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作戰計劃

bookmark

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作戰計劃

跟隨蘇油的捷報一起送來的,還有一份罪表,李文釗在呂家渡屠殺三萬夏軍,蘇油認爲太過分了。

但是李文釗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爲夏軍的罪行太殘暴,戰後發現,仁多零丁,樑永能因爲糧道中斷,爲了籌集糧秣,在三百里旱海大開殺戒,幾乎殺光了綠洲中各處部落,同時驅趕男丁編伍,充當炮灰。

粗略統計,三十多萬人,慘死在這場人道大災難中,老弱婦孺,無一孓遺。

李文釗是夏國富平侯之後,是夏國少有的崇奉仁義之人,聞知這場災難之後,心中悲憤,絕眥流血,因此在靈州呂家渡,對殘留夏軍實施了報復。

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手段絕對錯誤,李文釗雖然崇奉仁義,但是終究是夏人,新附大宋之後,對大宋的政策法令尚不瞭解。

李文釗也算是大功,不該過責。這是統帥沒有教導好,理應由六路都經略司,蘇油自己來承擔全部責任。

妥妥的涪國公風格,不過這回就連他的政敵都覺得看不過去。

夏人的命關心他幹嘛?不是死得越多越好?

趙頊說道:“夏國君主、將領的殘暴,又不是才知,罪行是他們犯下的,哪怕是最仁慈的國度,都要加以懲戒。”

“李文釗身爲同族,感同身受,這個是可以理解的。”

“何況那三萬人,本身也是軍隊,大軍在城下鏖戰之時,也沒見他們投降,還曾出城攻擊我軍。”

“如非我炮火犀利,他們能逃?”

“涪國公愛人之心,可以加到那被仁多零丁、樑永能屠戮的綠洲百姓身上,但是加到三萬靈州守軍身上,卻是有些過了。”

“傳朕旨意,只要不是殺良冒功,該升賞的,就必須升賞,尤其是對投附的將臣,更是如此。”

“李文釗繼續守他的富平侯,另升靈州節度使,右武衛大將軍。讓涪國公親自頒發賞賜,並且告訴他,做好大宋的爪牙,朕就不會薄待!”

羣臣立即躬身:“陛下聖明!”

……

靈州,三路大軍會師修整,這熱鬧就大了。

很多將領,對蘇油都是執師長之禮,雖然論起年紀來,可能比蘇油還大。

對待他們的態度,蘇油還不好處理,如果端着吧,人家會說你拿架子,如果太親近吧,人家會說你勾結武臣圖謀不軌。

好在蘇油是聰明人,有一個場合是不論身份高下的——運動場。

如今的戰局基本已經完成了,就剩下河對岸那個興慶府。

理論上講,興慶府不是宋地,已經八十多年了。

秦代這裡是北地郡的邊區,直到北周,才設了一個懷遠縣。

大宋開國初,也繼承了的這部分版圖遺產,將這裡改爲懷遠鎮,成爲著名的“河外五鎮”之一。

嵬名氏在奪取靈州之後,鑑於靈州能夠被宋軍攻擊,於是在黃河的另一邊,重新選擇了一個城市定爲都城,就是懷遠鎮。

爲了慶賀國家的誕生,將懷遠鎮改名爲興州,並以興州爲中心,將周邊大片地區納入直轄,這就是興慶府的由來。

之後人口繁衍,在興慶府的範圍之內,夏人又建立了順州,靜州,懷州,定州,以定居人口,拱衛都城。

從峽口往下的順州,到駱駝港口的省嵬城,西倚賀蘭,東臨黃河,北連大漠,被五條河流沖刷出的豐美的寧夏平原,就是興慶府的地域範圍。

因爲隔着黃河,趙頊最誇張的想象裡,對於收復興慶府這個最高戰略目標,其實並沒有報太大的希望,只從後勤裝備裡邊,一直沒有準備渡河船隻這一點上,就能夠看出端倪。

而夏人的偵察情報中,似乎也沒有發現宋人有在幾個大渡口打造船隻的跡象。

因此嵬名阿吳和仁多保忠,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對抗應理關宋軍的方向上,對於宋人渡河攻擊,收取興慶府的吹噓,嗤之以鼻。

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蘇油已經在靈州背後的幾條河渠裡,堆放了不少的牛皮胎。

“羊皮筏子賽軍艦”,是後世蘭州城的著名旅遊項目,很多人不瞭解的是,牛皮筏子才厲害。

是真的賽軍艦,至少蘇油知道,直到新中國開通鐵路之前,蘭州到包頭的物資運輸,牛皮筏子都還扮演着極其重要的角色。

而且這東西對於皮革處理已經最大程度接近後世的四通商號來說,難度實在是不大。

因此蘇油給趙頊的密奏裡邊,痛陳大軍如今幾乎沒有損失,打下靈州之後糧秣也充足,經過樑永能和仁多零丁的清洗,河套地區殘存的夏人已經不多,而且毫無猶豫地徹底倒向了大宋。

河套地區的士族如王崇、劉晏善、索九思等,在宋人大力宣傳夏軍屠殺子民的暴行之後,對西夏政權徹底死心。

這樣的政權,哪裡還值得自己效命?!

因此蘇油建議趙頊,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各種條件已然成熟,完全可以發揚大宋水師無敵的光榮傳統,用夏人意料不到的方式,攻取興慶府!

河流在軍事中,從來都是農耕之族的好朋友,此舉絕對可以讓夏人在興慶府的一切佈置,徹底落空!

收到蘇油的作戰計劃,趙頊的病都好了大半,召集中書、三司、樞密、軍機處的大佬們一起,連夜商議。

當然還是有分歧,多數人的意見是見好就收,戰略大目標已經完成,剩下的就是佔領鞏固,收取紅利,這纔是王道。

不過毫無疑問,興慶府,是河套平原頭頂上的桂冠,要是能夠拿下當然好。

說句不好聽的,如果能夠攻取興慶府,那趙頊的功業,即便是站在太祖之前,都毫無愧色。

皇帝的意志如今大家夥兒都得掂量掂量,權三司使王從之輕咳一聲:“此次克競全功,和以往不同,陝西不但沒有因爲供辦軍需變得衰弱,反而愈發興旺。”

“涪國公軍事之能不論,這經濟之功,堪稱千古第一人。”

“說句實話,四十萬大軍出橫山,臣心中一直提心吊膽。可今年陝西路轉運司的奏報上來,賦稅竟然增加了三成,打仗竟然打發財了!這戲法如何變出來的,臣到今日都如在夢中。”

趙頊心裡在滴血,那些都是老子的私房錢。

王從之繼續說道:“我覺得吧,可以給涪國公劃出一個底線,在保證河套安全的前提下,或者……能夠試試?”

的確,這次大戰調運的糧秣軍需不少,但是蘇油在解決軍事問題的同時,也在解決經濟問題。

陝西的鄉軍義勇人數衆多,蘇油在奪取山北之後便開始着手化軍爲民,論功頒賞。

頒賞的重要物資,就是土地。

地太多了,即便是一丁百畝,都還有大量的空餘。

舊軍分守山南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化軍爲民的過程。剿匪總是暫時的,剿匪任務完成之後,這些舊軍便會自動轉爲屯田的人口。

前三年,這些舊軍還是統一管理,類似建設兵團,三年之後積蓄初成,便會轉交給轉運司管理,軍方不再負責,番號也會取消。

三個山北轉運使裡邊,曾孝寬積極贊成這個方案,他那裡基礎最好,壓力最小。

範純仁也表示同意,畢竟老頭寬仁,陝西的軍士們實在苦了太多年了,的確應該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不過他開出了條件,一丁百畝,耕作起來太辛苦,耕牛耕具等等,明潤你要幫忙。

蘇油表示沒問題,但是範公你有些跑偏了,地方發展要因地制宜,羊毛怎麼又忘了?

最大的反對者是趙禼,因爲蘭州如今還在青唐和河西夾擊之下,並不安全。

最後蘇油和他做了個君子約定,如果我全力支持你向西收復涼州、瓜州、沙州、玉門,用重開絲路的功績交換你現在對我的支持,這樣你同意不同意?

趙禼怒了,你當我傻子嗎?這是萬里覓封侯的功績!

老子這比李廣馮唐還倒黴的鹹魚,居然都有翻身的機會,不抓住那就是憨憨,當然同意!

第二十七章 定價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喪心病狂的山長們第八百四十四章 李舜舉第一千八百章 大賬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銀行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鬼章的謀略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臣才天授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恐懼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連機銃第二十九章 理科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名醫之家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東西皆戰第八十五章 返鄉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兩國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循循善誘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會做官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救治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七十二章 軸承與來信第四百九十五章 掛綾查賬第一百八十七章 代價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領思路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聽介紹第八百七十八章 簽字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路上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發展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賀蘭石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愛讀書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樑乙埋的顧忌第二百三十一章 孩子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忠直第五百四十七章 風波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談判第二十六章 新酒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樑乙埋的顧忌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學問還沒丟第一百七十一章 陸路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類人第九百零八章 陳田第一百二十一章 蠶市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三章 彩票漏洞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銀行第七百二十八章 字典第十四章 好菜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出賣第七百九十一章 呂惠卿貶官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忽悠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用人第六十五章 理工第三百零一章 夔州第六百零七章 芭夯兔第一百八十九章 養屁股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辛娘第八百七十三章 礦區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種樹第二百五十二章 拴住結婚第八百六十五章 蒲珊第六百零六章 模範村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入使線路第七百四十二章 蟹粉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第三百三十一章 密謀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困難第九百七十一章 廷對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舉措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論黨爭第六百一十四章 檢查組第九百五十五章 枉作小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南行集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攔駕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開會第九百一十五章 曹南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人之術第八百五十二章 捕象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八百四十章 斷刑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壽昌更化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延州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駕崩第九百四十六章 詩案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獻計第八十四章 能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西征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大使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二十八章 對與錯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趙煦的聰明第五十四章 學習第五百一十五章 夫妻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朝爭第四百七十六章 誰也改變不了誰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下興亡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想出巡第八十四章 能人第八百三十六章 章法
第二十七章 定價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喪心病狂的山長們第八百四十四章 李舜舉第一千八百章 大賬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銀行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鬼章的謀略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臣才天授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恐懼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連機銃第二十九章 理科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名醫之家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東西皆戰第八十五章 返鄉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兩國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循循善誘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會做官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救治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七十二章 軸承與來信第四百九十五章 掛綾查賬第一百八十七章 代價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領思路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聽介紹第八百七十八章 簽字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路上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發展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賀蘭石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愛讀書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樑乙埋的顧忌第二百三十一章 孩子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忠直第五百四十七章 風波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談判第二十六章 新酒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樑乙埋的顧忌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學問還沒丟第一百七十一章 陸路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類人第九百零八章 陳田第一百二十一章 蠶市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三章 彩票漏洞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銀行第七百二十八章 字典第十四章 好菜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出賣第七百九十一章 呂惠卿貶官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忽悠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用人第六十五章 理工第三百零一章 夔州第六百零七章 芭夯兔第一百八十九章 養屁股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辛娘第八百七十三章 礦區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種樹第二百五十二章 拴住結婚第八百六十五章 蒲珊第六百零六章 模範村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入使線路第七百四十二章 蟹粉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第三百三十一章 密謀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困難第九百七十一章 廷對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舉措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論黨爭第六百一十四章 檢查組第九百五十五章 枉作小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南行集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攔駕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開會第九百一十五章 曹南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人之術第八百五十二章 捕象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八百四十章 斷刑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壽昌更化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延州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駕崩第九百四十六章 詩案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獻計第八十四章 能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西征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大使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二十八章 對與錯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趙煦的聰明第五十四章 學習第五百一十五章 夫妻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朝爭第四百七十六章 誰也改變不了誰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下興亡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想出巡第八十四章 能人第八百三十六章 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