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三君子

bookmark

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三君子

九月,秋收開始,朝廷完成了一系列重大人事調整。

範純仁依前官爲觀文殿學士、知潁昌府。

王存爲端明殿學士、知蔡州。

呂大防進尚書左僕射,章惇進尚書右僕射。

樞密直學士、戶部尚書韓忠彥爲尚書左丞。

翰林學士蘇轍爲尚書右丞。

樞密直學士、籤書樞密院事晁補之爲同知樞密院事。

沈括進工部尚書,蘇元貞進吏部尚書,曾布進戶部尚書。

畢仲衍任大理寺卿。

漏勺的恩師李格非任太學正。

最大的大佬蘇油,朝廷恩旨擬進司空,依前官爲觀文殿大學士、平章軍國重事、河北四路節度使、判大名府。

雖然蘇油這算是高風亮節,完成了自己對朝野的承諾,但是依舊上書辭謝,認爲朝堂榮寵過重,堅決推辭。

高滔滔拿着章惇送進的擬任表看了半天,最終劃去了司空二字,還是改回司徒。

以此爲代價,堅決保留了蘇油河北四路節度使之職。

這是給予了蘇油最大的信任,寧願放棄蘇油在中樞虛銜上的進步,也要保證蘇油地方上虛銜的進步。

這其實是將之前國家交給韓琦與文彥博二人的重擔,一起加到了蘇油的肩上,說白了就是替朝廷看守北方門戶。

一旦有事,蘇油這個四路節度使立即就可以改任爲四路制置使,主持河北軍事。

當然那得非常時期纔有可能,現在只能算是買了個保險,如今這個文官的四路節度跟軍節度不是一回事兒,抓的不是軍中實權,而是四路軍政的總監督權。

朝廷正在組建登州海軍學院,高滔滔還任命扁罐爲登州海軍學院戰術科知事,讓他隨自家老爹赴任。

這等恩遇,在宋朝幾乎是到頂了。

雖然是虛名節度使,一樣需要開府建牙,蘇油如今夾袋裡的可任人選那是無數,但是蘇油挑來挑去,最終卻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幕府掌書記,王彥弼;軍司馬,高世則;判官,王寀。

王彥弼是長公主獨苗,現在長公主也由荊國進到秦國長公主了。

高世則是高士林的兒子,高滔滔侄孫。

王寀是王韶幼子,五歲看花燈走丟被人拐走,小孩施展智計脫身還幫官府抓住賊人那個。

高世則繼續保留着高家的武人血統,皇家軍事學院畢業。

王彥弼是扁罐他們這一代的翹楚,王寀則是漏勺他們少年班的高才。

真實歷史上的王寀因爲自幼多病信了神仙,後來被妖道陷害,被宋徽宗棄市。

當然如今不可能還是那樣的命運,王韶親身體驗過石薇生死人肉白骨的醫術,孩子一生病,就算送給蘇油了。

蘇家管吃管喝管治病還管教育,王寀的興趣也從神仙變成了易理與科學,而且這娃非常聰明,詩詞歌賦都拿得出手。

也是太子伴讀的一員,前年還不到二十就中了進士,高滔滔很高興,認爲蘇油沒有給趙煦選錯伴當,賜了個館閣校勘,繼續幫助趙煦同學學習。

汴京城有個賣詩混飯吃的人叫曹道衝,厲害之處就是隨客人所命題立即完成。

京中有人慾苦之,乃求浪花詩爲絕句,但是要以紅字爲韻。

這就坑人了,花多有紅的,偏偏浪花不是。

曹道衝給難住了,只好說道:“這個我是做不出來,唯南薰門外菊坡王輔道能之耳!”

客人說道:“我固知其名久矣。但是人家身份貴重,吾儕小人,豈容輒詣?”

曹道衝笑道:“這人有個毛病,喜歡佳紙好筆,一等的寶墨,帶上這幾樣東西去求他,必定可得。”

客人也是好事之徒,於是置辦了三樣,大家相率修謁,下拜有請。

王寀欣然捉筆,一揮而成,詩曰“一江秋水浸寒空,漁笛無端弄晚風。萬里波心誰折得,夕陽影裡碎殘紅。”

讀者盡皆歎服。

蘇油選這三位放在自己身邊,除了是提拔小輩,很明顯,還有接受監督的意思。

九月的運河非常繁忙,汴京碼頭上也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此次出外的三個大臣再次齊聚,分手道別。

蘇油對範純仁和王存一一施禮:“蘇油首創此制,又空食朝廷俸祿,自當以身作則,不料卻連累了二位,實在是惶愧。”

範純仁笑道:“如此美事,豈可讓明潤獨得大名?是不是王兄?”

王存是個超級特立獨行的高士,平生沒幹過臺諫,卻勝似臺諫,只認制度不認人,屬於保守派裡嬌亢不羣的人物。

司馬光曾經稱讚他“並馳萬馬中能駐足者,其王存乎!”

王存本來是戶部尚書,神宗修陵時,因爲財務報表沒及時告備,被蔡確抓住小事兒趁機整他,將之移到了兵部。

然而當蔡確被窮追猛打的時候,王存作爲尚書左丞,卻和範純仁、蘇油一起上書,要求放過蔡確,平息黨爭苗頭。

朝野士大夫“善其能損怨。”

待到蘇油上書要求施行首相限期制,王存和範純仁一商量,過度解讀了蘇油的意圖,認爲蘇油此舉的原因,是爲了保全制度而不得已放過小人,終究過不了自己心裡那關,因而想辦法“自貶”。

既然如此,那自己和範純仁也屬於同樣的情況,應該承擔相同的後果,沒說的,上章堅辭。

所以本來蘇油認爲挺正常的事兒,被王存搞成了“高風亮節”,這把名聲真是刷大了,在朝野間獲得了高度頌揚,士林合稱三人爲“元祐三君子,百年真宰執”。

王存聽到範純仁的話,也笑道:“我可是佔了大便宜了,陛下隆恩,改我知揚州。揚、潤相去不過一水,以故相例歲時還能過家上冢,酬酢鄉黨,豈不美哉!”

蘇油拱手:“本來一直想請兩位吃頓飯來着,要是再不請,今後怕是機會更少。”

王存笑道:“蘇家菜色,老王可是垂涎已久了,如今沒了那麼多忌諱,上哪兒吃?”

蘇油笑道:“便在對岸的方知味。”

王存一手拉住蘇油,一手拉住範純仁:“那還說啥,走!”

方知味還是江卿的產業,三樓雅間裡的陳設書畫讓王存看得嘖嘖稱奇,結果等到菜色一上來,王存不禁傻了:“明潤就請我們吃這個?”

蘇油對範純仁拱手:“知道範公是清簡慣了的,不過清簡卻不是簡陋,一樣能夠製作出美食。”

範家的家風從范仲淹開始就這樣,到了範純仁這裡更是。

此公座右銘是“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歷史評價他“自爲布衣至宰相,廉儉如一,所得奉賜,皆以廣義莊;前後任子恩,多先疏族”。

他可沒有蘇油的經濟之能,蘇油所知,是範純仁所得的俸祿,基本上都拿去擴大父親留給家族的義莊,買成了地。

就連朝廷發的福利,但凡能保存久一些的臘肉、罐頭,都送去了義莊上的蒙學。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而堂堂右相家裡,長期都是鹹菜鹹豆腐度日。

秘書監晁端有一次被範純仁留飯,晁端吃過後開玩笑:“君家的家風要壞了嗎?”

因爲那天是待客,範家的豆腐上,竟然放了點肉臊!

範純仁看着盆裡的豆腐:“剛纔還在忐忑,怕消受不了方知味的膏樑厚味,這就挺好。”

蘇油說道:“這個叫豆花,雖然材料簡單,但是製作精細,做法我已經交給了子夷,關鍵是調料。”

子夷就是範純仁長子。

第四百六十四章 財政赤字第六百四十二章 見解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擊第九百五十六章 蘇詩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騙子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和親第五百章 女騎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忽悠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說說外官第一百七十六章 陳希亮第四百七十五章 誰改變誰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惹不起的奏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蹤跡第五百七十一章 你們越線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蔡確第九十五章 蛋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偵查第四百四十七章 巡視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第三百五十七章 向守忠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三百五十章 再見蘇軾第三百四十章 奏對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趙煦的聰明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本末第六百六十六章 治河第二百零三章 水泥第八百六十一章 參觀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東勝祖地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七章 嫁人的問題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共同利益第一百七十章 快遞小哥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幫助遼國(爲白銀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四百四十五章 婚後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出賣第二百九十七章 致用之學第九百八十九章 扁罐第一千二百章 準備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毒土第八百二十一章 炮火第二百八十一章 強作解人第六百一十九章 打仗打出來的新法第五百一十四章 護送第七百一十二章 詩人第八章 肚裡有貨第一百五十五章 偉大的航程第六百三十章 上香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請客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作爲和瞎作爲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案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誰的首功第六百一十章 事件始末第二百八十九章 救日第二百五十七章 南行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探討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老銀幣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亂第九百一十一章 奇怪的戰爭第九百八十四章 精微操作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不足第二百九十九章 衣錦還鄉第九百七十四章 禽獸不如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九百七十九章 後勤第二百八十四章 瓊林宴第八百二十章 水戰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白災第八百一十六章 決戰在即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逝世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藥局第二百七十九章 殿試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種珍第五百二十章 議河第八百三十四章 公平的方案第三百七十四章 河湟變遷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僞鈔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密諜第三百六十章 綱領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解禍第五百零九章 道德標杆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勝利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望蘇亭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糧道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發展計劃第四百八十章 貨物第二百零八章 心累第八百八十六章 硨磲第二百四十七章 時疫第七百五十七章 筆名第八十一章 珠串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老而彌辣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偷城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不行特支
第四百六十四章 財政赤字第六百四十二章 見解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擊第九百五十六章 蘇詩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騙子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和親第五百章 女騎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忽悠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說說外官第一百七十六章 陳希亮第四百七十五章 誰改變誰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惹不起的奏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蹤跡第五百七十一章 你們越線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蔡確第九十五章 蛋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偵查第四百四十七章 巡視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第三百五十七章 向守忠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三百五十章 再見蘇軾第三百四十章 奏對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趙煦的聰明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本末第六百六十六章 治河第二百零三章 水泥第八百六十一章 參觀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東勝祖地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七章 嫁人的問題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共同利益第一百七十章 快遞小哥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幫助遼國(爲白銀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四百四十五章 婚後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出賣第二百九十七章 致用之學第九百八十九章 扁罐第一千二百章 準備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毒土第八百二十一章 炮火第二百八十一章 強作解人第六百一十九章 打仗打出來的新法第五百一十四章 護送第七百一十二章 詩人第八章 肚裡有貨第一百五十五章 偉大的航程第六百三十章 上香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請客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作爲和瞎作爲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案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誰的首功第六百一十章 事件始末第二百八十九章 救日第二百五十七章 南行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探討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老銀幣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亂第九百一十一章 奇怪的戰爭第九百八十四章 精微操作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不足第二百九十九章 衣錦還鄉第九百七十四章 禽獸不如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九百七十九章 後勤第二百八十四章 瓊林宴第八百二十章 水戰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白災第八百一十六章 決戰在即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逝世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藥局第二百七十九章 殿試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種珍第五百二十章 議河第八百三十四章 公平的方案第三百七十四章 河湟變遷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僞鈔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密諜第三百六十章 綱領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解禍第五百零九章 道德標杆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勝利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望蘇亭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糧道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發展計劃第四百八十章 貨物第二百零八章 心累第八百八十六章 硨磲第二百四十七章 時疫第七百五十七章 筆名第八十一章 珠串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老而彌辣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偷城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不行特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