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壽昌更化

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壽昌更化

首先就是安定渤海人和遼陽鐵廠,扁罐從耶律餘緒手裡救下了大量的渤海人,將他們帶回婆娑嶺,渤海人對扁罐感恩戴德,又將朝廷對渤海人的態度帶回給了婆娑嶺的渤海人,遼陽鐵廠相互提防的緊張“幹羣關係”,立刻就緩解了。

緊跟着扁罐調整了婆娑嶺鐵廠的供給,請求文妃解除了渤海人的奴隸身份,全部轉化爲產業工人,與工廠簽訂契約,按照貢獻獲取報酬。

大力引進宋人的工廠管理體系,任命宋人石衝爲鐵廠經理,將工部尚書室恭解放出來,管理打造遼東工業體系,大力發展小五金,興辦鹽場,引進生產大宋的農用機械。

石衝到任之後,立即宣佈了一系列的激勵機制,婆娑嶺鐵廠的局面立刻就從清鍋冷竈變得熱火朝天。

室恭這個唯技術論者都被渤海人爆發的生產熱情給嚇着了,你們早這麼幹,陛下還會敗給韃靼人?

搞定婆娑嶺,遼東內部憂患解除了大半,扁罐又跟文妃建議,調整遼東土地政策。

遼東南部諸州暫時不用動,但是高永昌之亂導致遼東北部各州的土地淪爲無主之地,其歸屬一時難以分明。

不如命官府分配給回鄉難民,今年地上的收成都歸他們所有,來年也許他們栽種,如果三年之內田地的主人回來,田地歸主人,當年收成歸栽種者,之後重新給栽種者分配土地。

如果三年之內田地主人都沒回來,那麼田地歸栽種者,之後田地主人回來,由朝廷另行分配土地。

遼河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氣候溫和,有大大小小數十條支流,開發潛力巨大。

之前的遼河水利工程沒有形成持續性開發,資源利用十分之一都不到。

其實是可以繼續下去的。

至於南部,扁罐的意見,是利用此次高永昌之亂,將矛頭引到佛寺上去。

遼朝的佛寺,是遼國的沉重負擔,因爲遼東富庶,所以大量免稅的寺廟、寺產,都分佈在遼東。

這次事件,其本因是崇聖寺和尚在遼東經濟最困難的時候,還不顧民情,催逼債券造成的,因此他們應當爲此次事件負責。

當然方法和手段很多,轉嫁矛盾的辦法也很多。

比如東京道可以首先頒佈一條法令,熟耕土地不能荒廢。

在如今遼東亟待恢復的時候,這條法令,無疑是符合遼東上下的一致要求的。

然後大開工礦,手工業,大量吸納無產的佃戶,將之轉化爲工人和手工業者。

加上朝廷主導的土地開發,可以將大量的佃戶轉化爲自耕農,這樣就會造成佃戶的短缺和大地主土地的閒置。

有之前的法令,就可以將大地主閒置的土地通過合法的手段收回,達到打擊豪強的目的。

拿穩大義後,是贖買還是強徵,就只是手段問題了。

佛教本身是沒錯的,錯在當政者對待佛教的態度上。

大宋的佛教就沒有這個問題,大相國寺如今就已經成功完成了轉型。

其實只要能夠讓寺主們手上的資金投入到遼東的經濟發展中來,遼東這場經濟危機甚至都或許不會發生。

這就必須讓遼東上下看到這個問題,同仇敵愾,從外部和內部同時瓦解這個集團。

內部來說,娘娘可以延請大宋的高僧前來講學,傳播新型佛學,讓佛教徒對待宗教的態度,從齋僧舍產,轉化爲心貢心傳,從物質上的供奉轉化爲心靈上的皈依。

這個“法”的轉變,必須依賴宋國佛學更加深湛的僧團纔可以完成。

外部來說,要調查和公佈遼國僧寺的財產、土地,將問題明明白白擺到所有人的眼前,讓大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將矛頭引到僧團階層對民衆的殘酷壓榨上來。

之後就是解決問題,溫和的辦法,就是明確僧衆是人不是佛,除非他們能褪去軀殼,否則人員和寺產皆需要被國家管理,且繳納賦稅。

嚴酷的辦法,就是在天下輿論皆指向僧團之後,沒收寺產分配給佃戶,勒令其上報寺產。

同時成立遼東發展銀行,所有大筆商貿借貸資金,必須通過銀行出入,以實施監督。

在此基礎上,再宣佈任何高利貸都不受法律保護,任何利息超過三成的民間借貸,苦主若被逼索,可以向官府告發。

文妃得到扁罐密奏之後,方纔知道此君的厲害,遼東的尖銳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經濟矛盾,經過如此緩釋、轉嫁、化解之後,竟然將自己和晉王、南院羣臣該背的鍋,完美地丟出去了!

這個思路文妃是認可的,當即召集王經、牛溫舒等高層商議。

經過半個月的秘密會議之後,以“維新更化”的名義,正式出臺。

遼東道,將全方位地效仿宋朝,引進其先進的政治制度;

大力引進人才、資金、技術;

大力發展農業、水利、工礦,商貿;

開放國土,歡迎大宋的士人、商賈、醫生、工匠、僧道這幾種身份的人士,攜帶文化、宗教、資金與技術,前來幫助遼東發展。

進一步解放人口,率先在遼河北岸廢除奴隸制度和頭下軍州制度;

發行報紙,廣建學校,開廣民智,提升人口素質;

派遣赴宋留學生,參加科舉,效仿高麗,讓大宋幫助遼東選拔本土人才;

對遼東進行全方位的普查,包括人口、田畝、山林、工礦、居所、商鋪,爲下一步發展舉措做好準備。

成立遼東發展銀行。

因爲今年是遼國的壽昌元年,所以這次發生在遼東的巨大變革,史稱“壽昌更化”!

所有舉措都得到遼東士庶的大力擁護,其中最難的一條,不過就是廢除奴隸制。

但是遼東有個好處,就是頭下軍州和軍州下的農奴,其實絕大多數是歸於北院的勳貴和羣臣們的。

現在遼東都已經自治,且擁有了強大的自衛力量,因此對北方不再忌憚。

說白了這就是一次搶蛋糕行動,以前遼東這塊肥肉,大部分利益都通過這樣的方式輸送到了北方,現在扁罐童鞋給他們指出,這蛋糕,咱從今往後,可以關起門來自己吃了!

當然,大宋也要參與到分蛋糕的大好事當中去,不過大宋的吃相,可比契丹人好看得多。

大宋是先餵雞,後吃蛋,需要努力保證雞的健康,因爲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更多的蛋。

契丹人是讓雞自己找食,自己只管定期收蛋,收不齊的時候還要把雞抓起來痛打一頓,這完全就是兩回事兒。

對佛寺廟產的刀子,就暗暗埋藏在這些舉措當中。

……

上京,大慶殿。

“啪!”一枚玉盞被丟到階陛之上,頓時摔得粉碎。

與玉盞一起丟下來的,還有兩道奏章。

“這賤人怎麼敢!阿骨打那逆奴又怎麼敢!”

桌上的兩道奏章,都是壞消息。

一封來自信州知州蕭乙薛。

先是,永昌使其臣撻不野、杓合奉幣求救於阿骨打,不納,再遣使言欲歸蕭乙薛,伏望救援,且言女直已至,有異心。

乙薛見檄,以爲永昌詐作,不爲備。未幾,東南有軍擁至,其兵呼曰:“女直至矣!”

乙薛急整軍迎敵,衆已奪氣,遂潰走。乙薛縋城僅免,退保威州,急報上京。

信州威州,都是長春洲南方門戶,信州一失,就給人家打到了內院大門邊了。

阿骨打和蘇利涉配合蕭奉先演戲演到現在,終於自己當起了導演,舉起了反抗契丹的大旗。

此舉不但徹底隔斷了上京和東京間的重要通道,還對黃龍府這個重要軍鎮形成南北夾擊之勢,阿骨打由此獲得了絕對的戰略主動。

另一封奏章,來自南院宰相王經。

王經這老小子還遵守着遼朝的規矩,東京道但凡有重要舉措,依舊會寫成章奏,發往北廷。

但是已經不再服從北廷的管理,不管北廷給他的批覆是謾罵,是威脅,還是軟語相求,王經全都當沒看見,一封封奏章完全是自說自話。

王經做了近十年的南院宰相,門生故舊遍佈遼國,加上參政牛溫舒,權參政張琳,還有中京道馬人望從旁暗助,在北院的影響也頗爲巨大。

上京道長期享受着南院輸送的利益,如今突然被掐死了錢袋子,北院羣臣才發現,沒了南院遼東的貢獻後,日子不大好過。

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關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閱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電報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蘇頌看藥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惠明第三百八十章 學問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範鎮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大軍第五百一十四章 護送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渾脫第一百三十章 慘相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時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許炫富詔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方略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冊府元龜第四百八十六章 鐵腕計相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第三百四十六章 局面第二百六十四章 兩道菜做六天第一百八十六章 酥油第六百二十五章 蘇方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路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第一千零二章 熱鬧第七百八十一章 勸說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議政第八百二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零五章 島礁和泡沫第六百三十一章 解釋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程頤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巧諫第八百六十三章 商品交易會第九百七十章 御史清流第九百九十二章 當家長第六百三十章 上香第一百零九章 幾本書不如二十字第六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八百三十九章 寶馬第八百九十七章 驗屍第三百三十章 王文鬱第一百一十二章 賣癡呆第一千章 冬蔬菜第九百零九章 董大官人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進士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天貼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守制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風波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高永昌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東西大工藝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操典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作戰計劃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該打的仗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反應第七百二十三章 鹽戶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蘇半朝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太原第一百九十三章 雞丁第五百四十六章 十大罪第四百四十一章 衆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淞江一號第一千零八十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四峰島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作相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問詢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金大忠第八百三十三章 矛盾(爲盟主mercury11加更!)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老而彌辣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逢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老河工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金殿文元第八百七十四章 蒲釋馬第八百四十七章 請求移民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逼宮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西征第五十三章 訛詐第四百三十六章 必須姓蘇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求救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南記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六章 雞茸和開水白菜第九十九章 溫度計第四十四章 元素週期第四百五十九章 蘇洵去世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老員外第二十五章 紙第四百五十一章國王跑了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馬彬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栓動小獵銃第六百零三章 賓化第七百七十八章 見老鄉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銀行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二百二十四章 詩會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小政委第三百一十六章 靈柴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弊病第九百四十九章 招供
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關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閱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電報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蘇頌看藥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惠明第三百八十章 學問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範鎮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大軍第五百一十四章 護送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渾脫第一百三十章 慘相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時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許炫富詔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方略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冊府元龜第四百八十六章 鐵腕計相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第三百四十六章 局面第二百六十四章 兩道菜做六天第一百八十六章 酥油第六百二十五章 蘇方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路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第一千零二章 熱鬧第七百八十一章 勸說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議政第八百二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零五章 島礁和泡沫第六百三十一章 解釋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程頤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巧諫第八百六十三章 商品交易會第九百七十章 御史清流第九百九十二章 當家長第六百三十章 上香第一百零九章 幾本書不如二十字第六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八百三十九章 寶馬第八百九十七章 驗屍第三百三十章 王文鬱第一百一十二章 賣癡呆第一千章 冬蔬菜第九百零九章 董大官人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進士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天貼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守制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風波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高永昌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東西大工藝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操典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作戰計劃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該打的仗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反應第七百二十三章 鹽戶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蘇半朝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太原第一百九十三章 雞丁第五百四十六章 十大罪第四百四十一章 衆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淞江一號第一千零八十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四峰島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作相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問詢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金大忠第八百三十三章 矛盾(爲盟主mercury11加更!)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老而彌辣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逢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老河工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金殿文元第八百七十四章 蒲釋馬第八百四十七章 請求移民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逼宮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西征第五十三章 訛詐第四百三十六章 必須姓蘇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求救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南記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六章 雞茸和開水白菜第九十九章 溫度計第四十四章 元素週期第四百五十九章 蘇洵去世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老員外第二十五章 紙第四百五十一章國王跑了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馬彬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栓動小獵銃第六百零三章 賓化第七百七十八章 見老鄉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銀行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二百二十四章 詩會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小政委第三百一十六章 靈柴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弊病第九百四十九章 招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