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章

趙謹臉上漸漸露出失望的神色,麟王的話對他的積極性打擊不小。本來,聽完顏褒一番話他很是動心,如果不是折彥質暗中提醒,他幾乎要當殿回覆。正讓契丹人弄得懊惱不已時,女真人主動跑來要求聯手反制,在他看來,這正是時候。沒想到,卻有這麼多的隱患。

折彥質停了一陣,又繼續道:“聖上,以臣愚見,大宋唯今之計,上策,便是與女真契丹都保持若即若離,不親不疏的態度。契丹志在復國,必與女真拼個死活,那時大宋可相機而動;中策,便是聯遼抗金,宋遼若聯手,女真必敗。到時平分土地,我取燕雲,遼取舊境。便是將來契丹人再翻臉,國朝也不懼他;下策……”

說到這裡,他好似故意停了下來,不說了。但上到皇帝,下到大臣,都猜到,所謂“下策”想必就是完顏褒擋的這檔子吧?

不料,折彥質卻道:“下策便是,與金遼雙方都搞好關係,保持中立。任由他們互相征伐,我自巍然不動,全然不管。”

秦檜聽到這兒有些坐不住了,側首問道:“折相,說來說去,金國趙王提的這一樁大王是不是忘了?”

折彥質輕笑一聲:“沒忘,聯金制遼,此乃下下之策!”

一語既出!滿殿皆驚!這可不像是麟王會說的話啊!這兩年來,首相跟皇帝和中書其他宰執大臣,那立場是相當一致的。怎麼今天倒像是有些故意標新立異,語不驚人死不休?

秦檜聞言之後。也笑了起來。趙謹在上頭看在眼裡,問道:“秦卿,你笑什麼?”

“陛下恕罪,臣失態了。”秦檜告罪道。“臣只是在笑,折相所言,歸結起來就是一句話。萬不可與女真人走到一路,麟王。下官這話沒錯吧?”

折彥質看向他:“可以這麼說。”

“既如此,那下官就不明白了。我朝與女真定有和議,是兄弟之邦,近年來又逐漸捐棄前嫌。這折相是最清楚不過的,一直以來,也沒見折相持反對意見。今天這是……怎地?”秦檜說這話時,語氣還是很和善的。如同老熟人開玩笑一般。

折彥質同樣輕描淡寫道:“事關社稷安危,臣不得不據實向聖上稟報。”

“我看未必吧。”秦檜仍舊一臉堆笑。

折彥質也是面不改色:“秦相‘未必’是指什麼?”

“下官聽折相所言,上策說要與女真契丹都若即若離。然觀如今宋遼之態勢,契丹咄咄逼人,屢屢生事,要想‘若即”恐非易事。除非是依了契丹人,重開邊境榷場。”秦檜道。

折彥質濃眉微皺:“這又有何難?”

秦檜聽到這裡,滿臉笑容,似乎是發現了什麼真相一般。先看了看皇帝,又遍視同僚道:“折相這纔是說了實話。原宋夏邊境上的榷場,在宋金事變以前,一直處於關閉。是徐衛主政川陝期間陸續開放。折相現在主張重開邊境,便是贊同徐衛治陝之方略了?”

折彥質臉上的輕鬆不見,盯着秦檜正色道:“你到底想說什麼?”你道他爲什麼變了臉色?原因就在於。對徐衛在川陝的政令“撥亂反正”。這是經過中書討論,朝廷決議,皇帝點頭的。秦檜影射他支持徐衛,他怎會樂意?

範同見他兩個槓上了。頗有些幸災樂禍的味道,笑說:“兩位相公素來和睦。又何必爲一句言語爭執?”

另一個少言寡語的陳康伯也道:“秦相有何見解,不妨說出來大家討論。實不必含沙射影。”

秦檜盯他一眼,悻悻作罷。趙謹也出來打圓場:“兩位賢卿不必如此,各抒己見嘛。秦卿,此事,你有何看法?”

秦檜此時才正色道:“聖上,臣也認爲,折相之見解在其獨到之處。但是,所謂高瞻遠矚並不是這樣。眼前都過不了了,怎看得到將來?契丹人屢屢挑釁,倘若我朝屈從,才真是後患無窮。誠然,如今天下,三足鼎立。我朝實不必對任何一方抱有幻想,女真人固然現今還佔着我疆土,可契丹人又好到哪裡去?不必因爲徐衛的緣故,而對契丹人有莫名的好感!”這話,還是指着折彥質說的。

所以麟王當即就回敬道:“我爲江山社稷計,怎麼是因爲徐衛的緣故?秦相是非要把我和徐衛扯在一起?再者,徐衛又怎麼了?莫非朝廷什麼時候有了定論,形成了決議,說徐衛大逆不道麼?說徐衛懷有異心麼?”

趙謹一見兩人又鬧起來,趕緊道:“兩位賢卿,就事論事,不必東拉西扯。徐衛如今已辭去一切實職,隱居養病,就不要牽扯他了。”

兩位宰相同聲稱是,這才消停下來。其實在這殿上,除了皇帝以外,都知道向來還算和睦的首相次相爲什麼鬧得不愉快。只是,不足爲外人道也。

“聖上,臣以爲,女真人之議,可行。此前遼軍突襲金肅,已然是挑釁在先。我朝爲大局計,隱忍退讓,但契丹人不知好歹,恣意妄爲。若不還以顏色,他真當大宋軟弱可欺。現女真人主動提出聯手反制,大宋又何樂而不爲?”秦檜道。

趙謹心頭又活泛起來,剛想說話時,折彥質又朗聲道:“今日若聯了金,來日必受金遼夾擊!前事不忘,後世之師,我們也該長些記性了!”

秦檜慣會捉人把柄,一聽這話就跟被蟄了一下似的:“折相是說當年海上之盟麼?”

折彥質有些惱了,乾脆將身子都側過去,問道:“你到底想說什麼?”

得,兩個人又磕起來。趙謹看這模樣今天是議不下去了,他也不想在這兒聽首相次相互噴,索性散了去。來日再議。

宰執大臣們出了端誠殿,因爲距離中樞還很有段距離,所以沿途仍舊討論着方纔的事情。因此次會見遼使,東府和西府的宰執大臣共同出席,而折彥質又兼着西府的長官,所以中書的陳康伯,外加樞密院幾個人都跟着他。聲勢顯然大些。

秦檜和範同兩人不遠不近地在後頭走着,頗有些灰頭土臉的意味在。範同看秦檜有些垂頭喪氣,笑問道:“怎麼?秦相,讓人堵了吧?”

秦檜頓時拉下臉來,可範同有劉家的背景,他也不好發作,只道:“政見不同有甚稀奇?我怎麼聽着範參政有些幸災樂禍的意味在?”

“那可不敢。”範同笑道。

“你休笑。”秦檜正s若宋金聯手反制契丹。必然穩佔上風。到時,統率西師的劉太尉不就出了風頭麼?在西軍中不也有了威信麼?我這番苦心,怎就沒人明白?”

範同聽了這話,笑不出來了。此人純粹是靠站關係身居高位,實則沒有什麼才幹見識,在中書裡就是個二愣子,只能充當個打手,師爺都作不上。一聽這事對劉太尉有利,他有些懵,問道:“那。如今折相極力反對,如之奈何?”

“奈何?我還想問呢!方纔殿上,麟王與我針鋒相對,你在一旁看戲?也不幫我言語一聲?哼!”秦檜不滿道。

範同見狀,陪笑道:“相公息怒,其實這事也怪不得我。你就是替他把那事辦了又能怎地?人家求那麼久。你非拖着吊着。是我也惱了。”

“你說得倒輕巧,那事容易辦麼?他折家世鎮府州,那是因爲還沒有大宋呢,他們折家先人就已經在府州。傳至今日已經幾百年了。我朝立國,爲減輕西顧之憂。也許其世襲,但只限府州。如今他大口一張,麟府一路都想要,我怎麼敢開這個先例?怎麼好去跟聖上說?”秦檜說道。

“人家也沒說就是要,他只說讓折家還鎮麟府一路。”範同道。

“那有什麼區別?”秦檜問道。

“這怎麼能沒區別……”範同正要解釋,秦檜已經不耐,加快速度自己先走了。

再說另一頭,趙謹從端誠殿出來以後,在沈擇陪同之下,本來打算是去勤政堂看本子。但皇帝臨時改了道,沈擇一看,是去繡春堂的路,也不說什麼,只管侍奉着。自從徐婕妤從麗澤苑遷回來以後,那是備受恩寵。原有待遇就不用說了,皇帝隔三差五總有賞賜。這不眼見立春了麼?宮裡少數內侍宮女出現時疫,放在後世就是流行性感冒,趙謹就生怕徐秀娘有什麼,專門囑咐她少出門,但有個什麼頭疼腦熱的,趕緊宣御醫來瞧瞧,不能再自己看什麼《傷寒雜病論》。

“沈擇。”皇帝突然在步輦上喚道。

“官家。”沈擇忙靠上去。

“前些天朕想着把那支大參賜給婕妤,賜了嗎?”皇帝問道。

沈擇聞言一笑:“官家怎麼倒忘了?昨日不是小人親自送去的嗎?還專門回了官家。”

謹點點頭。“是有這事,這幾日因金使的事,倒給忘了。都說這參最能補氣,依朕看徐婕妤就是氣血不足,又在麗澤苑那地方住壞了……”他一路走,一路說,沒哪一句話離了徐秀娘,沈擇隨時應着。

眼看着到拐角了,拐過去就是繡春堂,沈擇眼尖,已經看到前頭皇后的輦子來了。遂小聲提醒皇帝道:“官家,娘娘來了。”

“哪呢?”趙謹在步輦上一動,慌得下面幾個擡轎的步子都趔得寬些,生怕閃失。果然,趙謹看見正前方劉皇后的輦子已經停了下來,宮女正攙着她下轎朝這邊過來。

御輦停下,劉鳳娘引衆上前施禮問安,皇帝也沒下來,只在輦上問道:“皇后這是往哪處去?”

“回官家,臣妾本來是在慈元殿等候聖駕。突然想着徐婕妤遷回來之後已有時日,臣妾作爲諸宮之首,還沒有去看過她,因此想來瞧瞧。沒想到,便遇上聖駕了。”劉皇后道。

趙謹顯然有些不自在,道:“朕,方纔接見了金使一行。這正打算去慈元殿。”

“那倒是巧了,不如臣妾陪官家同去看望婕妤。”劉皇后道。

皇帝更不自在了,顧左右而言他道:“這幾日天氣無常,朕身上也有些不爽利,罷了,改日再去看她吧。”

劉皇后聽了這話,正中下懷。當下便和皇帝合作一處,投慈元殿去了。到了中宮,劉鳳娘端茶遞水,較之從前倍加殷勤,皇帝看着她漸漸隆起的肚子,不敢大意,忙勸道:“這些事情。你以後不要作了。要仔細些,這可是玩笑不得地。爲了你這腹中皇嗣,龍德宮太上和太后已經叮囑過朕好幾次了。”

“官家這些朝日想是朝政繁忙,總不見來,好不容易來一次,臣妾自該殷勤些。”劉皇后坐下撫着肚子笑道。

趙謹聽這話有指,忙道:“忙是忙,來還是該來。你且放寬心,朕常來就是。”

正說着話,聽得外頭有人叫喚道:“哎呦。公主可慢着些!”眨眼的功夫,便闖進一個小小的人兒來。不過比膝蓋高些,身上穿着一件水綠水綠的小錦襖,胸前用細金絲絞成索,掛了一塊玉,粉嫩的小臉蛋兒。忽閃閃的大眼睛。頭上扎倆總角,煞是可愛。她一闖進來,到門內又停住了,瞪着大眼睛張望着。後頭一個宮人追上她抱起來。卻正是當日替朱宸妃接生的老宮人。姓黃,因在宮裡年久。又是太后跟前的人,所以都稱他黃姑姑。

皇后見了嘆口氣:“公主總不消停,自會走路起,便瘋走。偏生體子又弱,磕着碰着許久也不見好,叫人擔憂。”

皇帝似乎沒聽見她的話,一看到女兒,臉上頓時堆滿了笑容,伸手道:“福康,快來。”

那黃姑姑放下公主,小丫頭就一雙黑閃閃的眼睛看着父親,一再逗哄之下,她才小小地移着步子走到父親跟前,這步子走得還不太穩定,一搖一晃的。趙謹抱起了她,坐在大腿上,拿頭去拱。這招似乎很有效,公主當時就“格格”笑了起來,露出幾顆小白牙來。

這孩兒便是當日朱宸妃拼着性命留下的骨肉,因她身子弱,皇帝給她封了一個喜慶吉利的封號,叫福康公主。雖說是由皇后養育,其實都是那位黃姑姑在照料。現在劉皇后自己有了身孕,當然更管不了她了。

看着福康公主跟皇帝親熱的勁頭,劉鳳娘倒也不吃味,因她即將有自己的孩子,所以不稀罕。趁着這機會,她便將一件事情提了出來。

“官家,公主在臣妾這裡長到兩歲。她是沒親孃的娃娃,怪可憐的。如今臣妾有孕在身,也不方便。太后不是幾次示下,若臣妾不方便照顧,便讓公主去龍德宮撫養麼?”

趙謹將女兒擁在懷裡,不停地抖着腳,一邊道:“太后到底有些春秋了,又要時常侍奉太上,便不勞她再費這心思了吧?朕看,還是送到繡春堂,讓秀娘照料她。”

“只是,徐婕妤如今自己身上還不大好,怎照料得好公主?”劉皇后質疑道。

“她正是因爲心情陰鬱,所以才得的病。若有公主去了,她也有個伴,說不定還好得快些。是不是,福康?”趙謹說着,又只顧逗公主玩耍。至於劉皇后後來說的什麼,他全然沒往耳裡去。

劉鳳娘見此情形,知道說也是白說。罷了,便讓徐秀娘操這份心去吧。

“官家,卻不知那金使此次南下,所爲何事?”劉皇后終究還是不忘這一茬的。

“哦,說是想南北聯手,反制契丹人。”皇帝隨口回答道。

“哦?這倒是新鮮事,女真人這幾年來頗多親善示好之舉。如今眼見契丹人屢屢挑釁,想是要替皇兄分憂?”劉鳳娘道。

“想是吧。”趙謹嘴裡說着,注意力卻還都在女兒身上。“不過宰執大臣意見不一。”

“怎麼說?”劉鳳娘追問道。

“唉,提起便頭疼。”趙謹搖頭道。

“這是爲何?”劉皇后還是緊緊追問道。

皇帝見她如此執着,只能將女兒交還黃姑姑,並囑咐道:“你去收拾收拾,一會兒隨……便送到繡春堂。記住了,把公主的乳母也帶上,時常侍奉那幾個宮人也一併去。缺什麼少什麼。只管跟沈擇說,知會內侍省辦。皇后這有着身孕,就不要煩她了。”

姑姑應一聲,便抱着福康公主出去了。小姑娘在宮人肩頭上,咬着指着,一雙大眼睛還盯在父親身上。

趙謹一直目送她出了門,都還有些意猶未盡。口中道:“鳳娘。朕在想,這以後公主便由徐婕妤撫養,福康便作她的女兒,如何?”

劉皇后似乎對此事沒有太大的興致,隨意道:“聽憑官家吩咐。官家,這茶是新泡的,且再吃一些。”

趁皇帝品茶時。她又問道:“到底宰執們爭了什麼,讓官家如此頭疼?”

皇帝未語先嘆,連茶也不想喝了,道:“麟王說,一旦宋金聯手針對契丹,那就把遼人得罪到底了。將來若女真再翻臉,大宋處境便艱難。因此極力反對此事。秦檜又說,遼人眼下如此猖狂,現在都過不去了,何況將來?因此力主聯金制遼。兩人平日裡尚算和氣。今日卻因這事在殿上爭執不下。秦檜意有所指,說麟王偏向徐衛,有替徐衛翻案的意思。”

劉鳳娘聽在耳裡,盤算在心,一陣之後道:“依臣妾看,秦檜之言未必是空穴來風。”

“怎麼說?”趙謹問道。

“臣妾出身將家。也曾聽說過。當年折家跟徐家關係是極好的。尤其是折彥質與徐衛私交還非常不錯。說是哪一年,徐衛劫糧還是怎地,折彥質還救過他一回。後來,好像折家又救他一回。”皇后道。

“這事是有的。當年金軍迫近東京,折彥質、徐衛、姚平仲等都拱衛京師。徐衛爲擊退金軍。前去劫糧,結果陷了重圍,是折彥質趕去救的他。再後來,徐衛到陝西勾當,爲阻金人從河東南下,在,在哪處朕記不清了,左右是處要塞,拖往了金軍。這金軍見久攻不下,便鎖了城,一路直奔關中去了。後來,也是折家的人馬從麟府下來,解了徐衛之圍,合師一處堵了金軍退路,鑄成‘定戎大捷”中興以來十大戰功,這便是其一。”皇帝講述道。這些典故,他本也不清楚,都是後來陸陸續續聽大臣們說的。

“看來折家跟徐家關係確實不淺,由此說來,折彥質替徐衛翻案,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劉鳳娘道。其實她哪裡知道內情和原委?只不過聽說折彥質和秦檜槓上了,便只顧替秦檜說話。

趙謹在她懷孕以後,本是事事順着,不過此時卻搖頭道:“話也不能這麼說,徐衛身負何案?他如今雖辭去一切實職,歸隱泉林,但還是大宋功臣。朝廷對他的評價,一直是沒變的。”

“官家不可大意。”劉鳳娘道。“徐衛是武臣,折彥質也一般是帶兵的,惺惺相惜,難免牽連勾結。”

“這倒不盡然,折彥質雖是帶兵的,卻是正經的進士出身,並非武臣。他們一個在江南,一個在川陝,如何牽連?再說,整頓川陝,麟王也是大力支持的。若說武臣便要互相牽連,這天下武臣便多了。”趙謹道。

劉鳳娘聽到這裡,便不好再多說什麼,只因,她家不也是如今幾大將門之一麼?

這次完顏褒出使大宋,提出聯手製遼,大宋方面終究還是沒有答應。首先便是朝野威望極高的折彥質全力反對,甚至激烈反對,給皇帝造成的壓力不小。其次,朝中大臣反對者也甚衆!先不說這些大臣是不是真有遠見卓識,單單聽折王那番話就太嚇人了!搞得好像今天聯了金,明天就跟那鑽進風箱的耗子一樣兩頭受堵,所以,還是不惹這麻煩的好。

秦檜雖然有意促成此事,但眼見反對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也只能作罷。轉而對摺彥質深爲不滿。你恨我不替你辦事,所以跟我對着幹,這我能理解。可當我答應替你辦時,你還反對,這就說不過去了嘛!你難道是真想拉徐衛一把?

其實,折彥質哪是想拉徐衛?只不過從他軍事統帥,朝廷首腦的角度考慮,聯金弊遠遠大於利,所以他要極力反對。而且,自從契丹人挑起事端之後,他已經暫時將折家軍還鎮麟府的事情放下了。此時回河東,那不是自找麻煩麼?

但是,折彥質這回也確實給自己找了麻煩。當日。秦檜把聯金制遼對劉光世的種種好處說給了範同,範同這個大嘴巴迫不及待地就說給了沈擇,沈擇呢,又稟報了劉皇后。劉鳳娘別的本事沒有,替孃家謀福祉那是不遺餘力。一聽說對二叔有好處,又讓折彥質攪黃了,心裡那個氣。

左右。偶像派人物完顏褒這回南下以失敗告終。趙謹估計也覺得不好意思,在完顏褒辭別歸國之際,賞賜了大量財寶,又託他給大金皇帝完顏亮帶了豐厚的禮物。對此,折彥質等人是頗有微辭的。

但是,這回事情讓他攪黃,作爲妥協。折彥質沒有再堅持重開邊境。想堅持也沒有辦法,秦檜那廝扣帽子絕對是把好手,先已經給折麟王扣了一頂“親徐”的帽子,要是再堅持開放邊境,準保一頂“親遼”的帽子又下來了。

可這朝廷堅持不鬆口,劉光世沒有處置大權,也不敢擅自作主。結果邊區的情況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兇險。邊民的生活成了問題,只能鋌而走險。涇原邊境因爲徐成殺了一批,威懾力足夠。所以涇原這頭暫時平靜。

可鄜延邊境,尤其是撤銷了建制的原環慶邊境成了走私的天堂。這地區宋軍控制力最爲薄弱,邊民,商人聞風而至。雖然沒有辦法統計,但據徐洪瞭解到的情況,走私貿易在短時間之內就呈爆炸性增長。利於邊防的薄弱。陝西和夏境兩地的邊民。商人,甚至是軍隊瘋狂輸送貨物。當然,這裡的軍隊主要是指遼軍。

沒辦法,當年遼軍和西軍共同伐夏。把個夏境攪得稀爛,西夏最富庶的橫山地區。又被西軍佔了。蕭朵魯不管着這一大片地盤,不能總靠西域大本營輸血吧?可你禁絕貿易,就斷了夏境的一大財路,沒錢怎麼養兵?蕭總管甚至認爲,這是大宋有意在從經濟上制裁他。所以,縱容軍隊,武裝走私。

涇原和鄜延兩帥司派駐邊境的駐軍時常看到,全副武裝,步騎齊全的武裝團伙,少則數十人,多則成百上千。在邊境上替走私交易保駕護航。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除了沒打旗號以外,這不就是遼軍麼?

徐洪對這種情況深爲擔憂,幾次向興元府報告,可劉光世跟他一直頂着,關係不好,也沒下文。再者,宣撫司又明令,只要不鬧事,沒發生大規模的流血衝突事件,對走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徐洪也管不了。

但是如此一來,問題更嚴重。夏境進來的東西,無非就是鹽嘛,牲口嘛,可陝西輸出去的,除了茶葉、布帛、糧食以外,還有金屬。不是說走私礦石或成品,夏境輸入的,都是貨物,而陝西給出去的,可有鐵錢銅錢這些東西,這不是金屬麼?陝西民間和市面上流通的,主要就是鐵錢,鐵錢對銅錢的兌換比例是一比十,想想看,買一斤鹽,要給人家多少個鐵錢?長此以往,得送給人家多少鐵?

夏境缺礦源,這誰都知道。你鐵錢一過去,人家溶了,不就可以造軍械麼?還有,陝西重建這些年,是非常有起色,糧食收成很不錯。但糧食那屬於戰略物資,你不留存糧往外輸送,到時候若要打大仗,或者遇上災害怎麼辦?

還有,也是最直觀,最現實的問題。邊境榷場關了,官府無法監管雙邊貿易,也就無法徵稅,直接造成財政減收。前面提過,邊境貿易的稅收是陝西財政撐臉面的項目,一旦丟了這一塊,陝西吃四川的日子,只怕又要到了。

這些問題,劉光世不是不知道,除了邊帥,陝西北部的各地官府也時常向他報告請示。可他也沒辦法,朝廷要禁絕邊貿,他也不能重開啊。

再有,劉光世的精力也沒在這些問題上面。他關心的是,如何穩固自己的地位,如何把西軍控制在自己手裡。如何真正地成爲川陝最高軍政長官。

他方纔吞併了王彥的部隊,所以暫時不敢打其他大帥的主意。所以,他現在一門心思想的是,怎麼才能名正言順。

何謂名正言順?他不是宣撫判官麼?宣撫判官作方面大員也不是不可以,但那有一個前提,就是任職者資歷太淺。官階不高。劉光世自認爲自己資歷最老,官階也是正二品太尉,以宣撫判官的頭銜主管川陝,有些丟份。

便想着讓朝廷把他扶正。虧得他有個好侄女,他的長兄劉光國把這消息往杭州一帶,很快事情就辦妥了。皇帝下詔,命劉光世“權川陝宣撫使”。雖說帶個“權”字。總感覺是後孃生的,但畢竟還是川陝最高長官。於是乎,劉宣撫便神氣起來,跟張慶馬擴等人說話,那味兒都不一樣了。

只是,他在這忙活着,徐衛也沒閒。射洪是山清水秀。鷺與洲上的漁夫生活也確實舒心愜意。可金鱗豈是池中物?小小的一個江心島,怎是紫金虎咆哮發威的所在?他隨時關注着川陝的局勢,而他在川陝的老部下們也隨時都將動靜暗中報告他。

徐衛綜合情況分析之後認爲,陝西邊境上,必然不會太平,照劉光世這麼搞下去,肯定還要出事,只是早晚而已。再有,在旁邊冷眼看着的女真人,不會這麼一直沉默。完顏亮是還沒有騰出手來,否則,這傢伙肯定要一鳴驚人的。

很不幸,被他言中了。

靖安五年,三月,古烏延城。此城是當年劉光世奉徐衛軍令。率環慶軍收復的。這也是劉光世在陝西期間,能拿得出手的爲數不多的戰功之一。烏延城在後世陝西橫山縣以南,是插入平夏的核心要衝,地勢非常非常重要。中國歷史上最爲聞名的大科學家沈括。在任延州知州時,不曾經建議朝廷在烏處城修築新城。以包橫山,俯瞰平夏。可惜當時沒被接受。

党項人得了此地之後,如獲至寶,修築了堅固的城堡要塞,作爲橫山一個重要據點。徐衛在得此城後,更加重視,命令作戰任務本就不多的環慶軍繼續加固改良。打算作爲將來宋遼反目之後,進可攻,退可守的一個支撐點。

環慶軍一撤,防務空虛。這裡劃歸鄜延帥司管轄。徐洪到底是員良將,深知烏延城的重要性,所以派駐了一千多精兵在此駐紮。

這一日是三月初九,烏延城的城主一早就接獲報告,說是附近的党項人今天要舉行什麼儀式。他是徐洪從鄜州調來的,對夷情不太熟悉。所以便認爲,可能是党項人風俗習慣,又或者是他們過什麼節吧。因此並沒有太過在意,只派了一個隊將,帶着二十騎前去查看。

這二十騎出了城堡,縱馬便投那部落前去。路上居然一個牧人也沒看見,平日裡在成羣結隊的牛頭也不見了蹤影。這些騎兵們還想着,看來是党項人的什麼大節日,都去聚會了。

轉過一片矮坡,眼前霍然開朗,只見遠處的村落外,曠野上,聚集着一片人潮。在他們想象中,過節嘛,應該有點鼓樂纔是,怎麼靜悄悄的?

等他們奔過去才發現,怎麼所有人目光都投過來了?那隊將此時已經隱隱覺得不對頭。若是節日,或者拜神什麼的,這些人爲何都手執器械?不少人還揹着弓箭?集體去打獵?那還用不着這數百人一齊出動吧?

突然!半空之中一聲破空!地上“哧”地一聲,定睛看時,一支羽箭就釘在馬前不遠處!隊將一看,大吼道:“弟兄們!”

二十騎一字排開,騎兵們執了長槍在手,準備應變!對方不可能不知道咱們是官軍!而攻擊官軍,就是作亂!這裡聚集着數百人,哪是什麼節日儀式,分明是有預謀!

就在此時,那人羣中突然爆發出一陣喊聲!方纔還站立不動的人羣突然向這邊奔過來!還有不少人騎了馬,後來居上,衝到了人羣前面!

那隊將攥了攥手中槍桿,二十騎面對幾百人倒是不懼他,只是事發突然,必須要先上報,遂大聲道:“走!回去報告城主!”說罷,調轉馬頭,引了弟兄往烏延城而去。跑出不多遠,有人回頭一看,只見身後方纔那村落處狼煙大起!

當他奔回城中,將情況上報之後,那城主大怒!我這新官上任,初來乍到,竟這般歡迎我?若不彈壓,你不知道我鄜延軍的厲害非是環慶可比!於是下令點齊了百騎,由他親自率領衝出城來,便要殺奔方纔的村落!

在邊境地區。和內地不同。遇上這種事,且不問青紅皁白,先殺一陣再說。否則,你決彈壓不住這些剽悍的党項羌。那些賊廝,個個使槍棒,人人開硬弓,騎得快馬。射得利箭,跟火藥筒似的,一點就燃!

可城主率領精騎方出城門遠,便聽得四面八方,殺聲漸至!展目望去,東面,西面。都看到快馬奔馳,蹄聲隆隆!再定眼,馬後頭,跟着無數人!

“孃的!這是要造反吶!”城主罵了一聲,掉頭就往城裡去。一進門就放聲大喊,關城門!弓弩手上城,應戰!城裡頓時熱鬧起來,因這城本就是爲軍事用途而築,城中除了軍士,便都是與他們相關的人。一聽要作戰。士兵風風火火便往城上竄,跟堆牌一般,很快就堆滿城頭!

城門被緊閉,吊橋也被拉離壕溝,巨弩絞開了弦,那一條條利箭被旋轉在槽中。只等弦響如霹靂。便要呼嘯而出!

烏延城自被西軍收復以後,善加經營。城頭不必要的建築全被拆除,齒剁全部被消平,改以羊馬牆。直角的城角也被改造成了孤形,一看便知是西軍手筆。所以。儘管城中守軍不過千餘人,但便是面對十萬大軍也不足懼。

那城主進城便棄了城,衝上城頭,憑高遠眺。只見東西兩方,黑壓壓的人潮正匯聚過來,羌人的呼嘯聲清晰可聞!

“哼!不知死活!莫說這些許烏合!便是遼軍兵臨城下,我定叫他磕掉一嘴的牙!去!傳我命令,馬軍別動!隨時準備跟我殺出城去!這些夷匪,自尋死路!”城主大聲號令道。

“城主!賊勢頗大!”有部下在旁邊說道。

“大?有多大?我烏延城是銅牆鐵壁,金汁澆鑄!傳令!給我迎頭痛擊!”城主揮舞着拳頭喊道。

不一陣,東西兩面人潮匯聚,竟小有數千人。一看這模樣,那城主有些後悔,你說我也太小心了,就這幾個撮鳥,我回什麼城?一百騎,回來衝殺,足以殺他個屍橫遍野!剛這麼想着,便聽士卒紛紛大喊“北面!北需!”

心頭一跳,城主急忙朝北面跑去!往北一眺!頓時色變!那北上就跟開了閘放水一般,漫野涌來一片人潮!排前而進的,一水馬軍!

這什麼人?遼軍?不對啊,怎不見旗號?你就是掛個屁股簾也好辨認門路,偏生這一支人馬沒有任何旗幟!等到了近前,城上守軍不禁倒抽一口冷氣,這你媽得有萬衆!

烏延城雖然堅固,但並不甚大,三方人馬一會合,倒有些圍城的味道在。城上守軍都是行家,一打眼看出來,這恐怕不是什麼正經的人馬,沒有這種路數的。人數雖多,卻是烏合之衆,排兵佈陣也沒有章法,更不見什麼攻城器械之類。據此判斷,當不是遼軍。遼軍咱們見過,動輒萬馬奔騰,不像這般寒酸。

“城主,這是羌人反水了!”

“這還要你說?孃的,你看看,徐宣撫一走,什麼妖魔精怪都他孃的出來了!各都都聽了,稍後不必待我號令,賊衆膽敢近前,隨意射殺!我先來摟他娘一夥!”城主嚎完,便奔到一具巨弩前,蹲開腿瞄了一陣,又握住把手調了方位。

“拿來!”他一把奪過士卒手中的木槌,照着弩機就是一下子!只聽那弓弦轟然作響,三支巨箭呼嘯而出!賊衆顯然是沒有經驗,自以爲距離離得遠,弓弩夠不着。殊不知這八牛弩射程極遠!

三支箭釘八陣中,就好似一碗沸水倒進了螞蟻窩!陣裡賊人,頓時四散開來!露出三片清清楚楚的空檔來!

“哈哈哈!”城主捶弩大笑。城上士卒一片歡呼!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人匪夷所思。那羣賊把定三面,磨蹭了許久,也不見組織進攻的。守軍是左等右等,望得脖子都酸了,賊衆還是非常“冷靜”。只看到不斷有騎馬的賊人在各陣之間來回穿梭,好像是互通消息。可商量了半天,還是不見動靜。

就這麼一直耗着,耗到快吃午飯了,上萬的賊人在跟城外“示威”呢。城主把滿臉的鬍鬚都不知扯下幾根來,也摸不清到底是什麼路數。

“孃的!餓了,你們看着,我去吃了飯來!”

“別急!城主!有變化!”部下喊道。

再次望去,只見圍北城外頭的賊人,也就是最後那一批到的有鬆動跡象。一陣之後,竟然齊齊調頭,向北歸去!他們一走,東西兩面的賊衆立馬騷動,很快,竟然都朝北跑!

什麼情況這是?城上守軍全都摸不着頭腦,哪有這招數的?來一趟,就跟城外擺了一上午,屁也不放一個,扭頭就走?這是趕集呢?現在回去吃飯?

“去他孃的!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哪有這便宜的勾當?來人!追出去!”城主高聲喊叫道。

幸虧部下一個指揮使拉住了,再三道:“城主,這虛實未知,情況不明,還是不要輕舉妄動的好!咱們只管把住了城,火速向徐大帥稟報!此事非同小可!”

那城主再三不依,仍叫囂着要追殺出去,那指揮使只一句:“忘了王城二都頭的事?”

“放屁!那兩個撮鳥不戰而降!壞了咱們鄜延軍的名頭!能跟我比?直娘賊!”城主嘴裡罵着,但到底還是不敢動了。只管罵罵咧咧一陣,又吩咐繼續警戒之後,跑去祭五臟廟了。

在確信賊人都散了之後,烏延城派兵出去偵察。結果發現,烏延附近幾個較大的部族聚居地,全部人去村空。非但如此,這些人更是一把火點了自己的家,根本不留後路。

據此,大概可以判斷出,這些人,是叛逃了!而向北,只能是投向契丹人!事態嚴重,烏延城方面火速上報鄜延經略安撫司!言邊區羌人聚衆作亂,企圖圍攻烏延!!。

第573章 革新戰法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736章 怎麼回事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769章 朱仙鎮第638章 宗弼求和第804章 造反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393章 雷厲風行第137章 轉機第275章 兄弟密謀第17章 別高興得太早第八百六十四章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495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四十一章第37章 已婚少婦與黃花閨女第251章 楊彥疑兵第70章 陰招第588章 拒絕稱臣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131章 人氣第87章 霹靂炮第82章 出逃第120章 爛招第88章 漢奸第8章 土匪來了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129章 秘密抓捕第八百七十五章第713章 遍植黨羽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421章 陳兵耀武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535章 百花齊放第215章 寧死不退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275章 兄弟密謀第131章 人氣第203章 徐衛前途第697章 太原!太原!第八百四十六章第225章 下馬威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八百二十二章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574章 回回炮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276章 難兄難弟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161章 三路強援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317章 無事獻殷勤第487章 權臣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764章 徐家莊第54章 兩軍對陣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92章 又見援兵第四百一十三章第125章 契丹人第778章 無限榮耀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77章 韓世忠第561章 東進壺口第715章 韓昉入蜀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25章 酒後好辦事第480章 女人的撫慰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319章 震天雷第616章 進攻第641 兀朮的哀嘆第712章 凱旋而歸第810章 翅膀硬了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173章 殺馬充飢第192章 班師凱旋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四百零八章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646章 首倡分割第255章 火熱河東
第573章 革新戰法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736章 怎麼回事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769章 朱仙鎮第638章 宗弼求和第804章 造反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393章 雷厲風行第137章 轉機第275章 兄弟密謀第17章 別高興得太早第八百六十四章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495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四十一章第37章 已婚少婦與黃花閨女第251章 楊彥疑兵第70章 陰招第588章 拒絕稱臣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131章 人氣第87章 霹靂炮第82章 出逃第120章 爛招第88章 漢奸第8章 土匪來了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129章 秘密抓捕第八百七十五章第713章 遍植黨羽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421章 陳兵耀武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535章 百花齊放第215章 寧死不退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275章 兄弟密謀第131章 人氣第203章 徐衛前途第697章 太原!太原!第八百四十六章第225章 下馬威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八百二十二章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574章 回回炮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276章 難兄難弟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161章 三路強援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317章 無事獻殷勤第487章 權臣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764章 徐家莊第54章 兩軍對陣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92章 又見援兵第四百一十三章第125章 契丹人第778章 無限榮耀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77章 韓世忠第561章 東進壺口第715章 韓昉入蜀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25章 酒後好辦事第480章 女人的撫慰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319章 震天雷第616章 進攻第641 兀朮的哀嘆第712章 凱旋而歸第810章 翅膀硬了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173章 殺馬充飢第192章 班師凱旋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四百零八章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646章 首倡分割第255章 火熱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