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

bookmark

蕭仁看着那個跟自己不是一個姓的“父皇”惹得母后生氣便覺得有些好笑,在他的眼中母后從未如此大動肝火,雖然是在和父皇生氣,卻並非如發怒般的模樣,更像是自己和伴讀爭吵……

蕭仁覺得這樣的父皇和母后纔是歡喜的,這叫什麼來着?哦!“拌嘴!”

完全不顧及邊上瑟瑟發抖的宮人,蕭仁繼續沒心沒肺的玩耍,他知道父皇和母后之間並沒有真的爭吵,而是在勢均力敵的“辯論”。

他曾經問過資善堂的師傅,爲何自己和父皇不同姓,父皇姓趙,太子哥哥也姓趙,靈兒姐姐也姓趙,甚至是那個坐着大船來的二哥也姓趙,爲何自己偏偏姓蕭?

每次問到這個問題,號稱能爲自己解惑的師傅們總是“撕心裂肺”的咳嗽,就差把父皇說的“肺管子”咳出來了!

蕭仁並不在意,而蕭撻裡已經和趙禎槓上了,作爲一個曾經登臨帝位的女人,蕭撻裡有着自己驕傲,她雖然沒有帶領契丹走向勝利,但卻也帶領契丹和大宋對抗多年。

若非是大宋有了打破中原王朝的習性,擁有對付騎兵的火器,在軍備上強壓契丹,在經濟上壓制契丹,也許就不是她入趙禎的後宮,而是他趙禎入自己的後宮!

若說戰敗之後沒有思考得失那是不可能的,蕭撻裡常常會總結自己或是思考契丹失敗的原因,當然也知道趙禎是如何一步步壓制契丹的。

只有在正真瞭解之後,才知道趙禎的恐怖,他的手段是那麼的隱秘而高明,但他不能因爲如此便侮辱自己。

蕭撻裡盯着趙禎的眼神愈發的不善,若不是一身錦繡不容施展,她早已準備撲上去用拳頭“捍衛”自己曾經的榮耀。

趙禎當然瞧見了蕭撻裡的憤怒,這是他故意的,若不這麼說她怎麼能和自己辯論?那個草原上曾經不可一世的女人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只剩下這個爲自己男人和孩子而學會順從的女人。

“不知陛下何意?臣妾的話乃是出自華夏典籍,不知爲何便是謬矣?!”

連稱呼都改變了,趙禎知道她不服:“華夏古人說的話是依照當時漢家的地位而來的,也依照當時外族的地位而來,可今非昔比,當時的蠻夷百年成了大宋強大的對手然後又變成了內附之民,如此豈能在稱呼他們爲蠻夷?”

趙禎的話讓蕭撻裡忍無可忍,這顯然是在說契丹當初也不過是她口中的蠻夷而已,現在他們脫離了蠻夷便對其他部族稱呼以外夷,顯然是在指桑罵槐。

“陛下當真是會含沙射影,我契丹曾經披甲百萬,控弦之士無數,有自己的文字,信仰,宗教,文明,如何是蠻夷?!”

趙禎笑了笑:“這些還不都是從華夏學來的?你們的祖先遊牧草原,風餐露宿,放棄這些就等於忘本,若是契丹人還保持這樣,不效仿我大宋,怕是朕也拿你們沒辦法,最少現在沒有辦法。

畢竟我中原王朝乃是立根農桑,即便是現在大宋商賈繁榮,也沒辦法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圍剿草原部族,你們打不過終究是能走的掉,騎兵你們有,我大宋也有,但根基我大宋卻更多。

你們來去如風的襲擾,在我大軍抵達之前便撤走,只要哨馬俱全,只要靈活機動,我大宋根本就耗不起這場戰爭。

你們契丹還有生存下去的權利,可最終你們還是選擇保衛自己的文明,保衛並沒有契丹烙印的城池,最後把自己活生生的耗在了上面。

消耗國力不說,最後還是走向了屈服。草原上的城鎮不斷的增加,使得你們一再猶豫,最後卻反而覺得自己的不是蠻夷,而是正統王朝…………這是福還是禍?”

趙禎的話說的蕭撻裡無法辯駁,只能惡狠狠的盯着趙禎,彷彿要把他生吞活剝。

“這麼說來依照陛下的意思是,我契丹人放棄了蠻夷反倒是給自己招來禍患?”

趙禎點頭道:“差不多,蠻夷也有蠻夷的好,蠻夷在到達一定積累之後也會向文明進步,這是不可辯駁的真理!契丹人走出來了,可以說自己是正統,那別的部族呢?只要有機會他們也可以,比如党項,若是再給他們十年時間,党項人怕是也能自稱正統王朝了!,蠻夷與正統不過是強大與否的表現而已,只要足夠強大便是正統,誰要是不服,手中的鐵騎可以讓他改口!”

蕭撻裡悄悄拿起酒壺,猛然灌了一口,吃肉就應該配酒纔是,烤肉當然應該是烈酒!

雖然氣不過,但趙禎說的確實有道理,蠻夷有着自己的優勢,而蠻夷和正統並非是通過別的東西證明,而是通過力量。

“陛下的意思是要把各族的地位都變得平等?”

趙禎點頭道:“部族越多越好,如此才越好收拾,朕要把各族人都整合在一起,讓各族之間不再敵視,不再有那麼多的偏見。

這段時間朕已經聽到許多流言蜚語,且都是各族之間矛盾所致。所以朕要解決這種事情,就必須從大宋最大的外族,契丹身上動手。

朕不光給他參與科舉的權利,給他們保留自己牧場的權利,還要讓他們盡到大宋百姓所應盡的義務!”

蕭撻裡猛然醒悟,隨即打着酒嗝的望向趙禎道:“官家當真是好手段,互相信任,互相扶持之地最甚者,莫過軍中!

若是漢家兒郎和我契丹兒郎同仇敵愾,並肩殺敵作戰,那雙方之間豈能不化干戈爲玉帛?”

趙禎笑着點了點頭:“知我者,莫過貴妃。現在的大宋已經處於華夏文明的特殊時代,朕的話你能不能聽得懂?”

蕭撻裡笑了笑:“若是聽不懂您的話,臣妾也不配作爲您曾經的對手了!原本我契丹就是華夏文明中的一部分,現在看來官家您是打算把所有部族都攏絡到大宋……不,攏絡到華夏之中!”

趙禎端起酒碗一口喝個乾淨,果然是當過帝王執掌過天下的女人,一眼就看穿了自己的想法。

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
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