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詭異的禁中

次日清晨,天未放亮,在京的升朝官就已經陸陸續續在宣德門裡集合。這些日子皇帝雖然染疾,但早朝一會正常進行。這些大臣們都是從家裡或騎馬或坐轎來到皇宮,但在宣德門之前就必須步行入宮了,而且僕人不得跟隨。年紀輕的官員倒好說,那些七老八十,腿腳不便的就困難了。你得摸索着進宮,和同僚們會合以後,只能憑聲音來判斷是誰。

天氣寒冷,不少官員都縮着脖子,跺着腳,整個宮門裡一片悉悉索索之聲。徐良下轎後,把披在身上那件大氅脫下交到僕人手中,道:“回去吧,中午我不回家,讓夫人好生招待。”四嫂和侄兒侄女現在都在他府上,因此囑咐這麼一句。語畢,徑直往宮裡而去。

眼下還不到時辰,因此御史也沒有來整隊,百官三三兩兩聚在一處,討論着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徐良一路走過,人聽到很多人都在談論宋金議和。此事雖然還沒有正式宣佈,但朝臣大多已經收到風聲,只是具體的條款還不清楚。

“徐相?”當他經過一處人羣中,有人出聲喚道。

徐良探近一看,現是參知政事朱倬,旁邊有開封府尹,有另外一個參知政事李若冰,遂上前道:“幾位來得真早,說什麼呢?”

“還能是說什麼?大臣們都在議論北方來的使者。”朱倬道。

那開封府尹此時問道:“徐相, 聽說你和趙相接見過使者,到底說些什麼?女真人提了什麼條件?”

“這事,現在不好說,聖上還沒有明確的態度。”徐良道。旁邊有人聽見他們談話,自動圍了過來,都想探聽些消息。在衆官殷切地詢問之下,徐良露出一點口風。“總之有一點可以肯定,女真使者此番來,是想議和。”

話從他嘴裡說出來,那分量自然不一樣。儘管大臣們大多猜得到是這樣,但現在得到了確認,一時譁然。有人道:“此前川陝宣撫處置司出兵收復了河東半壁,女真人在這個當口遣使來議和,豈非就是求和?”

“這不明擺着的事情麼?打不下去了,只能求和!”

“哼,怎麼說來着?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女真人也不復昔年之勇了。”

“要按我說,議什麼和?現在我朝佔主動,憑什麼跟他議和?想議和也可以,還我河南、山東、淮東、河北、河東,咱們就跟他談。”

此話一出,招致一片反對之聲!

“劉司諫,你這話就過頭了。雖說這幾年大局有所好轉,但女真人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視,現在主動提出議和,若有讓步之類,能談就談,你這一句話拒人千里之外,恐怕也不妥。”

衆官議論紛紛,一個洪亮的聲音道:“現在還沒有眉目,諸位同僚不必操之過急。”

徐良一看來人,笑道:“趙相來了。”

“徐相。”趙鼎打了聲招呼,隨即笑道“這人上了年紀就是沒意思,晚上睡不着吧,早早地起來等着上朝,結果臨出門倒困了一會兒,幸好趕上了。”這上朝是在京升朝官們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無故遲到缺席那是要受處罰的。

說了好一陣,天麻麻亮,但有御史看時候差不多,開始整隊。文武百官各依品秩站定,排好隊伍,準備向資政殿出。哪知隊伍剛要整好,遠遠望見幾個人打着燈籠匆匆過來,等走到近前才現是內侍,在人羣裡四處問着:“趙相和徐相何在?”

衆官互相指引,來到徐良趙鼎面前,一名內侍小聲道:“兩位相公借一步說話。”

徐良趙鼎對視一眼,什麼事搞得這麼神神秘秘的?遂移步出了隊伍,走到那拱橋上,只聽內侍道:“兩位相公,今日早朝取消。”

雖說取消早朝不是什麼大事,但皇帝自“親政”以來,一直勤政,不管是颳風下雨,嚴寒酷暑,從來不輕易取消早朝。因此趙鼎一聽就問道:“爲何?”

“是不是官家御體欠安?”徐良也問道。

“請兩位相公散了大臣,隨小人入宮,到時便知。”內侍回答道。

他既這麼說,趙徐二相也不好再問,徐良遂回去,放聲謂一衆同僚道:“今日早朝取消,諸位各自去衙門吧。”一語既出,文武百官竊竊私語,取消早朝?爲什麼?但他們也不可能去追問,於是除中書官員以外,其他大臣成羣結隊地出了宮門,各自往各自的官衙去了。

徐良趙鼎兩位宰相,就在內侍引領下投禁中而去。路上,趙鼎又問了一次,那內侍方纔回答道:“昨天夜裡,官家病情加重,高熱不退,太醫院來了好幾名太醫也束手無策。後來,還心動了太上皇,太后,皇后,也跟寢宮裡守了一夜,至今未閤眼。”

徐良趙鼎同時停下腳步,趙鼎失聲問道:“怎麼回事?嚴重不嚴重?”

“我的相公哎,高熱不退啊!從昨晚到現在,宮裡就沒有消停過。至於現在情況怎麼樣,小人就不得而知的,這得問沈都知。”那內侍答道,隨即又催促道“快走罷。”

復往前行一段,兩位宰相突然現原來不應該派人把守的地方,卻多出來全副武裝的士卒,徐良皺眉問道:“這是作甚?”

“小人不知,估計是沈都知的命令吧。”內侍猜測道。沈擇除擔任內侍省都知以外,還掌管着禁中的內衛,而且,朝中對他參與軍政的事情已經有所傳言,言官曾就此事提醒過皇帝,但基本上沒有效果。

“胡鬧!”趙鼎不滿道。“這宮中太平無事,加什麼守衛?惟恐天下不亂是不是?”

“行了,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走罷。”徐良沉聲道。兩人隨內侍快步而行,不一陣,至天子寢宮,整了衣冠後,等在外頭。

裡間,正上坐着太上皇趙桓,卻不見太后和皇后,料想要麼就是已經離開了,要麼就是迴避了。兩位宰相入內以後,具禮拜道:“臣拜見太上皇。”

當初那場政變,正是因爲徐良一力“破壞”,才攪了趙桓好事,因此太上皇自然不會親切,伸手道:“兩位賢卿平身吧,坐。”

二人謝過,落坐之後,徐良擔心皇帝病情,直接順道:“不知聖上病情如何?”

“找你們來正是爲這事。”趙桓立即道,語至此處,嘆了口氣“給大哥說了多次,身體不好就要注意休養,卻一直不聽,如今倒好……”

“太上皇,聽說聖上高熱不退,不知如今好些了麼?”趙鼎再次問道。高熱不退,嚴重了要危及性命,這是常識,所以不怪他二人急切詢問。

趙桓看他二人一眼,回答道:“折騰一晚上,太醫手段用盡,今早總算有些起色。熱倒退了,但皇帝還沒有醒,召兩位賢卿來,就是告訴你們一聲。看皇帝這情況,暫時是無法理事了,朝政上你們身爲百官領袖,就多費些心,商量着辦吧。”

這自然是責無旁貸,皇帝無法理事,宰相就來作主。但如果是日常事務,宰相處理也就處理了,但眼下卻有一樁要緊的事情……

徐良問道:“啓稟太上皇,旁的事好說,眼下金國使臣已至行在,提出議和,這事若無官家明確表態,臣等恐怕就只能拖下來。”他這麼說,是有原因的。他本人當然主張拒絕議和,但皇帝是什麼態度不知道,眼下天子既然病了,正好把金使晾起來。

趙桓從前,雖然退了位,但對朝政大事還是有相當程度的瞭解。但自從政變失敗以後,他就幾乎被軟禁在德壽宮,活動範圍也僅限於皇宮大內,也沒有人再敢有事無事往德壽宮跑。因此,他對金國遣使求和一事毫不知情,直到此刻。

“金人提出議和?”趙桓驚訝地問道。

“是。”趙鼎如實回答。太上皇不能干預政事,所以他也不怕讓對方知道。

“主動的?”趙桓又問。

“是。”徐良答道。

“這……”趙桓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他沒有裁決的權力,說話不頂用,思之再三,表態道“茲事體大,這樣,等皇帝幾時醒過來,看看他的態度。”

“遵旨。”徐良趙鼎同聲說道。

吩咐完畢,徐良提出想要探望探望天子,但被趙桓拒絕,說皇帝現在需要休養,不能打擾。儘管趙諶跟他們就一牆之隔,可徐良趙鼎還是無奈地退了出來。不過往好處想,風寒不是什麼要緊的病,既然熱已經退下來,那基本上就沒有危險了,只需要用藥,再休養個十天半月的,就能康復。

就這麼過了兩天,徐良和趙鼎數次入宮想要探望皇帝,都沒有見到。金國使臣大概也等着有些心急,派人來催問,徐良只管拿話擋回去。

到第三天,下午散值以後,中書政事堂的官員大多已經走了,徐良也結束手裡的事情,但他沒打算走。坐在辦公堂裡越想這事越不對,風寒只要退了熱,就不算什麼大病。不見旁人不算了,哪有不見宰相的?皇帝有事,就算宗室不知道,也應該先讓知會宰執大臣。

“徐相,還不走?”趙鼎經過他門前,駐足問道。

徐良一擡頭,道:“趙相請坐,我有件事情跟你商量。”

“正好,我也有事。”趙鼎跨過門檻, 就在面前坐下,直接道“稍後我們再進宮去,如何?”

徐良鄭重一點頭:“我也是這麼想的,風寒不是什麼要緊的大病,如太上皇所說,已經退了熱,那就沒有大礙,爲何不能見?就算聖上要休養,我們不奏事,看一眼總成吧?如今聖上幾天不露面,朝中大臣已經在議論,這麼下去,這年還過不過了?”

“誰說不是?我也是越想越不對,走?現在就去?”趙鼎起身道。

徐良也一撐椅子扶手站了起來:“現在就去!你我得商量好,今天見不着聖上,決不出來!”

“要是太上皇……”趙鼎問道。

“不管,太上皇管的是家事,你持的是國事,孰輕孰重?走!”

當下,兩位重臣同入禁中,現守衛比前幾天更加嚴密,透出一股子讓人難以捉摸的氣氛,讓人好生不解。徐良趙鼎心裡越沉重,至天子寢宮,他們被衛士擋了駕。

“你知道你擋的是誰麼?”永華宮門前,趙鼎冒火了。

幾名衛士都俯不敢直視,其中一人道:“兩位相公息怒,我等也只是奉命行事。”

“奉誰的命?天子詔命麼?”徐良問道。

“是奉沈都知之命。”衛士回答道。

“相次相要見皇帝,他一個內侍省都知敢阻攔?這是何道理?讓開!”徐良喝道。他可不是一般的文臣,出身行伍之家,又在地方上經歷過大風大浪,這一聲喝,威儀十足。駭得幾名衛士不知如何是好。宰相的地位那是何等的尊崇?自然不是內侍可以相提並論的,但問題是,這個內侍掌管着內衛禁軍,是他們的頂頭上司,如何敢抗命?

見衛士猶豫,趙鼎振臂吼道:“莫非宮中有什麼事不能讓宰相知道麼?你們到底想作甚?你們是何居心?”

這句話聽在衛士們耳裡,不啻醍醐灌頂,當頭棒喝,不約而同閃到一旁,讓出了道路。徐良趙鼎聯袂入內,到堂外,又被內侍擋住,他兩人心裡本來就光火,再次被擋,頓時作!趙鼎是個直腸子,一頓訓斥說得幾名內侍擡不起頭來!

正爭執時,一人從宮裡出來,不是沈擇是誰?他一露面,兩位宰相的火力都集中到他身上。趙鼎上前一步,抗聲問道:“沈都知,這禁中的守衛爲何加強?我等宰執大臣欲探望聖上,難道還不行麼?數番阻攔,是何道理?這宮中難道是你說了算麼?”

沈擇倒不慌亂,先恭恭敬敬地行個禮,不緊不慢道:“兩位相公稍安勿躁,只因官家病體未愈,需要清靜,最不喜吵鬧聒噪,所以太上皇和太后再三囑咐,朝政上的事請宰執大臣商量着辦,就不要來驚擾官家了。因此,這才……”Ro

a!!

第592章 銳意進取第430章 混亂的延安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698章 初生之犢不畏虎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380章 張浚追來第245章 宣制之爭第814章 服不服第793章 角力第342章 又一個秦檜第97章 進京第208章 威震河東第576章 二次勸降第236章 議升官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72章 開戰第379章 萬年圍殲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265章 驚天動地第八百五十八章第586章 千里報捷第166章 金殿沸騰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519章 韓軍反水第651章 政變苗頭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132章 二次南侵第339章 左右爲難第545章 虎牢關第318章 大鬧節堂第423章 火器失效?第277章 紫金虎來了第487章 權臣第238章 圖謀河東第276章 難兄難弟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346章 打吧第116章 太上皇第589章 再次議和第232章 謀劃陝西第565章 鬥智鬥勇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321章 便宜行事第109章 威望第497章 陰雲密佈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207章 初到長安第759章 終於回來了第719章 詭異的禁中第231章 中秋故人來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553章 全線反撲第818章 三國演義第393章 雷厲風行第八百七十三章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671章 契丹使者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649章 徐郡王第483章 軍閥宋遼威武第87章 霹靂炮第228章 全部繳械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110章 衝突第55章 張叔夜第八百四十章第100章 難怪第539章 收復全陝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51章 風將第286章 千鈞一髮第148章 罷相第593章 徐太尉第八百七十一章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七百四十四章第793章 角力第322章 進軍鄜州第50章 率部歸來第434章 回家第711章 原來如此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195章 非卿不娶第127章 攪局第464章 突火槍第763章 決戰前夕
第592章 銳意進取第430章 混亂的延安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698章 初生之犢不畏虎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380章 張浚追來第245章 宣制之爭第814章 服不服第793章 角力第342章 又一個秦檜第97章 進京第208章 威震河東第576章 二次勸降第236章 議升官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72章 開戰第379章 萬年圍殲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265章 驚天動地第八百五十八章第586章 千里報捷第166章 金殿沸騰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519章 韓軍反水第651章 政變苗頭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132章 二次南侵第339章 左右爲難第545章 虎牢關第318章 大鬧節堂第423章 火器失效?第277章 紫金虎來了第487章 權臣第238章 圖謀河東第276章 難兄難弟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346章 打吧第116章 太上皇第589章 再次議和第232章 謀劃陝西第565章 鬥智鬥勇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321章 便宜行事第109章 威望第497章 陰雲密佈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207章 初到長安第759章 終於回來了第719章 詭異的禁中第231章 中秋故人來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553章 全線反撲第818章 三國演義第393章 雷厲風行第八百七十三章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671章 契丹使者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649章 徐郡王第483章 軍閥宋遼威武第87章 霹靂炮第228章 全部繳械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110章 衝突第55章 張叔夜第八百四十章第100章 難怪第539章 收復全陝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51章 風將第286章 千鈞一髮第148章 罷相第593章 徐太尉第八百七十一章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七百四十四章第793章 角力第322章 進軍鄜州第50章 率部歸來第434章 回家第711章 原來如此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195章 非卿不娶第127章 攪局第464章 突火槍第763章 決戰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