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二百五十七章 南行集

bookmark

第二百五十七章南行集

可龍裡,蘇家。

滿院的梨花雪瓣,肆意飛舞。

蘇油跪在八公身前:“八公,蘇油此去,不知道多久才能回來。萬一僥倖,說不定給八公掙得一個散官。”

八公坐在竹椅上,摸着蘇油的肩膀:“傻孩子,要掙也是給你爹孃,給你翁翁翁婆掙,與八公有何相干?你放心,我身子硬朗着,還得見你成家立業,抱抱孫孫纔敢閉眼呢。”

蘇油一愣,這纔想起眼前至親之人,其實是自己族伯,就算掙來散官,也安不到他身上。

想着對自己好的這麼多人,原來卻不知該如何報答,蘇油滿心慚愧,給八公恭恭敬敬叩了三個頭:“八公珍攝身體,不要過於勞累,蘇油……蘇油去了。”

八公終於放下手:“去吧去吧,家裡這一攤子自有我們老的給你看着,你儘管放心進學,快走吧別耽誤了吉時……”

行出老遠,蘇油回頭,卻見八公還在梨花下招手。

……

眉山碼頭,江卿大佬們俱來相送。

程文應言道:“石家老頭好不知曉事體,還想大張旗鼓。別忘了大小蘇雖中了,小油還沒中呢,要被試官知曉了,有理也變成張狂,該中也變成發落,那纔是划不來!”

史洞修說道:“老石武將人家,就那性子。這次還想讓明潤帶着大理刀劍入京,說一把大理劍,可值千貫,比什麼貨都強。哈哈哈哈……”

石富悻悻地說道:“防我們跟防賊似的!總有你們讀書人求上來的那一天!”

蘇油謝過衆人,說道:“多承姻伯,世伯,石老厚情,四通商號,是我們眉山人的根基。這次入京,就讓大石頭把商會開起來,到時候大家到京城,也有落腳吃家鄉菜的地方。”

程文應笑道:“小油對吃,那可是真上心。”

史洞修嘆氣:“太遠了,二十七娘,善事夫婿公婆,到了汴京,規行矩步,可別讓人認爲我們眉山的士紳缺了教養。”

二十七娘其實對去京城還蠻期待和興奮的:“知道了爹,你就別嘮叨了。還有,你在眉山該吃該花的,別老省着!”

史洞修連連搖頭:“不不不,不省着那怎麼成,嫁女兒落下的虧空還沒填完呢……”

二十七娘:“……”

各自一番絮叨,蘇油來到程夫人跟前:“嫂嫂,蘇油走了。”

程夫人遞給蘇油一個包裹,眼裡泛起淚花:“你是個挑剔的,吃的嫂嫂不擔心。這包袱裡都是內衣,是嫂嫂估量着你以後的身量,每年的都做了幾套。只能顧着這貼身穿的了,至於穿外邊的那些,以後我們就不要那麼講究了,啊?”

蘇油有些哽咽,只能深施一禮:“實在是有勞嫂嫂,蘇油……自當遵從。”

……

大船揚帆,帶着家裡人滿滿的不捨,朝嘉州駛去。

其實行船還算非常舒適,船上各有艙室,除了小一點,什麼都不缺,就連襁褓中的蘇邁,也未見有什麼不適應。

是的,蘇軾今年年初當爹了。

大船經過改造,中間鋪着平木板,成了一間大書廳,三蘇和蘇小妹從早到晚就在裡邊讀書寫文章。

其餘四人也還好,吟詩作賦,彈琴繪畫,頗不寂寞。

至於乞第龍山,有石通陪着切磋武藝,你砸我一下,我砸你一下,似乎很好玩的樣子。

蘇油就沒這麼好了,他在瘋狂地刷題。

理論上,十三經中任何一句,都可以截出來變成一篇文章,這個蘇油早都做得熟悉了,反而不怕。

怕的是那些馬屁玩意兒,比如將京中的景物同皇帝的偉大光輝聯繫起來的那種。

科舉的詩賦,在唐代還很有個性,因此也出得不少的名篇,比如“離離原上草”,比如“終南陰嶺秀”。

到了大宋,考官出題多是馬屁,因此蘇油需要單練。

蘇洵是經過好幾次科舉,因此深懂這些套路,二蘇一次考上進士,他是背後的真正大拿。當年一切題一罵題的著名策略,就是老蘇親自指定的。

這次將程文應書坊的時文一網打盡,蘇洵制題出題評閱指導,比二蘇考試時還盡心。

蘇油有時候都覺得好笑,老堂哥要是以往幾次科舉時,對時文研究這麼上心的話,以他的水平,何愁一個進士都拿不到?

不過這份眷顧之心,蘇油還是由衷感激的。

船過嘉州,蘇軾過來,那筆管敲着蘇油的几案:“收詩了收詩了!”

蘇油正在與時文搏鬥,聞言擡起頭:“你做買賣呢?說收就收,問題是這東西能說有就有的嗎?”

蘇軾說道:“不是那些應試詩哦,要有感而發的那種!”

蘇油翻着白眼:“如今我偏偏對應試詩才能有感而發,別的沒有,就問你怕不怕?!”

蘇軾哈哈大笑:“別鬧!好不容易出來一趟,山川壯美,豈能無詩?”

蘇油說道:“堂哥和子由都有嗎?”

蘇軾拿着幾張紙:“自己看……哎呀你小心點河上面風大!”

蘇油接過來,一一觀看。

家託舟航千里速,

心期京國十年還。

烏牛山下水如箭,

忽失峨眉枕蓆間。

沒說的,冷鬱,這首詩老堂哥的。

如今老堂哥的社會地位已經不一樣了。

前年十月,朝廷召老堂哥試策論於舍人院。老堂哥爲了嫂子,稱疾不赴召。

他在《與梅聖俞書》中說:“聖俞自思,僕豈欲試者!惟其平生不能區區符合有司之尺度,是以至此窮困。今乃以五十衰病之身奔走萬里以就試,不亦爲山林之士所輕笑哉!”

今年朝廷召命再下,老梅亦題詩勸其入京,知道老蘇你怕考試,這回官家答應你不考了,來唄!

好友高義,盛情難卻,只好出行。

一路幾乎都有迎送,然而以前想要的時候,求都求不來;如今自己來了,卻又已經不想要了。

算了,再看第二首。

亂山圍古郡,市易帶羣蠻。

庾嶺春耕少,孤城夜漏閒。

往時邊有警,征馬去無還。

自頃方從化,年來亦款關。

頗能貪漢布,但未脫金鈈。

何足爭強弱,吾民盡玉顏。

蘇油笑道:“這個不錯,說得正是這幾年的事情,難得有此寬和仁愛之心,你的還是子由的?”

蘇軾得意洋洋:“我的,別以爲就你善寫史論詩。”

蘇油笑道:“我的史論詩其實也就一般,待我看第三首。”

放舟沫江濱,往意念荊楚。

擊鼓樹兩旗,勢如遠征戍。

紛紛上船人,櫓急不容語。

餘生雖江陽,未省至嘉樹。

蘇油很驚訝:“子由詩力又漲了?這首不錯也!但是還沒寫完吧?”

蘇轍在遠處接話:“好不容易有了詩思!被子瞻活活打斷!趕緊還我……等下,我好像想到了郭璞和嘉州墨鱗,這兩個典故可用啊……”

蘇油從旁邊藤箱裡取出來一張紙交給蘇軾:“拿去,再多沒有了!以後也別找我!我要應付時文,敢耽誤我功夫我就寫信給嫂嫂告你!”

“喲!不錯呀!”蘇軾接過來一看,捧着蘇油的詩就朝蘇洵跑過去:“父親,子由,快來看明潤此詩……”

興帆經沫若,脫幘仰烏尤。

佛影傾城闕,梵鈴送渚流。

停雲橫老樹,遲日下新洲。

化羽披霞錦,班仙第幾儔。

《蜀中雜記》:“蘇氏辭蜀,舟中酬唱爲樂。自眉山至江陵,凡一百零一篇,匯爲《南行前集》,軾作《敘》;”

“江陵至汴,凡七十三篇,匯爲《南行後集》,轍作《引》;

此共一百七十四篇。油唯其一,然‘化羽披霞錦,班仙第幾儔’句,端有後應。

世人笑謂此集凡一百七十四,獨油價殊昂。

文章兆運,或非偶然。”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打臉第七百三十章 常州與饒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君君臣臣(上架求定)第三百六十章 綱領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臺山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話第八百章 內奸第八百五十六章 建設第一千二百章 準備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較第六百零七章 芭夯兔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家事第五十五章 老軍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敦煌遺書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賓圖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烈祠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農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防遼第三百九十一章 樑屹多埋第一百二十六章 翊衛仙卿第九百四十章 再見呂惠卿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分歧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蘭交會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們該打什麼戰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遊牧與農耕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對策第六百四十七章 開封府第六百八十二章 拜訪第十二章 牛雜可是好東西第四百六十五章 新君舉措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改制的目的第八百六十六章 商議第二百零四章 求情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五百零四章 何爲先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計劃第九百九十章 湯泉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文武之別第五百一十五章 夫妻第四百七十二章 進京第八百二十二章 炮擊升龍第二百六十章 王安石第二十九章 理科第一千六百零一十章 新版寶鈔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風波第七百四十六章 禮尚往來第二百五十九章 學區房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巧諫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風雲再起第一百一十二章 賣癡呆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文討論第二百八十章 寫文章第六百八十二章 拜訪第四百零九章 尖厲獠牙第五百一十二章 地震第九百零一章 起義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危機第五百九十一章 倒逼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好年成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矛盾轉化第三百五十四章 斷案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誰是大爺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消耗戰第九百三十八章 薏仁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新年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精神第七百零五章 小人之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檢查組第五十七章 瓷碼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張方平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神宗歸位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嘴炮狂轟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四百八十五章 誅叛第七百二十七章 日本鬼第六百五十八章 河州復失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民兵郭二蛋第三百八十三章 震天雷第八百三十八章 會飛的貨物第八百五十三章 吳哥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公然私會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七百二十四章 少年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撫使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沈括所見第五百七十章 蘇軾被彈劾第二百二十八章 對與錯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傳承第八百零四章 老朋友見面第二十一章 求字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權力爭鬥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地雞毛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打臉第七百三十章 常州與饒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君君臣臣(上架求定)第三百六十章 綱領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臺山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話第八百章 內奸第八百五十六章 建設第一千二百章 準備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較第六百零七章 芭夯兔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家事第五十五章 老軍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敦煌遺書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賓圖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烈祠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農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防遼第三百九十一章 樑屹多埋第一百二十六章 翊衛仙卿第九百四十章 再見呂惠卿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分歧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蘭交會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們該打什麼戰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遊牧與農耕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對策第六百四十七章 開封府第六百八十二章 拜訪第十二章 牛雜可是好東西第四百六十五章 新君舉措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改制的目的第八百六十六章 商議第二百零四章 求情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五百零四章 何爲先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計劃第九百九十章 湯泉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文武之別第五百一十五章 夫妻第四百七十二章 進京第八百二十二章 炮擊升龍第二百六十章 王安石第二十九章 理科第一千六百零一十章 新版寶鈔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風波第七百四十六章 禮尚往來第二百五十九章 學區房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巧諫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風雲再起第一百一十二章 賣癡呆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文討論第二百八十章 寫文章第六百八十二章 拜訪第四百零九章 尖厲獠牙第五百一十二章 地震第九百零一章 起義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危機第五百九十一章 倒逼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好年成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矛盾轉化第三百五十四章 斷案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誰是大爺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消耗戰第九百三十八章 薏仁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新年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精神第七百零五章 小人之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檢查組第五十七章 瓷碼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張方平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神宗歸位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嘴炮狂轟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四百八十五章 誅叛第七百二十七章 日本鬼第六百五十八章 河州復失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民兵郭二蛋第三百八十三章 震天雷第八百三十八章 會飛的貨物第八百五十三章 吳哥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公然私會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七百二十四章 少年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撫使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沈括所見第五百七十章 蘇軾被彈劾第二百二十八章 對與錯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傳承第八百零四章 老朋友見面第二十一章 求字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權力爭鬥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地雞毛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