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三北征蒙古

而現在,鐵木真又感覺到,蒙古軍又一次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扎八兒火者從宋朝回到蒙古之後,向鐵木真轉達了大宋的態度,鐵木真對此也並沒有感到意外,因爲經過了前面的試探,金國北境的防守很鬆懈,鐵木真也自信,就憑蒙古自身的力量,也能夠打嬴這一仗,能夠得到宋朝半買半送的武器盔甲弓箭,他就十分滿意了。

蒙古諸將也對這一戰充滿了信心,因爲在進攻西夏的戰役中,蒙古軍在無定河邊,輕易的就打敗了金國的十幾萬大軍,也使蒙古諸將對金軍產生了輕視,認爲金軍也不過如此。因此人人都信心十足,對於鐵木真進攻金國的提議都十分贊同。

而且這次蒙古軍在西夏戰爭中獲益豐厚,將士們幾乎都發了一筆財,誰都知道大金的國力更強於西夏,因此蒙古將士們也都攢足了一口氣,這一次要大幹一場。

到了五月中旬,鐵木真又聚集了六萬蒙古大軍,分爲三路,西路甴哲別、速不臺、忽必來三人率領兩萬蒙古軍,進攻淨州,東路由博爾術、博爾忽、赤老溫三人率領兩萬蒙古軍,進攻臨潢府,中路甴鐵木真木華黎、主兒扯歹三人,加上合撒兒、別勒古臺、朮赤、察合臺、窩闊臺等大將,也率領兩萬人馬,進攻桓州。耶律鎮海和耶律禿花兄弟則在上京一帶組織契丹、漢、奚等各族人,發動反叛,呼應蒙古軍的進攻。

一開始蒙古軍的進攻十分順利,三路人馬都齊頭並進,深入金境數百里,所向披靡,殺得金軍只敢躲在城裡,跟本就不敢出戰。而蒙古軍雖然攻不進城去,但留在城外的金國村莊鎮店也不少,自然都成爲他們掠奪的對像,因此毎一路蒙古軍都搶到了不少人口牲畜。也算是獲利不小,只是蒙古士兵都以西夏作爲參照,因此人人都覺得不滿足。

而在鐵木真心裡,也不滿足於只搶這麼些人口東西。他還希望與金軍大戰一場,再取得一次無定河邊的那種大勝,好爲先祖報仇。因此鐵木真率軍屯駐右桓州城下,和木華黎商量了好幾天,想設法攻開桓州城,不過一時都沒有好的辦法。

就在這時,傳來消息,金國的新皇帝完顏長之親自率領大軍出征,迎戰蒙古軍,大軍人馬以經到達了桓州附近。

得到了這個消息,鐵木真也不禁大喜,他一直在尋找金軍的主力部隊,希望能和他們大戰一場。現在金國派來援軍,自然不會再躲在城裡了。更何況這次帶隊的是現在的金國皇帝完顏長之,如果能夠一舉擊敗這支金軍,那麼這次出征金國,就算是大獲全勝了。

不過雖然這樣想,但鐵木真也絲毫不敢大意,畢竟這一次的領軍主將可不是普通人,即是楊炎推崇,也是少數鐵朩真看得起的金國名將。稍有不慎,失敗的就會是自己。而且現在蒙古軍分爲三路,兵力分散,而金軍卻是集中在一路,形成了局部的優勢兵力,現在這個時候,可也不能與金軍硬拼。

因此鐵木真立刻下令,首先退軍二十里,看看金軍作何反應。同時立刻派人通知其他兩路的蒙古軍,讓他們立刻連夜趕到這裡來與自己匯合,集中兵力與金軍決戰。

而金軍的大軍到了桓州之後,見蒙古軍後退,也不在城中駐紮,而是全軍殺出了桓州,尾隨着蒙古軍追擊過來。

鐵木真得知這一消息,差一點忍不住要仰面高呼“萬能的長生天”。他最擔心的就是金軍躲在桓州城中,或是依城下寨,然後趁蒙古軍四處劫掠的時候,集中騎軍人馬,圍剿落單的蒙古軍。而這樣全軍殺出,遠離城池,那麼金軍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在西夏的戰爭中,蒙古騎軍在野戰中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就連宋軍也自認要遜色一籌。同時現在蒙古軍從宋朝那裡得到了一批優質的盔甲武器,因此整體實力又可以提升一成。

而且鐵木真也打探清楚了,金軍這一次出動的兵力在七至八萬之間,其中騎軍的人數約在二到三萬,雖然各兵種分配還不淸楚,但在總體來看,雖然金軍的總兵力略多於蒙古軍,在蒙古軍全是騎軍,在野戰中,騎兵的戰鬥力遠強於步兵。因此蒙古軍並不處於劣勢。而旦這也不難看出,由於在南方邊境面臨着宋朝的壓力,也使金國的兵力捉襟見肘。所以鐵木真和木華黎都覺得,只要等蒙古的另兩路大軍到達聚齊之後,完全可以有把握戰勝金軍。

在另外兩路人馬還沒有到齊的情況下,鐵木真雖然沒有與金軍決戰,但每天都派遣小股人馬去偷襲金軍,一方向尋找金軍的漏洞,好一舉重創金軍,另一方面也是且戰且退,不斷將金軍引得向北前進,離桓州也越來越遠了。

而面對蒙古軍的小股人馬偷襲,金軍也表現得不急不燥,只要有蒙古軍偷襲,也使用騎兵迎戰,掩護着步軍始終保持着隊形,逐步推進,不給蒙古軍以可趁之機。雙方在桓州北方的荒漠上逐步向北方推進,五六天的時間,竟走出了近三百餘里。

雖然雙方始終都沒有進行大隊人馬接觸作戰,但連續發生了二十多次千人以下規模的戰鬥,但都是各有傷亡,基本打成了平手。其間金軍顯示出訓練有素的戰術能力和指揮者有條不紊的調度手段,也令鐵木真十分佩服,完顏長之果然是一個難纏的對手。而就在這時蒙古軍的另外兩路人馬也趕到了戰場上。

戰局一步一步納入了自巳所預計的軌道中,因此。鐵木真也心中大定,自覺以經是勝卷在握了。當下立刻率領人馬,迂迴到金軍的西側,又傳令到各軍中,命博爾術、博爾忽、赤老溫三人率領的東路軍由東進攻,和自己形成夾擊之勢。又命哲別、速不臺、忽必來三人率領的西路軍向南插入到金軍的後方,切斷金軍的歸路,三面齊發,夾擊金軍。

然而就在這時,意外的事情卻發生了。等三路蒙古大軍一齊撲向金軍的時候,卻發現竟然都撲了個空,三路人馬竟都沒有遇見金軍,一起碰頭,差一點自己打起來。鐵木真也大感意外,急忙派人去打聽金軍質去向,原來金軍不僅沒有向南撤,反而連夜向北急行前進,成功的躲過了蒙古軍的三面夾擊。

打聽清楚了金軍的動向之後,鐵木真也不得不佩服完顏長之,因爲在東南西三路都被蒙古軍堵截了,向北走確實是唯一正確的路。不過雖然如此,但金軍的歸路依然被蒙古軍切斷,還是沒有擺脫困境,而且金國是步騎混編,絕對跑不過蒙古軍,因此鐵木真立刻下令,率領蒙古大軍向北追擊。

那知這時金軍己拆行東行,蒙古軍追了五十餘里,只到兀魯灰河上游才發現了金軍的行蹤。而這時金軍早以經在這裡列好陣勢,嚴陣以待。

兀魯灰河只從大鹽濼羣牧司以東二十里的地方發源,源頭是一個大淡水湖,這裡以經離桓州四百佘裡了,但離桓州東北的臨潢府約有二百八十餘里,實際上以經進入了臨潢府的防守範圍內。在名義上,這裡雖然是金國的境內,但實際以經越過了金國北部的界壕,屬於金國到蒙古草原之間的一個緩衝地帶。

而金軍早己背湖結寨,修築好了防禦工事,全軍擺出了一個半圓的弧形陣。以隨軍的戰車爲障,十輛一排,而在戰車的間隙之間,是用填滿砂石耐麻袋堆壘起來。

看這陣勢,金軍顯然是早有預謀的。因此鐵木真心裡大感不妥,但是局面發展到了這一步,好不容易纔追上了金軍,也無法收手,因此蒙古軍歇兵了一天,鐵木真立刻下令,向金軍的大陣發動了進攻。

但金軍防禦工事雖然頗爲簡易,但卻十分實用。而且金軍全軍也都準備好了長槍盾牌,強弓硬弩,同時還有仿照宋軍的重甲麻扎刀陣。因此面對蒙古軍的攻擊,金軍依託工事,遠程的用弓箭射擊,近距離用長槍盾牌,麻扎刀陣抵抗。

而蒙古軍全是騎軍,在野戰中還可以利用騎軍移動迅速的優勢,迂徊包超,穿插,以攪亂敵軍的陣式。但打這種陣地攻堅戰,卻暴露出了兵種單一,而且又缺少重甲騎兵,沒有大型攻堅器具的弱點,攻堅能力明顯不足。同時金軍還時不時派出騎兵偷襲一下,因此儘管蒙古軍作戰依然頑強,但面對這種銅牆鐵壁似的防守,也被碰得頭破血流,損兵拆將。

二夜探王府4八十四叛亂終止(二)六公主傾情2十六掃平海盜2九廣南練兵4十八臨安的流言1三十七外患內憂(上)十嚴蕊受刑1三 白土鎮大捷 中一 臨安的朝議7六十勸降(三)一雙懸日月1十濮議之爭(下)六十八重開議和(上)二十六宋軍出擊(下)二十九除夕夜宴(上)一百四告別王罕(三)十收復大理城4一零一傍湖酒樓(下)十一 追上宋軍 上十四漁人得利1四爲民除害3七部署廣州1十收復大理城5七出兵大理2十三鶴蚌相爭5五半路伏擊7二十五羅生門十四 海上大捷 上十三暗流潛伏6十九進駐靈州十一新君登基3十四兵變5二十七宿州大戰(上)三 叢林奇遇1二十八宿州大戰(下)七十九正式開始北伐六 遠襲 下四十九收復建康(下)七十六困獸猶鬥(下)十三 大宋水師 下一一七功虧一簣(下)十三宋軍出兵6二十三全面反擊開始一一七最後一戰(下)九兵敗如山7十四兵變4四十七宋軍出擊九政局的變換5十五徐海心服2四十九收復建康(下)二變法圖治(一)六苛政2十六 廣州4五逃亡1八世外高人2一二九溫榆河之盟五十二攻佔東海(上)三十三形勢逆轉(上)六 馳援宿州二 初入臨安二夜探王府1十二蒙古使臣(上)八禮社江之戰2一 出兵徐州 上九出使金國十五徐海心服5五歸家十七大理使臣1五半路伏擊6二十八宿州大戰(下)五十七金軍撤軍六十九結局(三)四 全線崩潰4六重返廣南5十一 選鋒軍十六初戰告捷(下)九打賭3九兵敗如山2六出奇制勝5九廣南練兵4八十七陳州之戰(一)二十七三門灣水戰六十七結局(一)十八蒙古軍出擊(下)十三暗流潛伏2三臨危受命5十五脫困2七十五困獸猶鬥(上)一零九金國潰敗二十三全面反擊開始九戰象7七十孤注一擲(三)十四背水一戰5七 黑陽山 上十一結案1十二守衛橫山砦2二 徐州大戰 上三十一西夏潰敗一下旨南征5
二夜探王府4八十四叛亂終止(二)六公主傾情2十六掃平海盜2九廣南練兵4十八臨安的流言1三十七外患內憂(上)十嚴蕊受刑1三 白土鎮大捷 中一 臨安的朝議7六十勸降(三)一雙懸日月1十濮議之爭(下)六十八重開議和(上)二十六宋軍出擊(下)二十九除夕夜宴(上)一百四告別王罕(三)十收復大理城4一零一傍湖酒樓(下)十一 追上宋軍 上十四漁人得利1四爲民除害3七部署廣州1十收復大理城5七出兵大理2十三鶴蚌相爭5五半路伏擊7二十五羅生門十四 海上大捷 上十三暗流潛伏6十九進駐靈州十一新君登基3十四兵變5二十七宿州大戰(上)三 叢林奇遇1二十八宿州大戰(下)七十九正式開始北伐六 遠襲 下四十九收復建康(下)七十六困獸猶鬥(下)十三 大宋水師 下一一七功虧一簣(下)十三宋軍出兵6二十三全面反擊開始一一七最後一戰(下)九兵敗如山7十四兵變4四十七宋軍出擊九政局的變換5十五徐海心服2四十九收復建康(下)二變法圖治(一)六苛政2十六 廣州4五逃亡1八世外高人2一二九溫榆河之盟五十二攻佔東海(上)三十三形勢逆轉(上)六 馳援宿州二 初入臨安二夜探王府1十二蒙古使臣(上)八禮社江之戰2一 出兵徐州 上九出使金國十五徐海心服5五歸家十七大理使臣1五半路伏擊6二十八宿州大戰(下)五十七金軍撤軍六十九結局(三)四 全線崩潰4六重返廣南5十一 選鋒軍十六初戰告捷(下)九打賭3九兵敗如山2六出奇制勝5九廣南練兵4八十七陳州之戰(一)二十七三門灣水戰六十七結局(一)十八蒙古軍出擊(下)十三暗流潛伏2三臨危受命5十五脫困2七十五困獸猶鬥(上)一零九金國潰敗二十三全面反擊開始九戰象7七十孤注一擲(三)十四背水一戰5七 黑陽山 上十一結案1十二守衛橫山砦2二 徐州大戰 上三十一西夏潰敗一下旨南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