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

趙禎身爲一國之君,他早已研究過人口與國家穩定,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等等之類的關係,這是一個領導者的永恆課題,即便是如今強大繁榮的大宋,趙禎也依然不會放鬆。

就像太唐宗所說,夫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趙禎自己承認自己沒有多少天馬行空的治理能力以及卓越到輕而易舉掌控羣臣的手段。

在位這麼多年來,他只着重於對人才的挑選以及培養,這是一個非常聰明又非常笨的法子,趙禎不會制定法律,他只是讓手中的臣子去完善大宋的憲法,利用這個時代的進步去改變這個時代。

他所擁有的只不過是更多的見識,就像一個站在棋盤外的人一樣,他永遠看的比別人清楚,也更加領先一步,但就這一點已經讓他成爲同時代統治者不可匹敵的地方,趙禎興辦教育,推進格物,促進醫療發展,甚至大興商賈之道,這些無一例外都是後世人通過不斷總覺得出的東西,而趙禎信手拈來,原因無他……見識過而已。

其實要論他的統治能力,甚至比不上他的父皇真宗皇帝,一個能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並且抵禦住了外族入侵的皇帝,怎麼說都是一個合格的皇帝,最少他是通過自己的所學達成的,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要不然怎麼許多國家的百姓都說趙禎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呢?他確實是這個時代的神,因爲他腦子裡裝着的東西不是這個時代人所能擁有的,許多話連他這樣身爲皇帝的人都不敢說,比如大地是圓的,天空是無限浩瀚的,人類可以在空中飛翔,甚至登上月亮,但有一個改變不了,這些都是真理!

自從腦袋裡的系統消失不見之後,趙禎彷彿新生,並非是他有了超人的能力,只不過腦子變得更加清晰,考慮問題和從腦子裡發現曾經的記憶非常快速,僅此而已。

大宋想要發展就必須要打破一個束縛在中國曆代王朝身上的一個重要枷鎖,糧食產量問題,即便是引用了產量最高的占城稻,大宋的稻米產量依然不是很理想,這稻米不是畝產一千多斤的雜交水稻,大宋在這方面還是在摸索的階段,趙禎雖然有着靈敏的大腦,但卻不能無中生有,他不是科學家,也不可能把時間耗費在研究上。

他只不過是個引導者,引到他的格物學家在這些方向上探索,大宋還是大宋,只不過在趙禎的帶領下偏離了歷史的軌道而已,趙禎一直都不想承認,但卻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大宋被他改造的面目全非。

既然如此,那就怎麼有利怎麼來吧!現在連土豆和番薯都出現了,還怕有什麼更加神奇的事情嗎?

誰能想到這些全新的農作物會成爲大宋打破人口天花板的錘子,只要大規模種植,大宋基本上不會出現餓死人的情況,因爲這些東西即便是不經過人工干預,也會畝產驚人!

趙禎要讓大宋的版圖恢復盛唐的氣象,但他要的是穩固的版圖,不是今天巨大無比,明天就瞬間垮塌的積木!要想讓這些版圖成爲大宋的一部分,讓他們自己成爲自己是華夏的一部分,那麼最好的辦法便是當地變成漢人的地盤,世代爲漢人所有!

人口是華夏的一件重要武器,這也是爲何在歷史長河中所謂的文明古國都沒落或是消失,唯有華夏存留的原因,因爲華夏的血脈永不斷絕,即便是融合了外族的血統,但華夏的血脈依然留存了下來。

大宋的敵人看似是党項,遼朝,其實卻是人口,只要有了足夠的人口,大宋國內的生存壓力便會驅使着大宋向外開始征伐的腳步,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在自己的乾坤獨斷之下向遼朝發動進攻奪取燕雲。

即便趙禎贏得了戰爭的勝利,朝中有關用兵的流言蜚語一直沒有停過,這還是壓力不夠大所造成的,這些美妙的農作物畝產驚人,到時大宋的人口一定瘋長,人口的膨脹會使得大宋對土地的要求便高,這是一個無法規避的問題。

朝臣的政治手段再高明也無法便面這個必須要通過實際手段去解決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無人能說克己復禮這樣的蠢話,這個世界的黑暗便會毫無保留的展現出來。

而遊牧民族卻先一步比農耕民族瞭解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們不斷的進去,不斷的挑起戰爭,也不斷的犧牲人口,維持草原上的平衡,每一個穩定的遊牧民族在繁榮過後便是蕭條和戰爭,因爲他們要處理多出來的人口,要麼在中原獲得土地,要麼在中原失去人口。

但農耕民族的調節辦法卻完全不同,它是通過內部的消耗而完成對自我的調節,每當一個王朝繁榮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整個國家便會進入一種奇怪的狀態,官員開始腐敗,百姓開始憤怒,往日裡能輕鬆度過的天災也在人禍之下變得愈演愈烈。

當然至關重要的君主也會變得懶惰,因爲在他看來前面有過昌盛,以後的事情與自己又無關,自有那些有能力的後代替他收拾這幅爛攤子。

於是各地的起義開始頻發,這是一場小病,如果皇帝能早日清醒,根治這些問題,並把國家引向正確的方向,對外擴張,便不會有多大的問題,但這個時候,千年的王朝基本上都會做同一件事前,鎮壓起義。

這顯然是治標不治本的,起義也許會被鎮壓,但根本問題沒有解決,還會有下一次的起義,百姓都吃不飽了,馬上就要被餓死在家中,連最基本的生存權都沒有保障,還怕造反嗎?!

同樣的道理,大宋的百姓吃得飽,穿的暖造反的事情便少上了很多,因爲造反的代價太大,當一個人能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下去,誰會以死去搏一把得不到的東西?人其實是最現實的動物。

這就會導致大宋的土地不夠用,人口多了,土地自然就會變少,矛盾便會出現,而解決矛盾的辦法很簡單,對外擴張,這是天理,也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趙禎要打破人口的天花板,其實也是在打破對中原王朝的束縛!打開戰爭與擴展的魔盒!因爲這個禮儀之上,儒家學說大行其道的華夏王朝從沒有自主的有意思的向外擴展過,永遠在自己給自己畫好的圈子裡自娛自樂……

“是時候該登上一個更大的舞臺了……”

趙禎望着御書房中足足一面牆的地圖開口呢喃。

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二百章真相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六百章對策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
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二百章真相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六百章對策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