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又遭彈劾

bookmark

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又遭彈劾

耶律延禧也是有自尊的,司徒已經爲遼國考慮得如此細緻,讓大宋無償奉送這種話也說不出口。

心中也是感佩莫名,宋國司徒,國內看不起他的人,說他永遠只有精細純老三樣,可是簡單一次交涉,便能夠看出其中的不凡。

一個引進種子,都能給司徒說得頭頭是道,方方面面都照顧到了。

看了一眼隨行的丞相王經,王丞相組織軍費供輸,也算是一把好手,但是具體到缺多少種子,需要如何搶種,還是農耕之國有一套。

於是對蘇油拱手:“承蒙司徒見教,延禧自覺受益頗深,如此便依司徒所議,我命南面官們抓緊統計。”

蘇油緊皺的眉頭終於寬展了一些,似乎真拿遼國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情了:“是啊,此事萬分緊要,須得抓緊。錯過農時,那就是遍地大災。”

“以往大宋國內因爲官員不力,小災變成大災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這些都是教訓,大宋用人命換來的教訓,貴朝陛下遣燕王來親自按治此事,算是派對人了……”

在耶律延禧的施壓下,遼朝南院也終於高效運轉起來,最後粗略估計下來,遼國今年需要搶種的土地有二十萬頃,差不多需要四十萬斗的種子。

宋朝現在的種子比普通糧食貴三成,要是真要遼國真金白銀來購買,一斗百多文,加上運輸費用,那也需要好幾萬貫。

這個錢不多不少,蘇油很體貼,將之算作了幫扶計劃,免了運費,通過品種配置將價格壓在了百文,耶律延禧也不好意思再省。

爲了進一步減輕遼國的經濟壓力,蘇油還好意地輸出了部分京師大學堂農學院研發成功的甜菜種子,加上一個糖廠,第一批糖,八成將無償爲大宋所得,用於衝抵糖廠開銷,剩餘兩成,將換成糧食作爲糖農的所得,通過這樣的方式“扶持”遼國。

應該說,大宋司徒爲遼國,已經仁至義盡,耶律延禧對於宋朝沒有趁火打劫,反而大力幫助,表示感激涕零。

司徒還諄諄交代,等到搶種之後,遼國的丁力就能緩過一些來,到時候工礦的產能就該努力提升起來,差不多能夠填補上這半年來拉下的進度。

民力的使用一定要合理,既不能過度,也不能閒置,更要給夠酬勞,不能一味壓榨。

臨別之際,蘇油在市舶司後院宴請了一次耶律延禧,極盡奢華,還贈送了耶律延禧不少圖書和禮物,然後強調大鐵廠的先期工作已經落後,需要抓緊。

接下來水泥廠、機械廠、鍋爐廠都要落地,後期的產房建設、部分非關鍵設備的加工就要提上日程,這些都是一環套一環的。

古欲之亂,造成了大量技術工人的損失,這個短板遼國也得儘快補上。

耶律延禧感覺此行真是受益良多,要是司徒是遼國人,給個太師都不夠。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 衆號【書友大本營】 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可惜國內麻煩正多,不然還想多待幾天,聽聽教誨。

……

三月,範祖禹再次上書:“今者春務方興,農桑維時,而愚民陷罪者衆,宜隨輕重決遣,以赴耕耘之業。請非灼然要切事,不得妄有追擾。其獄事須證逮者,立遣。”

大理寺卿畢仲衍也完成了法典的索引,以爲不少的重法條例已經不適用與如今的大宋。

比如牽連之罪,除叛、亂以外,不當涉父子;如保甲牽引者,亦屬苛法;其餘類此者,共有百條,列奏上呈。

召三省相度釐定刪削。

癸卯,越州知州奏報,蔡確卒於道路。

高滔滔收到奏報,對呂大防說道:“蔡確已死,此人奸邪,朋黨爲害,得他如此,是國家福。”

呂大防只好躬身附和:“此是天誅。”

不數日,提舉京師大學堂,荊王趙頵上奏,京師大學堂美術學院副山長,駙馬都尉王詵卒。

關於長公主和王詵在那次大事兒之後的關係,到後來都成了大宋最大的謎團,即便是高滔滔,都無法瞭解到長公主與駙馬間的真實情況。

不過從表面上看,王詵從嶲州回京之後,就變成了二林佛法的忠實信徒,一心沉浸於佛法和畫技,臨摹了大量的敦煌壁畫,成了大宋最頂級的畫家。

在中牟一處清幽的山谷置辦了一處園林,詩酒其間,不問世事,在士林當中,反倒得了個“大宋王維”的稱號。

還研製出諸多的畫法和筆、墨,尤其模仿敦煌壁畫,以油調和礦料,繪製出來的宗教畫像,充滿了壁畫那種斑駁和滄桑的效果,追求光線營造出的神秘之感,藝術成就高得一逼。

然而在家事上,王詵幾乎不管不顧,王彥弼中了狀元,王詵卻連家中賀宴都沒有參加。

就連王彥弼與吳充小女的婚禮,王詵也只送了一幅精心繪製的無量光佛圖卷,算是賀禮。

同樣的,沒人能夠明白王詵到底是怎麼想的,不過王詵置辦園林,沒有花費長公主一文錢,全靠自己賣墨賣顏料的所得經營起來,倒是讓蘇油高看了他一眼。

不過也僅僅是一眼而已,想到王彥弼初到自己身邊時的模樣,蘇油就覺得此人早就該死了。

在蘇油眼中,王詵就是被文化糟粕腐蝕到了極致的典型,這個人整個就是一悲劇,無論對他自己,還是對他周遭的人,都不啻災星。

長公主和王彥弼離他遠遠的是對的,否則就他那一身的負能量,足以摧毀一個正常的家庭。

或者說,已經摧毀了一個正常的家庭。

不過王詵死了,對蘇油卻是一個麻煩,王彥弼自己用得十分順手,這下子要丁憂兩年,而且估計守制結束之後,朝廷就該大用。

堂堂狀元,沒有一輩子給自己當幕府掌書記的道理。

真捨不得啊……

同樣捨不得的,還有石薇和杵兒。

小孩子不好帶,蘇油召開了家庭會議,最終還是決定,將杵兒留在石薇身邊,有什麼頭痛腦熱的也方便照顧,觀兒隨扁罐去膠東。

當教官有個好處,就是每年有三個月的集中假期,一年也能夠長聚兩次。

不過這次石薇和杵兒也要離開大名府了,孟家妹崽懷孕,雖然唐慎微每次檢查都說胎兒發育正常,但是沒有仙卿回京師坐鎮,趙煦心裡慌得一逼,來信催了好幾次了。

於是蘇油只得安排他們與王彥弼一起回京。

同行的還有程嶽,程嶽如今成了杵兒的職業保姆,杵兒也跟他非常親近。

杵兒喜歡逛街市,而且喜歡在很早的時候逛街市,卯初必醒,醒來就伊伊哇哇叫着“上街街”。

程嶽就當仁不讓地接下了這個光榮任務,練武之人反正起得早,一老一小倒是湊成對兒了。

於是堂堂沂河二俠,經常給杵兒當肩馬騎着逛街市,經常被杵兒尿一脖子。

見兩人感情深篤,蘇油也不忍心再將之拆開,同意了程嶽的辭呈,升他做了蘇家供奉,做了杵兒的伴當。

對始終難以習慣官場的程嶽來說,蘇油此舉簡直就是解開枷鎖打破牢籠,開了大恩了。

殊不知,他又被蘇大奸賊套上了另一套枷鎖。

三月還有一件大事兒,監察御史董敦逸、黃慶基分別連上四道奏章,彈劾門下侍郎蘇轍、禮部尚書蘇軾。

這事情簡直堪稱魔幻操作。

兩人的奏章裡,陳述自從蘇轍兄弟執政以來,大量提拔川人,使川人在朝廷中的力量日益強大。

蘇轍任人唯親,將自己與兄長的心腹安置在各個機要部門。

比如張耒,晁補之,都是蘇軾的得意門生;

秦觀、杜豫、王鞏等人也有相應的升遷。

因而一些寡廉鮮恥的士大夫,往往出入蘇轍兄弟之門。

蘇軾在先帝時曾被一貶再貶,所犯之罪極多,倘若不是先帝仁慈,早已被誅殺。

陛下即位以來,蘇軾又在稅法等問題上大作文章,標新立異。

而蘇轍身爲執政大臣,對他哥哥所引薦的官僚不加審查,一律加以提拔。

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六百九十七章 小官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大火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挫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妝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太君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學問還沒丟第九百七十六章 始皇帝的問題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總得講道理吧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省費第八百二十七章 殺戮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一百三十三章 銅鏡(求推薦票)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報第七百五十一章 蠔油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計第六十五章 理工第三百九十七章 運動會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勢第五十六章 十字歌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國考試第九百四十七章 王營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調整第五百六十五章 父子佳話第十六章 倉舒轉世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四代三家第五百六十章 進與退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瘋狂第八百三十章 沸騰第四百零三章 朝堂的分析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折繼祖的辦法第一千零六十章 就是騙子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交涉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守制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第七百三十五章 船塢第三十二章 石通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逝世第一千零一百章 大孩子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演武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四百二十七章 前朝舊事第一千六百章 代筆第二百三十一章 孩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偉大的航程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忽悠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一手長刀,一手寶鈔第四百六十七章 徹底失控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戰略調整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得計第九百五十四章 突發事件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立場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選擇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反駁第二百五十四章 少年行第八百八十七章 鐵板釣魚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翁翁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四百四十六章 再次出發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八百一十六章 決戰在即第七百八十一章 勸說第九百八十六章 證物第五百四十章 國有軍工企業的福利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蘇半朝第四百五十八章 濮議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蔡確的思量第七百零二章 大勝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畢觀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蘇轍上書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復行漢制第六十五章 理工第二百八十九章 救日第八百八十七章 鐵板釣魚第六百零六章 模範村第六百三十五章 相迎第六百六十七章 衛樸第八百一十三章 殉爆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議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阻擊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家一地雞毛第三百七十六章 治平騎刀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盛事第一千零八十五章第四百三十六章 必須姓蘇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試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勝利第四百四十四章 洞房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盡興第八百一十一章 呂惠卿的魚死網破第七百二十七章 日本鬼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貨幣化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絕仕第一百二十二章 精品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孝奕
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六百九十七章 小官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大火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挫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妝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太君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學問還沒丟第九百七十六章 始皇帝的問題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總得講道理吧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省費第八百二十七章 殺戮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一百三十三章 銅鏡(求推薦票)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報第七百五十一章 蠔油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計第六十五章 理工第三百九十七章 運動會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勢第五十六章 十字歌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國考試第九百四十七章 王營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調整第五百六十五章 父子佳話第十六章 倉舒轉世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四代三家第五百六十章 進與退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瘋狂第八百三十章 沸騰第四百零三章 朝堂的分析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折繼祖的辦法第一千零六十章 就是騙子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交涉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守制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第七百三十五章 船塢第三十二章 石通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逝世第一千零一百章 大孩子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演武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四百二十七章 前朝舊事第一千六百章 代筆第二百三十一章 孩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偉大的航程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忽悠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一手長刀,一手寶鈔第四百六十七章 徹底失控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戰略調整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得計第九百五十四章 突發事件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立場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選擇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反駁第二百五十四章 少年行第八百八十七章 鐵板釣魚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翁翁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四百四十六章 再次出發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八百一十六章 決戰在即第七百八十一章 勸說第九百八十六章 證物第五百四十章 國有軍工企業的福利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蘇半朝第四百五十八章 濮議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蔡確的思量第七百零二章 大勝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畢觀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蘇轍上書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復行漢制第六十五章 理工第二百八十九章 救日第八百八十七章 鐵板釣魚第六百零六章 模範村第六百三十五章 相迎第六百六十七章 衛樸第八百一十三章 殉爆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議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阻擊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家一地雞毛第三百七十六章 治平騎刀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盛事第一千零八十五章第四百三十六章 必須姓蘇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試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勝利第四百四十四章 洞房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盡興第八百一十一章 呂惠卿的魚死網破第七百二十七章 日本鬼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貨幣化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絕仕第一百二十二章 精品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孝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