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銀行

bookmark

第四百九十一章皇宋銀行

小妹是此道高手,大家品嚐了一頓茶飲小吃後,已經是下半夜了,沒有馬匹車輛的人羣還要趕着回家,人流總算稀疏了一些,於是大家這才繼續出發,趕往宣德門看鰲山。

蘇油今日一定要小妹等人過來,是因爲胄案還給新皇登極準備了一件禮物。

一路遊玩着來到宣德門前,這裡早已水泄不通了。

蘇油將石薇和小妹接下車來,男士將女生保護在中間。

蘇油說道:“之夜時分快到了,到時候注意看天上。”

終於,宮中,各處寺觀,元夜的鐘聲響了起來。

接着,宣德樓前,“嘭!”“嘭!”“嘭!”似鼓似雷的聲音響起。

接着,汴京城宣德樓上數十米的夜空中,“啪!”“啪!”“啪!”綻放出一朵朵巨大的焰火。

“哇哦——”人羣中響起了驚呼,都說今年用舊時設施,還以爲沒有新奇可看了,沒想到官家竟然給大家準備了這樣一個驚喜!

火花如流星四處飛濺,開始時金色,接着出現了紅色,綠色,黃色,紫色……

今夜的汴京人,醉了。

這其實是玉局觀用於辨識金屬化合物的方法,小天師通過燃燒鹼土,發現了好幾種不同的碳酸鹽,在確定碳酸根後,不同的焰色反應,說明了它們是不同的金屬化合物。

然後,還可以通過電解反應,將他們從碳酸鹽中提取出來。

再用硝酸,鹽酸,硫酸處理,試驗後發現,硝酸鹽的火焰最鮮豔。

紅色的是硝酸鍶,綠色的是硝酸鋇,黃色的是硝酸鈉,藍色的硝酸銅……

加上迫擊炮的研製成功,於是禮花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不少人都爲這不似人間的盛景震撼住了,虔誠地跪了下來,山呼萬歲,爲宣德樓上的皇帝誠心祈福。

蘇油微笑着摟着石薇的肩膀:“薇兒,好看嗎?”

石薇迷醉地看着天空:“嗯,真美,是不是隻有我們大宋才能看到這樣的景象?”

蘇油點頭:“真希望它能永遠這樣點綴大宋的夜空,烘托節日的歡樂,而不希望它替代狼煙,烽火啊……然而,這是不可能的。”

陳昭明也看着天空:“相信總會有那麼一天的……”

焰火看完,大家開始返回,一路上還在意猶未盡地討論。

回程路上,還能見到不少窮人點着火把,沿路小心地尋找着什麼。

蘇油看得奇怪:“這都在幹嘛呢?這麼多人在找神馬呢?”

陳昭明是老汴京了,笑道:“這叫‘照夜’,今夜出遊的富家子弟女孩很多,隨身的錢財,飾物,常有被擠得掉落的,他們在撿這些呢。”

就聽一個婦人背對着馬車蹲在路中間喊道:“大郎,快過來看看,我看到一個耳璫,是不是金的?”

蘇油趕緊勒住馬繮,停下馬車,等待婦人開心勁兒過去。

然後一個漢子衝過來一把捂住她嘴:“好不曉事的婆娘!趕緊給官人讓道!撞死你都白撞!”

說完拉着婦人退到路邊,對蘇油連連作揖。

蘇油微微一笑,拱手還禮:“這位大哥,新年快樂。還是要注意安全。”

直到車馬走遠了,婦人才道:“家裡的,怎麼官人還駕車?還不嫌衝撞,給我們還禮?”

漢子說道:“你問我我問誰去?趕緊撿財是正經!耳璫在哪兒呢?”

……

元宵節過去,朝廷步上了正軌。

三司使唐介,上朝第一件事就是上奏條陳。

第一,清理三司舊案,檢點卷宗,勾銷汴京諸作坊,內庫,常平,鹽監,以及地方歷年積欠,造定新冊,給大宋經濟解綁。

第二,發行銅引,招誘商賈,使之將嶲州精銅發運京師,並以之爲儲備,發行銅鈔。

第三,四通錢莊,如今在諸路承擔商賈間撥款劃轉之責,甚有聲譽,三司與諸路轉運司間,鈔銀轉遞諸多不便,乞於錢莊開闢專戶,以利於借貸支抵劃撥。

第四,蜀鈔印製精良,圖案精美,防僞措施得當,乞請由其承印諸路鹽引,並代理髮行。

第五,朝廷官員俸祿,常以實物開銷,官員早已不勝其苦。請從今俸祿以銅鈔方式發給,庶幾官私兩便。

司馬光上奏,第一條,唐鐵頭敢幹,自然是好事,但是勾銷積欠,其中會生出無數貓膩,可能會出現侵吞國家資產的行爲,如何監督,需要認真考慮。

第二條,其實就是去年蘇油的故智,如今危機已經過去,似乎無需讓商賈來承辦,分朝廷之利。

第三條,三司與諸路轉運司間,開立戶頭進行借貸支抵劃轉,固然是方便,但是承辦主體由一傢俬人錢莊來承辦,是否妥當?

第四條,蜀鈔固然精美,但是諸路舊引行使已久,新鈔如何發行,舊鈔如何回收,中間折價如何,會否發生掠奪民利的行爲?

第五條,嗯,如今大宋官員俸祿,三分之一錢鈔,三分之二實物,家大業大的三品以上大員當然滋潤,什麼都國家包乾了。可三品以下,每月不勝其苦,家中僕役還要承擔販賣物資的工作,換回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

這項改革,對汴京城廣大官員的好處太大了,沒意見,完全沒意見。

於是唐介又上了第二套方案,司馬大諫思慮周道,所以必須在第一套方案基礎上改良。

第一條,逐年卷宗,都在三司檔庫房存放着呢,只不過工作量浩大,讓人望之犯難而已,先從三司開始清理,然後提綱索引,第二步清理汴京,蜀地,杭揚等處經濟發達地區,這些地方財政不錯,有虧空填補起來也比較容易,第三步纔是各處上州,逐漸一步步推廣全國。

第二條,廂軍路驛,沿途剋扣,靡耗只怕比商人更多,歷年漕運的情況朝中諸公想必非常清楚,銅政乃國家命脈,交到商人手裡自然不妥,但是讓現有漕運體系來承辦,怕是更加不妥。

嶲銅轉京,事關國政,如果大諫有更好辦法,儘管提出來,否則的話,那就一邊讓商人轉運,一邊加快改造漕運體系,我們兩邊都抓。

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大諫如果覺得交給普通商人承辦不多當,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讓妥當人來?比如,陛下?

趙頊乾綱獨斷,搞!就以內藏庫所存部分金銀做本,宗室願圖報效者,許折本入股,先期籌資兩百萬貫,四通錢莊出資一百九十二萬貫,合計三百九十二萬貫,成立皇宋銀行!將大宋鹽引,銅引,四通商號蜀地鹽引合而爲一,發行統一貨幣——皇宋銀鈔!

銀行成立之初,其功用就是發放官員俸祿,促進財政流通,監督皇莊內坊經營情況,還有一條,投資和提供貸款。

但是有個前提,嚴格按照四通錢莊現有經營模式開展工作,防止奸弊。

說白了,就是皇室佔個名頭,還佔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但是隻派監理進行監督,具體運作,就是將四通錢莊換個名字,歸入皇室名下而已。

等到運作得當之後,銀行還可以協助清理諸處積欠,加強地方兩稅監查,減少物資堆積損耗。

但是這是純粹的商業行爲,一切經營,同樣要如現在的經營模式一樣,繳納稅收,讓政府得利。

這次運作,背後的作俑者當然是蘇油,這是其揣摩大宋十數年後,對自己施政手法的地一次嘗試。

第六十四章 早飯第二百五十九章 學區房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下一代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發展綱要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司天監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第九百八十六章 證物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小戰第七百七十五章 溪口戰役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開會第七百三十八章 誰剽竊誰第二百一十九章 倆花熊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好年成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王克臣第一百七十七章 長刀第八十六章 松花蛋第一千零一十章 蘇油的不靠譜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外交烏龍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五十九章 河幫雛形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解禍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駕崩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神宗第一百零五章 龍腦第八百五十三章 吳哥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嘴炮狂轟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個承諾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廷議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投誠第二百一十七章 橋的題第二百九十七章 致用之學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覲見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文明之始第三十三章 賬本第二百三十章 冠禮第一百零二章 告狀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積極防禦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學問還沒丟第八百九十二章 把控大市場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對皇帝的要求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富弼逝世第二百零三章 水泥第四百九十四章 金獎第三十章 縣令第六十四章 早飯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歸來第六百六十二章 職田第九章 風投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發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道第一千零七章 君子小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虛驚第四十六章 石家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萬人敵第三百九十七章 運動會第一百九十六章 虛驚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案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官第二百七十六章 梅堯臣去世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國考試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九百三十章 世家的養成第九百八十一章 宜秋門第五百九十六章 送行與教育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道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準備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精神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鐵殼船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拋棄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計劃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李格非第七百五十四章 咖啡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許炫富詔第六百八十九章 國家預算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不答應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頭魚宴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玉料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勸和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狙擊手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萬人敵第五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五百五十章 論《青苗法》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程頤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龜賊弄潮圖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殺雞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爲公闢路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想他們了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大戰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謀算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望,不可能的第五百四十八章 叔叔駁侄兒第九十一章 浮圓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畢仲遊第四百四十六章 再次出發
第六十四章 早飯第二百五十九章 學區房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下一代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發展綱要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司天監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第九百八十六章 證物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小戰第七百七十五章 溪口戰役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開會第七百三十八章 誰剽竊誰第二百一十九章 倆花熊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好年成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王克臣第一百七十七章 長刀第八十六章 松花蛋第一千零一十章 蘇油的不靠譜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外交烏龍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五十九章 河幫雛形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解禍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駕崩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神宗第一百零五章 龍腦第八百五十三章 吳哥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嘴炮狂轟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個承諾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廷議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投誠第二百一十七章 橋的題第二百九十七章 致用之學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覲見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文明之始第三十三章 賬本第二百三十章 冠禮第一百零二章 告狀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積極防禦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學問還沒丟第八百九十二章 把控大市場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對皇帝的要求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富弼逝世第二百零三章 水泥第四百九十四章 金獎第三十章 縣令第六十四章 早飯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歸來第六百六十二章 職田第九章 風投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發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道第一千零七章 君子小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虛驚第四十六章 石家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萬人敵第三百九十七章 運動會第一百九十六章 虛驚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案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官第二百七十六章 梅堯臣去世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國考試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九百三十章 世家的養成第九百八十一章 宜秋門第五百九十六章 送行與教育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道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準備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精神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鐵殼船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拋棄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計劃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李格非第七百五十四章 咖啡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許炫富詔第六百八十九章 國家預算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不答應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頭魚宴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玉料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勸和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狙擊手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萬人敵第五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五百五十章 論《青苗法》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程頤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龜賊弄潮圖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殺雞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爲公闢路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想他們了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大戰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謀算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望,不可能的第五百四十八章 叔叔駁侄兒第九十一章 浮圓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畢仲遊第四百四十六章 再次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