矛盾,可他卻把天下人都當成了傻子,以爲別人都看不出來他的小算盤?党項在河西走廊大肆攻伐,爲的不就是獲得貿易嗎?

真以爲朕和遼皇不知道?

朕知道党項不容易,要想在夾縫中生存下去就要有非常個手段,可惜,拓跋卓然朕是不會還給你們的,朕給你們三天的時間,如果間人還在東京城,就算是你們放棄抵抗了,朕會一個個的把他們拔出來!還有替朕謝謝殺了李士彬的勇士,朕一直想殺他,苦於找不到好的藉口,這下你們倒是幫了朕一個大忙了!”

党項使者張了張嘴又閉上,他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回答趙禎的話。

使者在三才的引領下木訥的走了,直到除了皇宮大門他的話依然沒說出來,本準備發難的禮儀等問題卻一樣沒說,還被大宋官家將了一軍,更爲可氣的是現在他才發現原來大宋皇帝一直叫李德明的小字!

小字是長輩對晚輩的稱呼,連平輩都不能用,到趙宋皇帝的空中反而順理成章的說了出來……

使者爲止氣結卻沒有絲毫辦法,誰能想到少主出生入死,費勁心力殺掉的李士彬居然是大宋皇帝早就像除之而後快的。

關鍵是這大宋的少年官家確實有一種常人不能及的氣度,彷彿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說出的話自然的讓人信服,使者覺得就連党項人的嬌子李元昊比之大宋官家也差得很遠,很遠……

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
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