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動腦筋

bookmark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動腦筋

周大廚家的週二,如今被蘇油安排在了八公身邊,照顧飲食。

夏日裡瓜菜異常豐富,因此席面開得特別合蘇油的口味。

蘇油喜歡肉菜,卻不好吃肉,每道肉菜必須葷素搭配,喜歡的多是肉邊的配菜。

比如回鍋肉裡的蒜苗,炒雞丁裡的黃瓜,涼拌肉裡的筍絲,紅燒肉裡的菜乾和芋艿……

但是這些東西少了肉還不能成味,因此肉不能少,不過都是別人在搶。

士林裡邊,將這作爲蘇少保雅緻非常的一樣證據——吃得起不吃,玩得起不玩,穿得起不穿——這叫但求適意,不拘於物。

這的確也是人生的一種大境界,不過外間純屬是誤讀了,蘇油只是上一世留下的習慣而已。

那一世,減肥,纔是人們倍感痛苦的折磨。

比如蒸蛋羹,他就挺喜歡上面的蝦仁的。

張敦禮在偷偷觀察蘇油,果然見他只喜歡夾肉邊菜,不由得就偷偷腹誹,這還真是孃胎裡帶出來的前世富貴病,就連自己打小裡錦衣玉食,都嘴刁不到這份上。

肉邊菜,嘖嘖嘖,聽聽都講究!

搖了搖頭,筷子又悄悄伸向了那盤三鮮裡的魷魚……

蘇油覺得自己努力了二十八年,最大的成就就是除了辣椒以外,基本恢復了前世的中餐大菜系。

比如讓張敦禮停不下來的這道魷魚三鮮,正宗的川菜做法,需要用到水發魷魚,蟹黃醬,熟豬油,化雞油,火腿,熟雞肉,水發蘭片,時令疏菜,上湯,胡椒,料酒,蔥白,水澱粉,鹽。

先將水發魷魚放入上湯中煨起。

火腿、雞肉、蘭片切的絲,蔥白切段。

燒熱鍋下熟豬油燒至五成熟,先下蔥段炒出香味,再加入火腿、雞肉、蘭片略炒,在淋入上湯、鹽、料酒、胡椒麪燒入味,下時菜煮熟,撈出各料擺入碟內。

將煨過的魷魚撈出,在鍋內燒一下,撈入碟中鋪平,湯汁中加入蟹黃醬、水澱粉勾芡,加雞油起鍋,淋在魷魚面上即可。

說起來簡單,鹽要提純,料酒要釀造,蟹黃醬要油熬製浸泡,水澱粉要用水飛法漂出細漿後曬乾磨成精粉,熟豬油要用圈養的煽豬,魷魚是海貨。

魷魚做成的魷魚乾,還有蟹黃醬罐頭,要從數千裡外兩浙路運來。

除了胡椒麪,火腿的製作也需要香料。

玉蘭片要潔淨允白,需要煮熟後切片,拌上少量的葡萄糖,然後在極短是時間裡用蒸汽烘乾。

如果是大宋如今常見的煙燻法,那就是煙筍了,煮周大家的臘豬腿也是一絕,但是做魷魚三鮮就不好看了。

所以這道菜的恢復,涉及到化工,機械,生物發酵,海洋捕撈,油料種植推廣,畜牧改良,漕運,甚至是制繩,織網,造船,罐頭……

要是落到政治上,甚至還要打破酒類的榷禁,鹽的專賣,香料的壟斷,商路的通暢,海貿的興盛……

因此要讓這道菜端上汴京城小康人家的餐桌,其實又一點都不簡單。

蘇油認爲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哪怕是擔上一個饕餮之名,那也是非常值得的。

吃過飯,娃子們還是那麼興奮,鬧着要去守瓜地。

蘇油沒有辦法,只好找了一個大搪瓷盆,套到一個網兜裡,然後帶着扁罐,王彥弼還有韓嘉彥三人,安排他們煮了一些鹽水的毛豆花生,然後教他們扎火把。

要是在南方就沒這麼麻煩,砍一段竹筒,灌上煤油或者是桐油,在用草紙卷堵上,就是一個可以燃很久的火把。

北方那得將幹杉木皮撕成小塊,中間用黃草紙捆成燈芯,再澆上煤油或者是桐油,外面再用杉木皮和稻草死死地捆緊,才能做出耐燒又不散的好火把。

幹這些蘇油是熟手,小時候偷桐油照泥鰍鱔魚青蛙,沒少挨八公的揍。

見到蘇油帶着幾個小秀才扎火把,八公就覺得好笑:“這要是放到以前的可龍裡啊,哪家大人帶着自家娃子幹這個,那指定是要出遠門去說親。”

張敦禮在一邊看得興趣盎然:“爲什麼要出遠門去說親呢?”

八公“嗐”了一聲:“合族兩百畝地,那不是近處都知道咱窮,不會將閨女嫁過來嗎?!”

“哎喲真忘記這一茬了!”張敦禮不由得笑得打跌:“還真是這個道理!口不擇言,得罪八公了。”

八公擺着手笑道:“都忘乾淨了纔好呢!”

……

臨到要出發,八公又取出幾支香來:“把這個帶上,這是用你從南海帶來的那什麼菊的香油制的,我試過了,挺好,現在豬圈和牛棚都在用。”

蘇油接過來都傻了:“八公,這可貴,你用到了那兩處地方?這是給你用的啊……”

“莊子上做這個的,不缺。”八公不以爲然:“再說我用得着嗎?我有蚊帳!”

好吧,人有蚊帳,牲畜沒有,老人家務實,說得也有他的道理。

瓜地裡邊有瓜棚,蘇油帶着三個娃子來到這裡,就見到火把下頭的地上都是大西瓜,不由得笑道:“扁罐我們想差了,哪裡用得着煮青豆花生,吃瓜不也挺好?等着啊,爹爹去摘個好的!”

等到蘇油抱着一個大瓜回來,三個小孩已經點起了火塘,還燒起了蚊香。

扁罐和王彥弼在給小獵銃的彈夾上子彈,韓嘉彥好奇地翻着扁罐的武裝帶。

武裝帶上有好些小皮包,裡邊是蘇油給扁罐打造的野外隨身裝備。

這個也是西軍一直在研究的項目,如今裡邊有多用途小折刀,小折刀還可以分成拆三把,一把是摺疊叉子,一把是摺疊勺子,一把是折刀,既能單獨使用,又能合成一把。

折刀背上還有開罐頭用的起子,尾巴上還藏有拔木塞用的鑽子。

有應急藥包,裡邊有止血繃帶,紗布,金創白藥,蛇藥,避暑藥,驅寒藥。

還有針線包,除了針線,還有魚鉤,鉛皮。

此外還有指南針,鋼絲,直刀。

直刀的刀柄是用繩索纏上的,繩索也可以利用。

韓嘉彥看得有些暈:“師弟以後是要走右班的路子?”

蘇油說道:“打從夫子開始,我儒生便是文武兼通。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的,多了去了。”

“我朝進士,必試武經,孫吳,司馬法,都是經義卷的內容。”

“前輩如張乖崖,張公壽,陳堯諮,包希仁,都是文采出衆,武藝驚人。”

“而武將當中,曹武穆,狄武襄,郭都統,除了兵法,《春秋》,《漢書》也是精熟。”

“師弟以後從文從武,只看他的興趣。不過從文不能棄武,從武不能棄文,這是起碼的要求。”

韓嘉彥聽得直點頭:“有備無患,君子學養待用,自當兼收幷蓄。”

蘇油笑道:“嘉彥實在是聰明,來吧,吃瓜了。”

一個西瓜切開,幾個人吃得姓高采烈,扁罐一邊吃還一邊問:“爹爹這瓜怎麼這麼大?還這麼甜?”

蘇油說道:“這裡早晚溫差較大,因此瓜果中容易積蓄糖分,至於爲什麼這麼大,那是因爲你姑姑用了一種物質,在授粉的時候影響了西瓜的遺傳特性,讓它從兩倍體變成了四倍體……”

說完取過直刀來在地上畫圖,給幾個小孩子講秋水仙鹼在植物培養中的作用。

不過講完之後扁罐提出了疑問:“爹爹,你們怎麼知道是這個原因?爲何一定就是變成了四倍體,而不是作用在了其它方面?”

“萬一這種秋水仙素,是一種特殊的肥料呢?”

“這個問題問得好!”蘇油表示鼓勵:“這說明扁罐你是動了腦筋的!”

第五百四十七章 風波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相國寺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較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蘇油的背鍋俠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設計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燒了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舉薦第五百二十四章 孫能的進步第六百二十章 利弊第八百四十章 斷刑第八百五十三章 吳哥第五百八十九章 民夫第八百一十二章 沒卵子的大象第七十九章 竹屋第八百七十三章 礦區第七百六十五章 沒活明白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盡興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驗收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醬油的羊蠍子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河北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潛在產能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名臣之後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再見沈括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火鍋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接見第七百四十八章 招募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四百一十七章 表面上的不利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克靈州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講解第九百零三章 專業第五百九十五章 改革和叛亂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又是交涉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算計明白第四百五十九章 蘇洵去世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壟斷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克靈州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趾入侵第七百五十九章 石薇的決定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種珍第九百九十一章 老父親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軍事之外第五十四章 學習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急驚風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四百八十七章 鰲山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擊第三十一章 徒弟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聖地第三十五章 產業佈局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危機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大戰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檢查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改變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六百八十九章 國家預算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軍校第一百章 等距螺旋第一章 眉山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光鎧第七十五章 工具第二百六十一章 歐陽修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愛讀書第九十一章 浮圓第四百六十七章 徹底失控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後勤到稅收第五百五十三章 講解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爺爺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累不累第八百六十三章 商品交易會第九百九十七章 摸螺螄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試第六百零六章 模範村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職責第十六章 倉舒轉世第一百九十二章 短板第二百五十五章 織錦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失蹤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立場第四十五章 張天師第九百九十九章 小蘇文字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蘇油的家事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防遼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又是交涉第七百一十九章 舉措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許炫富詔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遼陽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旅遊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赴宴第五百一十一章 皇宋寶鈔第六百三十八章 去處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該打的仗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和親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職責第八百七十八章 簽字
第五百四十七章 風波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相國寺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較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蘇油的背鍋俠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設計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燒了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舉薦第五百二十四章 孫能的進步第六百二十章 利弊第八百四十章 斷刑第八百五十三章 吳哥第五百八十九章 民夫第八百一十二章 沒卵子的大象第七十九章 竹屋第八百七十三章 礦區第七百六十五章 沒活明白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盡興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驗收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醬油的羊蠍子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河北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潛在產能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名臣之後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再見沈括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火鍋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接見第七百四十八章 招募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四百一十七章 表面上的不利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克靈州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講解第九百零三章 專業第五百九十五章 改革和叛亂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又是交涉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算計明白第四百五十九章 蘇洵去世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壟斷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克靈州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趾入侵第七百五十九章 石薇的決定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種珍第九百九十一章 老父親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軍事之外第五十四章 學習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急驚風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四百八十七章 鰲山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擊第三十一章 徒弟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聖地第三十五章 產業佈局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危機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大戰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檢查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改變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六百八十九章 國家預算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軍校第一百章 等距螺旋第一章 眉山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光鎧第七十五章 工具第二百六十一章 歐陽修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愛讀書第九十一章 浮圓第四百六十七章 徹底失控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後勤到稅收第五百五十三章 講解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爺爺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累不累第八百六十三章 商品交易會第九百九十七章 摸螺螄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試第六百零六章 模範村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職責第十六章 倉舒轉世第一百九十二章 短板第二百五十五章 織錦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失蹤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立場第四十五章 張天師第九百九十九章 小蘇文字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蘇油的家事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防遼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又是交涉第七百一十九章 舉措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許炫富詔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遼陽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旅遊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赴宴第五百一十一章 皇宋寶鈔第六百三十八章 去處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該打的仗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和親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職責第八百七十八章 簽字