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

火車在平原上飛速的疾馳,即便是速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快,但四周的風景依舊不斷的向後退去,蔡伯俙對於這樣的景象是百看不厭的。

每當他坐上火車的時候,總是會不自覺的去想若是大宋沒有火車會怎樣?

這個時候他就會想起在朝堂之中流傳着的一個笑話:據說一個格物院的官員無數次的強調這不應該叫火車,而是叫做蒸汽機車,每當朝臣們以火車怎樣怎樣的時候,他都會跳出來反駁,並強調這東西是蒸汽機車。

沒人在乎他的話,冒煙的東西不叫火車叫什麼?蒸汽機車?那是格物院的叫法罷了!

直到後來,官家在旨意中都用上了火車這個稱呼,於是那名格物官便上疏官家“請以蒸汽機爲號……”

只不過官家並未理睬,反而問曰:“羣臣百姓莫不以火車爲號,蒸汽機之名何以用之?”這就有些頑固了。

吹着從官家那裡學來的口哨,蔡伯俙悠閒地靠在車窗邊,但逐漸的脖後梗越來越涼,回頭一看卻發現三才不知何時站在自己的身後。

“官家已經三天沒有閤眼,這樣下去如何使得?”

蔡伯俙長嘆一聲:“我就知道你會來尋我,我有什麼辦法?官家一旦認真做起事來,便是天塌地陷也難以分神,我勸你伺候好官家便是,萬萬不可打擾。”

三才怒道:“如何伺候好?官家今日不過用了一碗米粥罷了,若是有個好歹,如何向聖人交代?!你可是陪駕在左右的,後宮那幾位的厲害你可知曉!”

蔡伯俙不禁打了個寒顫,回頭看了看車廂道:“狄青已經被叫過去了,應該會諫言官家,待會我去了,便再說些,但…………”

三才長嘆一聲:“狄帥耿直,面聖的時候勸了些話,可不一會便和官家討論起兵制來,你去了多半也是商談三司及商賈之事,但你的話官家還是能聽進去的。”

蔡伯俙笑道:“你倒是能看得起我,只不過這次不一般,官家怕是在做一件大事,萬萬不可打擾,此事關乎大宋興衰,甚至是千秋萬代,否則昨夜咱們吃烤肉喝美酒早已把官家給勾過來了。”

三才不客氣的靠在了蔡伯俙對面的椅子上,厚厚的棉花在皮套下讓三才整個人都陷了進去:“你以爲我不知道?越是如此越擔心官家勞神,跟隨官家這麼多年,從未見官家如此,怕是打算在回到神都之前做完的。”

蔡伯俙笑了笑:“你覺得事關傳位之事?”

他的話讓三才猛然睜開假寐的雙眼,有些急迫的望向蔡伯俙:“你也有這般的感覺?”

蔡伯俙聳了聳肩:“我可不這麼認爲,傳位太子官家早已安排好了,沒必要這般的操勞,何況也無需這麼緊迫。”

三才緩緩點頭:“說的也是,那所爲何事?”

“你覺得自己應該打聽嗎?那塊鐵牌從東京城到了神都城,依舊鎮在乾宇殿的邊上!”

三才吶吶不言許久才道:“不過是擔心官家,何須如此說這般的扎心話。”

蔡伯俙擺了擺手:“此事應是軍國大事,狄青乃是兵部尚書,也是官家讚譽的兵家,我蔡伯俙說不上是何等出衆之人,但在商賈一道上卻也是手到擒來,此事豈能簡單?”

三才微微點頭,就在此時狄青拉開了車廂的門,一邊走一邊喃喃自語道:“要改制了……”

蔡伯俙和三才同時愣住,改制乃是大宋的常有之事,尤其是官家親政之後,改制的事情不少,但狄青爲何這般的模樣?

“蔡伯俙,官家喚你前往,尋你說話。”

狄青不過是簡單的對蔡伯俙說了句這樣的話,便坐在了另一個軟椅上不斷的唸叨着一些蔡伯俙和三才聽不懂的詞彙:“軍,師,旅,團,營…………各兵種相互獨立又協同,這是怎樣的打法?”

這些兵制中,狄青知道一些,但名字和官家所說的完全不一樣,並且兵種和用法也完全不同,這是打算把大宋現有的體制進行改變啊!

隋時以百人爲隊,步兵二十隊爲1團,騎兵十隊爲一團,因此每團一千至兩千人,而唐時府兵每團三百人,團在那時候又稱爲“營”。

唐時軍隊沿用“府兵制”,以均田制的農戶爲基礎,於天下各道、州、縣要衝設軍府六百三十四所,總稱折衝府。

又依編制規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府長官折衝都尉,副長官左、右果毅都尉,在府下設有團又稱營,官校尉,團下有隊,設隊正,隊下爲夥,設夥長。每營下轄五隊,每隊下領三夥,每夥領五位什長,各領十丁。

而唐朝最基礎的戰力便是這些團了,有時一個團要擔負起極爲重要的作用。

大宋之前的兵制雖和唐時不同,但官家卻重設十六衛,又增設衛所之制度,如此天下兵馬總歸爲二,一曰禁軍,二曰衛軍。

又因大宋的役兵之制,禁軍服役四年可退役爲老兵,各回家鄉參與農事或其他事,也要入十六衛衛所報到,且常年練兵對抗,看似疲軟實則戰力不減!

這樣的兵制在狄青看來已經極爲完美,最多時大宋共有十六衛共計軍卒三十餘萬,且常年保持三分之一在役。

這樣一來使得大宋的兵力強盛,幾乎可以做到隨時調用都能有厚積之力!

但官家眼下已經對現有的兵制不滿,開始着手再度改制,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廢除十六衛,這和之前官家所說的重“軍武”相悖啊!

而大宋現在四周並無外患,但軍事力量和訓練絕不能丟下,利益和發展是這個時代的主題,而大宋已經提前進入了帝國時代。

雖然曾經的歷史把封建時代的結束定義在了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被推翻,但在趙禎看來卻並非如此。

此時的大宋雖然還保留了封建時代的一些特色,但已經和封建時代開始脫離,比封建時代更爲強大,繁榮,富有,有效…………

щшш●ttkan●C O

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十三章象棚女戲
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十三章象棚女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