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八百一十六章 決戰在即

bookmark

第八百一十六章決戰在即

這一戰後,宋軍士氣明顯衰落,兩軍隔富良江形成對峙。

李朝上下被這劑興奮劑刺激得狂喜,黎太后命李乾德下旨,封李常傑爲兼內侍判首都押衙、行殿內外都知事、同中書門下輔國上將軍。

……

富良江北岸,中軍大營,郭逵來回踱步:“趙卨在搞什麼?!我們的水軍到了哪裡?!”

燕達苦笑道:“聽聞水軍船隻已被阻截在東涇港口,未能駛入富良江內。”

郭逵說道:“讓軍士們伐木!造筏!事已至此,只能強渡!”

燕達說道:“太尉,兵法當致人而不致於人。既然大軍已經失利,不如就此順勢而爲。”

“我建議示敵以弱,誘使越軍過來,我們設伏,奪船!”

郭逵又轉悠了兩圈:“那就逐日減竈,騎軍後撤,命趙卨朝我靠攏,做出放棄接應水軍的態勢。”

目光再次落到地圖上:“我水軍明顯準備不足,韋首安和李繼元以逸待勞,這跨海作戰,難度太大了!”

這時小高相爺和郭淮進來了:“經略相公,我們有事稟報。”

小高相爺拱手道:“經略,今日觀戰,似乎我軍遠程壓制不夠啊。”

郭逵也拱手:“高相公說得是,可有對策?”

小高相爺說道:“難道不能製造弩炮嗎?”

郭逵有些訝異:“弩炮?那需要彈簧。我軍這次沒有攜帶……”

小高相爺同樣很驚訝:“當年明潤製作的第一架弩炮,只用了木頭和麻繩啊?!”

“啥?!”郭逵傻了:“怎麼可能?麻繩怎麼能替代彈簧?”

……

一處山谷裡,一架粗笨的弩炮架在地面,弩炮的弩臂上,是扭絞的粗麻繩。

“嘣!”郭淮用木槌槌下鎖銷,一枚三斤重的石彈被彈射了出去。

“啪!”數十步外,一塊大石頭被石彈擊中,蹦下了一大塊,石彈本身也給撞得四分五裂。

“好!這玩意兒可用!”郭逵撫摸着粗糙的木頭柱子:“蘇明潤那時候……多大來着?”

小高相爺拱手:“九歲。”

“妖孽!”郭逵啐了一口:“我大宋怎麼出了這樣的妖孽?!”

轉眼狂笑:“哈哈哈哈!我大宋怎麼出了這樣的妖孽!”

“就這樣搞!”郭逵面目猙獰地道:“等我們吸引交趾人渡河來攻,就用這個幹掉他們的那些破船!等他們同樣沒了水軍的優勢,這仗又得換一種打法!”

……

在宋軍做出一些怯懦懼戰的假象之後,交趾方面,求戰之心果然變得強烈。

但是李常傑並不放心宋軍的反應,雖然一切情報都說明宋軍中已經出現軍糧不繼,病死逃亡,減員嚴重的消息,甚至東路趙卨都已經放棄了昌江水口的爭奪,回守宋軍右翼之後,李常傑還是沒有什麼動作。

死拖穩守就當贏,這就是李常傑的戰略,而且應該說,這是最有效的戰略。

但是他的戰略,不是大越宗室,朝廷,軍民們喜歡的戰略。

昭文侯痛心兄長的慘死,寫信給李常傑,要求主動出擊,從安博州攻擊宋軍右翼。

李常傑斷然予以拒絕。

昭文侯於是上書黎太后,彈劾李常傑畏敵如鼠,坐擁大軍與宋軍隔江相望,苟且相安,任由宋軍蹂躪大越國土,將產金重地拱手與人。

大越北部入仕的官員們也慷慨激昂,擡着書寫着李常傑“南國山河”詩歌的巨幅紙牌泣血叩闕,請求下旨讓太保乘勝出兵,驅逐宋軍,再振國威。

在這種情形下,宮中出旨,要求李常傑奏明軍情,責問他是否在玩寇自重,要求其說明不能出兵的原因。

侍講黎文盛再次來到了江南大越軍營,傳達旨意。

李常傑正在研究地圖,見到黎文盛,不禁苦笑:“太后連一個月的時間也不給我?”

黎文盛拱手道:“太保,國家上下一心,羣情激奮,我軍又方大勝,如何不能一戰?”

李常傑從身後書架上取下一個金屬罐子一樣的東西:“情況有變,這是宋人的新式軍器,端是厲害,估計洪真侯的戰象,就是遇到了這個,方纔全軍覆沒的。”

黎文盛看着那東西:“這是什麼?”

李常傑說道:“據說叫震天雷,這裡有個拔銷,拔掉之後遠遠扔出,此物能夠炸開以碎片傷敵。方圓兩丈之內的人馬,都在其殺傷範圍。”

“如月村兩千戰果,那是黃金滿的蠻人隊伍,不足爲勝;而宋人五百渡江的部隊,我們的步軍根本難以對陣,最後還是靠蘸了毒藥的弩箭,方纔拿下。”

“即便如此,我軍的損失遠大於彼,足足一千多人。”

“侍講,就不能代我上陳,只要我們穩守江南,便可以不戰而勝,何必行險僥倖?”

黎文盛點頭:“太保所言,都是道理,我自會上陳。但是……太保,爲了大越的未來,這兵,怕是不得不出啊……”

李常傑皺眉:“何意?”

“昭文侯最近可是活躍得很……”黎文盛嘆了口氣:“太保飽讀兵書,難道不知廉頗是如何被趙括代替的嗎?”

李常傑心中一緊。

黎文盛拱手道:“趙孝成王七年,秦趙對峙於長平,交戰初期,趙軍失利,廉頗堅守營壘,再不出戰。”

“秦軍屢次挑戰,廉頗置之不理。”

“太保,當日秦趙之勢,與今日之宋越,何其相似?”

“趙括既非宗室至親,又無真實戰績,尚可代廉頗而將。何況昭文侯乃今上族叔,還有斷絕宋軍水陸聯繫的戰功在手?”

“趙國讓趙括代替廉頗,其後四十萬強卒,一朝喪滅,亡國之危,禍不旋踵。”

“太保,這種事情一旦發生在大越,我朝四面皆敵,指望不上會有竊符救趙的信陵君啊……”

李常傑也是絕頂之智,黎文盛只需要輕輕一點撥,他立刻便明白了過來。

坐回虎皮交椅之上,看着軍圖發起愁來。

黎文盛不敢再行打擾:“太保之重,足勝十萬雄兵,文盛不通軍事,無法襄助,這就回去,儘量爲太保爭取時間。”

“太保,軍權,萬不可落入昭文侯手中,這是太師的原話,否則就算退了宋軍,我大越也要迎來一場動盪。”

李常傑伸手壓着自己的太陽穴,看着富良江一線:“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啊……”

熙寧十年元月,宋越戰線在經歷了短暫的平靜之後,戰爭突然再次爆發。

昭文侯派遣左郎將阮根,突然發兵攻擊趙卨率領的宋軍右翼。

李常傑早有準備,一直在派遣間諜欺騙宋軍,說和斌、楊從先所率領的戰船,已經突破了韋首安的封鎖,水師馬上就要到來與宋軍會師。

雙方都做足了欺騙功夫,郭逵想讓李常傑落入圈套,李常傑同樣想讓郭逵落入圈套。

越軍佔據兩江之中,兩支水師能夠通過陸路相互溝通消息,李常傑給郭逵安排下一個可怕的兌子。

昭文侯出兵之後,李常傑立即命令韋首安的富良江水師撤退,溯江而上,造出宋軍水師西進的假象。

而和斌、楊從先方面,壓力驟減,立即尾隨李越水師,同樣殺入富良江中。

郭逵認爲李常傑中計,在東路安排下伏擊圈,準備吃掉昭文侯和阮根的部隊。

而就在和斌、楊從先進入富良江後,李越朝的元江水師突然離開了元江河口,佔領了宋軍廣南水師的位置,將他們封閉在了富良江內!

這纔是李常傑的根本目的,一切部隊調動都是幌子,他要拿昭文侯爲餌,用他們與宋軍兌子,滅掉宋軍水師!

這是抵消宋軍震天雷優勢的最好戰法!

只要滅掉大宋水師,整盤棋就活了。大越退可以隔江自保,進可以重佔欽州。

只要截斷大宋給養之路,緊跟着雨季到來,宋人即便是有厲害的軍器倚仗,越北三州,同樣是他們的葬身之所!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畢觀第一千二百章 準備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矛盾第七百章 烏龍第五百四十五章 軍工和三產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家廟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伐罪第三百一十章 戰鬥打響第九百二十四章 解封卷子第八百一十四章 小勝第三百二十二章 老堂哥開炮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賓圖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都山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經濟學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們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新氣象第六十二章 豆花飯第二百五十五章 織錦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第二百八十三章 謝恩第九百八十九章 扁罐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龍門陣第九百八十二章 一家子第九百一十七章 大敗第五百一十四章 護送第三百四十八章 軍靴第九百七十六章 始皇帝的問題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烈祠第一百三十四章 綠茶第九百一十五章 曹南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名醫之家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話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好運氣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少給臉不要臉第九十七章 劃時代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北苑監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捧殺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詩會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時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臣才天授第一百四十七章 共讀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小政委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驗收第六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戰爭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完顏部第六百八十六章 分類學第二百二十四章 詩會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定諡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得國第九百九十一章 老父親第四十八章 上表第六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彈劾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統計數字第一百九十三章 雞丁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高永昌第九百零四章 交趾急奏第四百三十八章 日曆計算器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龍筋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活與生存第七百五十七章 筆名第七十六章 在藜將軍第九百零二章 建設兵團第九百三十四章 鄒時闌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開會第五百二十章 議河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瓠子歌》第四百八十三章 越次入對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脊樑第四百八十六章 鐵腕計相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對皇帝的要求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七章 嫁人的問題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建議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講道理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功課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聞捷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宋東方朔第五百九十五章 改革和叛亂第八百六十三章 商品交易會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河間府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四章 好女孩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禮物第三百五十章 再見蘇軾第三百三十九章 夏使第八百九十一章 玩翡翠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禪師第五百九十一章 倒逼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醜話第二百二十九章 論計第九百七十六章 始皇帝的問題第九百章 縫紉機第三百四十六章 局面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八百六十一章 參觀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畢觀第一千二百章 準備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矛盾第七百章 烏龍第五百四十五章 軍工和三產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家廟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伐罪第三百一十章 戰鬥打響第九百二十四章 解封卷子第八百一十四章 小勝第三百二十二章 老堂哥開炮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賓圖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都山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經濟學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們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新氣象第六十二章 豆花飯第二百五十五章 織錦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第二百八十三章 謝恩第九百八十九章 扁罐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龍門陣第九百八十二章 一家子第九百一十七章 大敗第五百一十四章 護送第三百四十八章 軍靴第九百七十六章 始皇帝的問題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烈祠第一百三十四章 綠茶第九百一十五章 曹南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名醫之家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話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好運氣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少給臉不要臉第九十七章 劃時代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北苑監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捧殺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詩會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時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臣才天授第一百四十七章 共讀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小政委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驗收第六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戰爭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完顏部第六百八十六章 分類學第二百二十四章 詩會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定諡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得國第九百九十一章 老父親第四十八章 上表第六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彈劾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統計數字第一百九十三章 雞丁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高永昌第九百零四章 交趾急奏第四百三十八章 日曆計算器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龍筋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活與生存第七百五十七章 筆名第七十六章 在藜將軍第九百零二章 建設兵團第九百三十四章 鄒時闌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開會第五百二十章 議河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瓠子歌》第四百八十三章 越次入對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脊樑第四百八十六章 鐵腕計相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對皇帝的要求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七章 嫁人的問題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建議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講道理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功課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聞捷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宋東方朔第五百九十五章 改革和叛亂第八百六十三章 商品交易會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河間府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四章 好女孩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禮物第三百五十章 再見蘇軾第三百三十九章 夏使第八百九十一章 玩翡翠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禪師第五百九十一章 倒逼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醜話第二百二十九章 論計第九百七十六章 始皇帝的問題第九百章 縫紉機第三百四十六章 局面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八百六十一章 參觀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