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建議

第三百四十三章建議

趙曙正被一干大臣吵得頭痛,卻見蘇油一臉驚怕的樣子:“呵呵,明潤啊,這還是你第一次參與朝堂議事吧?不用怕,等再過上一陣……你就習慣了。”

呃,蘇油趕緊躬身說道:“陛下,臣別有一策。”

趙曙頓時來了精神:“哦?說說看!”

蘇油躬身道:“是,我聽司馬大諫和宰執樞密之間,爭議主要集中在陝西兵力不足,軍士不強,而民力已困是吧?”

韓琦點頭:“正是。”

蘇油說道:“如今夔州田氏覆滅,巫山以上,已然安定。然尚部署有囤安軍三千人,控鶴軍三千人,以及臣在夔州打造的所謂鄉勇兩千四百人,這些人大可用啊。”

韓琦富弼都是眼前一亮,隨即又有些喪氣:“明潤,你說的這些都是銀子兵,蜀中二林豪富,沒什麼問題,可北方養不起的。”

蘇油說道:“不用朝廷養啊,三部自有軍隊善後政策,也是自備軍器。“

”兩軍軍制,其實就如相公和大諫所說的漢唐府兵一般。”

“此外還有一支,那就是木葉蠻,部中堪爲軍士者,不下數千,這些狼狫兵,長期以征戰掠奪爲業,不習農耕,然而善戰,如今正兢兢待罪。”

“如果朝廷信賴,許其報效,既往不咎如周邊熟蠻,相信狼狫兵們肯定會歡呼踊躍的。”

“再加上瀘州等諸蠻,合計精兵,可得萬五。如今西南安定,無需這麼多兵力,大可以用之於西北。”

韓琦明顯不信:“我看不出來他們爲何會歡呼踊躍,他們不已經被你免罪了嗎?”

蘇油躬身道:“如今西南夷中,夔州以上,皆欲歸宋。希望成編戶,效齊民。諸夷之心,自有歷年公文可查。”

“陛下,若朝廷許諾他們,以抽兵效力爲交換,同意三部歸流,則舉手可得勁卒萬五。“

“這只是第一樁好處,還有夔州戶籍,一日可從兩千增致萬戶,加上二林,江陽,瀘州周邊,戶數不啻六萬,人口不下三十萬,朝廷歲入,可年增百萬貫有奇。這是第二樁好處。”

“官家新極,西南就景附,如此必然聲威大盛,震懾西北。這是第三樁好處。”

“陝西得勁卒萬五補充,可緩捉襟見肘之勢。這是第四樁好處。”

“二林精鐵,兵器,從此可以直入汴梁,得充邊軍。這是第五樁好處。”

“這樣的萬五精銳,比之陝西臨時徵召的二十萬鄉勇,誰更堪用,一眼可知。有了這支軍力,鄉勇之事即可暫緩,使人民得以休息。這是第六樁好處。”

“西南軍力,幾乎皆是夷人,減少其地善戰夷人的數量,所留者皆力耕之民。於西南穩定,大有裨益。這是第七樁好處。”

“七利可圖,而不見害,臣以其事可爲。”

“朝廷所付出的,只是精擇幾位清能幹吏,外加……一紙宣勵詔書而已。”

所有人都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案,然而司馬光又跳出來反對:“陛下!此舉欠妥!”

趙曙剛剛纔覺得鬆了一口氣,現在又氣緊了,鬱悶道:“卻又是爲何?”

司馬光說道:“囤安控鶴兩軍,俱爲夷人,夷人難制,無軍紀軍規可言。能不擾民?此爲其一。”

“沿邊各部,各有駐泊,新軍移駐,防區如何劃定?如何不與老軍衝突?此爲其二。”

“兩軍在西南就食,糧秣充足,資財充裕,過慣了好日子。西邊窮苦難當,一日供餉不及,就可能生變。此爲其三。”

“兩軍爲西南土著,克服瘴氣,翻山越嶺,或許厲害。然用於西北,或者水土不服,或者戰法不習。這萬五千人,與騎兵交戰過嗎?臣以爲勝負難料,此爲其四。”

“從西南至西北,轉徙三千里,沿途擾動,四境不安,此所謂未戰先亂,智者不取。“

”兵以土著,習地勢,明氣候爲上,此爲其五。”

“蘇油慮事不周,徒知大言,而不道其害,其心可誅!”

蘇油拱手道:“大諫學問精深,非蘇油所及,然或許並不瞭解西南。“

”你所說的第一條,言道兩軍皆是夷人,這就不對。囤安軍爲夷人,然自與眉山十年來往,半已漢化;控鶴軍乃全由漢人組成,非是夷人。”

“大諫言兩軍沒有軍紀軍規,殊不知兩軍軍法,較大宋禁軍尤爲嚴格,條令細化到武器保養,身體清潔,甚至鋪牀疊被,都有制度。”

“大諫所言駐泊問題,也正是我要說的。陛下,諒祚要戰,已是箭在弦上。我們雖然不能揣測暴君的思路,然而能夠引誘他選擇大體的時間和地點。”

富弼剛剛還覺得蘇油有道理,這下子趕緊制止:“明潤,就事論事,不要誇飾太過。”

蘇油躬身:“謝樞密關懷。我的意思是,請選一處靠近邊境的地區,最好是曾經黍麥盈野,如今荒置無人之地,我覺得最好就是渭州地區,屯田,實施規模較大的屯田!”

富弼說道:“這是何意?這不是送羊入虎口嗎?”

蘇油說道:“樞密,即使是夏人,也要師出有名啊……只要能讓夏人覺得有利可圖,便能夠將他們的劫掠時間和地點,大概率固定在秋熟時節的渭原!”

“嘶——”這個腦洞,讓所有人都直嘬牙花子。

蘇油拱手道:“囤安控鶴兩軍,西夏人不明戰力,只知是義勇組成的駐泊廂軍,以此兩軍屯守駐紮,可以慢其心而定其志。因此大諫所言第二條便不是問題了,防區範圍,便是屯田範圍,這片區域內,本來就沒有其餘駐軍,因此也就無衝突一說。”

“至於第三條,也有解決辦法,只要陛下同意二林部改土歸流,按宋律繳納稅賦,便可在宋境行商的話,兩年之內,囤安控鶴二軍,可以不勞朝廷糧秣,只由川峽四路轉運司負責調配,由二林部和江陽城負責軍需即可!”

趙曙都有些不忍了:“這個,雖然目前還是羈縻州,但是畢竟也是我大宋子民,既服軍役,還要負責轉輸,實在是……”

蘇油冷笑道:“要成爲大宋編戶,不付出點代價,不做出點貢獻怎麼行?”

司馬光搖頭:“明潤,太殘苛了,只怕夷人會不忿的。”

蘇油躬身道:“官家,大諫,相公和樞密說得對,如今乃是救急,只需官家體恤他們的功勞和忠勤,予以相應的獎勵就行了。”

趙曙點頭,終於下定決心:“如能不刺陝勇,解得此厄,朕何吝一道詔書!”

蘇油躬身道:“官家聖明,如此第五條勞動地方,也就不存在了。二林部與蜀中長期貿易,互利往來,相互間早已熟知,不致驚擾,二林部在眉山四通錢莊總部,有大量蜀鈔儲蓄,在眉山甚至益州採購軍糧,今歲豐收,想來不難。”

見趙曙點頭,蘇油才轉身對司馬光道:“大諫,如此就還剩下第四條,水土不服,或者不耐騎戰。對吧?”

司馬光點頭。

蘇油笑道:“之前我說過,這只是一次烈度相對較小的戰役,二林部本身以騾馬貿易起家,控鶴軍和囤安軍,均爲騎馬步兵,所以可與西夏騎軍相抗。”

“而且二軍所賴者,經年習戰,軍備犀利,同樣不弱與夏人。”

“至於水土不服一說,北方乾燥,南方溼熱,一向只有北方人去南方不服,卻少有南方人至北方不服的,只需要解決保暖問題就可以了,大諫你說是不是?”

司馬光終於不再反駁,轉身對趙曙道:“陛下,經明潤分析,臣也認可此議。”

韓琦,富弼也對趙曙說道:“陛下,臣亦認可此議。”

蘇油慌了,趕緊躬身:“呃,陛下,臣才只說了一半……”

第二百零七章 破甲錐第七百八十一章 勸說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不行特支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否認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二百四十五章 乞第龍山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動腦筋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張方平走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羊毛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聊天第二百零三章 水泥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李夔第三十七章 羽毛紋的花鋼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七患第八百八十六章 硨磲第九百五十四章 突發事件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延禧之死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金融操作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問題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勝第八百三十三章 矛盾(爲盟主mercury11加更!)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僞鈔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知音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禪師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大火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關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第七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守制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經略六路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一百一十四章 商議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樓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下最窮處第七百四十七章 昌國縣第五百四十章 國有軍工企業的福利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三君子第一千零三十章 基本教育第三百三十九章 夏使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瓠子歌》第四百零七章 三打九第八百七十二章 基地第兩百零二章 燒白第三百九十章 被嚇和嚇人第五十章 沙金第六百六十五章 上課第五百零八章 新宮殿第七百七十四章 山寨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拋棄了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小炮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威第四十三章 張象中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一百八十九章 養屁股第七百三十三章 賈憲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瓠子歌》第三百二十九章 鐵門關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淞江一號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幽雲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青岡峽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機銃第一百一十四章 商議第四百五十九章 蘇洵去世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無條件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較第六百八十四章 大朝會第五百二十四章 孫能的進步第五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偷城第九百七十四章 禽獸不如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家廟第四十九章 蜂窩煤第一百零一章 鴨雛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朝會第一百四十七章 共讀第一百零八章 無聊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原始股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磨合期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打臉第七百四十二章 蟹粉第六十六章 取酒第八百八十七章 鐵板釣魚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兩封信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銀行第九百六十六章 招悔第三百八十八章 對答第二百二十三章 花邊故事第五百一十八章 孫能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可龍裡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知識產權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傳身教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張方平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廣州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四百零八章 折銳
第二百零七章 破甲錐第七百八十一章 勸說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不行特支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否認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二百四十五章 乞第龍山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動腦筋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張方平走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羊毛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聊天第二百零三章 水泥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李夔第三十七章 羽毛紋的花鋼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七患第八百八十六章 硨磲第九百五十四章 突發事件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延禧之死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金融操作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問題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勝第八百三十三章 矛盾(爲盟主mercury11加更!)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僞鈔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知音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禪師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大火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關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第七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守制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經略六路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一百一十四章 商議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樓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下最窮處第七百四十七章 昌國縣第五百四十章 國有軍工企業的福利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三君子第一千零三十章 基本教育第三百三十九章 夏使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瓠子歌》第四百零七章 三打九第八百七十二章 基地第兩百零二章 燒白第三百九十章 被嚇和嚇人第五十章 沙金第六百六十五章 上課第五百零八章 新宮殿第七百七十四章 山寨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拋棄了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小炮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威第四十三章 張象中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一百八十九章 養屁股第七百三十三章 賈憲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瓠子歌》第三百二十九章 鐵門關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淞江一號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幽雲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青岡峽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機銃第一百一十四章 商議第四百五十九章 蘇洵去世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無條件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較第六百八十四章 大朝會第五百二十四章 孫能的進步第五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偷城第九百七十四章 禽獸不如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家廟第四十九章 蜂窩煤第一百零一章 鴨雛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朝會第一百四十七章 共讀第一百零八章 無聊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原始股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磨合期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打臉第七百四十二章 蟹粉第六十六章 取酒第八百八十七章 鐵板釣魚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兩封信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銀行第九百六十六章 招悔第三百八十八章 對答第二百二十三章 花邊故事第五百一十八章 孫能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可龍裡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知識產權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傳身教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張方平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廣州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四百零八章 折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